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一鳴 江蘇省高淳中等專業學校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素質教育理念逐漸進入高職教育教學中,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關注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培養。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當今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德育教學重要性逐漸顯現出來。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不僅要傳授財務管理專業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在高職專業教學中滲透德育,能夠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職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進行德育滲透有著重要意義。
首先,使財務管理人才培養符合新時期新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市場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伴隨社會發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漸顯現出來。為了符合現代化企業的崗位需求,高職院校要創新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形式,將德育滲透到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中,為企業培養高素質人才。當今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教學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確保培養出的財務管理人才能夠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在財務管理工作中,人才起著基礎性作用,新時期對財務管理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們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與職業素養。因此,要想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就必須進行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形式的創新。所以高職院校應當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
其次,是高職德育教育的客觀需要。目前高職院校開展德育教育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課的形式展開,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承擔著德育教育的主要責任。該課程中的理論知識體系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內容非常廣泛,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教師在思政教學過程中通常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并沒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忽視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導致實際德育效果與預期效果有較大差距。但是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教學內容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的挖掘,并且在適合的時機進行德育滲透。通過德育滲透,可以促使教學內容更加貼合學生的現實生活,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學生更容易接受。所以在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通過德育滲透,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這不僅是高職德育的客觀需求,也是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要。
最后,是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需要。當前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專業現有的人才培養結構不夠完善,方法不夠科學,缺乏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難以適應現代化企業的財務崗位需求。所以高職院校在進行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時,需要深入理解本專業內涵,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社會對學校人才的認可程度,增加財務管理人才的競爭優勢,提高他們的社會競爭力,而且還能提升高職院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保障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高職院校將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重點放在傳授理論知識與技能上,忽視了德育教育,不太注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難以適應新時代的人才需求。因此,在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應當積極進行德育滲透,打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根據社會對財務管理人才的需求,探索德育滲透人才培養形式的實踐路徑,為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才。具體實施路徑見下頁圖1。

圖1 實施路徑圖
當今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德育教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高職院校應當注重財務管理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因此,高職院校應當轉變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培養財務管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從思想上加大對德育的重視程度。意識轉變為行動,高職院校要想提高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需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首先,高職院校需要正確認識到德育與職業道德之間的關系,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成長為社會發展所需的高素質人才,為社會建設貢獻一份力量。通過這種方式,讓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熱愛學習、熱愛工作,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水平。其次,高職院校應當深刻認識到德育的優化作用,開展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技能培訓。通過在專業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進行培養,從思想上提高他們的認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專業技術培訓中來。
要想在財務管理專業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滲透德育教育,需要先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應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握市場對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才能制定清晰化的人才培養目標。現代化企業對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且有較高職業道德的財務管理人員要求非常迫切。所以高職院校開展財務管理教學工作時,不僅要注重實用技能的培養,還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滲透。人才培養目標需要明確職業發展能力,高職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或者學習,可以擔任企業管理主管、財務經理助理等管理人員。但是財務管理專業學生要想勝任這些職位,需要滿足一定的時間要求和職業發展過程。所以高職財務管理教學中,需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育中滲透德育理念,將思想品德素質和職業素養納入人才培養目標。此外,人才培養形式還應當綜合考量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當今經濟體制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企業制度逐步完善,金融市場也日趨成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與銷售、經營、人力資源等的關系也變得更加復雜。在這種背景下,對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才能符合現代化企業的人才需求。
高職院校要想提高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德育質量,需要不斷豐富專業教學中的德育內容,構建科學化的職業道德培養體系。首先,高職院校應當豐富德育教學內容,優化德育教學形式。德育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導向性,能夠有效培養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在思政教育的基礎上,豐富德育教學內容,深入挖掘財務管理專業課程中的德育元素,結合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特點,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其次,要構建完善的綜合評價體系。該體系主要為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學生進行專業素質評價提供參考依據。但是當前一些高職院校在對財務管理學生綜合測評時,缺少對德育的審核。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將德育內容引入綜合評價體系中,不斷完善綜合評價體系,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除了要評價學生的理論學習成績和專業技能之外,還要對學生的誠信品質、思想道德品質、遵紀守法等素質進行測評,從整體上提高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最后,高職院校要構建完善的職業道德培訓體系。高職教師應當將專業技能培訓與職業道德培訓融合起來,運用科學的培訓方法,組織開展多樣化的職業道德培訓活動,將德育滲透到高職財務管理的日常教學環節中,深化職業道德培訓內容,重點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品質培訓。
在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課程體系能夠充分體現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對學生綜合能力有重要影響,是高職院校進行人才培養的關鍵。所以在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高職院校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多元化的課程。當前教育發展趨勢是各專業、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與融合,而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能夠滿足這一趨勢。高職院校在培養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時,應當將多種教學資源整合起來,不斷優化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提高課程的多樣性和層次性,促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寬,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設置課程時,應當突破傳統觀念的限制,轉變傳統講解專業知識、培養專業技能的局面,從道德品質、人文素質、職業素養等不同層面來設置課程,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對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需要設置彈性化課程,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為了在教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高職院校應當在確保專業課時的基礎上,設置選修課程,為學生提供足夠的選課空間,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選修課程,并且實行嚴格的學分制管理。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學分管理制度,在院校有效推動這種教學管理制度,促使學生根據自身的喜好與需求,進行課程、時間等的選擇,讓學生可以自主把控學習進度,及時樹立自身的知識體系。在學分制的要求下,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主權,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在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同時,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也會有很大提升。除此之外,通過學分制的管理方式,可以實現因材施教,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留給學生充足的發展空間,將德育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強化思政教育建設,作為高職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思想認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教師先應當積極學習并掌握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了解財務管理專業職業道德相關的政策方針,創新科學德育模式,提升自身的德育教育素質。同時教師應當認識到,思政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急于求成,需要在日常學習中逐漸形成。因此,教師應當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在日常專業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逐步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促使學生形成科學的思想政治觀。另一方面,要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進行知識素質教育。只有具備了較強的知識素質,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質量才能逐步提升。所以高職院校的德育教師需要在財務管理專業的日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教育,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知識素質。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應當加強專業能力培養。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主要體現在專業能力水平上,只有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才能在就業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培養時,既要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又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德育教育離不開教師的示范和指導。高職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模仿性也比較強。在專業教學中,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較強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將自身的經歷、感受講述給學生,引導學生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專業知識講授過程中滲透德育,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素質,學會做人的道理。所以在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教師要以身作則,充分發揮自身的示范作用,讓學生產生認同感,從而積極主動的學習知識,遵守相關制度。比如,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教師要提前做好準備,并將實踐內容全程示范出來,用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影響學生,促使學生形成嚴謹的工作作風。此外,通過與學生一同學習,不僅增進了師生感情,而且還能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教師的責任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為他們以后的工作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教師既要具備專業知識,又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為學生做出典范。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企業對財務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需要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時,積極滲透德育教育。高職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進行德育滲透,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思想道德、職業道德以及全面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因此,高職院校要通過轉變教育觀念,加大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創新人才培養形式,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豐富德育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等,加強對財務管理專業的德育滲透,從而全面提高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和道德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