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翔
(廈門醫學院 福建·廈門 361023)
高校輔導員是新時代高校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各大高?!叭恕惫ぷ鞯牟粩嗦鋵?,高校輔導員育人工作迎來了新的轉型契機。如何更好的把握新時代思政教育內涵,貼合“三全育人”的時代要求,進一步優化育人工作成為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站位。
2017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叭恕笔屈h對高校一切育人力量充分調動,最大限度整合育人元素,兼具教育引領與思政育人指導雙重使命。在“三全育人”中,“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主要特征是人員協同、過程貫通以及全面覆蓋。“三全育人”遵循思政育人規律與大學生成長規律,從而形成有效育人合力。[1]
“全員”是“三全育人”工作的奠基石。“三全育人”的核心是人,是高校開展思政教育,推行育人理念,協調與整合多方資源的執行端。它強調教書育人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貼合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為目標,構建全員參與的思政大格局。顧名思義,“全員育人”打破了傳統教師隊伍的圈定,拓寬了育人隊伍的維度。廣義上的“全員”是指全體社會人員應履行育人責任。狹義上“全員”則是指高校全體成員共同主動參與到思政教育工作之中。這里既涵蓋了黨政領導干部隊伍、班主任、輔導員、專任教師、思政教師等隊伍,也包括教輔、管理、學生、家長等相關人員,從而致力于構建“家—?!纭獙W”為一體的育人共同體。
“全方位”是“三全育人”范圍延伸與保障。“全方位”主張對思政育人范圍的界定,強調與學生個體成長密切關聯的各個模塊,避免思政教育的碎片化,是“三全育人”范圍的延伸與保障?!叭轿弧碧岢珜⑺颊逃谌雽W生工作各個環節之中,包括思想、學習、生活等環節,調動顯性與隱性資源,不再僅僅依賴于思政課堂,進一步推動“三全育人”模式朝“全”“深”“新”發展,進而實現從局部性到全局性的轉變,全面發揮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確保高校育人工作形成有效的協同育人格局,是開展育人任務的資源端。
“全過程”是“三全育人”重要載體?!叭^程”強調思政育人的連貫性,認為思政教育應貫穿于大學生涯的始末,貫通入學、學習、畢業等各個環節。將教育教學、日常管理納入教學管理與服務全過程,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進一步解釋了育人工作中“人員”“時間”“場域”的有機統一。“全過程”,旨在注重三全育人的過程性與階段性,這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期性、系統性特征相貼合,關注育人過程性,強調時時處處育人。全過程,即思政教育的不間斷,遵循大學生不同專業、不同階段的成長規律,采取與之相適應的育人方法,致力于構建“全程育人”的完整保障鏈,是“全員”“全方位”的重要載體。“全過程”涵蓋了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后橫向階段,使思想政治工作成為大學生的“終身事業”。
“三全育人”的育人性與高校輔導員主責主業相契合?!叭恕弊鳛橐环N全新的育人思維,其根本是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致力于培養健全人格和全民素質的時代新人。結合我國“大思政”的時代背景,“三全育人”的提出進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位意識,更加明確“全面育人”的發展方向,圍繞以學生為主的全面發展。同樣,高校輔導員工作落腳點是以“學生”為本位開展思想理論教育與價值引領,黨團班級建設、學生建設、日常事務管理、服務與咨詢工作等學生工作,其根本是在教育與管理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有策略地對學生思想行為施加影響,將科學的思想意識、政治理念和道德要求轉化為大學生內在素養,引導大學生朝著正確方向發展,在學生事務性工作中植入育人元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現實意義。
“三全育人”時代特征與高校輔導員職責使命相吻合。“三全育人”理念讓高校思政教育得到全面鞏固,定位更加清晰。隨著理論內涵不斷豐富,“三全育人”的綜合試點工作進一步將“立德樹人”嵌入大學管理與建設各個環節,貫穿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形成育人與育才相統一,形成輪廓清晰的內涵式發展新局面。立足于新的時代發展方位,“三全育人”更加側重當代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的培育與引領,符合世界發展大勢,國家發展新形勢,學生學習新態勢,重新審視教育對象,弱化理論教育的工具性,開創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而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政教育事業的實踐者,是育人事業的推動者,肩負著培養專業技能與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使命,對大學生行為舉止、人格三觀起到了正向的引導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重要一環。
“三全育人”的整體性與高校輔導員協同性相契合。在實踐方面,“三全育人”強調育人主體的多樣性。這里既強調學校、家庭、社會等不同場域,也強調了個人、教師、學校管理人員等角色的多樣性。高校輔導員要基于學校組織架構開展事務性學生工作,是學校與學生間的“溝通者”,通過雙向鏈接,將學校與學生同上同下互聯。此外,高校輔導員還是“家校對話”的聯系人,在家庭、社會、學校建立對話地帶,在家校社之間建立協同聯系??傊?,教育主體差異化在高校輔導員與多個部門通力協作下共同致力于保障大學生的成長成才。
高校輔導員育人工作陷入“孤島化”現象。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力軍與先驅者,兼具教育與管理的雙重身份。在現實情境中,高校輔導員是學生日常事務性工作的主要承擔者,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中間鏈”,是學生權益的維護者和學校政策的“代言人”。[2]在組織架構上,高校輔導員是學校行政管理部門的執行鏈,執行學校各級行政部門下派的一線任務。但是,高校輔導員長期處于一線思想教育與管理工作,是學生事務性工作抓手,長期面臨著上行事務性任務與下行學生安全穩定的雙向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運行空間。長此以往,高校輔導員在面對本職工作中呈現“乏力”之勢,陷入一種“孤軍奮戰”的工作境遇,造成高校輔導員育人工作“孤島化”現象頻現。
高校輔導員工作與“三全育人”耦合性不強。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誠然,固有的工作模式和經驗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高校輔導員育人工作的有序開展和穩定運行。但該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縮窄了思政工作的深度與實效,削弱輔導員工作開展的積極性與創新性,造成思政教育傳統式灌輸與自主意識相互矛盾。在“三全育人”中,高校輔導員所承擔的職責、角色并未得到清晰界定,與其他“育人主體”的關系并未明確。此外,以高校輔導員為主線的思政育人工作容易造成思政教育的單邊化,陷入“輔導員思政”的錯誤理念?!叭恕彼颊J讲⑽赐耆迩甯咝]o導員群體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職責與要求,造成其他育人主體意識不強。
高校輔導員深化“三全育人”的成效性欠佳。新時代“三全育人”的核心是培育堅定價值信仰,健全人格的大學生,從目前高?!叭恕惫ぷ鏖_展實際成效而論,高校輔導員隊伍的效應并未得到顯現。部分高校輔導員未能樹立全局的育人觀,做到“因勢而新”,缺乏對新時代大學生思想特點的了解與掌握,從而造成高校輔導員對“三全育人”工作領悟不徹底,育人元素挖掘不到位。例如:高校輔導員傾向于“過去”的育人方式,對于學生評價更多圍繞專業成績、道德品質的標準,存在明顯的“非全”短板。高校輔導員隊伍模塊未能釋放出系統化的育人成效,崗位定位與育人功能的直接關聯性存在不平衡性。
提升理論站位,提升育人思想政治育人教育成效?!坝恕笔歉咝]o導員工作的固有屬性。聚焦“三全育人”的時代內涵,高校輔導員要致力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組織能力,緊密圍繞“為誰培養人”的時代命題,提升自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釋力。[3]相較于專業老師而言,高校輔導員作為一線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一方面要強化自身解釋力,維護思政教育答疑解惑的功能,及時解決大學生思想層面的現實困惑,彰顯“育人”的成效性、及時性。另一方面,高校輔導員要發揮組織性,在思政工作環節下功夫,聯合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力量,構建一體化育人平臺,鞏固“全員”的育人基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將“三全育人”融入大學生日常管理教育,發揮隱性思政教育,實現“精準思政”。
強化角色意識,鞏固育人體系的“主責主業”水平。在實際工作中,高校輔導員兼具管理與教師的雙重角色。其一,高校輔導員要發揮思政課堂陣地作用,利用主題班會、思政課程、職業生涯規劃等課堂渠道發揮育人功效。其二,高校輔導員要積極打造第二課堂,打通課堂外部資源,做到課堂內外相鏈接,提升教育育人時效性。另外,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者,要致力于優化育人條件改善育人環境。高校輔導員要發揮自身崗位優勢,從高校輔導員“主責主業”出發,堅持從黨團建設、教學服務、學生管理等途徑落實“三全育人”工作。
掌握思政教育科學規律,提升創新能力。從工作性質出發,高校輔導員掌握時代規律,緊密貼合育人主體,將理想信念與價值導向融入大學生成長成才之中。高校輔導員要轉變工作思路,轉變原有思維模式,從“保姆型”的師生關系轉變為“思想引導”培育者,建立符合時代特點的“育人模式”。[4]一方面要充分認識思政教育的復雜性、多元性,堅持共性與個性相結合。高校輔導員要積極建立“育人清單”制度,保證育人工作全覆蓋。另一方面,注重“育人”動態性,強調分門別類,從問題視角出發,及時掌握和判斷學生思想問題產生的根源,深化實踐育人、思想育人、管理育人,避免以偏概全的片面化、簡單化傾向。
樹立全局觀,打造協同聯動育人機制。高校輔導員作為落實思政教育工作的末梢鏈,具有整合資源、形成協同攻關的育人合力。當前,無論是思想政治教育任務還是日常管理職責,高校輔導員都應當從全局視角出發,從過去學生事務工作“縫補者”轉變為協同育人資源的“整合者”,建立系統性思維,避免過去“以管代教”的育人模式。高校輔導員要做好一名“聯絡人”,讓更多育人主體參與大學生思政教育事業,營造人人參與,上下聯動的育人機制,避免高校思政教育事業的“單邊化”,從而有效形成育人合力。此外,高校輔導員隊伍要不斷審視自身工作內容,從思想、生活、學習、就業等模塊做好思想政治的“引領者”,打造系統性、多維度、全局性的育人內容。
“三全育人”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向一個新的歷史高度,也為高校輔導員提供了新的行動方向,為重新詮釋高校輔導員角色提供新視角。在新時代,高校輔導員要不斷增強思政育人的“核心力”,在“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格局下不斷深化工作內涵,強化育人意識,提升育人本領,做好大學生思政工作頂層設計,促進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業良性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