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蔣集鎮栗樓小學 馬紅梅
目前我國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新型教學理念對義務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注重改進教學策略,不僅要高效完成知識傳遞工作,還要注重加強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獲得良好發展。由于小學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時,首先應該以培養學生感興趣為切入點,讓學生在興趣驅動下自主加入數學知識探索,才能切實落實因材施教、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突破傳統教學方法的桎梏,實現教學方法創新,從而實現興趣化課堂構建,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和效率。下文筆者提出幾點構建小學數學興趣化課堂的具體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掌握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減負增效是目前我國教育教學界提出的教育事業改革策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貫徹這一教學指導思想,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獲得更多知識與能力,推動學生獲得全面和諧發展。通過調查,發現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嚴重阻礙了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有效發展,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雖然素質教育理念在我國已經推行多年,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并未發生大的變化,導致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時,仍舊沿用傳統教學方式,只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忽略了學生能力與思維的發展。在數學知識中包含眾多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內容,倘若教師未能聯系實際展開知識教學,很難讓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產生深度了解,自然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大部分小學生的思想也受到了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學生十分注重自己的考試成績,但由于數學知識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特點,對學習能力存在欠缺的小學生來說學習困難較大,學習壓力較大,對很多概念和知識點,學生無法快速形成深度理解,只能進行機械性記憶,學習效果不佳,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且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方式單一乏味,這些都是導致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
隨著現代科技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也被廣泛應用于數學各學科教學中。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有效實現教學手段的創新與改革,還可有效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創新能力獲得良好發展。調查發現,目前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并未充分運用現代技術展開高效教學活動,在課堂中鮮少用到多媒體技術,只采取傳統口頭說教和板書的形式展開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消磨殆盡,并且學生難以通過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和習慣,自然無法有效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獲得發展。
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活動起到的積極作用一直以來都是十分顯著的,大多數教師也十分清楚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通常無法以興趣為導向,展開教學活動,無法收獲理想的教學成效。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師,應重點關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興趣的方式,在學生在興趣驅動下展開學習活動,對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以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具有積極意義。一方面,以興趣為導向,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教師需要注重在課堂中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所以開展興趣化教學,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如此有利于小學生后續在數學領域獲得深度發展。學生能力和思維的提高,也可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建立興趣化數學教育課程,自然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自然能幫助學生在課堂中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也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獲得改善,從而促使學生數學成績得到提高。綜合而言,通過在小學數學中構建趣味化課堂的教學策略,可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品質得到改善,同時也對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能夠產生正面影響效果。
通過數學知識教學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目的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其一,吸引學生的關注,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二,提供學生長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長時間保持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興趣。從吸引學生關注這一角度來講,構建趣味化小學數學課堂,可以有效實現數學知識的趣味化教學,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的第一時間迅速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從而促使學生全身心地進入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要想在課堂中實現這一效果,就需要教師增加導入環節的趣味性,利用有效的課前導入,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回顧舊的知識點,并結合舊的知識點學習新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抽象性和復雜性是小學數學知識的特點,加之小學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很難對數學知識產生探究興趣,所以提高課堂教學中導入環節的趣味性,教師即可快速抓住學生注意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也使整節課的教學活動能夠順利地進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進行的趣味十足的課堂導入活動,無外乎組織趣味化的教學活動,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采用教學游戲或者設置有趣教育情境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的引導,迅速抓住學生眼球,可有效促使學生進入良好學習狀態。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青島五四版小學數學教材中“認識立體圖形”這一節內容時,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要注重增加趣味性因素,可快速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幫助學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在進行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之前,小學生對立體圖形這一概念是陌生的,所以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活動,并討論:在教室內的物品都是什么圖形?通過這一問題提出,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還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回顧平面圖形的相關知識。通過有效課堂導入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思考,可促使學生保持對數學知識的探究熱情,保證課堂教學活動可以順利進行。接下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簡單的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讓學生找到兩種圖形之間的區別。采用這樣的方法,可以促使學生通過自行思考,對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加以區分,并找出二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進行趣味課程導入教學活動,可以快速抓住學生眼球,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高效復習已經學習過的舊的知識點,并導入新的知識點,學生經過對比練習,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新知識點的掌握與印象,可有效幫助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提升。
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形成正面影響,調動在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可以促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練習,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可有效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了達到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的目的,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在課堂中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中,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有機融合,可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基于真實情境思考問題,可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還可促使學生的學習質量獲得改善。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主要涉及空間圖形、統計和實踐應用等,強調促使學生的敏感度提高,幫助學生最短時間內完成知識的推理、驗證和運用。小學階段的學生各項能力發展都存在一定欠缺,教師展開教學活動,要注重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展開針對性教學,才能有效因材施教理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以青島五四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方向與位置”這一節知識點的教學為例,為了促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教師可以有效方式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生基于實際情境思考知識,可以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同時提高。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座位向四周靠攏,在教室中央留出一部分空間,便于學生結合知識點進行練習。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幾名學生站到教室的空地上,依次按照東、南、西、北等四個方位進行站立,每個學生代表不同的建筑物,包括銀行、商場、超市等,教師站立在空地中央,接著引導學生說出不同建筑物在教師的什么方位,各個建筑物之前的位置關系。通過在課堂中結合所學內容組織教學游戲,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自然可以收獲更多的數學知識,并且在教學游戲中運用所學知識,可完成知識點的高效復習和鞏固,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獲得有效提高。相較于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內容,構建良好教學情境,開展趣味教學游戲,更能有效抓住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展開知識探索,并且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長時間保持良好學習狀態,從而實現改善學生學習質量的根本目的。
小學生缺少足夠的社會實踐經驗,對于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清楚,對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并不了解。因此,教師應先幫助學生明確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再以趣味化的教學辦法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在課堂中,學生會更加愿意配合教師展開教學活動,有利于收獲理想的教學成果。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對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得到充分鍛煉,推動學生獲得全面和諧發展。教師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展開教學,可以讓學生正確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運用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可有效促使學生學以致用能力得到發展,使學生受益終生。
小學數學教師帶學生針對青島五四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組合圖形”的面積這一節知識點展開探索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現實中不同的組合圖形實物,如金字塔、風箏、房子等,讓學生清楚地意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可以促使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得到提高。教師結合自身生活實踐經驗展開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更加明確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實現改善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注重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也是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實踐證明,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比起單純的說教,更有利于收獲理性的教學成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笑容,或者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可能為學生帶來更強大的自信心和成就,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小學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表現意識,并且具有一定的攀比心理,看到其他學生受到教師的表揚時,會出現羨慕的心理,希望自身也能得到教師的表揚和肯定,于是在后續的學習活動中表現得更加積極努力,希望可以成為下一個被教師表揚的人。并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內心十分敏感脆弱,受到教師的激勵而會付諸努力,變得強大,而如果教師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指責或者批評,很容易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甚至會使學生產生無法磨滅的心理陰影。教師的表揚是對學生所做事情的認可,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學生得到來自教師的表揚,會感受到教師的關注與關懷,內心也會獲得成就感,促使學生產生更大的學習信心和動力。眾所周知,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鼓勵,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情感體驗,促使學生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才能推動學生獲得更好發展。
總而言之,興趣就是學生展開學習活動的動力來源,因此,素質教育理念明確指出,展開教學活動,教師需要以多種方式提高學生教學主體地位,以學生認知特點為基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可有效促使學生的數學能力以及數學思維獲得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師應明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學工作中循序漸進,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從而實現課堂教師教與學生學習的質量共同提升。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加強自我提升,以先進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以及專業素質,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不斷在工作中進行嘗試探尋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可有效促使學生將更多精力投入數學知識探索,對推動學生綜合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