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想
(宿遷市洋河如東中學,江蘇 宿遷 223800)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前學生必備的技能,由于信息技術的特殊性質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機會和空間。但由于受到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影響,教師并沒有能夠將學習過程轉交給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建立起溝通的橋梁,也就導致學生沒有辦法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構建自己的信息技術知識體系。所以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思維,認識到師生互動對于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互動教學模式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學生對課堂活動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行為和動手能力主動獲取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學習當中真正地成為主人。高中學生由于已經習慣了傳統(tǒng)應試教學,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并不習慣與教師產生教學互動。但實際上信息技術對于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課堂互動是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必要教學手段。首先通過課堂互動可以提高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的學習源動力,而課堂參與度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強,往往在課堂中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但如果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生仍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則無法高效地掌握信息技術。師生互動才能有效促使學生構建數學知識,充分引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
通過互動,教師也能夠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有所了解,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知識缺陷進行必要的引導,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掌握了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進度,對未來的教學計劃有針對性地改進,幫助學生可以更加容易理解教學重點和難點。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采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綜合水平。
在信息技術教學期間,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進行合理的引導,從多個角度出發(fā)與學生展開有效互動,與學生拉進關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打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集思廣益,敢于將自己的疑問和觀點表達出來,這對解決學習難點和重點問題有著積極作用。
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掌握的情況如何,會直接影響到下一階段的教學計劃。教師采取互動教學模式可幫助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和學習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和重點問題,提高學生對知識掌握的能力,提高學習的針對性。
高中教學關系到學生的高考,教師認為信息技術教學只不過是一門副科,教學過程敷衍了事。同時大部分學生認為信息技術教學對于學生的考試成績并沒有直接的幫助,學習積極性不高。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興趣和學習心態(tài)等多方面都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產生了相應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同導致學習效率也必然不同,就導致在班級教學中會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學習狀況。再加上學生主觀上認為信息技術教學不重要,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也就放松了自己的自控能力。由于信息技術課堂需要使用電腦,所以部分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利用電腦玩游戲、瀏覽網頁,這樣就使信息技術教學效率降到了最低點。
高中學校并不重視信息技術教學,所以多媒體教室中的電腦和相關電子器材并沒有得到良好的保障與維修,大部分學校對于機房的投入不高,教學中使用的電腦配置跟不上社會的需求,學生得不到可以實際利用的計算機,課堂紀律也很難保證,教學效率也會遭受一定的影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地點多設置在多媒體教室。相比較普通教室,多媒體教室中電子器材的使用使得教室內硬件配備有所不同,甚至有的時候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此外,大多數學校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投入不足,維護不及時,不能保證計算機數量供應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難以保證信息技術課堂紀律,影響教學效果。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受到學習心態(tài)和學習興趣等多種因素影響,學生在學習階段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和定位不同,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層次,導致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出現(xiàn)明顯的兩極分化狀態(tài),學習期間頻頻出現(xiàn)各類學習問題,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信息技術水平較高的同學已經對教學內容有著良好的掌握,在學習期間出現(xiàn)慵懶的狀態(tài);信息技術水平較弱的同學在學習期間舉步維艱,甚至不能跟上教師的授課節(jié)奏。在這種情況下會嚴重影響教學進度,造成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難以得到提升。
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活動場地是機房,學生在課堂學習階段面對的主要是計算機設備,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搭建起學生與計算機之間聯(lián)系與溝通的橋梁。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對學生的控制能力將會大幅度下降,難以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快速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不良行為,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很高的自控能力。在當前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生上課用社交軟件聊天、瀏覽網頁和玩游戲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大多數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且其自控能力普遍較弱,大幅度削減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老師教學效率。
為了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師生互動,教師首先應當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掌握情況有足夠清楚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生長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都是不同的,所以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情況也有一定的差異性,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要詳細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這樣才能夠在教學中做到查漏補缺、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導入法,讓學生在課堂中對該問題進行討論,這樣就可以加強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性,并且教師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回答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通過教學生盡可能縮小信息技術水平的差異,促使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發(fā)展。
在教學中教師也需要注意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發(fā)揮空間,信息技術教學中如果學生沒有辦法自主實踐,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傳輸式”教學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教師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學習某一計算機軟件時,教師就應當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將該軟件的使用方法傳授給學生后,留給學生大量的時間進行實踐,要求學生能夠利用課堂的時間制作出某一成果。教師在學生的制作過程中也應當展開互動教學,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和幫助,充分引發(fā)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教師也需要注意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往往處于不同地位上,所以就算學生有問題也不會尋求教師的幫助。教師需要通過和諧平等的溝通,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從思想層面放下對于教師的防備,這樣才能夠真正促使學生有問題就問,在互動教學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率。教師與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期間,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才可以使得雙方互動效益得以提升。在教學期間,信息技術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樹立平等、民主和公平的教育理念,以此指導教師的言行舉止。
例如,在學習《數據的計算》的時候,信息技術教師要始終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第一,教師選擇一些處理好的數據表格進行展示,讓學生對Excel 表格展開深度欣賞,同時鼓勵學生將自己對表格內容進行分析與解讀,引導學生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第二,信息技術教師要統(tǒng)一班級內的建議和意見,從Excel 軟件的基礎操作著手,對表格制作及數據處理的具體步驟進行介紹。比如如何排序、如何分類、匯總等。與此同時,在制作期間可以引導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深度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接受水平。第三,組建合作小組,共同制作,同時將相關資料共享給學生,便于學生掌握Excel 的相關操作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操作水平。
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只有喜歡和相信自己的教師,才可以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并且對學科學習產生濃厚的熱情。實際上,教師和學生并非上下級關系,而是合作共贏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比較特殊的人際關系,教師在教學期間要清楚地認識并高度重視這種關系。構建教師和學生和諧發(fā)展的關系,不僅可將教師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激發(fā)出來,還可以刺激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和教師的共同進步奠定基礎。情感交流是教師和學生良好溝通和互動交流的路徑,在情感交流期間,其最核心的要素便是關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一個眼神、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表情等,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和情感產生重要影響。信息技術教師在上課期間通過細節(jié)表達出自己對學生的關愛,與學生展開良性互動。
比如,在講述《數據編碼》這部分內容的時候,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提出幾個簡單的思考問題,如“什么是數據編碼?”“計算機處理的數據采集的基本方法?”“同學們知道音頻編碼的具體流程嗎?”“文字是如何編碼?圖像是如何編碼的?”通過這些問題,學生相互之間展開溝通交流,通過積極的討論可獲得結果并且展示出來。此時,信息技術教師可隨機讓學生回答問題。學生因為自己對答案的理解不同,且個人的性格不同,會導致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出現(xiàn)害羞等現(xiàn)象。教師此時不能對學生進行刁難或者責備,而是要采取措施鼓勵學生鼓足勇氣回答問題,為學生灌輸自信心。既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存在著錯誤,教師也可以采取迂回策略將問題指出,引導學生將正確的答案說出來。這樣一來,高中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能夠感受教師為學生帶來的關愛,并且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逐漸克服恐懼心理,提高參與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比如講授《數據與系統(tǒng)》這部分內容的時候,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通過制作旅行線路的GUI 界面,將其展示給同學們,讓學生闡述該界面由哪些部分組成,詢問學生該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才可以制作這樣的界面。由此以來,學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并且快速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教師在此之后講授后續(xù)課程內容,學生將會全神貫注,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注意力,緊跟教師教學思路,提高學生在課程學習階段的學習效率。
搭建多樣化互動平臺可顯著提升教學整體效益,信息技術教師在構建多樣化溝通交流平臺的時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刺激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主動性和興趣,鼓勵、支持、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活動。第二,在互動教學期間,信息技術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一些娛樂軟件和社交軟件,之后再引導學生將軟件中的一些新鮮元素進行討論,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第三,搭建健全且完善的網絡教程,鼓勵學生通過應用課余時間觀看教學視頻,突破知識學習的難點,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促使信息技術教師教學質量提升。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互動教學法是必然的教學趨勢。只有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靈活地利用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夠真正促使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