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 田增潤
近年來,在國家注重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背景下,我國各高校對于創新創業與思政教育課程融合的重視程度已從嘗試探索階段向高水平發展階段邁進。對于高校創新創業與意義的理解程度,是搞好這項工作的關鍵。教育工作者在提高對思政教育課程融合意義理解的同時,更要在執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通過分析這些問題盡可能地找出解決創新創業目標與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方式方法。
早在2016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標、內容上高度一致,相輔相成。思想政治教育對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價值引領的作用,創新創業教育更是豐富發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體系。二者的融合,能夠有力地推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大學生的職業道德品質,所以近年來在國家注重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背景下,我國各高校對于創新創業與思政教育課程融合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創新創業與思政教育相互有機交融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幫助學生在創業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沿著正確的軌道走向成功。
高校思政教育融于創新創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為個人未來發展目標與國家發展宏偉目標有機結合奠定堅實基礎。在國家愈發重視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背景下,將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課程有效融合,是順應時代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在思政教育的理論支撐下,創新創業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創業目標,并塑造相應的精神品格,切實提高學生自身創新創業能力。
筆者在100 名本校大四學生的問卷調查中發現,約有52%的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意義和目的并不清楚,也不了解教育部關于創新創業的相關文件內容。為數眾多的學生覺得創新創業只不過是上級部門提出的一個口號而已,還有學生認為高校搞創新創業教育與自己未來就業和發展目標并沒有太大關聯。有42%的受訪學生認為,創新創業與己無關,即使當前就業競爭激烈也不想嘗試創新創業。綜上所述,學生對在高校開展創新創業工作層面的認知存在諸多問題。由此可見,實施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將其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每個環節是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緩的。
學生層面出現的問題絕不是偶然的,與教師對大學生層面關于創新創業的認知與引導密切相關,幫助教師正確認識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至關重要。目前,還有一些教師甚至個別領導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目的、意義的認知還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只是“招就辦”和輔導員的事情,與自己的教學沒有任何關系,持有這樣想法的教師不在少數。好在各高校已經通過多種多樣的學習教育方式,使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猛然醒悟,逐漸認識到自己所擔當的責任和使命。
對于創新創業與思政教育如何完美融合的認知水平決定著高校能否成功地把這項工作做好,這也是決定這項事業最終成敗的關鍵。目前,雖然有相當多的教育工作者對該項工作的認知水平在逐步提高,但仍有相當多的教育工作者對此的認知度仍然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他們對國家或本地政府發布的有關創新創業方面的諸多重要文件并不熟悉,對國家勞動力市場的動態需求等問題不關心,對學生的三觀教育也不知如何下手,所有這些表現給創新創業與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
將高校思政教育融于創新創業課程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創新創業理想目標。在學生開展詳細的創新創業計劃前,明確的理想目標是實現計劃的前提。在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教師首先要對學生思想品格進行培養,在進行目標的制定時要遵循國家相關法律,依據當地政府的相關規定。學生即將畢業,不免會對未來發展出現迷茫心態。是否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十分重要。因此,在進行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時,教師須潤心無聲地將思政教育巧妙融入其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調節好學生的心態,為學生實現其創新創業夢想做好鋪墊。大學生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創新創業與思想政治的結合更關系著國家的未來。
在高校創新創業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設立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還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創新創業的具體目標。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的融合應該被理解為一套體系。教師在進行創新創業學科的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為學生創設健康、積極向上的思想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創造。將創新創業與思政教育的目標融為一體,在思想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具體指導。教師幫助學生選擇就業方向,不僅是在畢業前幫助學生提前做好畢業規劃,而且要考慮學生步入社會后的工作與生活。將思政教育融入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有助于其在未來發展中養成良好的習慣,能讓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及時調整心態,提升技能,從而更好地實現人生目標。
教師在開展創新創業教學內容時,要以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為思想指導,以此為依據開展創新創業知識學習的教學,將創業的社會責任感融入創新創業的學科教學中。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采用多樣化的方式,使得學生認識到不同職業的責任與使命。因此,在進行創新創業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國家的法律法規為依據,深入分析當地政府的規則,鼓勵大學生積極就業。但在此過程中要注意:教師對于學生的創新創業工作內容不要偏離以教學為中心,要確保教學內容有條不紊地進行。在創新創業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代發展及時更新自己的思想,及時宣傳國家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并分析優惠政策為學生帶來的益處。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與道德情操的培養,提升其綜合素養。教師除挖掘教材的教學內容,還需與學生的輔導員及時進行交流與溝通。
在思政教育融于創新創業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幫助學生打造屬于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學生能夠以此感染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網絡,為學生后續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進行融合會直接影響兩門學科的實際教學質量。調查顯示,如今很多思政教師均具備良好的政治品德修養,但很少有人能主動將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因此,各高校應注重豐富思政教師的創新創業知識,盡量選擇對創新創業有深刻理解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思政教師為學生授課,在課堂上豐富與創新創業相關的知識傳授,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思政教育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作用不言而喻,將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相融合的教學形式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要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努力將思政教育融合于創新創業的學科教學中,保證二者的有效結合,這種教學模式將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高校教師要自覺增強責任感、使命感,要通過多種方式與途徑培養更多有責任意識與奉獻精神的學生,要發揮教育功能,為祖國建設輸送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