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進霞 張安亮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究生活飲用水監測中微生物檢驗技術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山東省東營市2019年12月—2021年6月的枯水期樣本和豐水期樣本各48份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濾膜法檢驗(研究1組)與多管發酵法檢驗(研究2組),統計枯水期與豐水期兩組微生物檢出情況。結果:枯水期的檢驗結果顯示,研究1組的大腸埃希菌與耐熱大腸菌群檢出率分別為73.0%、81.2%,研究2組的大腸埃希菌與耐熱大腸菌群檢出率分別為79.2%、83.3%,研究2組的檢出率明顯優于研究1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豐水期的檢驗結果顯示,研究1組的大腸埃希菌與耐熱大腸菌群檢出率分別為68.8%、72.9%,研究2組的大腸埃希菌與耐熱大腸菌群檢出率分別為72.9%、77.1%,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本研究使用的2種微生物檢驗技術對于檢測生活飲用水中的大腸埃希菌與耐熱大腸菌群具有較好的實際運用意義,其中多管發酵法的實際運用效果更佳,值得推廣。
關鍵詞:飲用水監測;微生物檢驗技術;應用價值;分析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icrobial Inspection Technology in Drinking Water Monitoring
YAN Jinxia1, ZHANG Anliang2
(1.Lijin County, Dongying City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ongying 257400, China; 2.Dongy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ongying 25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icrobial inspection technology in drinking water monitoring. Methods: 48 samples in the dry season and 48 samples in the wet season in our city from December 2019 to June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drinking water samples were tested by membrane filter method (study group 1) and multi-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study group 2). Results: The test results in the dry season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r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heat-resistant coliforms in study group 1 were 73.0% and 81.2%, respectively, and the detection r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heat-resistant coliforms in study group 2 were were 79.2% and 83.3%,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on rate of study group 2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study group 1,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etection r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heat-resistant coliforms were 68.8% and 72.9%,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on r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heat-resistant coliforms in the two study groups were 72.9% and 77.1%,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two microbial testing techniques used in this study have good practical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for the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heat-resistant coliforms in drinking water,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multi-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is better,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 drinking water monitoring; microbial test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value; analysis
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生活飲用水是保障人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因此,生活飲用水的檢測和管理工作是各個國家重點關注的對象。當前,《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包括兩部分,即法定水質指標濃度量的限值和法定的行為規范。法定水質指標濃度量的限值是為保證生活飲用水中各種有害因素不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法定的行為規范是為保證生活飲用水各項指標達到法定水質指標濃度量的限值,對集中式供水單位生產的各個環節的法定行為規范。但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形勢來看,工業生產導致的生活飲用水的質量達不到標準的現象較為嚴重。為更好地解決居民生活飲用水質量達不到國家要求的問題,急需對飲用水進行檢測。傳統的檢測方式主要是采取常規過濾消毒等處理,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中微生物的含量,但相關部門對于飲水質量的檢測能夠有效減少有害微生物對人體產生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將選擇多管發酵法和濾膜法作為新型的微生物檢驗技術進行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材料
選取東營市2019年12月—2021年6月的枯水期樣本和豐水期樣本各48份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的檢驗方式對研究1組和2組進行檢驗。所有樣本均嚴格遵循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采集與保存,檢測樣本所使用的儀器和設備比較差異不明顯,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實驗方法
1.2.1 研究1組檢測方法
研究1組檢測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濾膜法檢驗,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準備檢測所需的所有的儀器,其中包含試管、微孔濾膜、顯微鏡及無齒鑷子等;②對檢測樣本進行滅菌處理,將待檢測的樣本放置在燒杯中,注入蒸餾水后利用酒精燈煮沸;③飲用水樣本過濾,利用無菌鑷子將滅菌濾膜夾起放至無菌濾床上方,注意保持濾膜粗糙面向上,隨后將
100 mL的飲用水樣本注入,打開閥門進行抽濾操作;④過濾后再放置在恒溫箱中進行滅菌處理。
1.2.2 研究2組檢測方法
研究2組檢測方法主要使用的是多管發酵法進行檢驗,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在研究1組檢驗方式的基礎上進行檢測;②檢驗檢測樣本中的大腸菌群數;③取1 mL飲用水樣本注入裝有10 mL單料乳糖蛋白胨培養液,混合后觀察檢測樣本的pH值,將pH值調整至7.1~7.5,再加入濃度為1.5%的溴甲酚紫乙醇溶液2 mL中,完全混勻后分裝于試管中,放置在高壓蒸汽滅菌器內滅菌,再進行后續培養。
1.3 觀察指標
以《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與《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作為參考標準,比較2組被檢測樣本的微生物檢出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并采用t檢驗進行2組間的比較,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與分析
2.1 兩組檢測樣本枯水期微生物檢出情況比較
兩組檢測樣本枯水期微生物檢出情況比較結果顯示,研究1組和研究2組的雜菌及大腸菌群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1組的大腸埃希菌與耐熱大腸菌群檢出率分別為73.0%、81.2%,研究2組的大腸埃希菌與耐熱大腸菌群檢出率分別為79.2%、83.3%,研究2組的檢出率明顯優于研究一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2組檢測樣本豐水期微生物檢出情況比較
2組檢測樣本豐水期微生物檢出情況比較結果顯示,研究1組的大腸埃希菌與耐熱大腸菌群檢出率分別為68.8%、72.9%,研究2組的大腸埃希菌與耐熱大腸菌群檢出率分別為72.9%、77.1%,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3 結論與討論
水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水資源的質量也越來越關注,需要進行飲用水檢測,了解飲用水水質。飲用水主要考慮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其水質標準除物理指標、化學指標外,還有微生物指標。對工業用水則考慮是否影響產品質量或易于損害容器及管道。就當前世界生活飲用水的總體發展形勢來看,還存在部分國家的飲用水的質量達不到標準。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水污染問題導致全世界大約有12億人出現腸道傳染性疾病,其中有400萬兒童死于水污染疾病,因此對生活飲用水的質量把控尤為重要[1]。當前我國主要對生活飲用水進行檢測的主要指標有水中的化學需氧量、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以及耐熱大腸菌群。主要使用的檢測方式為常規過濾消毒等處理,這樣的檢測方式還達不到國家的相關標準[2]。使用多管發酵法和濾膜法進行微生物檢驗有較好的效果[3]。
本文選擇東營市枯水期和豐水期的樣本作為研究的對象,對檢測樣本使用管發酵法和濾膜法進行微生物檢驗。檢測結果顯示,枯水期研究1組的大腸埃希菌與耐熱大腸菌群檢出率分別為73.0%、81.2%,研究2組的大腸埃希菌與耐熱大腸菌群檢出率分別為79.2%、83.3%,研究2組的檢出率明顯優于研究1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豐水期研究1組的大腸埃希菌與耐熱大腸菌群檢出率分別為68.8%、72.9%,研究2組的大腸埃希菌與耐熱大腸菌群檢出率分別為72.9%、77.1%,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4]。由此可以得知,多管發酵法對于生活飲用水微生物檢驗的實際意義更好、實際運用效果更佳,但是由于受到檢測時間和檢測樣本數量的限制,還需進一步完善[5]。
參考文獻
[1]王秋楓.探討微生物檢測技術在生活飲用水檢驗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5):324.
[2]羅永亮.淺析微生物檢驗技術在生活飲用水監測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5):148-150.
[3]彭安忠.生活飲用水和水源水微生物的檢測結果探討[J].大家健康,2016,10(14):52.
[4]劉亞玲.新民市生活飲用水水質微生物檢驗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3):107-109.
[5]陳曉能,鄧育芳.探析生活飲用水微生物檢驗方法和評價標準[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23(12):19-20.
2211501186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