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衛紅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七地質隊
地勘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在當前工作的實際運用中出現了若干問題,其問題主要在于無法深入績效理念,傾向投資管理、費用管理,對績效管理工作不重視;績效管理只能局限于部分投資,而不能涵蓋到全部的投資項目等。地勘單位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應當具備科學、健全的特點,從而促進績效管理工作能夠取得明顯實效,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全面深入實施。但現有的考評指標主要包括了各項費用績效考核指標,還沒有完善的投資績效評價指標。因此,本文對地勘單位構建更加完善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作出了有益探討,通過建立覆蓋單位總體工作狀況、基礎成本與專項費用情況的動態可調節的績效評價指標,針對實際工作的具體需求,在現有的專項費用評估指標框架內加以逐步豐富與完善,進一步加強行業的個性化評估指標。
推進以及健全建立地勘單位預算績效管理評估工作有利于形成操作性強、方便實施的評估規范,使績效管理理念切實地滲透到了單位管理工作,進一步革新了單位管理的工作方法,大大增強了單位的管理工作軟能力,有效促進了單位業績目標的達成,并調動了政府機關和職工主動管理的積極性。
預算績效管理評估指數應當及時進行更新且動態可調節,這也就讓這套指數系統具有了完善的適應能力。按照地勘單位的全年各項工作總業績目標、基本費用和各項支出業績目標,預算績效管理評估指數的工作重心應當放在對技術指標的修改和調節,逐步剔除不適當的技術指標,增設必須考核的技術指標,并按照各項工作要點的不同,適當調節各個技術指標的權重與分值,從而幫助績效評價技術指標能夠更加科學、系統,能夠形成完善的循環體系。
以筆者當地地勘單位為例,通過綜合預算績效管理與評估績效指標的建立,其在全局年度考評中超額完成了服務于社會的各項稅收收入技術指標、企業利潤分配技術指標、工程款回收金額技術指標和重大科技投資指標等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在綜合考評中脫穎而出,實現了單位總體設計的業績目標;基礎開支和項目管理開支的業績評價指標也全面保質、保量地實現,且實現程度評定的等級均為優,從而達到了基礎開支和項目管理開支的績效目標。
通過完善預算和績效管理工作,能夠設定清晰明確的指標,有利于工作人員減輕自身的工作壓力,同時能夠在實際工作管理中進行自檢,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在工作中的優勢。利用相應的考核制度,能夠對員工起到一定的激勵和制約作用,由于績效的評價和自身的工資有直接的關系,充分調動了機關和員工主動管理的積極性。
單位總體工作情況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重點考評了地勘單位全年經營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的分解實施與完成情況??荚u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年度經濟技術指標、重要工作任務完成狀況指標和企業管理狀況指標等三大部分,均進行了百分制考評,在匯總計分時分別給出了不同的得分權重。
1.年度經濟技術指標
年度經濟效益技術指標重點考察單位企業年度營業效益的完成狀況和綜合科學技術投資狀況,由反映企業利潤水平、固定資產保值增值潛力的綜合財務指標和體現科學技術投資比重、金額的綜合科學技術投資指數組成,各占總分值權重約為45%。
2.全年的重要工作完成情況指標
全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指標,主要考察了年初制定的全年重點工作目標任務責任分配清單的實施和完成狀況情況,所占分值權重約為45%。而全年重要管理工作則將按照全年業務重心的變化而做出動態情況調節,但通常仍會涉及安全生產、黨建管理工作、綜治維穩管理工作、幫扶人民管理工作、全域性的全年重要管理工作、全年著重亮點管理工作,以及其他的關鍵性管理工作。其余的重要管理工作將會按照全年經營重點具體明確。完善網絡平臺建設,全力增強科研與創新業務實力,進一步推進高分遙感數據的使用,并把高分中心的建設管理工作納入全年業務其他重要工作考核。
3.日常管理工作情況指標體系
這部分體系重點考評政府所屬單位對各項規定、職責規范,以及政府相關政策、重大決策等的落實情況,所占項目評分權重一般為10%。由于此類考評指標體系并不確定具體的考核內容,故考核時通常由政府預算與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問題導向型”的考評方法,即出現問題才扣分,未出現問題則不扣分。項目扣分標準一般以所查出問題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和負面影響的嚴重程度,分為影響程度較輕、影響程度一般、影響程度較重大和影響程度特別重大等四種,并采用項目扣分累加制的績效考核方法,即以該類指標體系總得分數乘以考評年份內各單位項目扣分加總后的剩余值為計算單位項目指標體系考評結果,項目最低得分為零分。
按照2020年8月新制定的《預算法實施條例》,各部門開支中的基礎費用是指各級部門以及單位為保證其組織運行、圓滿完成國家機關平時各項工作各項任務而進行的費用,包含了工作人員開支和國家機關公共資助。地勘工作單位應當分別按照人力成本和公用經費,建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人員經費主要是指單位使用人員薪資福利金等的費用,其績效管理目標主要是確保人員費用按時、足額、正確投放,以實現保持人才隊伍穩定、單位工作人員滿意和單位生產順利運行的目的。地勘單位人員經費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可從產出、成效和滿意等幾個方面加以設計。成效評價指標則重點考評人員經費核發和上繳的管理工作,對提高職工歸屬感、維護單位人才隊伍穩定方面的工作成效。評價指標體系重點考核單位員工的綜合評價,員工滿意度考評則采取調查問卷以及測評考核的形式。
公共支出,是指地勘事業機關的財務管理中用作日常業務辦公工作、生產經營活動等相關方面的常規性費用,如辦公費、生活用水電價、物業管理費等。公共經費支出的績效目標重點是搞好支出保證管理工作,從而保證辦公室的順利運行。地勘單位公共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主要設置了產出與成效指標體系。產出指標主要確定了公共支出保證辦公室數量、正常運轉保證率、費用保證的及時性,和公共經費支出標準能否按時落實等指標。而成效指標體系則重點考察保證日常辦公需求,以及保證單位工作正常運行的具體成效。
人員支出與公共經費這兩種支出業績指標體系的設計應當圍繞著此類支出的業績目標來進行設計,每一種支出所設置的業績指標體系都各自對應著評分標準與分值,按照指標的完成值確定了單個指標成績,每個指標累計得分該類費用的績效評價綜合分值,總滿分均為一百分。
專項費用績效考核工作,是對地勘工作單位績效考核的重要管理工作。按照2020年8月新制定的《預算法實施條例》,各部門計劃費用中的項目費用是指各部門、各工作單位為實現其指定的各項工作各項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支出的費用。并依據地勘單位工作性質、崗位內容的特殊性及其對實踐工作的要求,在現有的評估指標框架內,從投資、過程、產出、效益、評價等五大層面上進行了豐富調整與完善,形成了“五位一體”的評估指標規范系統,使之更適合地質勘察工作單位的業務特點,更適合評估和考察。
建設項目綜合支出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框架的一級指標體系,分為投資投入指數、流程指數、輸出指數、經濟效益指數和服務滿意度指數等五種。投資指標主要從項目立項、預算編制、投資實施等方面進行考察;流程指數主要從工程項目管理、財務管理、計劃實施等方面進行考察;輸出指標分為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間指數和成本指數;經濟效益指數主要分為經濟性指數、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指數、生態效益指數和可持續性影響指數;服務滿意度指標體系主要考察的是項目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體系細化到了三級指標體系,并對應相應的分級標準和評分,按照分級標準確定了每一項技術指標的得分值,將各項技術指標得分值相加后確定了各專項經費及計劃項目的總成績,項目滿分均為一百分。

表1 地勘單位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表
綜上所述,地勘單位建立和推進預算績效管理評價指標體系有助于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從而促進預算績效管理能夠在地勘事業單位深入地開展,優化在項目投資上的分配,強加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和運作能力,促進管理單位實現“預算編制有工作目標,計劃實施有監測,計劃實施有評估,評估結論有反映,反映結論有運用”的整體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總體目標。本文主要對地勘單位建立預算績效管理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總結,對于提高地勘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促進其高質量發展有著廣泛而重大的意義。正如本文所指出,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評估指標并非是固定的,它是在經濟動態發展中實現良性的循環,并應當在今后的實際運用中根據工作實踐,進一步對其加以研究、修正與完善,使之更好地服務于地勘單位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