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冰冰
運用學生自主小結提高初中英語教學實效性的策略研究
孫冰冰
(杭州市臨平區臨平第五中學,浙江杭州310000)
如何利用課堂45分鐘價值曲線,著眼于課堂中學生自主小結環節,通過趨“益”避“害”,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這需要初中英語教師持續不懈地探究。研究認為,放“權”給學生,也沒有那么可怕,如果教師可以在課堂的前40分鐘左右做好引領的角色,那么在剩余的5分鐘左右,由學生們進行自主小結就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初中英語;價值曲線;自主小結;教學策略;教學實效性
時間價值規律有三個基本內容:一是時間的價值量與人們的勞動量成正比發展;二是時間的價值量隨事物的發展規律呈曲線趨勢;三是時間的價值量總是圍繞著人們生理心理特點呈波動狀態。探索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升策略,首先得從45分鐘之內跳出來,發掘時間的價值。依據時間價值規律,45分鐘的課堂可以劃分為波谷——波峰——波谷——波峰——波谷五個時區。其中,起始時區約持續5分鐘,學生進入角色;興奮時大約持續15分鐘,是第一黃金時區;調試時區大約5分鐘,是心理過渡時區。經過5分鐘的調適過渡,學生的生理、心理出現第二次波峰狀態。終極時區,即總結回應時區,大約5分鐘。這時候,學生趨于疲勞狀態,注意力漸次分散,進入尾聲。終極時區的最佳境界應當是到下課時,學生仍回味無窮。學生自主小結作為教學過程中的最后一環,由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總結本節課所學所得,所感所悟。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發揮學生主動性,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讓他們人人動腦、動口、動手,真正體驗到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內化過程,在教師的引導、啟發、點撥下悟出道理,得出結論,使得最后臨近下課時間的低效時間轉化為較高效時間。
以往傳統教學模式是引導──發現、情境──陶冶、目標──調控、先練習──后指導──最后總結。實踐中,筆者發現此教學模式的最后總結環節中學生沒有主動參與表達的機會和意愿,從而導致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不到發揮,特別是高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漸漸趨于弱化。另一方面,根據時間價值曲線的規律,臨近下課的時間,學生的精力和注意力也呈下降趨勢,導致教學效果較差。因此,從八年級上學期的開始,筆者決定在A班引入學生自主小結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在A班,采取學生自主小結的方式,總結每節課的學習所得。小結的方式不受限制,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主動參與教學雙邊活動,充分表現自己的才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在B班,維持原有上課模式,即由老師(筆者)總結每節課的重點。研究過程持續一個學期,即八年級上學期。
教學實踐過程包括四個階段:起步階段、調適階段、發展階段和收獲階段。
在A班,學期伊始的始業教育課上,筆者給學生做足了心理上的鋪墊,告知他們,本學期每節英語課上都會留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請大家自主進行課程內容方面重難點的小結。原以為課上會按照預定計劃進行,但現實還是讓筆者措手不及。
[案例一]
八年級上冊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Period 1聽說課,A班上課內容基本授完時,僅剩約4分鐘給學生自主小結(四人小組形式)。預計兩分鐘準備,兩分鐘總結。
T(老師):You can summarize what you learned like this:
Today I/we learned
…
S1(學生1)(Group3):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一些詞組,比如stayed at home,went to New York City,visited my uncles,went to summer camp,went to the mountains,went to the beach,visited museums.還聽了兩段聽力材料,第一段比較簡單,第二段稍微有點難。
第一次實踐,4分鐘的學生準備和自主小結展示,結果只有英語課代表所在的小組進行了小結展示。這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對于新增的環節,很多學生還不知所措,只有兩分鐘時間準備,有些倉促;二是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第一次采用學生自主小結的形式,大多數學生都持觀望態度,沒有勇氣和信心進行小結。為此,筆者進行了改進,一是盡可能利用板書,把重點呈現在黑板上;二是盡可能多地預留出小結時間,讓更多的學生能參與進來。
[案例二]
八年級上冊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Period 2語法課,學生自主小結時間約3分鐘。
S1(Group1):今天我們做了role-play,學習了如何用一般過去時談論暑假里面發生的事情。我們小組覺得一般過去時雖然已經學過,但掌握得不太好。
T:Good try!一般過去式的變化規律分為詞尾直接加-ed和不規律變化。在這節課中出現了不規則的動詞過去式e.g.take photos-took photos,buy something-bought something,go shopping-went shopping…(下課鈴聲已經響起)
S2(Group6):我們認為3a中anyone,something,anything,everything,nothing和形容詞的位置關系也很重要,形容詞應該放在這些詞的后面……。
T:Excellent!
第二次實踐與第一次相比學生變得主動了一點,即使是在下課鈴聲已經響起時,還有一組學生代表中請補充本節課的重點知識。不過,筆者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即,在第一位學生總結到組員對動詞的一般過去式掌握得不是很牢時,筆者接過總結的“接力棒”,代學生總結。如果不是代替學生,而是加以引導,可能會產生更積極、更有效的效果。
隨著學生們的狀態漸入佳境,筆者也在逐漸探索和調整自己的角色。
[案例三]
八年級上冊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Period 1聽說課。學生自主小結約4分鐘,準備時間約兩分鐘。
S1(Group4):以前我們學過如何描寫人的外貌,比如從身高、體重和頭發描述。今天我們學習了比較級,就是把兩個人進行對比。
T:能舉個舉例說明一下比較級嗎?
S1(Group4):Tina is taller than Tara.Tina is more outgoing than Tara.
T:英語中所有的詞都有比較級嗎?
S1(Group1):形容詞有比較級。
S2(Group1):還有副詞也有比較級。
T:Good,please go on.(很好,請繼續)
S1(Group6):除了用than表示比較級,還可以用as…as…表示比較。
T:Good try!你能再試著總結一下as和as之間用的是什么形式的形容詞或者副詞?
S1(Group6):應該就用原形吧!
三周的時間過去了,學生已經慢慢養成了自主小結的習慣。筆者的作用也逐漸弱化,僅僅做了兩次追問,目的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避免出現以前的“越俎代庖”。
經過了八周左右的磨合和調整,學生自主小結進入了比較穩定的發展階段。課堂中,筆者盡量掌控好上課時各個環節的節奏,盡可能多地為學生自主小結環節多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們盡情發揮。為此,筆者還設置了“我是小老師”獎,每月評出小老師,給予一定獎勵作為鼓勵。
[案例四]
八年級上冊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Period 1聽說課。學生自主小結約四分鐘,準備時間約一分鐘。
Group5:我們小組編了一個對話,總結今天上課學到的知識。
S1:Hi,Cindy.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S2:I want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What’s your dream?
S1:I want to be an actor because I think that is fun.
S2:I think it’s very difficult.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
T:Great conversation with perfect sentences!
S1(Group3):這個對話表演得非常精彩,但是聽力活動中的Where are you going to move?和When are you going to start?融合到剛才的對話中就更完美了。
T:Excellent comments!Anything else?
S1(Group8):我們組總結了一些職業的單詞前,應該用an,這個問題很多同學都容易犯錯。是否用an,不是取決于這個詞的首字母,而是音標。
這次的自主小結環節,延長到了課后兩分鐘,還有一個小組的代表也希望有機會進行點評或補充。但由于時間已經超出了預計的范圍,筆者只能安撫學生,下節課再跟大家分享??梢钥吹剑瑢W生主動發言的人越來越多了,總結的形式也豐富多樣起來,特別是學習內容與他們的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的時候,學生的智慧閃現了非同尋常的光彩。當然,本節課還是出現了預留時間不足的問題。
學期過去了一大半時間,學生們對于自主小結的運用已經駕輕就熟。筆者深刻地感覺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穩中有升,并且更樂于積極思考和總結改進。
[案例五]
八年級上冊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Period 2語法課。學生自主小結約6分鐘,準備時間約一分鐘。
S1(Group2):我們今天學習了怎么描述一件事情的過程(順序):first,next,then,finally.還有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比如,bananas,tomatoes是可數名詞,yogurt,sugar,bread,cheese,popcorn是不可數名詞。
S2(Group3):第二組的小結不夠全面。除了表述順序的first,next,then和finally以外,后面的步驟要用祈使句……
S3(Group3):還有可以用量詞來描述不可數名詞的數量,比如grammar focus中的one cup of yogurt,變復數就是two cups of yogurt…
S4(Group7):老師,我們想模仿中央電視臺的《天天飲食》節目,通過介紹水果沙拉的做法,把這節課的所學,用到表演中來。
S4(Group7):Yes,I do.How many bananas do we need?
S5(Group7):We need two bananas.First,peel two bananas.
S4(Group7):That sounds great!What else?
S5(Group7):Then,peel some oranges.
S4(Group7):How many oranges do we need?
S5(Group7):Only one orange.And we need some yogurt.
S4(Group7):How much yogurt do we need?
S5(Group7):Two spoons of yogurt.
S4(Group7):That’s great!What else?
S5(Group7):Then add some apples.I think one small apple is enough.
…
通過十二周左右的實踐,學生在自主小結環節中充分發揮了組與組之間互評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整合重難點。另外,筆者適當地先請英語基礎中等或偏弱一點的小組進行自主小結,確保了這些小組學生有話說,有機會說。學生的自主小結形式越來越多樣,并且總是能出其不意地帶來驚喜。不管是角色扮演、做報告還是簡單地陳述,學生們漸漸地學會了聯系舊知和舉一反三,實現了融會貫通。此外,“小老師獎”的設立對學生們參與課堂小結的積極性起到了促進作用。根據積分的多少,每兩周推選出四位“小老師”,進行一定的獎勵,讓學生能夠從多個方面體會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
基于價值曲線運用學生自主小結提高英語教學實效性的策略研究,歷時近四個月的時間。從教育教學理念來說,改變了筆者過去“包干總結”的現象,真正地響應《英語課程標準》(2011)中強調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睆慕虒W水平來說,筆者為了給學生預留出更多自主小結的時間,必須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合理安排各個環節所用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主要體現在“精”字上,真正做到“精講精練”。
實行學生自主小結以來,學生在不同階段對這一環節有著不同的想法和反饋。在艱難的起步階段,學生們的課中和課后都反映不適應自主小結,擔心自己不能勝任總結這項重要的工作。隨后逐漸過渡到適應階段,學生們慢慢從心理上接受了自主小結,也漸漸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做好小結。在不斷地調整和修正中,策略研究穩步發展,并收獲到了學生們的廣泛支持和喜愛,大家集思廣益,生生互評,形式多樣,收獲良多。同時,筆者也認識到激發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思考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以生為本、倡導主動式學習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1] 謝賓德.提高初中英語教學實效性的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0(04):109.
[2] 朱寶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20(01):128.
[3] 何乾.探討如何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課堂實效性[J].校園英語,2019(33):146.
[4] 楊偉英.怎樣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校園英語,2018(38):210.
G632
A
1002-7661(2022)04-01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