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李麗明
劉同學,女,班級團支書,長相秀美,家庭經濟較寬裕。大一第一學期獲優秀學生獎學金,大一第二學期因在外兼職耽誤課程,導致一門課不及格,補考也沒通過,需要重修。本來以為補考就是形式,補考肯定能通過的學生,得知消息后情緒激動,找到任課老師,認為兼職也是一種鍛煉,老師應該支持她,請求老師給她及格,并聲稱這是她一生的污點,絕不重修,如果不及格,就要退學,出去工作。老師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帶學生找到輔導員,請求輔導員幫助。
此案例中劉同學有兩個認識誤區:一是認為上課期間也可以去兼職,課程學習不重要,只要參加補考老師給通過就行。二是重修是一生的污點,如果重修就要退學。此案例反映出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學業和職業問題,以及對問題認識的偏激和因此導致的處理不當。根源在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還沒穩定。
1.如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并處理兼職和學業的關系。
2.如何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補考、重修并在處理問題過程中獲得成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1.傾聽理解,情感關懷,穩定情緒。
首先在學生和任課老師同時在場的情況下,輔導員應以傾聽、表達理解和情感關懷為主,以達到穩定學生情緒、了解具體情況的目的。輔導員請學生和任課老師一起在沒有其他人的辦公室坐下,給老師和學生倒杯水,給學生拿來紙巾讓她擦眼淚。然后盡量讓學生多說話,耐心地傾聽學生的傾訴。傾聽一方面可以獲取必要的信息,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寬松溫暖的氛圍中,充分宣泄不良情緒。期間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多表達情感關懷和同理心,如“我明白了,你是因為要重修非常難過,誰碰到這種情況都會很難過的”,然后通過詢問和交流,一邊了解情況,一邊穩定學生的情緒。待學生情緒稍緩和后,進一步了解學生在學校一年的學習生活情況,肯定學生前一個學期的成績,肯定她的要強、向上、積極進取的方面。
2.引導分析,發現問題,正確認識。
第一步,等學生情緒基本穩定后,引導幫助學生自己分析歸納是什么原因導致重修,幫助她分析整個過程,給予她認識上的指導。這里的關鍵點不是輔導員告訴學生問題在哪里,而是引導學生自己認識問題,不是指出學生的錯誤,而是正確分析和認識導致重修的原因。學生認識到先是因為去兼職缺課,考勤受到影響,然后因為缺課沒有掌握應該掌握的知識導致考試和補考都沒能通過,最終幫助學生認識遵守規章制度、認真完成課程學習的重要性。
第二步,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學會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立場思考問題。如果你是老師,學生上課有缺曠,考試又不及格,你能否違背原則給他及格。學生在冷靜下來之后,也表達了對老師的理解。
第三步,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認識目前的狀況,接受需要重修的現實,尋找最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首先,對學生提出不參加重修要退學的想法,幫助她分析退學以后會面臨什么。學生認識到退學將會面臨家庭、社會、學業等等更大的問題,退學的想法其實是一種逃避現實的一時沖動。其次,分析重修的現狀,鼓勵學生勇于面對現實,重拾自信。重修面臨的是一門課程的再學習,重修不是因為自己沒有學習能力,而是因為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導致的,只要勇于接受重修的挑戰,重修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最后,要舉一反三,指導學生正確認識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能力。第三步是最難的一步,也是學生在面對這次事件需要過的最大心理關、認識關。接受并認真對待重修,不是一次談話能完成的,需要任課教師、輔導員跟蹤指導。
3.跟蹤指導,完成重修,助力成長。
思想工作往往不是一次兩次談話能完全解決的,人的認識常常會有反復的過程,所以輔導員必須做跟蹤指導。在學生情緒完全穩定,基本能接受重修現實,主動和任課老師道歉后,輔導員和學生互加了QQ,以便進一步對學生進行跟蹤指導。當天晚上,輔導員又在QQ上和學生聊天,跟蹤關注學生的心理及認識。輔導員首先關心她在做什么,吃飯了沒有,以了解學生心理變化的狀況。然后在表達關懷的前提下,再進一步了解學生對今天發生的事的感受。學生仍然表示“就覺得是個污點,做啥事都煩。”輔導員通過表達理解和分析,進一步舒緩學生郁悶心理,并鼓勵學生重拾自信,振奮精神,勇往直前。聊天中要注意抓住學生積極的語言,如“老師,我會努力,盡量讓自己心態變好”“我想我明白了現在還是學業最重要”等,及時表達對學生勇于接受現實、積極對待重修的信任。
認識到問題是一回事,真正去實施重修還需要過行動過程中的心理關。在學院重修確認手續辦理過程中,輔導員要一直跟蹤學生是否辦理了手續,關注她辦重修確認手續的心理過程,防止學生因為心理上的排斥沒有完成重修確認和繳納重修費環節。學生終于辦完重修手續后告訴輔導員:“感謝老師關心,已經沒問題了,我想了想,正常手續還是要走的,現在畢業才是我最重要的任務!”
在一學期的重修中,輔導員一方面關注學生,隨時了解有沒有問題,另一方面與任課老師聯系了解其重修情況,并請任課老師和班主任在學業指導的同時多關注其心理和情緒變化,形成全員參與、全過程育人,齊幫共扶的合力。在學期末,學生順利通過了重修。
1.關懷包容,教育引導是解決青年學生一時沖動或偏激的有效方法。
2.認識問題,提升能力是在青年學生犯了錯誤、做了錯事后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產生問題的根源,找到解決問題方法、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必然路徑。
3.跟蹤鼓勵,振奮精神是在學生認識到錯誤后,幫助學生積極實施糾錯行動,完成重修程序、鞏固教育成果的必須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