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財
(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白馬初級中學,甘肅 慶陽 745110)
隨著人們對于教學工作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在這一過程中傳統教學手段對于學生數學能力培養沒有起到最優化作用,而小組合作式教學模式符合學生需要,其發展對于學生數學能力培養意義非凡。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給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尋找數學學科中隱含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課堂主人翁地位歸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在數學知識海洋中進行自由探索。本文將以小組合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對策的相關問題作為出發點,開展更深層次的研究工作。
數學作為初中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綜合運算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前提與基礎,地位十分特殊。但由于初中數學學習對于學生數學綜合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有一定的畏難心理,甚至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不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同時,當前許多初中數學教師以教師為主導,占據主要位置,而讓學生被動學習,要求學生對相關知識點內容進行反復地背誦記憶,并進行大量的試卷考核,學生感受不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為此,教師想要轉變課堂氛圍,給予學生更多空間,就需要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尊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小組劃分,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小組,并在小組內制定與數學相關的學習任務,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提高學生小組合作的熱情,實現自身數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一課的學習過程中,對學生幾何圖形掌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明確平行四邊形的相關基礎定義,并可以熟練地進行解題,以達到可以準確地進行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要求。但這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部分學生在幾何的學習過程中,缺少一定的想象能力,對相關判定公式沒有做到準確掌握,極容易在實際解題過程中發生偏差,進而使學生可能在學習過程中慢慢失去信心,最終影響數學學科的有效學習。為此,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鼓勵學生在課前對平行四邊形的相關基礎定義進行預習,并找出小組內部都存在的共性問題,帶到課堂上由教師給予答案。而針對部分學生可能存在的個性問題,也可以在小組內得到消化和解決,學生之間通過不斷地交流與溝通,對數學學科更加準確地理解與掌握,并可以對平行四邊形的相關數學內容做到舉一反三,極大地提高了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整體效率。同時,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也可以通過不斷地探索答案找到數學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以更加積極飽滿的情緒面對未來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科學習。
初中學生由于年齡較小以及人生閱歷不足等原因,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矛盾甚至產生一些爭吵,不僅不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甚至還會對班級整體學習氛圍產生不良影響,對于學生數學的綜合能力培養產生阻礙。教師應該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應用作用,通過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不斷地觀察,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參與情況,對小組內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了解,做出正確引導的同時,給予專業的指導意見,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再認為數學學習有非常大的難度,而是要提高學生的探索興趣與學習欲望,讓教師成為學生之間溝通的信使,讓溝通成為日常內容。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加強對小組內部的了解程度,“線下”通過每日的實際觀察以及和學生在課上、課下進行溝通交流的形式拉近師生間距離,讓學生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溝通,明確當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并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而在“線上”,可以通過微信、QQ 等方式,讓學生可以針對日常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困惑以及問題進行提問,并采取匿名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在網絡上對于數學學習的相關問題暢所欲言,最優化地解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惑,做到有針對性地答疑解惑,最大限度地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讓每一位學生在數學小組學習過程中都可以有所收獲。
例如,在《余角和補角》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對余角、補角概念,余角、補角的性質、方位角等相關內容進行學習,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余角和補角的學習是對角的度量的延伸,讓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可以對角的相關知識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對于學生未來生活產生重要影響,并為今后證明角的相等提供一種依據和方法,對于學生“角”相關知識的準確掌握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概念記憶,對余角和補角的相關性質也可能存在著一定的混淆,不利于學生對本節數學知識的有效掌握。為此,教師可以在本節課知識內容講授完畢后,根據《余角和補角》的相關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小組合作學習,讓每一位學生對余角和補角進行闡述,了解學生對于本節課知識內容的實際掌握情況,并在每一名學生進行知識講述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反思,最大限度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同時,教師還應該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引導學生將余角和補角的相關知識內容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教師在學生開展小學合作學習時,可以在一旁進行觀察,掌握每一位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實際了解情況,并利用互聯網錄制本節課內容的微課,讓學生在課后小組合作學習中有更加鮮活的學習內容,全面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為今后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極坐標等知識奠定基礎。
一直以來,許多初中數學教師為了保證課堂的紀律性以及嚴肅性,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一直牢牢把握著課堂的整體節奏,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以及自由討論時間,學生自我思考時間不足,自然無法有效建立完備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數學學習存在著一定的阻礙。而延續到小組合作學習之中,也存在著這樣的困擾。教師在日常課程準備中,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合作討論時間,小組合作學習才剛剛開始,便被叫停的現象時有發生,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并沒有起到有效的數學學習輔助效果。為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建立更生活化的學習場景,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有更加清晰的認知與領悟,明確學生的實際需求,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開展小組合作,并將小組合作接收到的知識內容,更準確、熟練地運用于數學學習中,在提升數學學習綜合能力的同時,獲取更加有效的計算技巧,為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更加感性的內容。在保證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數學學習時,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嘗試著自己解決問題,提升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對直角三角形的相關概念以及教學內容進行講授后,部分學生可能存在著一些理解不是很透徹的內容,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對于直角三角形的運算、直角三角形的概念以及勾股定理等內容都存在著一些疑惑,這是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較難點的問題。而在這一階段,如果教師仍采取過于嚴苛的教學態度,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則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對于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全面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不利于學生對直角三角形相關概念、內容的有效學習。為此,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創設輕松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觀察身邊的直角三角形,并將書本中的知識內容運用于實際生活之中,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與時間自我談論、自我分析,確保學生可以對直角三角形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時,也應加強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們將自己存在的疑惑表達出來,并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對這一問題進行小組內交流,讓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真正地發揮出自身應有的效用。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找到了自我學習價值,也明確了數學學科學習的樂趣所在,針對直角三角形等難點問題也可以以一種更加輕松的狀態面對,極大地提高了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初中學生數學學科的有效學習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需要數學教師的引導與幫助,是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重要一環,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部分教師,尤其是部分老教師,有著自己獨到的教學理念,對于教學改革以及教學思路的革新存在著一定的抵觸情緒,小組合作的新型學習模式,并沒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得到很好的落實,部分初中數學課堂即使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也僅存在于表面,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不重視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判斷,使之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并沒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有效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為此,應加強教師的專業水平能力,通過精神與物質相結合的形式,讓教師真正地認識到小組合作對于學生培養以及數學能力的提升具有的重要性,對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進行革新,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地發揮自身應有作用,充分提高初中數學教師小組合作教學能力,讓小組合作在班級內蔚然成風。
例如,初中數學組可以邀請優秀的教研工作者針對數學教師開展講座活動,提高初中數學教師對于小組合作學習重要性的認知能力,并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形成“向優秀學生學習”,不斷實現自我提升的教學氛圍,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視程度,讓小組合作學習發揮更大效用,以更加靈活的手段開展有效教學活動。其次,初中數學教研團隊還需要加強教師的常態化培養工作,通過不斷地學習讓教師掌握更加科學化的小組學習形式,用固定時間幫助教師,并讓教師結合自己班級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性格特點等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小組合作引導,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地具有落地性,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整體效率;最后,在進行了持續性的小組合作教學培訓后,不能只是輸出,而是要在輸出的同時對教師實際接受情況進行考察,讓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初中數學教研組可以組織定期的考察工作,通過講課形式、備課形式、學習成果等多方面對初中數學教師小組合作教學能力進行考核,根據教師的考核成績確定獎懲,全面提高初中數學教師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視程度以及應用能力,確保初中數學教師可以更好地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進行關注和指導。
“沒有競爭就沒有動力。”在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亦是如此,初中生在小組內進行數學的合作學習,如果只是進行合作,長此以往可能出現積極的學生負擔了所有學習任務,而消極的學生只是冷眼旁觀,并摘取勝利果實的情況發生,不利于班級學生整體數學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時,學生個人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體現與發揮,學生并沒有在良性的競爭氛圍中實現不斷地努力與拼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為此,教師可以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通過合作中競爭、競爭中合作的形式,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小組間互相比拼的斗志,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快樂,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合作學習,對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奉獻自己的力量,實現群策群力,讓學生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并不斷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效率。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在小組內的實踐情況進行多維度評價,通過對學生的不斷觀察,準確地掌握學生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情況,綜合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不同表現,予以公正地打分,并將其作為日常考核分數計入學生總體成績中,有效提高學生參與熱情,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地帶動每一位學生。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小組合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對策的相關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符合新課改的實際要求,對于學生個人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小組內進行表達與分析,吸引更多的學生自覺自愿地加入到數學學科的學習中,感受到數學學科帶給人們的成就感,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不斷提高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綜合運算能力、圖形分析能力以及應用解析能力,為學生未來其他學科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清楚地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教學中將小組合作學習融入于日常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不斷實現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