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盼盼,魯紅艷
(1.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安徽 蚌埠 233000;2.淮北市實驗高級中學,安徽 淮北 235000)
黨的十九大提出,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并作出重要指示:要辦好特殊教育。特殊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系統中較為薄弱的一環,它的發展逐漸受到國家和公眾的重視。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殘疾、特殊學生逐漸從過去的“沒學上”到“有學上”,再到當前很多地區逐步落實了“上好學”的目標,特殊教育的教學質量、校園規模、基礎設施、教師團隊、管理水平等都取得了顯著成就,特殊教育系統逐步設立,教育覆蓋面漸漸擴大,特殊教育師資建設不斷增強,殘疾、特殊群體的教育狀況日臻完善。但從歷史和現實來看,既有可喜的變化,也有急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學術界廣泛探討和研究的熱點之一。本文通過對蚌埠市特教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分析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現狀及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對策,以期對學校管理層和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相關方針政策提供借鑒,有效解決特教教師流失與工作積極性低等問題,同時希望為相關行業建設添磚加瓦。
陳霞研究發現,特教教師成就感受個人背景因素的影響,可以從降低工作強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質量等三個不同的方面著手提高工作成就感。[1]柴江、王軍以江蘇省8所特殊教育學校和6所普通學校的教師為研究對象,發現江蘇省特殊教育教師有較高的工作滿意度和職業認同,且他們的職業認同可以影響一定程度的工作滿意度,兩者關系呈正比。[2]王中華、史亞群的研究表明,貴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大體上是呈滿意的態度,并提出目前特殊教育教師群體面臨的問題。[3]馬乃偉調查了河北省順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結果顯示順平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較為滿意當前的工作狀態,而且他們的工作滿意度也處于中上水平。[4]李曉燕、孫云云、馬海林通過對43名甘肅省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進行調研發現,這些教師對工作基本滿意,但是在教齡、學歷、職稱不同的情況下存在顯著差異,在性別變量上不存在顯著差異。[5]張峰以一個新的角度——互助公平和信任領導對特教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展開研究,提出人際公平和信息公平分別與特教教師的工作滿意度之間成正比關系,人對領導的信任與特教教師的工作滿意度之間亦成正比關系,互動公平對特教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更是受到領導信任的介入。[6]王苗苗研究發現,新疆特教教師的年齡、教齡和月收入等因素對滿意度影響較大,整體滿意度處于一般偏上水平。[7]郭文斌、楊艷以訪談的形式探究了影響特教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因素,得出特教教師工資滿意度可以通過人文關懷、職后培訓和提高工資等方式提高。[8]
本文為了解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師群體的工作滿意度,通過普查的方法向蚌埠市一、市三縣的四所公辦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發放問卷。此次調研秉持科學合理、全面真實的原則和宗旨,調查范圍幾乎覆蓋整個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師群體。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師共計103人,發放問卷103份,收回有效問卷95份,問卷有效回收率92.23%。對問卷的信度分析結果發現,該問卷的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94,根據統計學觀點可知,在本研究中調查期望問卷的信度較好。
從總體滿意度來看,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較好,見表1。

表1 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總體情況
通過調查發現,薪資待遇和工作強度是影響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特殊教育載體性質一般屬于公益一類,學校無自主收入,這也是與普通學校教師的不同。當外地教師尚沒有自住房時,就會存在租房、物價等諸多壓力。調查顯示,有35.79%的教師認為工資收入一般,20%的教師不太滿意目前的工資收入,13.68%的教師對目前的工資收入非常不滿意。
在調查中發現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大部分特教教師認為,自己在工作中的付出大于獲得的回報;第二,特教教師的薪酬與同省周邊地市相比較低;第三,教師們特殊教育津貼低于其他地市;第四,福利待遇有待提高,見圖1。

圖1 特教教師對津貼的滿意度
特教教師對學校的福利也不是很滿意,福利待遇項目較少,而且福利項目的構成及其金錢價值不高,使得教師物質生活不豐富。有些學校還沒有專門的教職工食堂,生活質量一般。圖2表明大多數特教教師認為目前的物質生活一般,還有少部分教師不太滿意或者很不滿意目前的物質生活。

圖2 特教教師對目前物質生活滿意度
教師對學校領導與管理滿意度較高,但從圖3可以看出學校日常管理還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為晉升機會少、論文發表難、經費短缺、領導不重視等方面。在訪談和問卷調查中發現,在評獎評優、資源配置等方面有個別領導處理不公,傷害了一些教師的積極性,導致被安排大量工作的教師心里不平衡,產生對工作的倦怠。當教師做的工作涉及到多個部門時,往往出現互相推責的現象,讓做事情的老師無所適從。

圖3 特教教師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難
一是專業特教教師資源匱乏,身兼數職。就調查問卷統計的情況而言,更多的教師一人身兼數職,很多班級沒有配備生活老師,僅30.54%的教師表明他們的班級有專職生活教師,有62.11%的教師在兼任班主任一職。調查顯示每個班級的配班教師僅有一位的占40%,配班教師有兩位的占43.16%,只有少量的班級配備三位或三位以上的配班教師,以至于一線教師不僅需要授課,還需要兼顧學生生活、康復等方面的問題,這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強度。
二是教學工作量大且非教學型工作太多。因為特教學校的學生有著或多或少的身心缺陷,特教老師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在照顧學生的生活上,不僅要保證學生的安全與健康,還要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和生存技能。這要求老師需要有比平常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付出自己更多的汗水和心血,而且多年的殷勤付出很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就“毀于一旦”。筆者對此有深切體會,比如昨天剛教的漢字,今天學生就忘光了,教學工作需要重復重復再重復,工作量不可預估。圖4所示,絕大多數特教教師認為工作量大超負荷。

圖4 特教教師對自己工作量的評價
特教教師不僅需要面對繁雜的教學工作,還要面對很多非教學型工作,如各式各樣的會議、研討,填不完的表格更是擠壓了教師原本就不多的休息時間。如圖5所示,大多數教師認為非教學型工作太多。

圖5 特教教師對工作類型的滿意度
教師是特殊教育的主要實施方,也是教育質量的主要評價者,因此改善特殊教育教師的激勵機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工作滿意度和工作積極性。依據本文調查,教師的收入是影響教師工作滿意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可以依據安徽省下發的相關文件,加大地方政府財政支持力度,提高蚌埠市特教津貼比例不低于省內其他地市,切實提高蚌埠市特教教師工資。需要從制度層面把特殊教育教師的工資以及津貼補助保障起來,依據特教教師授課學生的數量、授課學生的類型來設計合理的薪酬考核激勵機制,教育主管部門要設置相關的經費和發放一次性獎勵,這些都需要公開透明;并且形成一個教師獎勵平臺,給各種參賽和在論文發表過程中積極努力的教師給予證書獎勵和適當物質獎勵。通過此類方式有效促進教師工作積極性,喚醒工作熱情,促使他們更好地鉆研教學,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教育科研水平。
特殊教育教師要給自己清晰的定位,對自己的工作有科學準確的評價,同時要樹立合理正確的價值觀,在工作中需要針對學生類型精準施教。學校應熟悉各個特教教師的專長,對特殊教育教師的晉升、薪酬、工作任務量等方面科學進行資源配置,激發特教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保障特殊教育教師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
特教學校管理者需要了解自身的工作類型,為特殊教育教師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培訓平臺。特殊教育體系的長遠發展不能僅僅是增加特殊教育教師的數量,更需要的是讓他們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專業教學能力得以提高。教育管理部門需要建設一個系統全面的培訓機制和培訓渠道,加強教師特教專業技能的培訓力度,加強引導特教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培養職業認同感和幸福感。有關問卷調查顯示,超過50%的特教教師之前都是普通的老師,并沒有從事過相關特教教學工作,所以對于特教教師隊伍的建立和培養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考慮到特殊教育的特殊性,需要針對教師的特點形成特有的教學管理模式,減少一些非必要的表面檢查,積極配合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實施與教學發展相適應的教學標準。學校領導需要與教師在日常中建立有效的溝通和聯系,以此來清除教師們工作中的消極想法和工作態度,努力傾聽教師們反映出來的心聲,由此制定出更好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給教師工作減輕負擔,提高教師工作的幸福感。
教師師資不能跟上學生的數量,滿足不了教學要求。在這當中,教師還要承擔護工和保育員的一些工作,占用了他們較多的教學時間和精力,是對教師資源的一種嚴重浪費。建議給特殊教育學校班級配備足額的保育員,協助教師完成教學工作。學校方面要做好相關的必要檢查,同時也需要結合工作實際減少一些非必要的檢查,讓特殊教育教師從相關檢查工作中脫離出來,從而減少其工作量,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并且提高教師工作效率,提高特教教師工作的滿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