安 娜
遼寧省鞍山市腫瘤醫院內二病房,遼寧鞍山 114034
癲癇是因大腦神經元出現異常突發性放電而造成大腦功能短暫性障礙的疾病,民間稱作“羊癲風”或“羊角風”[1]。癲癇的病因比較復雜,有腦部疾病、遺傳因素及全身性系統疾病等,可發病于各個年齡階段,臨床主要癥狀有自主神經、發作性運動、精神障礙、意識障礙等[2],對患者的身體機能與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在臨床上,通常使用藥物治療癲癇,丙戊酸鈉屬于常用的抗癲癇藥物,具有廣譜性與耐受性好的特點,但容易發生不良反應,可威脅到生命安全[3];經過臨床研究發現,若能與左乙拉西坦進行聯合使用,可降低單用丙戊酸鈉所造成的不良反應[4]。本研究選取鞍山市腫瘤醫院收治的80 例癲癇患者進行分組,探討癲癇患者應用丙戊酸鈉與左乙拉西坦進行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與不良反應。
選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鞍山市腫瘤醫院收治的80 例癲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40 例)和干預組(40 例)。對照組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齡23~78 歲,平均(55.87±6.37)歲;病程1~12 個月,平均(4.89±1.24)個月;發作類型:單純發作13 例,全身強直陣攣發作23 例,混合性發作2 例,復雜發作2 例。干預組中,男24 例,女16 例;年齡25~77 歲,平均(55.25±6.74)歲;病程1~14 個月,平均(5.16±1.32)個月;發作類型:單純發作11 例,全身強直陣攣發作22 例,混合性發作3 例,復雜發作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鞍山市腫瘤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進行。納入標準:①經過檢查確診為癲癇患者;②臨床病歷資料完整;③對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對研究用藥過敏者;②心、腎、肝等重要臟器功能嚴重障礙者;③全身感染者。
對照組選擇丙戊酸鈉(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627,規格:0.2 g×100 片,生產批號:180522)進行治療,用法為口服,單次劑量為0.6~1.2 g,每日2~3 次,持續用藥治療3 個月。
干預組選用丙戊酸鈉與左乙拉西坦(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178,規格:0.5 g×10 片×3 板,生產批號:180517)進行聯合治療,丙戊酸鈉的用法與劑量同于對照組,左乙拉西坦的用法為口服,單次劑量為0.5 g,每日2 次,持續用藥治療3 個月。
比較兩組的療效、發作情況、生活質量與不良反應情況。療效以癲癇病情作為評分標準[5-6],治療后癲癇發作次數減少>75%為顯效; 若治療之后癲癇發作次數減少45%~75%為有效;若治療后癲癇發作情況無明顯減少或增加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使用癲癇患者生活質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epilepsy,QOLIE-89)[7]從身體功能、認知功能、心理功能及整體功能四個方面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每項25 分,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用藥治療的效果越好。不良反應包括頭暈、乏力、嗜睡及煩躁不安[8]。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療效的比較[n(%)]
治療前,兩組癲癇發作的次數與持續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癲癇發作的次數少于對照組,持續時間短于治療前,且治療后,干預組癲癇發作的次數少于對照組,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癲癇發作情況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癲癇發作情況的比較(±s)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癲癇的發作次數(次/月)治療前 治療后癲癇發作的持續時間(min/次)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干預組t 值P 值40 40 2.35±0.36 2.48±0.41 4.51 0.14 1.58±0.62a 0.49±0.12a 10.92<0.01 5.46±0.73 5.74±0.80 1.64 0.11 3.66±0.43a 2.39±0.24a 16.31<0.01
兩組治療前的身體功能、認知功能、心理功能及整體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身體功能、認知功能、心理功能及整體功能評分高于治療前,且干預組治療后的身體功能、認知功能、心理功能及整體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身體功能治療前 治療后認知功能治療前 治療后心理功能治療前 治療后整體功能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干預組t 值P 值40 40 8.24±3.47 8.08±3.32 0.21 0.34 13.46±3.85a 21.84±2.56a 10.41<0.01 7.45±3.22 7.29±3.17 0.22 0.82 11.39±4.18a 22.43±2.07a 13.60<0.01 8.94±3.58 8.76±3.43 0.23 0.82 13.17±4.38a 22.03±2.41a 10.18<0.01 8.26±3.79 8.12±3.65 0.17 0.87 12.64±4.33a 21.64±2.48a 10.36<0.01
干預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的比較[n(%)]
癲癇具有十分復雜的發病機制,有研究顯示,癲癇病發與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不平衡及離子通道中的神經遞質、 神經膠質發生改變等存在一定關系[9];同時家庭遺傳也是癲癇發作的一種重要原因,通常該類患者的腦內會有致癲癇病灶,也存在腦部病損、代謝障礙等,當病灶的神經元重復異常高頻放電時,通過周圍皮質進行傳播,從而表現出對應的癲癇癥狀,直至機體發出抑制作用方可停止[10-11]。作為慢性病的癲癇,若是僅短時間的發作,不會對患者的工作生活產生太大的影響,但若是長期的高頻發作,將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12];同時經常突發癲癇可造成患者摔傷、發生交通事故、溺水等,嚴重影響其生活與工作,還會影響兒童與老人的記憶力、智力等[13],久而久之,患者的性格會改變、精神壓抑,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癲癇患者若能積極進行治療,多數患者能有效地控制住病情與發作癥狀,經過2~5年的治療,超過50%的患者可痊愈[14],可以正常學習、工作、生活。
本研究中的對照組單用丙戊酸鈉進行治療,干預組選擇丙戊酸鈉與左乙拉西坦進行聯合治療,結果顯示,干預組用藥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原相麗等[15]研究中觀察組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高的結果相符;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干預組癲癇發作的次數少于對照組,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趙麗薇[16]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癲癇發作頻率低于對照組及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的結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治療后的身體功能、認知功能、心理功能及整體功能評分高于治療前,且干預組治療后的身體功能、認知功能、心理功能及整體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丙戊酸鈉是具有廣譜性的不含氮抗癲癇藥,對癲癇癥狀有顯著的療效,治療驚厥也有一定的效果。丙戊酸鈉口服吸收快,主要分布在細胞外液,能結合血漿蛋白,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在治療期間注意切勿飲酒,以防酒精加重了鎮靜效果;在治療結束時應當逐漸減量停藥,防止突然停藥發生不良反應或引起癲癇復發,不良反應主要有惡心嘔吐、消化不良、胃腸道痙攣、腹瀉等[17],治療期間應當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全血細胞計數。
左乙拉西坦屬于吡咯烷酮的衍生物,具有抗癲癇作用,能選擇性地抑制癲癇樣突發放電的超同步性與癲癇發作,而不影響機體神經元正常的興奮性與電壓門控T-型鈣電流或鈉離子通道[18]。左乙拉西坦具有易溶解、高滲透性特點,可多次給藥,不會造成藥物濃度過高,無需用藥監護[19]。左乙拉西坦與其他藥物進行聯合治療時不會出現互相作用,有試驗證明左乙拉西坦與丙戊酸坦聯合治療時,對丙戊酸的葡萄糖醛化,并在機體肝細胞中無誘導作用。在使用左乙拉西坦時,注意結合患者癲癇癥狀表現,使用適當的劑量;若是劑量過大,會發生喘息、乏力、頭暈、嗜睡、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可采用洗胃、催吐或血液透析等方式積極防治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癲癇患者應用丙戊酸鈉與左乙拉西坦進行聯合治療不僅能提升治療效率,降低癲癇發作的次數與持續時間,還能提高其生活質量評分,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值得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