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愛華
啟東市第一中學 (江蘇省啟東市 226200)
相比較于其他學科,高中歷史學科看似和我們的生活實際聯系并不緊密,但是,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學習歷史可以讓學生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了解華夏文明的發展歷程,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偉大的理想信念卻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在這樣的背景下探討生活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也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在我國,生活化教學的概念最初是在上世紀出由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唐行之先生的理念包含了“生活必需教育”,“生活教育是生活本身所有內容”,“教育的根本意義是應對生活的變化,生活時刻都有變化,所以生活中也時刻都有不同的教育方式”等。主要內容就是生活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并且教育形式會隨著生活的變化而變化,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時至今日,雖然我國教育學的發展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但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卻依然是我們踐行素質教育時所必須參考的重要理論依據。
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具體原因包含以下兩點:首先,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需要生活化教學的刺激。近年來,我國一直都在大力的推行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其目的就是將我國的教育模式從傳統的“教師+課堂+教材”的固有思維中解脫出來,站在助力學生發展的角度,讓一切教育教學活動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來服務,而這個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展開思考和探究就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而要想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充分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學習興趣,就必須不斷改變教學方法,用學生樂于接受而且感興趣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之中。而這個過程中,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化的模式,無疑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并且將教師所傳授的課本中的知識同具體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這樣學生自然會因為所學的東西是自己所熟悉的東西而主動的開展學習。其次,生活是教學服務的對象和目標。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同時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成長和學習、生活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只是注重對課本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課本知識同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那么學生所學到的內容無疑都是紙上談兵,無法讓所學的知識更好的發揮起應有的作用。而生活化教學則是將生活與學習緊密相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看到所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且在生活的實踐與思考中更好地應用所學的知識。
歷史生活化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將歷史學科的教學同具體的生活內容相結合,通過貼近學生的生活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課本中的歷史知識,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樹立偉大的理想信念以及正確的三觀和歷史觀。歷史生活化教學的重要途徑就是歷史教學的生活化,也就是說教師需要結合歷史學科的每一節課的具體內容,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教學手段,將課本中的歷史知識和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內容相結合,從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場景以及生活中的事物入手,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展開歷史課本中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理解能力的同時,也能夠用熟悉的場景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
目前隨著我國各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僅使得我們所掌握的信息迎來了大爆發的時代,同樣也推動了教育方式和教學理念的改革,尤其是關系到國家未來發展的義務教育和中學階段的教育。而國家對于人才的需求也由過去的專業化的人才逐漸轉向了具有綜合素養的人才,這也就意味著我國未來的建設者不僅需要掌握某一領域的專項知識,同樣也需要具備良好的綜合素養,才能夠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國家建設的需要?;谶@樣的需要,當前學校的教育也由過去的應試教育開始轉變為更加利于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這其中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探索能力都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而歷史學科作為一門能夠幫助青年學子了解國家的過去,了解人類發展的歷程,并且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念和遠大理想的重要科目在學生的成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時間跨度比較久,所以其中也涉及到了大量歷史學的信息,包括年份事件以及歷史事件所帶來的影響等內容,這些對于學生來說都是比較枯燥的。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則是需要將歷史學中的知識同具體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感受和了解到歷史發展同我們當前生活的聯系,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用正確的態度來看待歷史,能夠以歷史為鑒更好的面對未來。
我們在前文中也提到,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歷史學中的應用主要是指教師能夠將課本中的歷史知識同學生能夠理解的更加直觀的生活相聯系,讓學生不僅能夠學到課本中的歷史知識,同樣還能夠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具體的生活實踐之中??墒窃趯嶋H開展歷史學科學習的時候,很多教師并沒有對生活化的歷史教學有正確的認知,沒有意識到生活化的高中歷史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作用。日積月累,學生難免會因為枯燥的背誦和學習而對歷史學科產生厭倦的心理,自然也就不會主動配合教師了。
生活化的歷史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學好課本中的知識,還需要教師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后作業來讓學生自主的探索和學習歷史知識。比如說針對某一歷史事件引導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學習的方式,利用課后的時間查找資料進行分析之后撰寫成簡短的論文。而這就需要學生在課余時間花費一些精力從互聯網或者圖書館去查找資料。然而高中階段的學習又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所以很多家長認為學生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課本知識的學習上,因此這也使得學生在課余時間查找資料成為了很多家長眼中不務正業的表現。很多家長甚至會拒絕為學生提供課余時間尋找資料的條件,所以這也就導致了生活化的高中歷史教學很難收獲實效。
歷史學科的知識看似只是課本中枯燥的年份與歷史事件,但是對于身處歷史洪流中的我們來說,歷史學所包含的內容其實包羅萬象。而生活化的高中歷史教學,更要求教師能夠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將書本中的歷史知識同生活中的熱點時事和學生比較關注的重點緊密相連。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歷史教學的時候,不應僅僅將目光局限在課本之上。還應該多關注熱點時事,關注學生所關心的熱點問題。并且能夠在不脫離課本內容的情況下,用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將歷史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高中歷史教師的知識儲備和專業素養僅僅能夠滿足對于課本中知識的傳授,卻距離生活化的歷史教學有一定的差距,這也使得生活化的歷史教學難以更好的開展。
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能夠用所學的知識更好的服務于生活,所以我們也同樣可以理解為如果無法將生活實際同具體的學科知識相結合,那么所有的知識教學都是紙上談兵。歷史學科看似和我們的實際生活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但是當下我們的一舉一動又是在歷史發展的基礎之上不斷前行的,我們即是歷史的經歷者,同樣也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便是歷史和生活最為現實的聯系。而在實際的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由于面臨著高考的挑戰,所以大多數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雖然也會考慮到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教學目標,但是也會將更多的重心放在提升成績之上,這就使得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過程都很難接地氣,學習的重點也往往是對歷史知識點的學習和枯燥的背誦,學生很難真正感受到歷史學科所具有的魅力。
而受到高考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在評價學生對于歷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的時候,往往也只是以學生每次課后完成作業的情況以及學生每次考試所取得的成績為衡量標準。但生活化的歷史學科教學,培養的不僅僅是學生對于歷史觀點的掌握能力,同樣也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歷史觀念以及思維能力。片面單一的教學評價就很難全面地了解學生在學習歷史后在品德和思維能力、探索能力以及歷史觀念等方面的改變。所以這也就使得生活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要想讓生活化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應該對生活化教學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對于歷史學科學習的重要作用有正確的認知。所以作為高中歷史教師,也應該在教學中身體力行的成為生活化歷史教學的倡導者和實踐者,通過聯系教學實際和學生的發展來不斷的思考生活化的歷史教學對于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重要作用。從而在這種正確認知的指導下更好地開展歷史學科的教學,讓生活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在人類近千年的奮斗歷史中積累下了寶貴的經驗,同樣也讓歷史學科變得豐富多彩、包羅萬象。不僅包含了大量的歷史事件,同樣也包含了大量偉大的思想和璀璨的文化,涉及到的內容更是包含了科學技術、文化、思想等各個方面。而要想能夠講好高中歷史課,讓學生通過生活化的高中歷史教學掌握更多的知識,感受到歷史本身所蘊含的魅力,并且在這種魅力的影響下,更加主動地投入到歷史知識的學習中,就需要授課的教師能夠首先具備龐大的知識儲備體系和更加專業的歷史學科教學素養。尤其像新的人教版歷史教材,其包含的內容之多,時間跨度之大,涉及范圍領域之廣都遠超以往。比如,在講授《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的時候,教師需要知道這節課的內容不僅涉及到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還包括了蘇聯以及東歐地區的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應該僅僅將目光局限于課本知識之上,還應該利用互聯網或者去圖書館等途徑查找各種涉及到近代社會主義國家發展與變化的歷史內容,了解東歐、蘇聯以及近代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了解其中的歷史大事件,以及每個事件對于國際和國內形勢的影響。還可以將最近時政熱點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作為切入點,還可以穿插復習介紹“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這課,從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宗教淵源等角度多方位分析,增強思維的活躍性。
生活化的歷史教學,不僅需要學生在課堂學習知識,也需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查找資料、參觀歷史博物館等方式來探索歷史知識,并且對自己學到的知識有更加深刻和直觀的了解。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能夠以家長會或者校園開放日為契機,向家長宣傳生活化的歷史教學,對于學生綜合素養和成長起到重要作用。這樣家長才會配合教師開展生活化的歷史教學,從而也能夠將生活化的歷史教學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比如,一般學生都愛看電視,所以我利用寒假時間布置了觀看《覺醒年代》寫分析總結,家長也一般都愿意配合。這樣既調動了熱情也更加形象的理解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等考點。如講授“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這課,我鼓勵家長帶著學生一起利用周末的時間參觀啟東版畫藝術中心,通過觀看藝術作品、留下的老物件等,直觀的了解我國近年來的發展和變化,體會改革開放的重大作用。
在歷史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是生活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法,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往往會在課程設計階段將每一節課所講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然后結合知識點創設出更加容易讓學生理解并且能夠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生活情境,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從而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化情境的影響下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最近北京冬奧會在學生中間的熱度很高,而我國成功舉辦奧運會這一歷史事件也又一次向世人證明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公平競爭、團結世界的偉大愿景。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也可以以這一熱點為切入點,讓學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穿越到了1980 年第1 次參加冬奧會時,學生會面臨什么樣的國際歷史發展形勢和我國的歷史發展現狀,然后深入地分析面臨當時的局勢,中國為什么要派出奧運健兒參加冬奧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從課本中了解當時的國際和國內形勢,還可以通過從各種途徑查找資料來了解當時的歷史情況,并且在這種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比過往的歷史和當前我國奧運健兒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績來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也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歷史知識。
面臨高考的壓力,雖然成績始終都是衡量學生對于歷史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指標,但是在開展生活化的歷史教學的時候,教師也同樣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從而以此為參考更好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比如,我們以《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的“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這課為例,教師可以選擇《社會信息和文化多樣性》為題目引導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形成論文,來闡述自己對于這一題目的觀點。也可以舉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服飾(西服、牛仔褲)、飲食(漢堡、面包)、出行(汽車、飛機)、娛樂(好萊塢大片)等等,這些學生平時生活中常常接觸到的事物,更加清晰的認識當今全球化發展時代世界各地聯系緊密性。教師在評價學習效果的時候,也可以通過他們在論文中所體現出來的觀點來評判學生掌握情況。這樣就不僅僅將對于歷史教學的成效局限于分數之上了,還可以從各種角度來對學生有更加全面的評價。
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生活化的歷史教學都還是一種比較陌生的教學方式,但是站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角度來看生活化的歷史教學,則可以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歷史學科學習的魅力,并且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通過探索和自主學習來更加全面客觀的掌握歷史學的知識,以此來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念、樹立遠大的理想。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歷史教學的時候,也要了解當前高中歷史教學生活化所存在的不足,并且通過多種多樣的手段來提升生活化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