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實驗小學 劉玉嬌
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大環境下,在小學數學教育中使用游戲化的教學方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使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有效激發,小學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深入貫徹落實游戲教學法。本文主要對游戲教學法在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分析。
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愛玩的性格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游戲教學方式比簡單的文字教學有趣得多,順應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可以為小學生提供歡樂、自由的學習環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更喜歡數學課堂。同時還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在游戲中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質量和效率。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方式,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具有重要意義。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比較活潑好動,具有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游戲教學法蘊含著強大的趣味性,對于激發學生參與數學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具有重要的影響,能讓學生在參與數學游戲的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游戲教學的方式還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創造一個積極有趣的課堂教學環境,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讓小學生充分地將數學知識與具體生活實際結合起來。
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化的方式進行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數學游戲是游戲與數學知識的結合,對學生的啟蒙教育具有重要影響。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使自身參與實踐的能力得到培養,激發積極的探索精神。經研究發現,游戲教學方法對學生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健康發展有重要的影響。游戲教學法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角度出發,在數學游戲活動中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在游戲教學法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相融合的過程中,教師要格外關注游戲在課堂導入階段的重要作用。通過游戲進行課堂導入,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體會,也能讓他們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力量、發展的方向,通過數學學科的學習獲得持久的進步。當然,小學數學教師也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的現實情況為基礎開展數學課堂教學,選擇合理的游戲素材,以更好地發揮游戲的作用。小學低年級學生對趣味性較強的游戲往往比較感興趣,而教師要做的就是利用這樣的游戲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保持較強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導入環節是課程的起點,在小學數學課程的導入環節中運用做游戲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得到有效發揮,還能滿足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需要。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正式開始教學任務之前,可以利用富有吸引力的游戲活動把學生引入數學學習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出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對“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進行教學時,這一課的重難點是學會區分角的大小,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的難度,有效掌握教學的重難點,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導入課程。教師可以利用活動角通過變戲法的方式變換角度的大小,讓學生通過生動有趣的直觀教具,了解到角度的大小與角的邊長沒有關系。這樣的導入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后面的學習。因此,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游戲教學法導入新課的方式,在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起到簡化數學知識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在輕松自由的課堂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又如,在對“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七巧板導入教學,色彩豐富的七巧板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對平行四邊形的好奇心,從而促進教學工作的進一步展開,通過新穎的教具導入教學,幫助學生學習。
小學數學與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是不可分割的,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也要利用游戲引導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使學生在知識學習的整個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以及小組合作等方式,對數學知識產生更深刻的理解與體會,從根本上提高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通過簡單講授知識的方式讓學生學習新知識,基于低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很難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所以,教師可以運用游戲進行教學,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點,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例如:在對“20 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進行講授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找朋友”的游戲方式,讓學生在找朋友的游戲過程中不斷地對新知識進行探索。具體做法是,教師制作一些卡片,包括20 以內的減法算式的卡片和寫著答案的卡片,把這些卡片打亂順序分發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找朋友的游戲,將帶有算式的卡片與帶有答案的卡片放到一起。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學習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用法,提高了學生相互之間的團結合作能力,使數學課堂達到理想教學效果。同時,采用游戲的方式探究新知識,也能為學生營造積極有趣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培養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能力。
實現了有效的鞏固,才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大的收獲。數學教師要善于發揮課后鞏固與復習的重要作用,通過有效地鞏固與復習,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與體會。實踐證明,通過游戲的方式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往往能進一步加深他們的理解,也能讓學生在發揮自主性的過程中嘗試著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水平。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是需要循環往復、不斷地進行復習的。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練習的方式是最常用到的復習知識的方式,學生通過課堂練習,可以檢驗自己是否已經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點。在進行數學練習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可以通過做游戲的方式進行數學練習,讓學生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讓數學課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對媽媽的小幫手——“分類與比較”的內容進行教學過程中,這一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對生活中物品的長短、身體的高矮、體重的輕重進行比較,讓學生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有一個比較觀念,進而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教師在完成教學之后,在學生對比較的方法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鞏固學生的知識,強化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夠有效發揮出來。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比較全班學生的身高,找出最高的學生,在這個游戲中通過積極引導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效發揮出來,使其體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因此,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運用恰當合理的游戲,讓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點,使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地復習數學知識,從而實現良好的數學課堂效果。
游戲化的教學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利用游戲教學情境,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創設游戲化教學情境就是情境的創設和合理選擇,為學生提供一個數字學習的多元化場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借助師生之間的互相配合,發揮游戲教學法的優勢,使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找到數學學習的方式,理解數學思想和數學觀念,從而在數學學習方面有更大的進步。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小學低年級的數學課堂教學也有著非常大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一些創新性的教學方法也不斷地被運用其中,游戲教學法作為其中的一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熱情。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立足于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目標,合理設計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相互配合,積極互動,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可以創設合理的教學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融入數學學習中,例如,教師在對小小運動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進行講授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片中的相關情景,然后提出問題:聰明的喜羊羊,你能告訴我,羊村里多了村長的表哥之后,現在一共有多少只羊呢?與枯燥乏味的提問相比較,采用創設情景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提問,能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有效發揮,能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有趣。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合理地把充滿益智趣味的小游戲穿插到教學中,可以有效強化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激發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積極性和熱情。小學階段的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只有十五分鐘左右,所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是很容走神的,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穿插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戲,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有效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比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采用給學生分組的方式,讓學生針對某一教學內容進行比賽,如設計一些數學問題,讓學生進行搶答,并給學生準備一些小獎品,以提高學生參與競賽游戲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充分發揮出來,還能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
再如,在對小小商店——“元角分”這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模擬商店,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可以讓學生課前準備元、角、分的紙幣道具,讓學生在教室里展開活動。并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再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讓其分別扮演顧客和售貨員,可以把教師里的鉛筆、尺子、橡皮等作為商店的商品,讓扮演顧客的學生拿著紙幣道具去買東西,然后讓售貨員結算。通過這樣的方式模擬實際生活場景,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錢幣的學習使用,利用趣味性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元、角、分的知識。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工作,在教授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而實現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靈活巧妙地設計課堂游戲,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這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對小橋流水人家——“方向與位置”這一課時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與具體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一些建筑物或者地點的方向和位置,如家在什么方位,超市在什么方位,學校在什么方位,讓學生通過舉手搶答的方式進行回答。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的空間,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得到有效發揮。再如,在對“時分秒”這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把鐘表拿到教室里來,通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引入課堂教學,吸引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然后再把時分秒的關系講授給學生,讓學生觀察鐘表表面,區分出分針和秒針;最后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學生對時間的理解,如百米賽跑常用秒來計算、我們一節課的時間是四十分鐘、一天有24個小時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會認、會用時間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習中意識到時間與實際生活的密切關系,幫助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是增加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和游戲性。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游戲教學法逐漸變成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在鍛煉培養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能使小學生參與數學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有效發揮出來。游戲化數學教學能夠吸引學生學習數學的注意力,對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教學中通過合理的游戲化教學方式,積極鍛煉的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以此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能夠從具體數學問題,跨越到抽象的數學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