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第三高級中學 馬雪梅
初中英語和高中英語的區別比較明顯,跨度較大,學生需要主動變換學習方式和學習思維,實現初中英語向高中英語的順利過渡,逐步提升個人的核心素養水平。但是有的學生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往往沿襲初中英語學習方式學習高中英語,采取簡單死記硬背的形式應對教師的考查,最終導致思維斷層問題比較嚴重,高中英語學習質量不夠理想,學生存在消極情緒和負面心理。結合這一現實矛盾,英語教師要了解斷層問題出現的實質原因和具體表現,積極創新教學對策,確保初高中英語的有效銜接,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做好準備。
與初中英語相比,高中英語教學難度系數更高,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有的學生適應能力有限,在進入高中后存在許多學習焦慮,盡管在初中表現非常優異,在高中卻出現了嚴重的“斷層”問題,難以有效記憶大量的單詞,無法對篇幅較長的課文進行流暢的閱讀和理解,存在明顯的理解困惑和壓力。在完成課后練習時,學生比較消極和被動,無從下手,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對策,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持續加大,嚴重影響了個人的學習自信心,陷入了惡性循環,因此有的學生在進入高中后學習成績呈現斷崖式的下滑態勢。針對斷層問題的具體現狀,學者在理性分析和宏觀研究的過程中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學生之所以也會面臨諸多的挑戰,主要在于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難度系數偏高,單元課程所涉及的信息量比較大,學生無法在課堂中迅速消化詞匯、語法以及重難點知識,往往難以跟上課堂節奏及步伐。另外,與初中相比,高中英語課時比較有限,課堂教學節奏非常快,學生難以靜下心來自主學習,往往目不暇接。從英語作業上來看,高中英語作業比較系統、綜合性較強,涵蓋多個方面的知識,數量偏多,學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無法高效完成預習和復習鞏固任務。從學生的視角上來看,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任務比較艱巨,學習時間較為緊張,對個人各個方面的能力要求更加嚴格。因此,為了確保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高中英語教師要關注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及時跟蹤學生的心理與變動,有效處理好斷層問題,實現兩大環節的有效互動,保障學生能自主參與,變得更加積極自信和主動。
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求學生掌握1500 個左右的單詞,分析200~300 個比較固定的習慣用語或者語法搭配。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則要求學生掌握4500~20000 個單詞,學習500 個比較常用的固定搭配。前者更加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以重點字句的分析和積累為主體,后者則十分強調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英語思維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是重點,兩個階段的課程要求差異比較明顯。學生的適應能力較為有限,因此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思維斷層問題。有的學生難以在高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學習焦慮較為嚴峻,學習成績持續下降,難以在課堂中主動回答問題,難以跟上其他同學的步伐。
新課改使教材的改編比較頻繁,教材豐富多樣,不同階段的教學要求區別明顯。初中階段的教育要求以學生的基礎學習為核心,高中階段的教材則更加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許多初中英語教師著眼于簡單的例題講解,圍繞課本來開展教育活動,教材剖析成為主體,教學資源比較有限,學習難度偏低。相比之下,高考所涉及的范圍更廣,高中英語教材的內容比較深,要求學生用心學習并且透徹地理解知識點。教材的區別比較明顯,跨度較大,因此學生難以適應不同英語教材的具體要求,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不夠理想。
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比較簡單,學生所掌握的學習方法較為單一,往往比較被動。在進入高中后,英語教材變動明顯,學生的大膽質疑和自主學習非常關鍵。但是很多高中生無法適應這一變動,總結歸納能力較為有限,難以對不同的考試功能以及英語學習方法進行有效剖析,出現了許多的思維矛盾和局限。有的學生在分析不同的英語知識時感覺困難重重,無從下手。
初中英語教師和高中英語教師之間的交流和聯系比較少,難以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共享,初中英語教師對高考英語的認知和理解不夠全面,無法及時追蹤最新、最前沿的高考信息,高中英語教師也沒有留出整塊的時間深入剖析中考,最終導致所設置的教學目標比較模糊,不符合實際情況,難以更好地契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訴求。學生已有的學習矛盾以及問題難以得到解決,一部分教育資源被浪費。
在學習英語時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學生無法跟上節奏,難以掌握記筆記的要領,缺乏自主探索的意愿和動機。在進入高中后,很多學生感覺無從下手,面臨許多困惑及矛盾,個人的英語學習成績持續下降。
為了確保學生快速適應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教師要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了解英語教學的切入點,將理論聯系生活實際,主動創設英語學習情境,整合多種現代化的教學工具,積極活躍課堂氣氛,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確保學生能主動自覺地按照教師的要求高效完成學習目標。教師形象對學生的影響比較直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維持和藹可親的教師形象,以和藹的笑容以及平穩的語氣與學生溝通,加強啟發教育和鼓勵教育。利用鼓勵的話語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和興趣,逐步打造平等課堂和品質課堂,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讓學生能大膽自信地說出個人的想法。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不同時態”時,有的學生對一般過去時和過去將來時存在理解上的困惑,極易混淆這兩種時態,教師則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生動直觀地展示與之相關的動畫視頻,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理順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自主探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簡單設問,列舉比較典型的一般過去時和過去將來時的案例,與學生共同對話,在師生角色互換的過程中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深化學生對相關時態知識的理解,加強師生互動及聯系,實現師生之間的無障礙交流。學生能意識到英語學習的樂趣,進而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敞開心扉,逐步重拾英語學習的能動性,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良好的學習心態有助于學生直面各種學習矛盾,積極應對學習困惑及壓力,實現輕松上陣,保持平穩的心態和樂觀的心情。教師則需要有目的、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心態,實現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日常教學中與學生多談心、多接觸,及時反饋學生的真實想法,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對策和方向。學生的聽說讀寫訓練,是英語教學的主干,高中英語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在減輕學生考試壓力和學習負擔的同時,主動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讓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其中。游戲化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現代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利用,取得的效果比較明顯,對學生的吸引力較足,能更好地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確保學生輕松上陣。比如,在引導學生圍繞“environmental pollution”進行寫作時,教師則可以展示與環境污染和破壞相關的圖片,讓學生能深入直觀地了解環境破壞所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鼓勵學生根據個人在初中階段中所學習的各種英語知識抒發個人的情感,從而有意識、有目的地鍛煉學生的環保意識。這種圖片與文字相結合的現代化教學模式,能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主動自覺地按照教師的要求自主遷移初中和高中階段的英語知識,實現兩者的完美銜接。大部分的學生能調取個人在初中階段中積累的英語知識自主拓展及延伸,逐步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動性,保持平穩的學習心態和情緒。
教師對學生的科學引導非常關鍵,教師要扮演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逐步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避免學生出現思維斷層和思維局限。在高一英語教學時,教師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準則,了解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時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及問題,避免學生過于被動和消極。有的高一學生基礎比較差,接觸英語的時間較晚,對基礎英語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因此存在消極負面的情緒。教師則要以學法指導為出發點,逐步夯實學生的基礎,讓學生能樂于學習、善于學習,逐步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的深入解讀及分析非常關鍵,有益于高中英語教師主動了解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現狀以及基本要求,進而宏觀系統地掌握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情況、技能和水平,更好地明確教學改革的方向和對策,找準學生的薄弱點,確保后期查漏補缺工作能得以順利落實。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十分關注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英語思維和英語意識。傳統英語知識的積累以及詞匯記憶所發揮的作用比較有限,教師要跳出這一局限,積極拓展教學時空范圍,帶領學生在大自然中自主學習英語。設置真實可感的英語情境,確保學生在感知情境中高效地吸收英語知識并實現活學活用。這種以教師為引導者的教學模式,符合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能更好地銜接初中和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實現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英語核心素養水平的有效提升,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邏輯思維體系。
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有助于學生獲益終身,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教師要意識到學習習慣對學生的重要影響,分析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現狀,了解學生的不良習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指導和幫助。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掌握各種英語工具書的使用技巧,如英漢雙解詞典,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查閱詞典,尋求最終的答案并形成一種習慣,這一點符合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質要求。高中階段的英語詞匯量比較大,學生非常容易碰到陌生詞匯,如果學生比較消極,等著教師給出最終的答案,就會使學生逐步失去學習興趣,陷入惡性循環。因此,教師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利用工具書的行為習慣和意識,將恰當可行的信息檢索技巧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分析、歸納和整理。其次,教師要注重課前準備,借助高質量的預習提綱為學生的預習指明道路及方向,扮演好監督者和檢查者的角色.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學生的預習成果,主動糾正學生在預習中所存在的各種不良現象,讓學生自主預習、大膽探索,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再次,教師要培養學生朗讀英語的習慣,提升學生的語感,強化學生的知識記憶。“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對英語這門應用型語言來說也是如此。只有通過反復的訓練和不間斷的練習,才能更好地留下深刻印象,積累豐富的詞匯,逐步奠定扎實的基礎。英語教師則要留出整塊的時間,明確學生的中心地位,讓學生利用課內外時間自主朗讀,獲得更多的知識輸入,為個人后期的寫作提供必要的和素材。最后,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復習的習慣,讓學生在課后重點回顧課堂所學,了解自身的薄弱之處,主動尋求教師和同伴的幫助,彌補短板。這一點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及水平。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整理錯題本,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準備一個錯題集,及時記錄和整理個人在英語學習中所出現的各種難題,并且將出錯的原因書寫下來。通過這種形式培養學生自主糾錯、自主反思的意識和行為習慣,確保學生能順利適應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有效規范個人的言行舉止,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能更好地擺脫傳統英語教學理念的束縛,確保初中與高中英語的有效銜接,提升兩個階段的教學質量;借助高中階段的系統性英語教學工作彌補初中階段所存在的不足,保障學生能揚長避短,挖掘個人的閃光點,實現整體英語核心素養水平的有效提升。
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非常關鍵,教師要了解高一英語教學的重點,充分凸顯這一階段教學承上啟下的作用,幫助學生順利適應高中英語學習并實現有效過渡。兩大教育板塊的有效銜接比較復雜,英語教師要注重對教法和學法的深入剖析,關注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培養情況,培養學生勇于實踐和大膽探索的意識;加強對學生各個行為習慣的引導及教育,有效提升整體的英語教學質量及水準,順利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保障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的教學資源都能發揮應用的作用,為學生英語意識和英語水平的提升做好準備和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