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珊,梁麗麗,宗智慧,陳 艷
(蚌埠醫學院公共基礎學院,安徽 蚌埠 233030)
近20年來,中國制藥產業飛速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從專業性和經濟性出發,制藥行業具有質量要求高、專業性強、創造產值高、收益高、稅收高等特點。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 (2016—2030 年)》,將制藥行業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層面。作為制藥領域的高等教育者,我們要認真思考:如何培養出具有過硬業務素養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專業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民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樹人,新時代的接班人應該先成人再成才。
制藥工程制圖課程是制藥工程相關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主要任務是通過機械制圖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大量繪圖實踐,培養學生豐富的空間想象能力、圖形信息表達能力、審美鑒賞力、創新能力等。課程具有基礎性、技術性和實用性特點。但是在國家“新工科”背景下,該課程的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缺少學科特色,忽視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突出知識與技能培養而忽視培養職業操守與文化內涵,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等[1]。
開放教育是借助現代電子設備進行遠程教育,利用開放式學習資源實現“人人、時時、處處”的教育模式。從2003年國家啟動精品課程建設項目至今,開放教育及開放學習資源的建設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致力于突破實現全民教育的各種壁壘。雖然開放教育資源有助于實現終身學習和個性化學習,但是單獨的線上教學學生參與度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2]。因此在開放教育的背景下,“制藥工程制圖”教學模式的構建及思政教學的設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制藥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基于開放教育,將線上的網絡教育與線下的傳統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實現多元化的教學效果。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畫法幾何的理論基礎及醫藥化工領域的工程制圖應用;能力目標是使學生具有利用工程圖樣交流技術思想、學以致用及團隊合作的能力;思政目標是培養學生中國智造的工匠精神,誠信、守法的職業道德及民族自信心。本課程的開放學習資源依托超星網絡學習平臺進行建設。教學實施的關鍵是借助線上線下平臺設計并銜接課前、課內、課后活動,從而實現知識的傳遞、建構、內化、鞏固和拓展。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學具有以微課為基礎的“翻轉課堂”特點。教學結構示意圖見圖1。

圖1 教學結構“翻轉”示意圖
開放學習資源的建設內容包括課件、案例、微視頻、素材等學習資源及學習反饋。根據線上微課服務于線下課堂的原則,教師以某個專業知識點為單元進行教學設計并制作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展示。網絡學習資源的組成見圖2。

圖2 微課組成
課前,教師上傳微課到網絡教學平臺,組織學生線上觀看,以達到知識傳遞、發現問題的目的。此外,可以通過平臺開展一些在線討論,如微課難度、完成任務時長等,以此獲得教學反饋。
課中,教師通過線下傳統課堂講授達到鞏固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際繪圖操作的目的,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內化。
課后,組織學生完成線上課后作業、測驗、討論等,并進行思政教育,如觀看《大國工匠》等紀錄片。此外,可通過線上調查問卷、線下隨機訪談的方式及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和評價反饋,及時調整、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此外,在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 應結合課程設計思政元素。以某高校的制約工程制圖課程為例,課程內容分為12個模塊,共40學時,每次課3學時。課程內容主要涵蓋:制圖的基本知識;點、線、面的投影;立體投影;組合體三視圖;圖樣畫法;標準件及常用件;AUTOCAD基本知識與基本操作;設置繪圖環境;繪圖與編輯命令;文字與表格;尺寸標注;圖塊與屬性[3]。思政元素的教學設計詳見表1[4]。
通過機械制圖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大量繪圖實踐,本課程可以培養學生豐富的空間想象能力、圖形信息表達能力、審美鑒賞力及創新能力等。專業課程融入課程思政教學,能夠實現由注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到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全面化的轉變。經過潛移默化的課程思政建設,幫助學生樹立敬業、誠信、勤勞的職業道德,遵紀守法的法律觀念,科學嚴謹、工程安全、綠色環保的職業理念,以及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愛國情懷。

表1 “制藥工程制圖”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

續表
經過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該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局限于專業知識的傳授 和工程能力的培養,還包括價值的引領、職業道德的培養及多元化能力的提升。經過潛移默化的課程思政建設,幫助學生樹立敬業、誠信、勤勞的職業道德,遵紀守法的法律觀念,科學嚴謹、工程安全、絕色環保的職業理念,以及道路自信、理念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愛國情懷。
開放教育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師扮演著指引的角色,學生是主體,學習是中心。根據Joho Swller 的認知負荷理論和 OBE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教師反射進行課程設計,在確定學習成果的基礎上,利用線上學習平臺提供豐富的微視頻及相關學習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用合適的時間或途徑,完成同一個目標,提升學生的自我認同感,減少“托后腿”的心理負擔;學生還可以針對有難度的知識點反復觀看視頻,逐漸實現知識的整合,最終完成最佳成果,體現了分層教育和個性化學習的理念[5]。
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是在原有專業課程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發揮專業課程的價值引領功能。原有的考核內容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主隨著思政內容的引入,原有的考核方式無法體現多元化的教學效果,因此需要建立新的課程考核方式。
本課程的培養目標有專業能力和德育兩方面。課程效果評價采用過程性和終結性相結合的考核方式。過程性考核的標準較為復雜,側重于動態記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教學平臺,通過收集、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大數據信息,進行分項打分(占綜合成績70%),分別對學生的思政表現和專業素養進行考核;終結性考核是在期末對課程專業知識進行全面、綜合的考核(占綜合成績30%),考核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綜合成績組成具體見表2[6]。

表 2 “制藥工程制圖”綜合成績組成

續表
在開放教育的背景下,“制藥工程制圖”采用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將課程思政建設潛移默化地貫徹到教學全過程,實現多元化的教學效果。借助現代工具和網絡平臺,建設具有免費、可重復、可交互等特點的開放式學習資源。結合OBE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教師預設成果目標,對教學內容及教學活動進行反向精心設計,在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下,以“制藥工程制圖”課程的知識點為載體,將愛國、敬業、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工匠精神、責任意識、創新環保等職業理念融入課程教學,激發“課程思政”活力,使課程在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還承擔價值引領的功能[7]。
引入思政內容后,課程效果評價采用過程性和終結性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注重價值引領。通過“價值引領、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相融合的教育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