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賢 屠藝晴陜西科技大學
景觀設計主要服務于城市景觀設計(城市廣場、商業街、辦公環境等)、居住區景觀設計、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濱水綠地規劃設計、旅游度假區與風景區規劃設計等。在中國傳統風格中融入現代時尚元素是當下的一種流行趨勢。 這種風格既保留了傳統文化,又體現了時代特色,消除了中國傳統風格中沉穩有余、活潑不足等常見的弊端。
當代景觀設計的特點是常常使用傳統的造園手法,結合中國傳統韻味的色彩、中國傳統的圖案符號和植物空間的營造等來打造具有中國韻味的現代景觀空間。在這類景觀設計中將以上傳統符號以抽象或簡化的手法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運用形式多種多樣,可鑲刻于景墻、大門、廊架、景亭、地面鋪裝、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現,或與燈飾相結合。
在經濟全球化不斷加速的背景下,國家和區域之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各種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使中華文化成為一個豐富多彩的文化亮點。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當代景觀設計中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文化因素,使得景觀設計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形成了鮮明的、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主要是通過文字、圖形、繪畫等元素來體現,通過把它們與現代景觀的元素結合起來,可以使現代景觀設計充滿生機,提高城市的設計品位。
景觀設計與建筑、雕塑等多個領域緊密聯系在一起,既能給人以舒適的居住環境,又能滿足人們的心理和文化需求。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具有科學性、藝術性和象征性的文化符號,它們成為我國民族豐富多彩的傳統元素。另外,中國古代的建筑和景觀,以及近代都市化的景觀,都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凸顯出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雖然當代景觀設計趨于多樣化,但仍有必要融入傳統元素,以激發其勃勃生機。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巧妙應用傳統文化元素,不僅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也可以對現代景觀設計的創新發展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為傳統文化傳承、弘揚提供更多契機。
就目前來看,我國的一些現代景觀設計沒有挖掘傳統文化元素的獨特價值,且低級模仿現象較為嚴重。一些設計人員習慣性地借鑒及應用國外設計理念,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和方案的適用性,會使設計效果適得其反。還有一些設計人員雖認識到應用傳統文化元素的價值,但因為自身的創新能力不足,傳統文化元素運用不當,導致現代景觀無法與當地環境相協調。因此,怎樣將傳統文化元素巧妙、合理地融入現代景觀設計中,還需要從業者聯系實際,不斷嘗試和突破。在現代景觀設計中,要運用現代美學和藝術觀念,把傳統的元素融入景觀設計中,充分地反映中華傳統文化,從而使景觀設計更切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中國傳統符號種類很多,有中國傳統的吉祥物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鳳凰、貔貅、雙魚、蝙蝠、玉兔等;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還有中國傳統的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等。其中文字紋樣在中國文化遺產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現代漢字可以被納入參照設計的范疇,它在中國傳統景觀與現代景觀設計中熠熠生輝。目之所及都是城市的各個景觀節點或景觀的視覺焦點和標識所傳達的中華傳統文化信息,而在現代的景觀環境中,也可以透過文字符號感受到景觀的空間品質,發掘中國的文化意蘊,體驗文化資源和歷史文脈的傳承。
1.傳統文字紋樣在建筑形態中的運用
在景觀設計中可以運用漢字元素進行建筑造型。中國傳統的漢字元素與傳統建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建筑中可以運用漢字元素創設特有的人文景觀,同時也可以通過欣賞建筑的形態來了解其文化內涵,二者相得益彰。近幾年,我國的設計師在進行環境建筑的景觀設計時,更多的是借鑒漢字的構成法則,使之成為一種特殊的形態,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文字和圖形的特殊含義。如以文字為主而形成的建筑平面實例:山西省靈石縣王家大院的整體結構設計沿用“王”字結構,將“王”字結構融入建筑空間,將原本不同的兩個前后院建筑群、巷道連接起來,巧妙地解決了地勢差異和建筑布局問題。同時,王家大院的庭院設計風格也沿用了周朝禮儀尊卑的住宅布局方式,前堂后寢式的設計風格不再是對“王”字結構簡單的運用,也體現了王氏家族“王”字住所的巧妙運用,還映射了王氏家族禮讓謙卑、和睦生活的家族觀念。
2.傳統文字元素在景觀小品中的運用
景觀小品是景觀環境中的一種戶外家具,雖然體量小,但具有實用性與靈性,小品多以簡單的顏色來裝飾,運用漢字元素塑造景觀小品的外貌形式也較為普遍。一種裝飾方式是意象移植法,將漢字形象直接植入景觀的各個節點,不經過技術上的改變,就可以形成一種簡單、直觀的形象,給人一種雕塑或小品的廣闊視角,還可以利用燈光、植物等因素來渲染和烘托周圍的環境,以凸顯漢字的魅力和意境;另一種裝飾方式是將漢字本身作為背景,通過設置裝飾性的紋樣來升華風景的主題;與漢字搭配的紋樣可以選用簡筆畫、傳統印章、吉祥瓦等,使整個景觀的整體形象突出、視覺沖擊力強,以文字為背景塑造的景觀節點個性鮮明、民族文化韻味濃厚。在景觀設計中,通過解構、挪用、重組漢字要素,可以構成具有鮮明民族文化特征和時代氣息的景觀作品。
3.漢字主題在景觀場景設計中的運用
漢字地景設計是將新穎的漢字元素表現在景觀設計中,利用地面堅硬的載體,展現出各種不同的景觀形態,讓人在其中漫步時會被腳下的地景所吸引并駐足觀賞;而漢字的地景則可以延長游客在戶外的逗留時間,加強視覺引導,疏散人群。漢字元素的地景設計包括漢字地面浮雕、漢字地面拼貼、漢字地景展示、漢字文化主題墻等;材質上的運用也比較廣泛,金屬、石材、木材等都是設計師常用的材質。漢字地景最大的優點是運用諧音和雙關的方式傳達景觀的主題,傳達出喜慶、祥和、幸福的意思;還可以巧妙地增加一些互動環節,讓中國特色文化墻在風景中表現出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地域特征,讓人們積極認識漢字,在觀賞風景的同時,突出民族文化的傳承,從而提高旅游景點的整體形象和文化品位。
1.傳統書畫紋樣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
中國書法和繪畫在風景設計中的藝術處理方法有很多相似之處,繪畫和書法的意境也會對景觀的美學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景觀的平面設計中,可以體現出山水的氣韻,可以營造出一種虛實相融的感覺,同時也可以形成一種步移景異的特色,這是中國古典景觀將藝術和自然融合的智慧,也是留給當今設計者的寶貴財富。
2.運用文字和圖形的形式進行園林規劃
園林的布局可以分成集約型和分散型,它的特點是以整體的空間布置為中心,以水為中心,采用分散式的平面布置方式,以周圍的建筑為背景,運用中國繪畫藝術和書法的方式,增加神秘色彩,使其具有難以捉摸的視覺變化。中國書法最大的優勢在于留白,無須使用筆觸便能開闊眼界,產生無限想象,而將字與字的留空用于山水的平展,則能最大限度地調和山水布局的緊張度,使山水間的水勢與亭臺、古樹、石頭融為一體,它不僅可以增強風景的層次感,還可以創造出一種意境。
3.傳統書法和繪畫在景觀內在風格中的表現
中國書法藝術注重內在精神與活靈活現的氣韻,這種氣韻表現在景觀中就是“意境”,通過無色或看不見的水景能增強景觀的美感,而個性各異的山林則能傳達出景觀的堅韌品格,二者相結合,構成了廣闊的天地。山水是中國傳統藝術中一個活靈活現的要素,山水建筑風格繼承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的精華,并呈現動態與靜態兩種形態,一種是動態、大膽、連貫的風景,如奔騰的江河、飛瀑;另一種是靜謐的環境,營造出一種寧靜柔美、連綿不絕的風景,如潺潺的溪水、靈動的清泉。可見,設計師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對一切事物的理解,都將直接反映到景觀的空間設計之中,從而使其在性格、氣質、形態上都不缺乏活力,并且在整個景觀環境中都能看到它的存在。隨著時空的變遷,以“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所塑造的“景觀”風格將會影響“景觀”的持久性。
4.繪畫和書法紋樣在景觀序列中的虛實相融
從畫面的整體結構來看,建筑景觀就像是中國繪畫中的筆墨符號,是真正的線與墨,而院落則是中國畫的空白,因此,山水環境中的書法元素符號也是有形有質的。在景觀花園的虛實空間中,要將其與建筑體量相結合,合理安排其位置,以達到虛與實的統一。因為園景是靜止的,而人是動態的,人在游園的過程中,就是在虛實的空間里穿行,庭院、天井、墻上的漏窗、半開式的回廊,與湖畔的涼亭相配,就是園景的留白。比如,在留園的中央,以長廊、柄扇為主要元素,在中央的曲池閣、五峰仙館等建筑的墻壁上形成了一種真實的空間,使之真實、自然。
5.在景觀設計中繪畫和書法元素的變化表現及內在升華
利用“留白”的方法,可以創造出時空交融、氣韻生動的意境,因此,用留白的方式來表現藝術形象,可以給人無限的想象和創造空間。運用中國繪畫中多點、散點的透視法形成了“移步換景”的多空間關系,而“移步換景”的手法在景觀中的表現更為突出,在景觀中更多地被稱為“步移景異”,形成了一種流動與韻律的感覺,所以,人們常常通過一條精心設計的曲折路徑來觀察花園的空間,從而形成一種特殊的錯綜復雜的角度,利用框景和借景,營造出一種錯綜復雜的景物疊加效果。例如,你可以在一個空間里感覺到一條幽深的走廊,然后進入另一條走廊,再用粉墻和石頭點綴,這樣,空間上的反差就會很明顯,給人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
首先,傳統書畫紋樣傳遞的是一種文化信息, 傳遞的是城市景觀的歷史審美。其次,城市景觀是一種藝術表達方式,反映了城市的內在底蘊。最后,將傳統景觀與現代城市景觀結合能夠提高城市景觀設計的美學價值。比如:在蘇州博物館的施工建設中,對假山這一部分的設計就巧妙引入了傳統山水畫,將墻壁看作山水畫的紙張,然后在墻壁上合理排布山石,以此為人們展現出充滿立體感的山水園林畫。而人們在參觀蘇州博物館時也會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感覺自己就像是在畫中游玩的人。也正是這種巧妙的融合,實現了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的協調統一,才會讓人產生深刻的印象,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黑川紀章是日本知名的設計師,對紋樣有自己的認識。他認為,單純地觀看傳統藝術是無法真正了解和掌握的,唯有將其作為一種形式的符號在民間流傳,才能體現出獨特性、可認知性、藝術性,并表現和傳遞出深厚的文化內涵,真正形成現代風格。因此,利用中國傳統紋樣來表現景觀環境,是一座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的象征,而作為一種設計載體的符號,其含義也會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而不斷發生改變,積極地觀察和分析中國特有的景觀要素,更好地了解其設計的內涵,對我國的景觀設計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