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標
(福建省永安市第九中學附屬小學,福建 永安 366000)
“讀寫結合”是語言類學科教學中的一種教育理念,其中,“讀”是指閱讀,“寫”是指寫作,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兩者有效結合起來,引導著學生多讀、多寫,提升自身的語言素養。大量的教育實踐也已經充分表明了,“讀寫結合”理念在語言類學科教育中應用的突出意義。以此為基礎,又延伸出了兩個重要的分支,其一為“以讀促寫”,即是指通過閱讀促進、優化寫作教學;其二為“以寫促讀”,即通過寫作促進、推動閱讀教學的更好實施與開展。無論是“以讀促寫”,還是“以寫促讀”,都有著其科學性,兩者雖略有差別,但都共同屬于“讀寫結合”這一大的范圍之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筆者在自身的語文教育實踐中既注重“以讀促寫”理念的運用,也積極嘗試應用“以寫促讀”理念,這都使筆者自身的語文教育教學效益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更高、語文學習效果更好。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經驗,針對“以寫促讀理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這一主題發表個人認識與看法。
“以寫促讀”理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加以運用有著兩者融合的突出可行性,其可行性主要體現為如下兩個方面。
閱讀與寫作兩者雖過程存在差異,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有些許不同,但兩者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不可切斷的聯系。具體來講,閱讀是學生們不斷地從大量的文本資料中獲取自己想要信息的一個過程,其是輸入性質的,不斷完善與補充、豐富與充盈著自己;寫作則是學生們將自身掌握到的內容、理解的知識,進行對外呈現、展示的一個過程,其是輸出性質的,能不斷讓外界看到自己的主觀想法、觀點與認識。也正是由此,可以發現,閱讀與寫作兩者如同一個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有著共同的連接點,與此同時,也各自沿著既定的規律與過程變化著、發展著。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孤立閱讀談寫作,也不能拋開寫作談閱讀,而應當正確認知讀寫兩者之間的關系,基于兩者的聯系有針對性地展開語文閱讀或者寫作教學工作。可以說,閱讀與寫作兩者之間的聯系決定了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融合與運用“以寫促讀”理念的重要可行性。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階段的學生開始進行文字較多的文本閱讀,也開始圍繞著特定的主題進行寫作練習,開始用手中的筆記錄下自己對某件事、某個人、某種現象等的思考與理解。可以說,小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寫作能力,這便為教師結合教學閱讀內容的實際情況、具體主題引導其進行簡單而優質的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說,小學階段學生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構成了將“以寫促讀”理念運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之中的另外一個重要可行性。
將“以寫促讀”理念運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有著創新語文閱讀教學形式的突出效果,可有效喚醒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促使著學生們熱情閱讀、充滿興趣地閱讀,且在寫作中與閱讀的文本內容、文本細節、文本情感對話。這都使得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閱讀文本的深刻認知及其理解,也能最大限度上提升與保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效益。
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并不是指一個單獨方面的發展,而是指各個方面的綜合、協調發展。這樣學生才能通過語文學習獲得、積累與支撐日后長遠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兼顧學生語文各個方面素養的共同發展。將“以寫促讀”理念運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之中,就很好地建立起了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兩者之間的密切聯系,有助于同時推動學生閱讀素養、寫作水平的共同鍛煉、提升與發展。
“以寫促讀”理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加以運用有著其突出的可行性與價值,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便應當立足實際對其進行恰當、合理地運用。筆者結合自身的小學語文教育實際經驗,從讀前寫、讀中寫、讀后寫這三個方面入手,針對具體有效的“以寫促讀”運用策略進行總結與闡述。
小學階段的學生接觸到的文本不再是圖文并茂的內容,其以文字為主,也正因為如此,不少小學生對于閱讀時會接觸到密密麻麻的文字感到有些抵觸,甚至排斥,總是感覺閱讀很難,是一項“難于上青天”的學習任務。不愿意讀,不想讀,也不能積極主動地讀,這是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表現出來的一個現狀。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注意到這一點,并在閱讀前想方設法調動起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興趣與積極性,讓學生產生好奇心,形成閱讀的熱情及其欲望。這樣,沒有了教師的督促,學生自己也能主動閱讀,充滿興致地高效閱讀,奠定實際閱讀中良好效果的獲得。而在眾多的方式方法之中,讓學生圍繞要學習的閱讀文本進行簡單的寫作,引導他們寫出自己內心真實的一些想法,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方式方法。
例如,在教學《落花生》這一篇課文之前,教師便向學生設置了一項小小的任務,具體為“對于花生你有哪些了解?”“你知道為什么花生要叫作落花生嗎?”“請將自己對于花生的一些認識與看法簡單寫一寫。”花生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事物,學生們對其也多少有所接觸,有所了解。因此,引導學生將對花生的了解簡單寫一寫,將使得學生內心對于有關花生的已有經驗及其認知充分回想、調動起來。如有的學生將自己知道的有關花生的謎語簡單寫了下來,還有的學生則寫了自己回老家幫助爺爺奶奶收花生的故事。不同的學生寫的內容不同,其雖有長有短,但卻都是自己的一份真情實感。而也正是基于此,學生們對于《落花生》這一篇課文講述的內容形成了滿滿的期待,想要了解、探究更多。以此為基礎,教師再繼續面向學生展開《落花生》這一篇課文,學生自然也能懷揣熱情,積極融入其中,進而確保良好的語文閱讀學習效果。
一篇閱讀文本包含著很多的細節,這些細節看起來不起眼,但卻對學生感知與領悟整篇文本的內涵及其情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關注細節,并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關注細節,在閱讀中品析與鑒賞細節,借此形成更深刻、直觀的閱讀理解。由此出發,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寫作,用手中的筆將心中的所思所想一一記錄下來,無疑能起到很好的整理、加深的效果,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感悟、理解、體會,從而于閱讀教學中獲得更理想的閱讀效果。
例如,在教學《軍神》這一篇課文時,一些細節卻能很好地向學生傳遞出一些重要的信息。如針對“病人一聲不吭,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床單,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來越使勁,嶄新的白床單居然被抓破了”這一段落,一名學生便對其進行分析,深入挖掘其中的細節,并針對具體細節寫下了自己的些許閱讀理解:“一聲不吭”“雙手緊緊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等,每一處都是一個細節,反映了劉伯承手術時在沒有使用麻醉藥的情況下承受的痛苦。就這樣,簡單的寫作卻助力學生更好地理解細節,理解《軍神》這一篇閱讀文本傳遞出來的內容。
每個人在閱讀了一篇文本之后,總是會形成不同的認識與看法,這是非常正常且自然的現象。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年齡小,但也有著相似的學習需求。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分析文本之后,不妨嘗試與鼓勵學生們將自己閱讀后的感悟、體會等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書寫的過程本身便是學生進一步梳理細節、升華情感的過程,有助于進一步深化學生的閱讀感悟,與此同時,還能有效鍛煉其寫作水平及其能力,可以達到一舉兩得的良好作用。
例如,在教學了《將相和》這一篇課文之后,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真分析藺相如、廉頗這兩個重要的人物形象,針對其人物性格特征進行總結與歸納,并以文字的形式將其呈現出來。在這一讀后寫作的過程中,學生會認知到藺相如的機智、勇敢、有勇有謀,與此同時,還能比較客觀、全面地分析廉頗這一人物形象,既認知到其缺點與不足,而且還能感知其優點與長處。這樣一來,對于《將相和》這一篇閱讀文本傳遞出來的信息,學生們也便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將“以寫促讀”理念運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也需要語文教育工作者遵循必要的原則,這樣才能將“以寫促讀”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助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更好展開,與此同時,推動小學生語文素養更好地進步及其成長。
前面已經提到,“以寫促讀”是“讀寫結合”理念的重要分支之一,與“以讀促寫”兩者一起共同構成了完整的讀寫結合理論體系。雖然“以寫促讀”與“以讀促寫”兩者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其相似度極高,但卻需要意識到兩者的本質不同。即“以寫促讀”中,寫作是一種師生于課堂教學中所用的手段,其起到的是介體的作用,最終的目的是服務于閱讀教學工作的更好組織與開展。而“以讀促寫”,雖然僅僅只是轉化了兩個字,但卻在本質上有了更明顯的區別,即其介體是閱讀,通過閱讀這一手段促進師生更好地進行寫作的教與學。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與融合“以寫促讀”理念的過程中,務必要堅持閱讀為主體的原則,堅守閱讀教學的目的,切不可過度重視寫作,而導致本末倒置,未能服務于閱讀教學。
學生是學習中的主體。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堅持學生主體的原則,尊重學生、認真觀察并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并立足其實際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指導。具體到“以寫促讀”理念運用、融合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之中,學生主體原則依然不容忽視。即要求小學語文教師無論是從哪一環節中運用、踐行“以寫促讀”理念,還是給予學生實際寫作內容以何種評價,都應當考慮、重視學生的實際情況。忽視學生而展開的“以寫促讀”活動注定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高度重視這一點,并加以認真關注。
任何一種事物都遵循著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教師運用一種教育理念,采用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同樣也是如此。因此,在將“以寫促讀”理念運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之中,教師應持有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操之過急,而應當根據已制定好的計劃,按照具體的教學節奏循序漸進地推行,有條不紊地加以落實、實施。這樣才能在將“以寫促讀”理念運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讓學生逐漸感受到讀寫結合的樂趣,借助點滴的進步作用于學生更好地閱讀學習,同時鍛煉其寫作素養。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其突出的意義與作用,不僅關乎學生的語文學習,而且還關乎學生日后的社會生活。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視閱讀教學工作。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意識到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并不唯一、固定,也不是一成不變,其有著諸多的創新空間。教師可以從實際出發,尋找更多新穎的、有趣的教育策略將其巧妙運用到閱讀教學實踐中。“以寫促讀”理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服務于最終的閱讀教學目標,與此同時,其還能兼顧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及其能力,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找準契機,運用對的方式方法將“以寫促讀”的理念加以靈活運用。這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才能呈現出更加蓬勃的活力,學生的閱讀水平及其寫作素養也才能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不斷進步與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