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琴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積淀,激發和增強教育活力成為近年來教育改革的熱點和難點。教育活力的激發與增強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積極參與和完美配合、多維度創造性地進行。如何多維度地創造小學英語教學的活力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教師的成長并不是對其生命空間的單方剝奪,而是對其價值實現的證明和生命意義的雙向肯定。教師要努力成為反思型、研究型、學習型、發展型、幸福型教師,努力使自己的職業價值與生命價值高度統一。
通過拜師引領專業成長;參加各項培訓,積淀豐富底蘊;瀏覽教育論壇,領會名師風采;練習演講,實現自我超越;參加答辯,磨礪教育機智;制作卷宗,記錄耕耘點滴。比如,在某在線教育平臺上,教師可以接觸到各種教學資源、電子圖書、名師課堂,以及各種教學應用軟件等。教師只有從多方面同時發力,才能提升專業水平,獲得專業發展。
要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師須通過大量閱讀,不斷增加知識儲備。學校可以組織教師觀摩學習,緊扣教材開展教研活動,緊盯課堂“主陣地”提升課堂活力。
1.提升教學能力
教師要積極參加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說課比賽、聽評課展示等活動,在比賽和活動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增進業務能力。教師還可以組建或參與名師工作室,參加校際教研活動等。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與其他教師交流經驗及心得的過程中,教師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2020 年11 月,贛州舉辦了江西省英語優質課展示活動,展示了眾多優秀教師的風采。其中,來自贛州某學校的英語教師讓人印象最深刻。授課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Part C Story time,該教師以動聽的Rap 開場,瞬間燃爆全場。在場幾百名師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興趣盎然地聆聽著。她采用倒敘的方法,從故事的結尾開始,利用層層問題不斷引導學生思考,引出課堂內容。在兩天的聽課活動中,認真做好筆記,寫好學習心得,積累教學經驗。同年12 月,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區舉辦了英語比賽,筆者有幸參加,參賽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Unit 4 What can you do?Part C Story time。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認真翻看在贛州學習時做的聽課筆記,回看當時錄制的課堂視頻,希望從中得到一些靈感。發現在這堂講故事的課中,也可以采用倒敘的方法,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片中蛇和老鼠的表情引出問題:“Why is the rat so happy? Why is the snake so angry?”教師可通過設置這樣的懸念,讓學生對讀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接下來,通過設置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引出教學內容,如“蛇最后吃到老鼠了嗎?老鼠是如何逃跑的呢?”等。學生個個興致盎然,課堂氛圍熱烈濃厚。在這堂課上,成功借鑒了在贛州學習的教學方法,利用倒敘、設置問題懸念等方式不斷引起學生的興趣,成功貫徹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樣的聽評課活動和比賽中,提升了教學能力,激發了教育活力,以致在之后的教學中更重視課堂環節之間的自然銜接和過渡,并積極動腦筋設計一些新穎的課堂活動,以吸引學生興趣,增強課堂活力。
2.參加教研活動
第一,推行問題式教研,加強線上授課教研。教師通過分組交流,集思廣益,同事之間取長補短。第二,落實教學銜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第三,認真研讀各級教學報刊,通過分析差距改進教學。
3.參加培訓
參加小講師、小組長專項培訓,以及教師課堂追問、問題知識鏈、作業試卷化等專項培訓。
4.在課堂中問實效
每堂課增加“前測”摸底環節。重視摸底后的知識重構復習和讀寫訓練;關注學生的參與度、知識生成和問題遷移(陳勇、錢海燕2020)。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每次講授新課前,會讓學生誦讀上一堂課學習的Let’s talk 部分的對話或者聽寫Let’s learn部分的單詞。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在講新課時常常引導學生將新知識聯系舊知識,幫助他們構建知識網絡。
5.跟進學生評價
將課堂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加強家校溝通;開展單詞背誦,運算能力等競賽活動,以賽促學;利用微信宣傳學生的朗讀、習作和書寫,表彰優秀學生。在平常的教學管理中,采用積分制,每次作業得優、朗讀標準、上課認真、積極回答問題或者聽寫滿分的學生都可以加分。這樣的日常評價積分制度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首先,教師要在班級營造健康的教育生態環境,使教育過程充滿情感和意義,富有生命樂趣和活力。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把他們放在班級生活的最中央,使其受到尊重與呵護。教師要用包容的心態、發現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學生,并根據其性格品質、才華技能等有針對性地引領、培養,讓每一個學生都做最好的自己。
在日常教學中總會發現有的學生喜歡學習,表現優異,而有的學生調皮搗蛋、不愿學習。不愛學習的學生就一無是處嗎?當然不是。他們有的擅長繪畫,有的喜歡打籃球,有的喜愛勞動,有的樂于助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每當年級里需要派人去搬運書籍或勞動工具時,或者需要大掃除時,班里的男生總是表現得非常積極。在所教的三個班級中,五年級1 班的學習成績相對落后,但是在運動會中表現優異。這正是他們平常熱愛運動并有強烈集體榮譽感的見證。
其次,教師可通過班徽、班歌、班訓的設計、征集及選定增強學生的集體歸屬感和榮譽感。
第一,開設豐富多彩的校園主題活動,讓每一個學生朝著有德行、有情感、有個性、有審美、有情趣的方向發展。繽紛絢麗、朝氣蓬勃的個性社團活動可以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彰顯個性魅力。學校有趣味英語、足球、籃球、跆拳道及機器人等15 個社團,能充分培養學生的課外興趣,充實他們的課外活動。
第二,始終把“師生關系就是教育質量”這一理念貫徹在學校各項工作中。教師生命與學生生命在親近、尊重、理解、關愛、融洽平等中交往,使教育淋漓盡致地展現人性的魅力和對生命的至愛;在“讓師生彼此成為生命中的貴人”的核心理念引領下,形成良好交融、互動頻繁的氛圍,讓“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情懷和境界充滿校園。比如,在新春開學之際,給所教3 個班級共148 名學生精心準備了紅包,紅包里有零食卡、免作業卡、免罰卡、文具用品卡等。每個紅包里還附上了對學生的新春祝福、學習評價及成長祝愿;錄制了學生領取紅包的視頻并拍照留念。這樣的活動進一步拉近了師生距離。
第三,堅持開門辦學,加強校際交流、家校交流及與社會的有序交流。2020 年11 月在去贛州參加江西省英語優質課展示活動時,收獲頗多,并加入江西省教學研討會的微信群。當有疑惑或者在制作課件過程中遇到技術難題時,都能在微信群通過其他教師的指點和幫助得到解決。
第四,認真落實國家關于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方案,堅持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的片面教學行為;破除唯分數論的不科學做法,采取以德智體美勞全方面評價學生的科學方法;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堅持課堂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管理育人、實踐育人和協同育人。
第五,以積極評價激勵教師享受職業幸福,引領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發展觀。教師不僅是園丁、蠟燭、育人之人,還是有專業提升、心靈收獲和生命發展需要的社會成員。通過評選“最美班主任、最美教師”等,讓教師感受到學校對教師業績的認可、生活的關心、精神的關愛和發展的關注,切實體驗到被關心、被關愛、被關注、被賞識和被認可的幸福感,進而無限傳遞教師團隊的正能量。正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第六,堅持以隊伍建設為根本。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標準和考核辦法,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積極建立教師有序流動機制,穩定教師隊伍,確保教學需要(唐馥嫻2021)。
家長不應是學校教育的旁觀者,而應是主動參與者。學校與家委會攜手組織活動,更能體現學校和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成就每一個生命的精彩,更能彰顯注重成長過程、實現生命的價值的導向。良好的家校互動在主動參與、共同分擔、互動共贏和共同成長的新型家校關系下將照亮學生的成才、成長之路。
所在學校每個學期都會舉辦一次家長會。家長會是聯系家長、實現家校溝通及達成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家長會上,首先,匯報學生的整體在校情況,包括學習、紀律和行為習慣等。其次,給家長提一些建議。比如,在家督促學生完成作業、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以及引導他們形成健康的品格。再次,表揚在校表現優異的學生,如學習成績突出、熱愛勞動、品格高尚等學生。最后,單獨找“后進生”的家長談話,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家庭環境及興趣愛好等,希望與家長合力共同轉化“后進生”。
第一,突出實踐育人的特色。教師可以運用智能批改系統批改作業,系統會分析、整理出學生的答題情況,給出具體數據,如易錯題及每道題的錯誤率或易錯點等。同時,學生可以及時看到自己的作業情況。這樣更有利于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調整教學安排和進度。
第二,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組織形式,創新教學手段。學校安裝了希沃白板,它提供的豐富的課堂活動、大量的備課資源及課件技巧等給教師教學帶來了極大便利。教師借助希沃白板可以優化教學,改善教學形式,改進教學方法,大大提升教學質量和教育活力。
第三,落實“以學生發展為主”的新型教學關系改革;加強教育行政部門“放管服”改革,做到學校依法自主辦學,切實落實教育教學自主權,擴大人事工作自主權和經費使用自主權,從而進一步增強中小學辦學活力。
第四,改革教育評價體系。教育評價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指揮棒,是教育質量效果的評判標準。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的方向。面對新時代國家對高素質人才的渴求,迫切需要遵循教育規律,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主要有以下四個維度:結果評價、過程評價、增值評價和綜合評價。
維度一:改進結果評價。
人是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育的工具。人的發展是個性化、多維度的,不是單向度的。教育使命是激勵和發展人的潛能,促進其多方面發展,使每個人都能獲得人生的成就感和價值。為此,教師應堅持“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超越“唯分數論”評價學生,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維度二:強化過程評價。
過程評價是以注重評價對象發展過程中的變化為主要特征的價值判斷,一般以教學的一個單元為評價內容。形成性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強化已學知識、發現不清楚的知識點,且評價的結果能指導其學習。比如,一堂課或一個課題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的提問或書面測驗,它有利于克服結果性評價的不足。
維度三:探索增值評價。
增值評價指以學生學業成就為依據,追蹤他們在一段時間內學業成就的變化,并將客觀存在的不公平因素的影響分離開來,考查學習對其學業成就影響的凈增長。它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校和教師的唯一標準,而是引導學生多元化發展。
維度四:健全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是基于比較系統、規范的方法,運用多個指標,對教育行為及教育對象進行全面性和系統性的客觀評價(李懷杰2021)。所在學校積極貫徹落實“紅領巾獎章”爭章活動。獎章分為基礎章、特色章和星級章三類。其中,基礎章又設紅星章、紅旗章和火炬章3 個類別,含12 個具體章。紅星章中的向陽章要求“能正確寫出‘中國共產黨’等五個漢字,并能說出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紅旗章中的健體章要求“掌握一項運動技能,會做早操和眼保健操”;火炬章中的節約章要求“不挑食,不浪費糧食,餐餐光盤”。星級章分為個人一星章和集體一星章。特色章分為紅領巾講解員五星章、“三項文化”章和紅領巾知行章。其中紅領巾知行章要求“積極參與愛心互助、綠色低碳、創新創造等實踐活動,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參加相關比賽并獲得獎項”。這樣的評價方案從思想政治、勞動、體育、道德、個性等維度評價學生,引領他們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
相信在教師、學校、家長及社會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教育一定能迸發出更強的活力,從而提升英語教學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