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黨家中學 劉衛東
成長記錄袋是輔助班級管理的工具和手段,通常分為學生基本信息、希望與夢想、奮斗與成長、反思與評價四個部分,反映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和其他活動。班主任、學科教師、家長以及學生都可以科學利用成長記錄袋,能更好地發現在成長過程中的軌跡或問題所在,從中創造和挖掘出更多的教育價值,幫助學生改正、調整,繼而提高。成長記錄袋在以前教育中雖然也會運用,但通常來說會比較淺薄,沒有充分發揮它的育人價值。新時代在教學機制的改革下,更看重對學生全方位的培養教育,更看重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成長記錄袋也越來越受到教師重視。
對成長記錄袋,它的定義較為簡單,就是更關注學生學習中的點點滴滴,找出其中有價值的信息,并將這些有價值的信息收集歸整起來,用成長記錄袋幫助學生成長,對成長記錄袋,筆者有兩點思考。
第一點思考是成長記錄袋的內容問題,即這個成長記錄袋所要記錄什么,通常情況下成長記錄袋分為學生基本信息、希望與夢想、奮斗與成長、反思與評價四個模塊。有時候班級管理中更偏向于第一個模塊,充分發揮成長記錄袋的育人功能,就需要教師精準記錄學生的學習、校園生活、夢想、奮斗經歷、成長軌跡等各方面。每個學生的成長記錄袋是豐富多樣的,如何有效、準確收集學生的成長資料,是擺在教師面前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點思考是成長記錄袋的管理。在“過程化管理”的理念下,學生的學習、夢想、奮斗經歷、成長軌跡等都是隨時間變化的,想要更好地做好對成長記錄袋的管理,從原本的紙質成長記錄袋轉變成信息化的電子成長記錄袋,這樣才能讓數據檔案的存儲、調取、修改、應用都更加方便。例如,將成長記錄袋納入學生的“校園一卡通”中,校園一卡通可以用來借閱圖書,也可以讓學生實時查詢自己的成長記錄袋,通過成績系統、教師評價等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及時調節。
1.成長記錄袋符合教育新觀念:在傳統教育中,成長記錄袋也有體現,但運用較為淺薄,作用也就因此大打折扣。新時代講究全面素質教育,提倡將教育和管理深入化、過程化、科學化,成長記錄袋作為能反映學生學情的工具,在這方面的作用重大,隨之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2.成長記錄袋有助于多方了解:成長記錄袋記錄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可以多方查閱,讓包括班主任、學科教師、家長、學生在內的多方面人員更加了解學生。首先看教師,教師是專業的教育者,但一些時候,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是混亂的、碎片化的,只有歸納整理起來,才能對學生學情以及生活情況充分了解。其次看家長,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一般而言來自和教師的溝通交流,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不一定能用一兩句話說清楚。利用成長記錄袋,則能讓家長實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生活狀態,更加了解學生。最后看學生,初中學生較為懵懂,對自己也不會太過了解,前期制訂下一個學習計劃,隨時間可能遺忘,有了成長記錄袋,學生能自主回顧曾經的夢想,看看別人視角中的自己是什么樣的,精準了解自身當前的問題和缺陷,及時解決。
成長記錄袋可記錄的內容是豐富的,可參考上文提到的四個模塊,而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則更加偏向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記錄,如果成長記錄袋只是記錄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就只充當了“成績系統”的作用,而事實上成長記錄袋的功能是多樣的,比如,記錄某一次運動會的拼搏情況,隨時間流逝,學生回顧發現自己的拼搏行為,多了幾分感動,會讓學習和生活更有動力。又如,記錄某一次成績進步到一個等級,班級給予獎勵,學生回顧也會更有感觸,學習更有動力。再如,記錄曾經的夢想,會讓學生明確前進方向。因此,教師需正確引導,讓成長記錄袋發揮它的育人功能。
如果要將成長記錄袋內容做多、做精細,那么必定是非常繁雜的工作量,數據結構復雜多樣,并且在過程化管理中,學生成長中記錄的種種要素是動態生成且不斷調整的,因此建議構建電子成長記錄袋,將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夢想、寄語、成績信息、多方評價、活動記錄等充實在其中,管理和分析會更加有效,而一些初中院校雖然在運用成長記錄袋,但未能完善電子成長記錄袋,記錄的內容必然不會太多太精細,這樣的成長記錄袋反映的內容是不全面的,育人價值也大打折扣。
運用成長記錄袋,不僅要“記錄”,也要挖掘其中的“價值”,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記錄挖掘其價值,整合、管理和利用學生的成長記錄,推動教學管理和班級管理的高效化,而一些教師只看中成長記錄,忽略了記錄挖掘,讓成長記錄袋的育人價值不能發揮到極致。
隨著學生的成長,成長記錄的內容變多、變復雜,隨著過程化管理的落實,傳統紙質的成長記錄袋很難全面記錄學生的成長綜合要素,而且紙質成長記錄袋也會慢慢損壞,不利于保存和管理。因此,構建電子化成長記錄袋必不可少,需要具備良好的硬軟件技術支持,分門別類列好,收集學生的成長信息,并且利用優秀的軟件自動生成各項圖標和數據圖等。完善電子成長記錄袋將會讓數據的收集、管理和觀看更加方便。例如,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教師可以向家長推送學生的成長記錄袋,其中包含成績基本信息、校園感動時刻、活動經歷圖片、夢想寄語等,一目了然。教師可以根據實踐工作的需求,對電子成長記錄袋作出有效的建設,可以是利用對應的電子平臺,也可以是利用相應的Word文檔,而在學生的成長記錄上可以是按照學生的個人為單位,記錄學生個人的全方位成長,也可以是按照學科為單位,反饋學生在各科的成績變化、能力變化上,讓學生的成長內容更加明顯。教師要注意的是電子成長記錄袋記錄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變化,更包含學生的觀念變化、能力變化和情感變化。成長是全方位的,而教師的記錄和觀察也應是全方位的,這樣成長記錄袋的情感價值才可以被有效提升。教師在完善電子成長記錄學生的過程中需考量多方面內容,做好分類,按照實踐工作的需求和現階段成長記錄袋應用的需求,可以將成長記錄袋的分類分為學生基本信息、希望與夢想、奮斗與成長、反思與評價四個模塊。教師要先做好平臺建設和系統建設,這樣才可以為后續工作的落實提供保障和幫助。
如果要將成長記錄袋做精、做細,就需要教師具備相應的運用素養,首先,班主任或各科教師配合管理,對成長記錄袋的內容進行科學劃分,上文提到的學生基本信息、希望與夢想、奮斗與成長、反思與評價四個模塊可作為參考,也可以“339綜合評價體系”為參考,指的是三個評價主體(個人自評、學生相互評、教師評價)、三個評價層次(主題性評價、常規性評價、標志性評價)以及九個維度(道德品質、公民素養、能力拓展、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學習習慣、行為養成、標志性成果),討論學生成長記錄袋需要記錄哪些內容,哪些是重要的、可利用的,哪些是不重要的、但也有一定利用價值的等等,創設分類分層制度,構建合理的成長記錄袋內容,要明確成長記錄袋結構復雜、內容多樣且繁復,必須整理框架和有效類別。比如,在記錄袋中,學生的個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基于他們的自身情況輸入,這些信息包含集約化內容與個性化內容兩個重要部分。需要多注意的就是個性化內容,這是指依據學生個人情況,指導他們對自身進行評價的內容。這一部分內容應用了廣泛性較強,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有重要價值,所以需保證其內容的真實性。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引導,讓他們可以對自己進行透徹分析,展開全面且真實的評價。教師要考慮學生的發展存在差異,他們各有特長,所以可以依據自身性格愛好,納入不同內容,盡量讓信息更全面。
對學生的成長記錄袋,其中有些數據或現象可以進行過程化管理,如成績系統,班主任可以構建每個學生的成績變化圖,用來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變化情況。又如,對學生“道德觀念”這一項的評分,將評分的變化情況繪制成變化圖,用來記錄學生的成長情況。過程化管理的意義是讓班主任或教師的班級管理更加方便、更加高效,且能做到有據可循,有理可依。
要做好過程化管理以及科學化管理,需要關注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保證成長記錄袋內容的全面性以及實效性。成長記錄袋涵蓋的內容應盡量全面,如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這些方面必須有設計,這樣才能從更宏觀的角度,了解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效性則是保證班主任能通過成長記錄袋的內容,了解學生的近期發展情況,這是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一個重要依據。第二,需不斷對成長記錄袋中的內容進行完善,明確學生的發展有著個性化差異,而且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點是不同的。比如,初一的學生和初三的學生,對他們的要求就稍有不同。所以要不斷完善成長記錄袋中的內容,盡可能詳細記錄學生當前的成長情況,才能實現動態且科學的班級管理。第三,要給學生一定的引導,讓他們能學會自我審查。管理工作說到底是為了讓學生能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班主任的管理更應該是一種引導,而不是強行將自己的種種思想施加給學生。基于這種要求,就需要學生具備發現自己發展問題的能力。在發現問題后,可依據自身發展目標,找到解決辦法。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的鍛煉是十分全面的。
對學生的成長記錄袋,可以多維參與、多維查看,多維參與指的是包括班主任、教師、家長、學生在內的多類型人群進行評價,觀察并收集學生成長瞬間,比如,語文教學中開展了一次辯論賽,用手機拍攝辯論賽精彩瞬間,記錄下來。又如,生物教學中帶領學生開展生物實驗,將學生自習觀察的瞬間拍攝下來,多維參與共同構建優秀的成長記錄袋。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則可以讓評價活動的科學性更強。比如,班主任要從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以及在班級的種種表現中提取元素,對學生進行科學寫全面的評價;家長可以涵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控制能力等內容。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參照家長的評價內容,幫助學生增強自我管理能力,讓他們能充分利用課下的時間學習。這可以將學生的校內和校外行為有效區分。如果是班級中的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則會涵蓋學生之間的融洽程度,或整體班集體團結程度這些信息,班主任則可以借助這些信息,組織相應的班級管理活動,讓學生之間的配合能力更強,同時增強他們的凝聚力。一方面,便于學生透過這些信息,更客觀地認識自己。另一方面,班級管理工作可以在這些信息的輔助下有很大的進步。僅憑教師一個人的記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師是大班授課,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是極為有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設置多個端口,多維參與,多維查看,可以讓成長記錄袋收集的信息更加全面,記錄的內容更加豐富,而學生在查閱成長記錄袋的過程中個人的收獲和感觸也會更深,對學生的發展和班級管理效率的提升都可以起到較大的幫助和影響。
為了讓成長記錄袋作用更好地發揮,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還要在其中實現量化和質化評價的融合。一般在成長記錄袋中,會基于學生的成長現狀擬定其涵蓋的主要內容,也會有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標準。不過必須明確的是,學生的成長存在差異,而且初中學生的成長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為了讓其能更好地給班級管理工作提供幫助,就要在評價標準方面作出調整。一方面,班主任要把握好成長量化指標,比如,學生在校內是否出現過不遵守課堂紀律的行為,依據他們違規違紀的次數以及具體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這能有效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同時用量化的標準要求學生,也更容易讓他們養成遵規守紀的好習慣。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多和學生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才能明確學生在這一階段的一些變化,主要是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狀況方面的變化。而這些就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質化評價的重要標準。唯有將量化和質化評價充分結合,才能對學生展開更科學的評價,激發他們深層次的學習動力,同時掌握學習技巧,成長為更優秀的中學生。
綜上所述,在成長記錄袋運用過程中,如何高效挖掘學生數據,如何讓收錄和調取更加高效化,如何發揮成長記錄袋存儲的價值,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主要問題,上文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對策,結合上述對策,希望能對教育工作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