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圓夢,謝念湘
(黑龍江大學 教育科學研究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6)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要求各地方部門嚴格規范校外培訓,切實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水平,有效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雙減”政策要求學校作為主要陣地,為學生提供課后服務。本文基于文獻研究,旨在探究“雙減”政策下如何更好發展課后服務。
課后服務不僅能促進兒童身心各方面的發展,也能分擔父母的壓力。為保障課后服務的發展,各國都頒布了一定的法律法規,并逐漸完善。
美國頒布了“21世紀社區學習中心計劃”,《不讓一個孩子掉隊》,以及《每個學生成功》等一系列法案對初等和中等教育法進行了修訂,奠定了美國課后服務的法律基礎。與此同時,美國發布了有關課后服務的研究報告,對課后服務的質量作出了規定,并形成了相應的體系。美國的課后服務通常會和社區合作,為兒童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后活動。最初美國推行課后服務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習不好的學生提高成績,后面慢慢調整為促進學生高質量發展。美國課后服務的主要力量由學校教師和大學生組成,鼓勵教育學院的大學生參與課后服務,將職業培養與課后服務相結合,在解決課后服務師資短缺問題的同時,也為師范生們提供了實踐的平臺。
日本頒布的《兒童福利法》要求中小學提供課后服務,并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為課后服務提供了便利與保障。日本課后服務為兒童提供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比如學習、體育及游戲。在課后服務保障方面,日本頒布了運營方針及志愿者的認定資格。日本的課后服務教師主要由社區志愿者擔任,國家要求這些教師需要滿足從業資格,并且會對其進行定期培訓。
法國頒布的《社會行為和家庭法》考慮到了課后服務的方方面面,對課后服務的開展以及負責課后服務的活動中心進行了規范。法國課后服務主要由專門的課外活動中心來負責,他們一般不會要求學生再學習專門的課程,在提供托管服務的同時會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活動供學生選擇,以此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些機構一般都在中小學附近,并且會與學校共享學習資源。法國課后服務的監管由政府負責,相關部門可以隨時對活動機構進行檢查,并給出書面報告。至于教師則一般會從符合從業資格的公職人員中選拔,并且鼓勵志愿者參與課后服務,為其提供職業培訓,以此保障課后服務的師資力量。
從以上國家為課后服務采取的相應措施我們可以看出,各國選擇的路徑大都是先從法律層面保障課后服務,在國家的支持下進一步推動課后服務向前發展。課后服務的經費一般由國家、家長以及一些商業組織來共同承擔,國家承擔大部分經費,并且會給家長一部分補助,盡量解決兒童享受課后服務的后顧之憂;課后服務的場所主要是學校、社區以及機構。課后服務的內容則為多樣的課外活動,并且對師資力量進行了一定的規范。
隨著“雙減”政策的頒布,我國課后服務重新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但課后服務并不是“雙減”之后才提出來的。我國課后服務最開始以看管為主,2000年國家頒布《關于在小學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導致各地區各學校放學時間提前到三點半,而此時家長還沒有下班,課后服務便應運而生,除了部分學校開設晚托班以外,很多校外機構也開始提供晚輔導,但形式比較單一,大多都只是負責輔導完成家庭作業。之后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及“雙減”政策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治理,使得課后服務以學校為主導,由學校來負責課后服務的方方面面,并遵循學生自愿的原則。盡管這些政策從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課后服務的發展,但我國小學課后服務仍存在一定問題。
1.收費與補貼無統一標準
與傳統的服務行業相同,課后服務也是一種會產生費用的服務。既然會產生費用,那這個費用由誰來出便是課后服務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學課后服務的費用由政府和家長共同承擔,即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剩下的部分費用由家長補齊。由于我國當前對于課后服務的費用還沒有給出明確標準,因此每個省份每個地區家長承擔的課后服務費用會有一定差異。如果政府財政對于課后服務撥款較少,家長則需要承擔大部分的課后服務費用。課后服務收費太高,家長和學生不會接受,部分家庭會由于經濟原因而退出學校課后服務,這樣課后服務便無法發展起來。另外,承擔課后服務的教師能得到多少薪資也是大眾一直關心的問題。教師付出了更多的時間精力,如果得不到相應的報酬勢必會降低教師的工作動力以及幸福感,長此以往也不利于課后服務的發展。
2.權力與責任無明確規定
政府作為課后服務的決策者,除了提供資金支持、頒布文件以外,還應讓社會大眾對課后服務有更深的了解。目前,政府在課后服務這一塊主導性還不夠強,對課后服務的宣傳還不夠深入。這就導致在大多數家長眼里,課后服務就是對孩子進行托管而已,而沒有認識到課后服務的深層意義。從教育部頒布的相關文件可以得知,課后服務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可以有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從而多方面健康發展。但當前我國對課后服務的定位還不夠明確,也沒有具體的規章制度對課后服務進行約束。有些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將課后服務變成課余補課時間,而相關部門對課后服務的監管無從下手,這就難免導致課后服務空有虛殼。與此同時,學校在提供課后服務時,除了提供場地、設施、人員以外,還要負責學生的人身安全。有些學校為了最大化保證學生的安全,避免家校糾紛,會盡可能地減少課外活動。這樣雖然保證了學生的安全,但也降低了課后服務的教育質量,與課后服務的初衷背道而馳。除了政府和學校,家長和學生也是課后服務的參與者。教育部相關文件明確規定,學生可以自愿選擇是否參加課后服務,不具有強制性。但當前大部分家長都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力,有些是學校規定所有學生必須參與課后服務,有些是家長并沒有更好的選擇而被迫參與。
3.教師工作壓力大,課外資源短缺
首先,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是由學校教師提供,這無疑加重了學校教師的工作負擔及工作壓力。雖然教育部規定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參與課后服務,但大多數學校將課后服務的參與納入到了評優評先考慮的因素之一,有些學校甚至將課后服務排上了課程表,要求所有老師都要參與,這一做法沒有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使得自愿中也夾雜了一絲被迫的意味。其次,學校教師的人數、時間以及精力也是有限的。承擔課后服務的教師工作時間更長,甚至需要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進行備課,加重了教師的工作負擔。而國家對教師課后服務的報酬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有些學校甚至因為經費原因無法給予教師合理的報酬,使得教師工作積極性降低,不愿意參與課后服務,造成課后服務質量低下。最后,資源短缺以及資源的選擇也是課后服務面臨的一項重大難題。很多學校在引進校外資源時缺乏一定的標準,引進過多資源又無法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課程選擇建議,使學生在選擇課外活動時比較盲目。而有些學校由于沒有資源而選擇以文化課來代替課外活動,使課后服務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4.法律法規無完整體系
盡管教育部就課后服務發布了相關政策,但就當下課后服務而言,其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首先,課后服務的收費問題,教育部并沒有統一全國各地的課后服務費用,而是各地區自己決定收費標準;并且對于這些費用的收支明細也沒有具體規定,這樣雖然能讓各地區根據自身情況來開展工作,但也讓部分地區的學校不知所措,從而進程緩慢。其次,當前法規政策并沒有對課后服務給出明確的評價標準,導致課后服務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沒有相應的評價標準,課后服務在制定和實施課程時便容易失去方向,在課程結束時也無法知曉學生學到了多少東西。再次,在安全方面,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對課后服務的安全問題進行規范。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一樣,如果缺乏一定的安全標準,部分學校由于安全問題而舍棄課外活動。最后,當前法律法規沒有對引進校外機構進行明確規定。校外機構能為學生提供更多樣的活動,也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學校教師的壓力,但如果引進的校外機構質量參差不齊,課后服務的質量難以提升,學生的安全問題也無法得到保證。
1.擴大資金來源
課后服務是面向學生的社會活動,需要足夠的資金來保證其順利發展。我國當前的課后服務費用主要由政府和家長共同承擔,而在大多數發達國家,政府除了對課后服務進行財政補貼外,還會爭取一些商業機構來支持課后服務。這是值得借鑒的一種做法,其一,在保持政府對課后服務資金支持的同時,也應呼吁更多的社會企業參與其中,形成多元主體來分擔課后服務所產生的費用;其二,應統一課后服務的收費標準和各方承擔費用比例,以及要求學校對課后服務費用收支明細進行公示。
2.明確各方權責
政府作為課后服務的主導者,首先,應加大對課后服務的宣傳力度,讓社會大眾更好了解課后服務的同時主動參與到課后服務中來。其次,應保障學校的權力,鼓勵學校因地制宜,根據地方特色制定特色課后服務。學校作為課后服務的主陣地,在保證學生安全問題的同時也應發揮其育人作用。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學校應承擔的責任,而不保障學校應有的權力,勢必會造成學校畏首畏尾。最后,為避免承擔責任而放棄發展課后服務的局面。除了政府和學校,家長也應承擔課后服務的責任。課后服務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如果家長能參與到其中來,學生的發展也會更好。
3.尋求多方參與
教師是課后服務的主要承擔者,與課后服務質量密不可分。為了有效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學校可以呼吁更多的社會人員參與到課后服務中來,例如退休教師和大學生志愿者,前者可以通過課后服務為社會作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后者則可以通過課后服務這個實踐平臺提升自己專業能力,培養職業素養。另外,為了有效地緩解師資短缺問題,學校可以與大學合作,讓更多的師范生有實踐的機會,并且可以將這些師范生作為師資的儲備力量。“雙減”政策下的課后服務是為了讓學生在完成相應課業任務時還能健康成長,因此課后服務的內容尤其重要。當前大部分地區實行的“1+X”模式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還能發展自身興趣愛好,使學生各有所長。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可以適當引進校外機構以及尋求與社區之間的合作,形成家、校和社區三方聯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后服務。
4.完善法律體系
課后服務涉及到的層面很多,需要建立一定的法律法規來完善課后服務體系,保證其健康發展。首先,應建立課后服務監管體系,明確課后服務的評價標準,讓學校對課后服務進行不定期的互評。在評價過后應將結果進行公示,分析當中做的好與不好的地方,并提出應該改進的地方。與此同時,各學校在進行評價過后還應定期進行交流,共享資源,以促進課后服務更好發展。除了學校以外,家長也應參與到課后服務的評價中來,為課后服務的發展提供不同的見解,讓政府聽到社會各界不同的聲音。其次,應建立合理的法律體系來保障教師的權益,教師付出了更多的心血,理應得到應有的報酬。因此,在經費允許的情況下,應盡可能給予教師足夠的課后服務待遇,提高其課后服務積極性,促進課后服務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