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穎
(晉能控股煤業集團有限公司技師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0)
對中職生的課堂觀察與學業分析發現,多數中職生文化課基礎水平不高,對專業課的理論學習興趣不高,但對實踐課表現出較高的興趣和主動性,動手操作的欲望強烈。中職生在計算機專業課程學習中,其理論知識的掌握較為理想,但動手能力較差,對計算機專業相關軟件操作能力不是很好,這說明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課程的銜接欠佳,導致學生理論向實踐的轉化水平有限。因此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探索并嘗試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方法,以項目學習法進行教學,并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具有積極的意義。
課程的設計必須從學生學習需求的角度出發,以生為本確定合理、合適的教學目標,才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從中職生的特征來看,中職生年齡范圍約為15-19歲,其認知發展的動態性很強,思維的抽象性顯著提升,具有一定的獨立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容易出現茫然、猶豫不決的表現,同時又能夠在心理上控制若干變量,這說明中職生具備了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和傾向,但能力有所欠缺,即實操經驗不足。從計算機專業課程來看,中職生起點水平不高,理論知識學習動機也不足,但對計算機實操的興趣較強,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探索欲較強。
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模式下,課堂理論教學占據主要地位,而教學方法也以知識點的講授為主,理論課堂與實踐課堂是分開的,通常是一個理論知識模塊學習完成后再進行統一的上機操作。這種教學模式與學生的真實學習需求不匹配,學生也只是在校期間完成該層次的計算機專業教育,但真正勝任技工型人才的綜合能力欠缺。為解決理論聯系實踐教學不足的問題,當前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的方法一般有兩類,一是理論課與實踐課分成兩部分,上完理論課后的下一節課安排學生上機操作練習,另一是借助多媒體工具,教師一般講解理論知識,以便演示操作。但從本質上看,這兩種方式依然具有傳統教學的特征。從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目標與要求來看,為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實操能力和綜合素質,需從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法、注重實踐操作三個層面探究教學模式,而項目學習法能夠很好地滿足這些要求。
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的項目學習法的應用最重要的是項目的選擇與設計,項目的設計既要滿足教學需求,又要符合學生學情,能夠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這要求項目設計時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以生為本原則,要在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堅持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項目學習中的主體,學生通過實踐動手操作來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二是以實踐為中心的原則,考慮到學生計算機專業課程學習中,理論知識學習的枯燥性,以及教師理論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被動地位,要轉變這一角色就必須要學生參與進來,以實踐學習為中心設計項目,通過動手操作來構建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聯。三是開放性原則,即教師在設計項目時,應以課本知識為中心,圍繞中心向社會問題延伸與拓展,目的在于運用學習到的計算機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且項目的解決方案應是開放性的、多元的,而非標準、唯一的答案,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創新能力。四是適度性原則,項目的設計要符合中職生認知水平與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現有的資源條件,項目不能他太難,以防學生畏難而放棄,也不能太簡單,導致學生因沒有挑戰性而輕視任務。
對于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科教學而言,項目學習最大的特征是“學校學習向社會學習的轉變”,這實現了理論學習向實踐學習的轉變,實現了知識與行動的統一。因此項目學習設計與實施的流程應為:選定項目→制定實施計劃→活動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動評價。
項目的選擇需要與教學內容、生活實際、社會需求結合起來,實施計劃的制定要有明確的進度計劃、調整與激勵措施,以及任務的分工、目標等;活動探究就是要學生在項目任務的引導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需要學生完成資料搜集、整理、分析的任務,進而實現對知識的整合、遷移和運用;作品制作是讓學生按照指定的實施方案進行成果作品制作,鍛煉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和能力;成果交流是在課堂上由教師帶領學生對成果進行交流與評價,進而碰撞出新的思維和創新方式;活動評價是師生共同針對這次項目的實施過程與結果進行評價、反思與總結,進而優化項目。
項目學習完成了由“教”到“學”的轉變,實現了理論到實踐的轉化。以《Flash二維動畫制作》為案例進行項目學習設計,先要對學習目標進行分析,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然后分析學生學情,根據分析結果進行項目內容設計,最后確立項目。比如結合《Flash二維動畫制作》教材中的知識模塊設計相應的學習項目:(1)人物繪制:基本工具的使用;(2)電子賀卡:動畫制作原理及圖層、場景的運用方法;(3)網頁動畫:文字效果、圖片切換效果、動畫類型綜合應用;(4)MV動畫:動畫制作方法、場景制作與運用、音樂搭配、音視頻嵌入等。比如以“MV”動畫制作為學習項目時,要明確教學內容與目標,課堂教學開始之前要設計合適的學習環境,準備相應的學習資源,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
當教師確定好項目主題后,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先給學生展示幾個成品,并對成品進行簡單的講解,之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MV制作”項目進行任務分解,即分成“文字效果制作”“畫面切換效果”“角色運動”“按鈕交互”等四個任務,然后學生在小組內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在“MV動畫”項目實施中,學生需先在小組內制定計劃與學習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學習是圍繞學生進行,教師僅對活動進行指導與點撥。
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先播放幾首歌曲的“動畫MV”,誘發學生思考“一個完整的MV動畫需要哪些素材,需要運用哪些知識和工具”的問題,用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教師提出問題“MV動畫類型、動畫間切換效果、文字處理與按鈕使用”,學生組內分析討論,并制定本小組的項目實施計劃;教師給出幾個主題的備選項,比如“環境保護”“動物保護”“廣告動畫”等,讓學生小組自選主題,組內細分任務,制定實施方案;之后小組整理素材,對項目進行制作,完成成果作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項目進展情況進行適當的點撥、指導和幫助;作品完成后,小組間相互討論交流,對不同意見進行甄別與整理,然后結合小組成果作品實際進行優化改進;最后教師對項目中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和評價,學生則反思項目實施過程,對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查缺補漏。
在項目學習課堂教學結束時,師生需要對整個項目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性評價,即項目成果評價,判斷教學目標的完成程度。對教學效果的評價要遵循全面性、個體性和動態性原則,評價方式則包括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等。在項目學習評價時,要注重“以生為本”的原則,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層次性評價,從各方面綜合考慮,并最終形成評價結果。
在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實施項目學習法,結果顯示,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更強,項目學習模式不僅使學生在情感態度方面有顯著提升,在知識與技能方面亦提升明顯。在經過一學期的項目學習法實施后,學生的上機測試成績大幅提升,按照形成性評價方法的結果,學生的成績水平提升顯著,無論是在實踐操作還是理論知識掌握方面,均提升明顯。這說明,項目學習法能夠有效提升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有利于促進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理論結合實踐,促進學生計算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