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減負政策的發(fā)展及邏輯嬗變

2022-03-18 00:14:33楊亞君
當代教研論叢 2022年6期
關鍵詞:學校教育學生

楊亞君

(南寧師范大學,廣西 南寧 530299)

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長河中,減負一直是揮之不去的重點問題,七十多年來的減負政策逐漸全面、系統,減負的力度也逐漸加強。在這一過程中,也顯示了我國教育逐漸回歸育人初心、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的發(fā)展趨向。但是既然減負政策在幾十年來被反復提出,也表明我國的減負政策確實存在部分阻礙其落實不到位的問題。本文回顧減負政策的發(fā)展歷程,以窺探基礎教育發(fā)展歷程中的經驗與啟示。

一、我國中小學減負政策的發(fā)展歷程

1.初步發(fā)展階段(1949—1966)——以身體健康為目的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經濟正處于艱難發(fā)展的階段,教育事業(yè)也有待發(fā)展,主要的方向是向蘇聯學習。[1]這一時期,一方面由于國家過分注重經濟發(fā)展,缺乏長久的考慮,盲目向蘇聯學習,在教育等領域出現了機械化、教條化的傾向。加之當時國家并沒有能力培養(yǎng)數量足夠的高水平教師,教材不夠完善,教學方法、考試方法也都較為單一,考試多、作業(yè)多、課程多等都導致學生負擔非常重,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國家各方面正處于起步發(fā)展階段,學校幾乎成了政治斗爭的戰(zhàn)場,政治運動占用了學生大量的時間,過度消耗了學生的體力,甚至還有學生罷課參加革命運動的情況。加之當時醫(yī)療水平較低,家庭營養(yǎng)意識差,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這一情況受到了當時中央政府的高度關注,因此頒布了一系列減負政策,旨在改善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

毛澤東曾兩次寫信給當時的教育部長馬敘倫,要求學校一定要施行“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的教育方針。1951年,教育部出臺了《政務院關于改善各級學校學生健康狀況的決定》,要求改正對學生健康不負責的態(tài)度,糾正忽視學生健康的思想。隨后的1952年,教育部又提出“要盡量減少學生參與非教學活動”。[2]

1958年,中國開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各級學校也響應號召,不僅經常組織師生到校外參加勞動,還在學校內辦起了農場和工廠。到了1959年,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使我國的糧食量驟然減少,這直接影響著學校師生的身體健康。因此在1960年,教育部又出臺了有關改善我國學生和教師身體健康的文件,再一次提出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時間,適當減少學生學習和勞動的時間。在此后的1964年和1966年,又相繼出臺了有關減輕學生負擔、保證師生身體健康的措施。

2.矯枉過正階段(1967—1977)——片面減輕智育負擔

1967—1977年這十年間,中共中央、國務院多次發(fā)文表示大中小學要全面停課參與到革命中,考試一律終止,不放暑假,這導致各級各類學校教學都陷入停滯階段。1968年,毛澤東要求知識青年到農村接受再教育,全國掀起了一股“知青熱”,大量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3]1971年,中小學不斷進行改革,“六三三”學制被改為“五二二”學制,學校將毛澤東著作作為必修課,暫停了歷史課。學生將大量的時間都用于學習工業(yè)、農業(yè)和軍事等學科,其他課程暫停,用大量的時間“鬧革命”“下鄉(xiāng)上山”。在這一階段,雖然大大減輕了學生的智育負擔,但是僅學習毛澤東思想以及極少部分學科知識,使學生的總體文化水平和我國國民素質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3.步入正軌階段(1977—1992)——以緩解升學壓力為主

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高等教育的入學門檻得以擴寬,這意味著在工廠工作和下鄉(xiāng)種地但有學習能力的人有機會重新回到學校學習。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政策,我國社會經濟都在蓬勃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逐漸走向正軌,但是這也從另一方面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因為在高考制度恢復之際,大學數量少,招生規(guī)模有限,考試成績也就成了人們通往新生活大門的唯一鑰匙。各個地區(qū)和學校都盲目追求升學率,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教師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為了讓學生按時參加高考,無限壓縮教材內容,采用“題海戰(zhàn)術”,輕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為了趕進度,不僅縮短了學生吸收消化知識的時間,還在節(jié)假日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進行教學。雖然高考制度得以恢復,人們的命運有了改變的可能,但是這一階段學生的智育負擔也非常重,甚至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由于這個階段教育部要求大中小學重點學校進行重建與恢復,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差距拉大,學生擇校競爭加劇,這更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學生為了升學加分、獲得進入重點學校的資格,不僅要在課堂上努力學習,還要參加各種競賽活動。[4]

1983年教育部提出要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思想,保證學生的睡眠與休息時間,盡量減少考試的頻次,增加學生課外活動的時間,并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5]到了1988年,教育部參考國情頒布了《關于減輕小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問題的若干規(guī)定》,要求學校不能隨意增減教學時數和課程設置,教學要嚴格根據教學計劃開展。著重提高教育質量,控制考試頻次,保證學生寒暑假、節(jié)假日、課間的休息時間,控制競賽的次數。[6]到了1991年,原國家教委提出全國各地中小學存在的普遍現象:中小學生參加的競賽活動次數多、內容繁雜,增加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和教師的教學負擔,并且有些競賽活動打著“競賽”的幌子變相收取家長的學費和考試費,從中牟取暴利。

4.穩(wěn)步提升階段(1993—2009)——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明確提出要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改變“應試教育”的錯誤思想,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7]1993年3月,原國家教委基于學生課業(yè)負擔較重的問題,制定和發(fā)布了義務教育階段減負的首個專門文件《關于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指示》。這一文件主要針對教材選用、課程設置、作業(yè)難度與實踐、考試次數、初中招生與評估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不僅分析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yè)負擔重的原因,強調需要綜合治理,還明確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以及家庭的責任。

直到1996年,我國開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到,中小學課業(yè)負擔的減輕已經刻不容緩,必須要立刻解決。該決定高度討論了有關中小學課業(yè)負擔過重的問題,并且建立了相應的減負機制,改革了評價和考試制度等。

2001年5月底,國務院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上,提出了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這一決定要求不僅要繼續(xù)在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并且還要構建基礎課程體系以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7]這一決定頒布10天后,教育部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圍繞素質教育解決了課程內容和實施方面出現的問題,徹底開始了新課程的改革。2004年,教育部再度發(fā)文,明確要從源頭上以減輕大中城市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為重點,同時要加快對課程、教材、評價與考核制度的改革,并提出了“五個不準”,減負主體、內容、要求得以確定。

2007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要求學校不能將考試成績與選拔學生掛鉤,不能將競賽成績與招生掛鉤。同年10月,胡錦濤同志也在黨代會上將減負問題作為民生問題提出,指出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減輕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2008年、2009年教育部又相繼印發(fā)了《有關減輕學生負擔的工作方案和指導意見》,其中除了要保證學生的休息時間外,還要求社會與家庭參與到減負中。這一時期,教育部逐漸將減負責任下放到了家庭和社會。

5.發(fā)展成熟階段(2010—2020)——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f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這是我國具有指導意義的綱領性文件。綱要更加明確要將小學作為減負主體,也明確了減負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努力。2013年3月,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快教育改革,減輕學生負擔,這也意味著減負這一行為已經成了國家行為。2013年3月19日,教育部發(fā)布了“減負萬里行”的活動通知,同年8月,又對小學生減負提出了十條規(guī)定,內容包括均衡化分班、不留書面作業(yè)、規(guī)范考試、嚴禁違規(guī)補課、每天按時鍛煉等。2014年,國家要求減負政策要以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主,并增加了社會監(jiān)督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內容。

定義變量、模糊化、模糊推理、知識庫等幾部分構成模糊控制器的主要組成部分。工作原理如下:系統先獲取控制變量,修正模糊控制器,行為過程采取將模糊系統作為控制對象,將模糊控制系統產生的信號反饋并作用于被控對象,至此,控制系統一個步驟得到完成,被控對象得到控制。模糊化則是將系統控制過程中的模糊量轉化為精確量,模擬人的模糊推理能力,對數據進行識別。專家的經驗以及相應控制語言變量的隸屬度函數構成了知識庫,控制原理圖如圖2[13]所示。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辦公廳聯合開展專門針對校外培訓機構課程的整治,加強對在職教師管理,禁止在職教師到機構授課,禁止培訓機構提前授課。但是這一階段并沒有撼動教育培訓機構的根基,僅僅只是對無證經營的校外機構進行查處,并沒有控制輔導機構數量,也沒有對培訓機構實施有效整頓。

6.全方位探索階段(2021—今)——減輕學生負擔與校外培訓負擔相結合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提出不僅要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yè)負擔,還要堅決縮減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不再審批新的面向中小學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均被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并且禁止占用休息日組織學生參加學科類培訓。不僅如此,還對線上教育進行了約束,要求線上培訓機構不得提供“拍照搜題”等違背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服務。隨后,教育部又進一步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的范圍。“雙減”政策的提出,直接有效地縮減了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的數量和規(guī)模,徹底改變了學生的休息時間“不是在機構補習就是在去補習機構的路上”這一現象。

二、不忘育人初心:減負政策的演變邏輯

從1949—2021年,我國減負的內容從單一的以保證學生、教師身體健康為目的轉向減輕學生課業(yè)、校外負擔,減負政策的內容逐漸多元化。

1.減負政策內容由單一轉向多元

在減負政策的初步發(fā)展階段,政策的頒布主體主要是教育部,由教育部獨立頒布有關減負的政策文本高達九項,中共中央獨立頒布的僅有兩項。減負內容主要集中在減輕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改善師生身體健康方面。這些政策的提出主要與我國醫(yī)療水平低下、患病人數增加有關。由于這一階段教育更多地是為階級斗爭服務,人們不敢提及“自我”,不敢提出人權;加之新中國成立初期蘇聯凱洛夫的《教育學》在我國風靡一時,他在書中引導人們要將教育看成社會主義改造社會的武器,也忽視了人的內在發(fā)展,“人”在當時始終被弱化。因此,這一時期的減負政策頒布主體也較為單一,都由教育部直接頒布,減負目的也比較孤立片面,只注重學生和教師的身體健康,并沒有較多地關注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減負政策矯枉過正階段,政策的頒布主體增加到了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勞動教育在全國風風火火地推廣,大量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參與到勞動中,學制也由“六三三”改為“五二二”,學校與工廠和農村生產隊掛鉤,組織大批師生下廠下鄉(xiāng),學生用大量的時間學工、學農,視野得到了開闊,社會閱歷也有所豐富,勞動觀念得到加強,獨立生活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但是這一時期的理論知識主要以學習毛澤東思想為主,歷史課暫停,語文和政治合并,導致學生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既窄又少。相比于前一階段,雖然智育負擔有所減輕,但勞動負擔又有所增加。

減負政策步入正軌階段后,全國掀起了“高考熱”,但是因為當時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教育資源稀缺,大學數量、錄取人數都較少,因而相對于報名人數來說錄取率非常低。相關資料顯示,1977年,參加高考的人數高達570萬,而錄取人數僅有27萬,錄取率僅有5%。到了1992年,參加高考的人數有303萬,而錄取率也僅有25%。[8]這就使得學校和學生都過度追求成績,不在乎學生是否真的能夠學以致用,只要成績超過別人,順利考上大學就夠了,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只注重學生的應試能力提高。隨后重點學校恢復,學生為了進入重點學校又不得不參加許多競賽活動,智育負擔過重。基于此,國家教委分別提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保證學生休息時間,以及停辦許多中小學生競賽活動等政策。這一階段減負政策的關注點不僅僅是保證學生的休息時間,改善學生身體健康,還注重了升學率方面以及競賽活動的問題。

減負政策發(fā)展成熟階段,教育部首先明確了減負的對象——小學,之后對減負提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內容包括分班、作業(yè)、考試、補課、鍛煉等。隨后國務院又發(fā)布了有關考試的制度,減負的內容持續(xù)擴大。2008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辦公廳首次提出了有關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的文件。這一階段,我國減負政策頒布的主體也進一步擴大到四部委辦公廳,減負內容也由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擴大到減輕學生課后負擔。但是這一階段并沒有撼動教育培訓機構的根基,僅僅只是對無證經營的校外機構進行查處,并沒有控制輔導機構數量,也沒有對培訓機構實施有效整頓。

盡管歷年的政策都提到要糾正過度注重升學率的錯誤傾向,但是在新高考改革前,應試教育仍然占據主流,很多學校、家長仍然將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這就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校內減負、校外增負”。以甘肅省酒泉市為例,2012年酒泉市的高中取消了高一高二的晚自習,這看似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但是實則他們在下午放學后又被父母安排在各類教育機構繼續(xù)補課,甚至很多學生在開學前就已經將本學期所學的知識提前學完了。然而培訓機構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部分教師沒有教師資格證,可能會出現教錯或誤導的情況。2021年是減負政策全方位探索階段,因為這一階段不僅在上述減負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要求減輕義務教育學生的作業(yè)負擔,還要求減輕校外培訓負擔,減負內容相比于之前的政策,更加詳細。首先規(guī)定了不能給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留作業(yè),并且不得有書面考試,其次不再審批新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禁止占用學生休息時間補課。這一政策撼動了校外培訓機構的地位,真正減輕了學生校內、校外的雙重負擔。

2.減負責任主體從學校擴展到家庭、社會

1949—2007年,我國頒布的減負政策主要與學校有關,多以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為主。在這期間,學校是減負的主要場所,被寄予著非常高的期望,它們須從“時間管理”“作業(yè)管理”“課外活動”“教學管理”等四個方面入手,逐漸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其中要求改進最多的就是“教學管理”,要求學校必須嚴格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禁止教師額外增加學生的學業(yè)壓力。“作業(yè)管理”主要要求教師控制學生的作業(yè)難度和總量,縮短學生寫作業(yè)的時間,并且杜絕布置懲罰性作業(yè)。“時間管理”要求學校要對學生的作息時間進行合理安排,禁止占用休息日組織學生補課,保證學生有充足的睡眠時間。“課外活動”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要求中小學生每天要保證足夠的鍛煉時間,堅持進行1小時的體育鍛煉,強身健體;其二是停辦學生競賽活動,避免學生課后還要為了參加競賽而補課。

如今社會競爭日益加劇,家庭教育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家長的教育觀念會對孩子產生直接影響,學歷和分數成了家長們眼中最重要的東西。許多家長認為只要孩子能夠考出好成績,考上好學校,就能有美好的前途和未來,為此不惜給孩子報名參加價格昂貴的教育培訓機構,這樣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課外負擔,也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在社會方面,不僅有校外教育機構給學生增加負擔,還有一些出版商也成了增加學生課業(yè)負擔的推動者。部分出版社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不顧政府的政策和條令,竟相出版各級各類輔導資料、練習題、考試模擬試題、復習資料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專業(yè),粗制濫造,有些書店甚至利用熟人或教研工作渠道強行捆綁銷售;學校老師為了“吃回扣”推薦學生到專門的書店購買特定的資料,學生被迫接受“題海戰(zhàn)術”,苦不堪言。

到了2008年,教育部認識到把減負責任僅分配到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在學校得到了減負,但是在課外負擔更重,因此教育部再次提出,要從控制作業(yè)量、保證學生休息時間方面減輕學生負擔,并且提出要積極引導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參與。至此,教育部的減負責任逐漸下放到了家庭和社會,這也意味著不能僅僅只關注學生在學校里的教育,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生活即教育,減負需要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共同努力,責任下放也標志著教育要“以人為本”。2010年,“以人為本”也首次作為戰(zhàn)略主題被寫入《國家中長期教育和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強調以受教育者為本,不應該把學生的分數、教育部門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是要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主。

3.減負背景由應試教育到核心素養(yǎng)能力發(fā)展

1949年,我國國民的文盲率高達80%以上,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以及應試教育的發(fā)展,國民文化素質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自1977年高考恢復以來,期間雖然經歷了無數次的教育改革,并且應試教育通常被人詬病,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應試教育仍然是中國最為主流的教育模式。從1977年以來,中國的減負政策也一直在與應試教育抗衡,一直提倡要糾正過度注重升學率的錯誤思想,應試教育仍然被認為是學生壓力逐漸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經常有新聞報道,我國高中學生每天僅睡4-6個小時。在全國知名的衡水中學,學生的吃飯和洗漱時間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周考、月考、段考、期中考、期末考等考試安排密集,除此之外教師還會在課堂上進行各種測試。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國減負政策也大多都是圍繞應試教育這樣一個背景提出的,要求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禁止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等。雖然應試教育依然存在非常多的弊端,如學生的學業(yè)負擔、課外負擔都比較重,學生機械地接受各科教育得不到全面發(fā)展,甚至有些初中或高中直接停上體育課,不考慮學生的發(fā)展實際,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等。但也應該看到,應試教育也為當時的中國培養(yǎng)出了大批人才,提高了國民素質,并讓許多出身貧寒的學生意識到只要努力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因此,應試教育才會有其存在的理由。

隨著2010年“以人為本”教育目標的提出,減負政策不僅關注學生身體健康,還追求學生身心健康,要求學校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傾向,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入學,不再只要求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而是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要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到了2019年,“3+1+2”高考新模式出臺,徹底摒棄了一考定終身的制度,部分科目實行一年多考的制度,也能夠有效減輕學生的高考壓力。評價制度和考試制度更加完善,有效促進了學生學好各門課程,克服了應試教育中“重理科、輕文科”的弊端。

三、牢記減負使命:阻礙與建議

1.傳統考試文化觀念重

從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清朝的科舉制,將人根據職業(yè)分為“三六九等”的觀念影響我國很長一段時間,認為“讀書才是正確的道路”“讀書高人一等”的價值觀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濃厚的考試文化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勤學苦讀的學習態(tài)度也備受人們推崇。這種由科舉制度所導致的讀書和考試文化一直對現在都有著深厚的影響。至今,人們都認為考試成績是改變人命運的最好途徑,因此有了“題海戰(zhàn)術”“死記硬背”,教師教學方式也是千篇一律,成績成了唯一評判學生綜合能力的指標,“死讀書”“讀死書”的情況嚴重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傳統文化觀念影響,學生不得不“頭懸梁、錐刺股”,這就導致減負政策難以落到實處。

為了克服這一阻礙,就需要從家庭入手。從2008年教育部將減負責任下放到家庭和社會后,就有許多省份頒布了《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讓家長認識到為學生減負需要家庭、社會與學校的密切配合,時刻提醒家長要切實履行家庭教育的責任,理性看待孩子的成績,禁止盲目攀比。例如,中小學可以定期組織家長參加教育座談會,通過座談會改變家長的傳統觀念,使家長能夠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自覺杜絕“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情況,保證孩子的休息時間,促進孩子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2.社會用人機制單一

雖然教育部每年都在提倡要為學生減負,但是成績、名校畢業(yè)證仍然是一個畢業(yè)生進入社會最重要的“敲門磚”,社會上各級各類企業(yè)都存在著崇尚名校、過分看中學歷的用人標準,這對減負政策的實行有著直接的阻礙作用。學生和家長有一個固定思維:只要成績好,考個好學校,就能有個好工作,獲得好收入。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更多的學生獲得了上大學的機會,每年都有超過百萬的畢業(yè)生走入社會尋求工作,拼學校、拼證書的現象也越來越多。雖然很多500強的企業(yè)標榜“只注重學生的能力,不看重學生的學校和成績”,但是這些排名靠前、發(fā)展前景好的企業(yè)基本也很少會去普通高校進行招聘和面試。如果普通高校的學生投了簡歷,通常也在第一遍就已經被淘汰,根本沒有進入第二輪面試的機會。在這樣的壓力下,學生和家長都不敢放松,只能不斷追求名校和高學歷。

為了克服這一阻礙,就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和人才觀,及時遏制將學歷與就業(yè)掛鉤的不良風氣,正確引導,讓學生認識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具有多元化,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適合的職業(yè),每一份職業(yè)都是平等的。政府層面也要加強與企業(yè)之間的溝通,呼吁企業(yè)選才要注重學生的能力,避免企業(yè)過度追求名校生。

3.優(yōu)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1953年,由于新中國剛剛成立,人才還比較匱乏,因此毛澤東提出要辦重點中學。隨后,教育部就頒布了有關辦好中學與師范學校的相關文件,要求各地集中先辦好一批重點學校。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逐漸增大,鄧小平也提出要辦好重點學校,要把優(yōu)秀的人都集中在重點中學和大學。1978—1980年,有關辦好重點學校的方案和決定相繼頒布,到了2000年,重點高中被“示范性高中”的頭銜代替,逐漸加重了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家長們?yōu)榱撕⒆幽軌蜻M入義務教育重點學校,出現了“超前學”“超綱學”的情況,甚至學區(qū)房被炒到了“天價”。雖然教育部和各地方為了遏制這些現象出臺了一些政策,但是義務教育之后中考和高考的壓力依然壓在孩子的肩頭。要克服這一阻礙,就需要政府統籌兼顧,禁止設置重點學校和重點班級,義務教育學生實施就近入學機制。對于教師,可以采取輪校上課的制度,避免教學水平高、經驗豐富的教師都聚集在同一所學校,合理分配新老教師資源,均衡師資。

猜你喜歡
學校教育學生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趕不走的學生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學生寫話
學校推介
留學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學生寫的話
奇妙學校
聰明的學生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在线a网站|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系列|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69av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777|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999福利激情视频|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日韩资源站|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hezyo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色国产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九九香蕉视频|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制服丝袜一区|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2021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久久男人视频| 青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免费看a级毛片|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777|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99热最新在线| 2020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欧美一级爱操视频|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日本黄色a视频|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99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