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麗蓉 杭州嘉悅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全方位提升企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使企業進一步實現成本動態管理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重要體現。企業成本管理指的是在整體的視角下對相關的內部活動全面開展,使企業能夠對成本經營狀況進行全面地了解和調控,從而為企業的健康發展運營提供參考依據。但是從實際運行情況中可知,部分企業的動態成本管理都與預期效果存在一定差距。企業為了使動態成本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體現,要對其要點全面掌控,并采取一定的方式或措施使動態成本管理的合理性明顯提升,本文從以下方面來進行詳細闡述。
應明確企業開展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改進企業內部現有的成本控制活動,并使激勵約束員工或團體的成本行為有效改善。成本管理中的內容不僅包含成本規劃和成本計算,還包括成本控制和績效評價等內容。在這些內容中,為進一步提升企業整體的成本管理水平、效果,就要采取分步驟方式對此方面中的所有內容及實施過程進行有效管理。在信息化、現代化技術的基礎上,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的輔助作用,使企業的內部控制得到有效實現,同時在成本管理過程中應進一步構建科學且有效的動態信息管理平臺,確保成本管理的時效性和動態性。成本動態管理的重要依據是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類數據,此類數據還能夠為企業會計核算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1]。從企業戰略的制定和實施狀況中可知,成本管理可以使企業中的資金得到合理化分配,并為企業制定科學有效的經營發展項目起到正向促進作用。由此可知,當動態成本管理得到全面實施之后,企業對內部資金的管理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嚴格管控,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企業內部戰略信息、經營目標的有效傳遞。與此同時,當相關戰略在不斷實施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實現財務信息的層層反饋,通過財務部門對反饋信息的綜合整理與分析,進而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穩步前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幫助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從提高企業管理決策有效性層面來講,企業對成本管理工作全面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決策有效性。通常情況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信息數據,部門管理者或管理層在制定決策計劃時此類數據可為其提供較為可靠、真實的參考依據。與此同時,財務成本管理工作也可以在該信息的基礎之上,將公司發展需求和市場環境要求融入其中,使管理人員對公司的財務狀況以及生產運營成本投入情況等全面掌握,以此來對企業的未來發展進行合理規劃,進而為相關戰略或決策的制定提供依據。
在企業內部之中對動態管理進行全面實施,動態成本管理中的主要功能模塊之一為定額管理的有效實施。把企業制定預算和實際下發預算當成重點管理內容,并在企業實際狀況的基礎上來完成相應的成本規劃管理工作。不同企業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存在著一定差距,為了使成本管理更加符合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狀況,就要明確企業成本管理的關鍵在于合理制定成本管理目標。當定額管理得到全面實施時,能夠在預算指標、財務二級科目之間建立一個有效性較強的連接,并充分發揮此連接的作用,進一步發揮企業內部控制的關聯性作用,推進企業內部成本費用定額管理工作能夠順利實施,從而使整個系統的靈活性以及優良性大幅度提升。對該種定額管理方式來講,要在企業內部之中進行全面地推行,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內部成本管理的實際效果得到強化[2]。
企業成本實現動態管理的核心在于成本數據的準備工作,換句話說,成本管理的最終效果決定了企業是否能夠完成動態成本管理構建。成本數據準備中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子系統:第一,人事管理子系統。企業在構建人事管理子系統時的主要目的是改變企業內部現有的人事管理模式,提升整體人事管理效果,并將員工的滿意度當成中心,來對企業職工的基本信息全面構建。該方面的信息主要以人事任務為主,既包括員工職位頭銜、績效等內容,還要包括員工出入登記、請假信息等,甚至員工的工資發放信息也應納入其中。第二,物資管理子系統。該系統的主要任務是有效管理企業所擁有的物資,如企業采購、出入庫以及財務核銷等。第三,生產統計子系統。該系統為了能夠全面有效采集企業所需的各個方面資源,來對產品加工過程中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全面管理,甚至要實施相應的調度指令管理。
對于票據管理來講,其主要的任務是管理企業內部的現金和票據,通過信息化、大數據平臺,將電子化VAT 專票等數據上傳,并完成相應的登記處理,利用信息化、大數據、電子機器人等不斷簡化財務工作,實現全方位的動態票據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從而使所有財務數據在企業內部中的長時間保存和管理得到基礎保障。
當上述步驟都已經操作完成之后,要對相應的成本考核環節全面開展。在考核的過程中,將單位產品的成本費用當成考核的重點,從而使具體考核指標報告的有效構建能夠得以完成。
成本查詢分析的目的是對企業中所有成本結構實施內容掌控以及數據化分析,并將相應的成本分析數據提供給企業,并在決策過程中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依據,從而使企業的決策能夠有效制定。成本查詢主要是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對成本實施必要的監督和控制。不僅要將企業的物資以及員工工資等包含其中,還要將人力資源管理以及資金管理等有效涵蓋其中,這樣在領導進行相關決策時,能夠發揮自身的引領性和推動性作用。
從企業的層面來講,要在實際工作需求的基礎上對企業管理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以此使管理會計工作的效果和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實際運營的過程中,經營決策平臺中不僅將企業年度預算以及生產環節的周期性管理等工作包含在內,還要將企業盈利管理以及現金流管理等方面內容涵蓋其中。為了使企業經營決策平臺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發揮和體現,企業在進行經營管理以及開展相關業務活動時,要對各個環節實施全面有效且精準的預算管理工作。與此同時,在此基礎上,對企業的各項經營決策活動進行合理調整和優化,從而使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開展更加的規范化以及科學化。在建設企業生產經營決策平臺時,企業要將自身實際發展方向等作為主要依據,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水平、發展需求的信息,進一步構建具有科學性、完善性、系統化、全面性等優勢的預算管理模型。
不僅可以使預算具體落實情況和監督及管控力度得到加強,還可以使預算執行結果的分析和評價得到不斷加強,以此來使超預算情況得到有效降低,從而使財務成本管理以及控制的目的能夠有效實現,進而為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一定的助力[3]。
當企業處于各項業務活動全面開展的過程之中時,就要有效構建科學完善的運營監控平臺。即在業務活動開展需求的基礎上對合理完善的管理會計報告系統全面構建。在實際實施和運營該平臺的時候,要對現代化信息技術以及智能化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以此來全面分析企業經營和管理過程中的各類型信息數據,從而使相關信息數據的整合利用得到有效實現,進而使企業運營、財務資金等狀況得到全面動態化的呈現。除此之外,對該監控平臺來講,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其流程主要為:在企業自身實際發展狀況和經營狀況的基礎上對綜合性報表分析系統全面構建,以此來對各種類型的報表進行精準分析,從而使管理會計效益能夠大幅度提升。之后對科學完善的數據庫系統全面構建,并在該系統之中,使企業運營管理中的數據信息統籌管理以及系統化或者是集中管理利用等過程中,使數據的共享利用效率得到顯著提升[4]。
企業在對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進行全面實施時,由于受到的影響因素種類相對繁雜。為了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控,就要對成本管控平臺進行全面構建,在這樣的方式下,不僅可以使企業更加合理化的經營,還可以使相關管理方案的科學有效性顯著提升,從而使經營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進而使經營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另外,各個經營項目的類型不同,使得相關項目的構建標準也存在明顯差異性,這就要構建針對性的標準。同時對材料價格庫進行全面有效地創設,以此來使各個類型成本的管控被不斷強化,進而使營銷管理利潤能夠大幅度增加。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全新技術的普及應用,使得企業的發展運營受到一定影響。企業為了能夠更好地發展運營,要對動態成本管理工作有效實施,這就需要該方面的人才提供有效的支撐。但由于該方面的人才數量相對較少,所有企業要對培養信息化動態成本管理人才當成重要工作之一。企業可以通過培訓的方式,使工作人員對成本管理產生正確認知,并將信息化和成本動態化之間進行有效整合,以此來對信息化動態成本管理人才全面培養。為了使培訓的效果相對顯著,可以利用多樣化的培訓方式,可以采用相關講師講解的方式來使員工獲取全新的知識和技能,使自身知識結構得到有效完善,從而為自身向信息化動態成本管理人才轉變提供可能性。也可以增加適當的實際操作環節,使員工能夠將理論知識有效運用到實踐之中,以此來使知識得到有效掌握。另外,要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以及獎懲制度,使員工對培訓加強重視程度,也可以讓自身獲得相應的福利待遇,從而使自身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升,進而使自己向信息化動態成本管理人才有效轉變[5]。
信息化時代的來臨,需要企業對信息化加強重視,并對自身的工作思維有效轉變,以此來和時代發展趨勢保持一致性。動態成本管理的核心要點是在管理實施目標建設的基礎上,把管理實施目標當成成本控制的主要內容。一方面,對企業內部整體成本控制意識全面加強,這樣在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全面開展時,全面發揮有效的監督作用,進一步提升企業內部成本管理結構的透明性。另一方面,企業應不斷加強內部的成本考核工作,對企業成本采取科學、合理、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手段,同時成本核算內容要被企業所有員工進行監督。當監督力度得到不斷提升之后,企業在生產經營、成本管理中才能真正實現低成本、高效益。
同時,進一步探究企業動態成本管理的核心要點可知,除了上述核心要點外,內部員工管理也是企業動態成本管理核心的體現。換句話說,企業內部所開展的動態成本管理不僅是針對企業內部各項資金開展的管理,還是對企業員工開展的管理。員工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經營的主體之一,當員工自身核心價值不斷提升才能夠保障其注重企業的經濟發展,進而顯著增加企業的經濟利潤。與此同時,企業在對動態成本管理工作全面開展時,要合理化地運用相關工具,通過這樣的方式使企業內部存在的風險得到科學預測,還能夠全面掌控企業內部的實際運營狀況,以此來使工作效率以及相關辦事速度明顯提升,從而使盲目性所導致的企業風險無法得到有效掌控現象能夠被有效杜絕。除此之外,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成本管理,其對系統的全面性以及科學合理性提出要求。
為了使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得到有效加強,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各部門之間各盡其職。動態成本管理不單單是對企業整個運營流程中的工作進行不斷加強,還要將企業內部中的各個職能部門全部涵蓋其中。因此,在企業內部之中,各個部門之間都要對自身的職責有效履行,并對成本管理的動態性特點產生正確的認知且有效掌握,甚至要在管理決策的基礎上來對成本模式進行科學有效的調節。從監督部門的角度來講,該部門要對審計監督工作有效完成。從管理部門的角度來講,該部門要對市場整體變化狀況全面把握。從采購部門的角度來講,要在相關成本管理的要求下,來使得采購的合理性顯著提升。其次,人力資源部門要對資源有效協調。人力資源部門要在企業實際運行狀況的前提下,來對企業內部人力資源有效調配,使人力資源和企業生產水平保持同步性。雖然我國人力資源十分豐富,但是高新技術人員極度匱乏,而企業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高水平人才支撐。因此,要妥善完成人才錄用工作。特別是國內生產制作型企業,該類企業的勞動密集型特點相對突出,但由于先進技術以及設備的欠缺,使得企業只能夠和國外企業進行合作,對高端的技術以及先進設備等全面引進,以此來使工作人員綜合素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從而為企業的健康發展運營提供基礎保障。最后,使動態成本管理模式動態評價工作有效完成。動態成本管理模式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時市場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之中,所以要在固定時間周期的基礎上,來對成本控制工作進行持續性的開展。與此同時,要科學考評和判斷企業的生產結果,對問題進行挖掘并對相關改進意識有效制定。
從本文的論述中可知,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使得信息技術開展在各個領域中有效應用,此時在企業中動態成本管理全面應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使資金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還可以使業務處理效率大幅度提升,甚至能夠對固定資產有效規范。因此,要對信息化下企業動態成本管理要點進行不斷的探究,以此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體現,從而為企業的發展運營提供參考依據,進而為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