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元
(西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甘肅·蘭州 730070;西安理工大學 陜西·西安 710048)
新媒體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和方法進行改革創新,提高教育水平帶來了機會。在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一般采取課堂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組織開展一些實踐活動,這種教學方式在內容上比較單一,缺少創新性,無法滿足學生多元化要求。[1]而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高校通過引進新媒體教學方法,讓教學內容得到進一步延伸,這樣不但可以將傳統教學優勢充分發揮,也能在新媒體技術的作用下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
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不管是在教學內容上,還是在教學方式上都展現出局限性特點,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新媒體環境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提供良好條件,不但不會讓教學內容和形式受到限制,同時也能促進思想政治有效傳播,幫助學生減少資源消耗,提高學習效率。新媒體展現出市場性、前瞻性等特點,能夠讓思想政治駕馭內容更加全面和科學,所以高校應結合新媒體教育特點,全面開發新媒體教學資源。[2]
在傳統教學中,由于受到時間、空間等因素影響,教師和學生之間無法做到充分交流和互動,使得課堂教學實效性不強,無法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思想政治教育不會受到時間、空間的約束,保證教師和學生之間充分交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網絡將教學資源傳遞到對應的教學平臺中,便于學生學習和查詢,有效提高教學實效性,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質量,引導學生綜合發展。
新媒體時代給高校學生獲取信息提供了有利條件。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想實現改革創新,應按照與時俱進的要求進行,這樣教師才能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認知感和認同感。并且,教師通過使用新媒體工具等現代化方式進行教學,結合當前社會中比較熱議的政治話題,將其運用到教學中,滲透在學生思維中,讓學生對國家最新動態有一定認識,了解發展戰略。教師需要對學生比較關注的信息有充分了解,保證可以和學生深入交流,對思想政治知識有進一步的研究。[3]教師應該從學生認知角度入手,結合時代發展,打破傳統教學理念帶來的束縛,讓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有充分認識,主動參與到教育中,只有這樣,才能展現出創新改革的價值,讓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師在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創新時,應該按照人文熏陶的要求進行,給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體驗。在實際中,教師應該發揮人文精神影響力,讓學生在思想道德、社會責任感、道德品質等方面有所提高。教師應該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對學生思想品質和德育素養進行熏陶,并且把人文影響力和感染力與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對現有教學模式深入改革。教師應該將新媒體技術優勢全面發揮,利用其引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展現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特點。特別是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需要把生活化理念和人文思想融入其中,讓學生在一個充滿人文情懷的環境中學習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識,讓其在思想和情感上得到升華,擺脫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束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探討氛圍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4]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需要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對教學內容和理念進行改革創新,從而為后續教學模式改革發展提供良好條件。首先,學校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收集一些典型時政案例,或者把社會中比較熱議的話題作為教學方向安排學生集中討論,讓學生在表達自己見解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從中掌握新媒體學習途徑。高校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及時改進,讓教學更滿足時代發展特點,符合學生多元化學習要求。學校需要根據學生未來職業發展規劃、思想特點等,將新媒體教學資源融入其中,實現教學內容的改革創新,保證教學個性化目標順利完成。[5]其次,學校應該為學生創建信息共享平臺,為學生提供網絡資源數據庫,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登錄信息共享平臺,從中學習更多的知識,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并在平臺中進行知識討論,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在一個積極樂觀的環境下,提高學生對新媒體教學方法的認同感和滿足感。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除了要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改革創新外,還要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通過組織開展各種教育活動,抓住教育核心思想,也就是通過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養成健康的身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為學生今后學習成長打下良好基礎。最后,高校需要尊重每個學生,了解學生實際訴求,根據掌握的信息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充分展現出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順利開展。高校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使用新媒體技術學習新的知識,或者利用新媒體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在實踐學習中,將理論知識實踐化處理,賦予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新的生命力。
隨著新媒體時代來臨,教師應結合時代發展,把現代化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對現有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依托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高校教師需要對當前各種新型媒體技術有充分了解,并且根據自主意識提高新媒體使用能力。教師需要對現有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創新教育理念,在擴充教育視域的情況下,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改革。在實際中,高校教師需要在新媒體技術引導下,根據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樂趣,讓學生在心理上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思想政治意識。教師可以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把培養學生創新思想融入其中,強化學生新媒體技術應用意識。也就是在教師正確引導下,加強校園文化宣傳,把新的思想政治理念融入其中,利用前沿的教學理念和技術理論,讓學生在更寬裕的學習空間中學習更多和思想政治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主動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6]與此同時,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除了要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外,還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社會實踐機會,例如教師通過學校社團與各個社區交流,組織學生參與到各種公益活動中。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把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充分融合,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意識形態,促進學生道德品質和德育素養的提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實際中,教師需要將新媒體技術優勢全面發揮,在課堂上,教師需要把比較枯燥的教學內容以視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面前,讓學生在一個比較輕松的環境下學習。教師也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把和國家發展相關的戰略方針推送給學生,打破教學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一些與思想政治相關的內容,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
高校在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從動態發展角度入手,將創新工作落實到位。在實際中,教師需要對現有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進行優化,秉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只有保證在思想意識上做到創新優化,才能讓思想政治改革措施更加專業。教師除了要對思想教材內容深入挖掘外,還要在新媒體平臺的作用下,通過不同渠道,將思想政治教育知識整合處理,融入實際教學中,實現教學資源的拓展。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及時了解當下最新的知識,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意識。[7]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工作時,可以借助網絡平臺,收集一些具有教育價值的思想政治內容。教師也可以把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內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發揮新媒體教學價值,展現出其時效性特點,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改革優化。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時,需要對學生思想動態、心理變化等調查分析,在實際教學中主動與學生之間深入交流,通過面對面交流獲取相關知識,調整教學方案,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工具在線下與學生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主動幫助處理,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與關心,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學習情況和思想政治立場有一定了解,便于教師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引導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進行。通過對學生思想政治科學引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唯物主義相關知識點時,可以通過融入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社會熱點話題,保證學生可以和教師在思想上達到高度統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在當前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環境下,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國家主要矛盾發生根本性變化,形成新的政治格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需要把這些內容靈活地滲透到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展現出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讓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知識時,能夠把個人利益和民族發展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督促學生努力學習,綜合發展。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借助課本之外的知識,對教育資源進行擴充,秉持著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將教學工作落實到位。不管融入怎樣的教學內容,采取怎樣的方式獲取怎樣的教學資源,在前提上要求學生具備高尚的品格和情操,保證學生在了解和學習思想政治知識以后,讓其在思想和行動上做到高度統一,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立場,并對國家未來發展給予高度重視。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需要肩負起社會發展的職責,在未來可以主動參與到國家社會建設發展中。教師在對學生思想行為進行教育引導時,需要對學生未來發展進行科學規劃,也就是了解學生未來發展內涵,一方面,在綜合能力上,需要保證學生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高校需要把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內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讓學生對當前社會就業發展形勢有一定的了解,幫助學生調整心態。[8]為了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創新發展,需要結合社會發展動態與學生思想心理等內容,將教學資源充分挖掘,為學生創建一體式服務中心,實現對學生生活就業情感等多方面的引導,滲透性教育,保證學生健康成長。通過將新媒體技術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新媒體優勢,幫助學生從中獲得更多關于思想教育的信息,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
總而言之,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時,需要按照與時俱進、人文熏陶的要求,將新媒體教育優勢充分發揮,為學生提供現代化教學環境。在改革創新中,教師需要滲透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學生長遠發展角度入手,融入一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內容,通過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