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宏?叢捷


摘? 要:目的? 分析臨床應用體感互動游戲干預對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沂源縣人民醫院收治的76例老年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8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結合體感互動游戲護理,采用簡易智能精神狀態量表(MMSE)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認知功能改善情況,并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MMSE總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常規治療和護理的基礎上,加入體感活動游戲干預,對于老年癡呆患者的認知功能改善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老年癡呆;體感互動游戲;認知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5-0-03
老年癡呆又稱為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發生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的中樞神經退行性病變,會對患者認知與行為功能造成進行性損害,目前尚未明確病因且無法治愈,僅能依靠治療與護理干預減輕癥狀,延緩病情發展[1]。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失語、失用、失認、記憶障礙、視空間能力錯亂、抽象思維和計算力損害、人格及行為改變等,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也會對家庭乃至社會造成巨大負擔。怎樣延緩老年癡呆患者的病情發展,改善認知功能是當前相關臨床工作者的重點研究方向[2]。認知神經學研究認為,人體大腦皮層會在經過學習和一定程度的訓練后發生結構變化與功能重塑,因此,人類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而這種能力除了會體現在視覺、聽覺等方面,也體現在語言表達等高級認知領域。臨床關于老年癡呆等腦神經系統疾病的護理也在嘗試從學習、訓練等角度來達到強化與補償未受損部分認知功能的效果。本研究以2020年8月~2021年8月沂源縣人民醫院收治的76例老年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評價常規護理結合體感互動游戲干預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沂源縣人民醫院收治的76例老年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8例。觀察組患者男21例,女38例;年齡59~81歲,平均年齡(68.23±6.75)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病程(19.58±2.63)個月;文化水平:小學17例,初中及以上21例;對照組患者男23例,女38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67.94±6.26)歲;病程3個月~2.5年,平均病程(20.44±2.37)個月;文化水平:小學14例,初中及以上2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文化水平等一般資料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沂源縣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阿爾茨海默病癡呆診療指南(2020)》診斷標準[3],并經過臨床癡呆評定量表評估[4],得分>1分;②具備一定的視聽說能力和基本的語言表達交流能力;③無嚴重軀體疾病;④文化水平均小學及以上。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腦部外傷者;②長期臥床或運動障礙者;③合并帕金森、腦部腫瘤等不穩定內科疾病,易對認知功能產生影響者;④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包括密切監測各項生命體征變化、遵照醫囑給予患者用藥指導、康復指導、飲食干預、心理干預等,并根據患者康復情況調整護理方案,例如:①多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纖維素的食物,少食用高脂肪、高糖和高鹽食物,戒煙戒酒并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確保營養均衡;②被動進行關節活動、肌肉按摩、步態訓練、體位變換等,并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做一些有氧運動,以增進循環系統健康,為大腦提供足夠的氧氣,保持腦細胞代謝旺盛;③進行脫穿衣物、洗漱、如廁等生活訓練,以逐步增強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④根據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程度選擇合適的訓練,例如針對記憶力損害不嚴重的患者可以選擇風景或動物類圖片進行辨認,還可以將患者熟悉與不熟悉的圖片混合訓練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方案基礎上,進行體感互動游戲干預,具體如下:①制訂針對性護理方案:老年癡呆患者的認知功能有明顯障礙,主要表現為說話遲緩或失語、記憶力減退、無法辨別方向等,護理人員需要詳細分析患者的病例資料,確定當前病情與具體康復效果,明確主要存在的康復問題,然后通過知網、萬方等文獻資料庫查找相關資料對患者情況進行分析,制訂出針對性護理方案。②護理內容:結合專家意見與患者自身喜好設計體感互動游戲內容,包括“棒球”“羽毛球”“走鋼絲”和“水果忍者”四個部分,每次游戲時間為30~45 min,1次/d,5次/周,設備硬件選擇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小米盒子3增強版體感互動游戲儀和小米藍牙遙控器,軟件選擇蘇州運智互動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體感總動員》應用APP。③游戲要點:a.棒球:患者于屏幕右側站立,雙腳張開與肩同寬,頭部轉向屏幕并彎曲雙膝,緊握體感遙控器,當棒球接近時揮動體感遙控器控制游戲人物完成擊球動作,落點越精準得分越高,對于已經掌握棒球基本游戲要點并完成出色的患者可以開展進階游戲——“棒球精準賽”,護理人員引導患者控制揮動遙控器時的力量、速度以及擊球角度,然后指定落球區域,游戲人物將球擊打到區域范圍內才能得分,落點越精準得分越高;b.羽毛球:患者在屏幕前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或“丁字步”站立,左腳在右腳前并將身體重心放于右腳,發球時身體重心移向左腳,回球時揮動體感遙控器擊打靠近的球,落點越精準得分越高,對于已經掌握羽毛球基本游戲要點并完成出色的患者可以開展進階游戲——“羽毛球扣球賽”,護理人員引導患者控制揮動遙控器時的力量、速度以及擊球角度,然后指定落球區域,游戲人物將球擊打到區域范圍內才能得分,落點越精準得分越高;c.走鋼絲:患者取站立位,雙腳張開與肩同寬,雙手平舉并用拇指、食指緊握體感遙控器兩端,注意保持其水平位,然后緊盯屏幕中的游戲人物,根據體感遙控器反饋旋轉來保持人物平衡,在遇到障礙物時抬舉遙控器操控人物跳躍和下蹲;d.水果忍者:患者取站立位,雙腳張開與肩同寬,緊握體感遙控器后根據游戲提示揮動體感遙控器切開屏幕上的水果,同時說出水果的名稱。所有游戲內容均由患者自己計算得分。
兩組患者均護理干預12周。
1.4? 觀察指標
采用簡易智能精神狀態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檢測兩組患者護理前與護理12 周后的認知功能[5],這是目前國際公認最具影響力的認知功能篩查測評工具,檢測內容主要包括記憶力、定向力、注意計算力、語言能力、回憶能力與結構模仿,共計30分,分數與認知功能呈正比。
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的調查表,共20項,包括病房環境、護理人員態度、護理質量等,每項1分,分數>12分為非常滿意,6~12分為滿意,<6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認知功能MMSE評分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比較;護理滿意度等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認知功能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MMSE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MMSE各項評分均有所提升,且觀察組MMSE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老年癡呆是一種會對患者造成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的疾病,屬于臨床神經內科常見疾病。通常會根據認知損害程度不同,臨床將患者分為輕、中、重三期,以往多采用臨床治療配合常規康復指導訓練,雖有一定效果,但無法對患者的認知功能產生較強的刺激,因此在改善認知功能方面不太理想。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常規康復指導訓練的基礎上配合體感游戲干預,這是一種新型護理方法,能夠起到強化老年患者反映速度與記憶力的作用。通過應用患者喜愛且適合的、靈活多樣、極具趣味性的游戲與患者互動,操作簡單、成本低廉且容易被患者接受[6]。體感互動游戲項目包括“棒球”“羽毛球”“水果忍者”“走鋼絲”等運動,既可以鍛煉老年癡呆患者的反應能力,又有助于提升患者腦、眼、手的配合協調能力,能夠訓練患者的注意力與肢體功能,進而逐漸幫助患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動作簡單易上手,容易帶給患者成就感,為患者增添康復信心。整個游戲過程在護理人員或家屬陪同下完成,避免患者長時間獨處,有助于提高患者對外界信息刺激的敏感性,從而刺激大腦神經功能,幫助患者重構認知神經網絡,達到徹底改善認知功能的效果[7]。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MMSE總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可能是因為老年癡呆患者在身體允許范圍內開展適合的運動,能夠減少β淀粉樣蛋白產生,調節淀粉樣前蛋白表達與并改變水解途徑,還能有效清除自由基,達到抑制癡呆病理生理學改變的效果[8-9]。而體感互動游戲之所以能夠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①通過重復游戲動作能夠讓大腦神經元與神經突觸之間重新建立聯系,通過虛擬現實運動有助于刺激患者認知對應區域異常部位的激活消失,進而促進患者認知功能恢復;②體感互動游戲屬于有氧運動,在游戲過程中患者的大肌肉會被完全激活,這種中等強度的運動有助于提高機體吸收氧氣和運輸氧氣的能力,并同時對垂體分泌β-內啡肽有刺激作用,能夠強化中樞神經系統應對能力以及機體對外界刺激的耐受力,不論是游戲的語言、音樂、畫面,均能刺激患者大腦重建認知神經網絡系統,進而提高認知能力[10-11];③反饋作用:在游戲過程中患者可以實時觀看到自己的游戲效果并通過視覺和聽覺反饋做出調整,在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正向反饋的作用下,患者能夠通過調整自身獲得游戲勝利,有強烈的愉悅感與沉浸感,能夠幫助患者暫時忘記痛苦、降低疲憊感并增強治療信心,而這種信心也會反饋在認知功能改善上[12];④游戲畫面具有豐富性、生動性和趣味性,這些可能都是患者日常生活中所無法接觸到的,在這一康復環境中患者的短期視空間記憶力、視覺注意力以及執行能力均會得到提高。
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原因在于,觀察組患者在體感互動游戲護理下認知功能得到更加明顯的改善,對后期生活質量提升效果更加顯著。因此,臨床建議老年癡呆患者在常規康復指導訓練中加入體感互動游戲干預。
參考文獻
[1]白珊珊,朱宏偉.體感互動游戲在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改善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10):1359-1364.
[2]鄭佳映,陳雪萍.體感互動游戲在老年癡呆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8,33(9):5-9.
[3]田金洲,解恒革,王魯寧,等.中國阿爾茨海默病癡呆診療指南(2020年版)[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1,40(3):269-283.
[4]彭丹濤,張占軍.神經心理認知量表操作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49-54,95-96.
[5]霍奇斯,熊麗.臨床神經心理學認知評估手冊[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115-117.
[6]楊鳳珍.體感互動游戲對老年癡呆患者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1,19(14):126-129.
[7]武玉娟,劉華娟,孫冬梅,等.感覺刺激結合體感互動游戲在老年癡呆患者照護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21,27(14):2189-2192.
[8]Wang W, Jiang B, Sun H, et al. Prevalence,incidence,and mortality of stroke in China:results from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480 687 adults[J].Circulation,2017,135(8):759-771.
[9]周穎,徐樂義,李海燕.體感游戲改善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2):115-118.
[10]Chen MH, Huang LL, Lee CF, et al. A controlled pilot trial of two commercial video games for rehabilitation of arm function after stroke[J]. Clin Rehabil,2015,29(7):674-682.
[11]周越,單巖,杜理平,等.體感游戲Kinect對腦卒中功能康復作用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9,33(3):447-450.
[12]丁晨,王君澤,瞿暢,等.Kinect體感交互技術及其在醫療康復領域的應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19(2):136-138.
281850118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