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偉
(石家莊市裕華區南位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小學一年級拼音學習是學生奠定漢語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學生掌握正確的拼音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識字和認知學習,為學生后期的閱讀理解、寫作、口語交流等環節的學習奠定重要基礎。一年級學生受到身心發育方面的因素影響,有著較重的好奇心,活潑好動,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學習毅力不足。針對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情況和拼音教學活動的重要性,開展教學趣味性方面的探索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教學意義。
當前小學一年級開展拼音教學活動時,部分教師仍然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認為拼音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學生通過記憶、背誦的方式開展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和課后作業規定學生多記、多背、多寫,缺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忽視了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情況。教師教學理念的落后,使很多一年級學生對拼音內容的學習缺乏積極主動性,在反復背誦、拼寫過程中逐漸出現厭學心理,學習壓力較大,進而無法保證學習效果。教師受到自身教學思想的影響,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缺乏對拼音教學方法的創新意識,無法運用更具趣味性、多樣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無法提高學生拼音學習熱情。
教學方法單一、枯燥是當前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活動較為顯著的問題之一,部分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了拼音字母發音、拼音組合規律等知識的傳遞方面,缺乏與學生學習特點、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有效融合,導致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除此之外,教師缺乏對拼音教學活動的深刻認識,沒有認識到拼音教學活動與識字教學活動之間的緊密聯系,缺乏與學生生活常識內容的有效融合,使得拼音教學活動過于孤立,無法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針對上述內容對當前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活動存在的現狀問題,要積極探索提高拼音教學趣味性的策略,我們從培養學生濃厚的拼音學習興趣、運用趣味性教學方法和融入與學生生活聯系更為緊密的趣味性教學內容幾方面開展了較為深入的探索。
在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活動中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可以通過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作為途徑,以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為手段,結合一年級學生學情,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拼音教學方案,來提升拼音教學效率和質量,提高教學趣味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拼音學習興趣的目的。
以情境教學活動在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中的應用為例,情境教學可以通過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真實和生動的學習場景等方法,充分激發學生好奇心理,使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增強學習興趣。以最基礎的“a、o、e”拼音教學內容為例,在開展情境創設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將歌唱練習活動中的“aaa”、公雞晨起打鳴“ooo”、大白鵝伸長脖子“eee”等生動、趣味的場景融入到教學當中去。動態、形象的學習資料,更能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使學生更加主動地開展模仿、學習,當學生再學習“a、o、e”拼音知識時,能夠通過回憶學習資料,更加快速準確地掌握到學習重點,客觀上起到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理解和記憶的作用。情境創設還可依據具體拼音教學內容,以更為豐富和多樣化的場景創設方式融入到一年級拼音教學活動中。以“an、en、in、ang、eng、ing”發音教學為例,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的方法進行,現將上述拼音字母進行分組,以“an 和ang”、“en 和eng”、“in 和ing”作為組合的方式開展學習。在生活情境創設過程中融入上述字母發音內容,使學生通過對生活場景的想象和學習來區分字母發音差異。比如:“早晨,當我昂首挺胸走在街上的時候看到了老師,然后我稍微低了低頭,向老師問候早安。”從中提取“昂”“安”。“我來到外婆家,摁下了門鈴,表弟橫沖直闖的跑來給我開門。”從中提取“摁”“橫”。“一個陰沉沉的下午,我看到天空中飛來了一只老鷹。”從中提取“陰”“鷹”。通過上述學生更加熟悉的具有強烈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的創設,更能激發學生自主思考,使學生通過對上述場景的想象,來體會不同字母發音的差異性,增強學生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小學一年級學生性格活躍、思維活躍、定力不足,課堂紀律性較差,針對學生這一特點,在拼音教學活動中融入游戲,更加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課堂活動參與興趣的作用。
游戲教學方法在拼音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通過教師和學生共同商議的方式來決定,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權利,更容易培養學生的自覺性,使學生更為主動地參與到游戲學習當中來。比如拼音接龍游戲,使學生通過接龍的方式說出拼音中包含韻母“an”的生字。該游戲的開展不僅加強了學生對“an”的發音理解與記憶,還豐富了學生的識字量,使學生認識到拼音學習對于識字的重要性,增強學生拼音學習動力。游戲教學內容還可通過有節奏的律動節拍方式進行,使學生在開展聲母、韻母表的記憶與背誦過程中,運用更具韻律特點的聲音、肢體運動等方式進行配合,提高記憶效率。除此之外給聲母、韻母找朋友的游戲,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正確拼音組合的學習。總而言之,豐富多樣的游戲活動,對于一年級學生更具吸引力,能夠降低單一、枯燥教學帶給學生的學習壓力感受,使學生在更加開放、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開展拼音知識的理解、記憶與運用。
在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活動中融入生活趣味內容,不僅是提高拼音教學活動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的重要途徑,能夠使小學一年級學生認識到拼音學習與自身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生學習認知水平,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思想引導和促進作用。在拼音教學中融入生活知識內容,可以使學生通過與生活的聯系,來加強拼音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以“zhuan、chuan、shuan”拼音學習為例,可以通過“轉、穿、涮”作為知識載體,通過與學生生活中的“轉動、轉身、旋轉”、“穿衣服、穿過橋洞、穿針引線”、“涮鍋、涮洗、涮羊肉”等增強拼音教學內容的生活趣味性。學生在對趣味生活場景的想象、討論過程中加深了記憶和理解,還可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使學生說出與上述拼音內容相關的其他生活內容,或者學生在生活中遇到類似場景后能夠聯想到拼音知識,增強學生拼音知識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為有效改善當前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活動存在的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和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問題,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運用豐富的情境創設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生動、形象的情境當中培養學生濃厚的拼音學習興趣;游戲教學方法符合一年級學生學習特點和需求,能夠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生活趣味化教學內容的融入,能夠提升學生對拼音學習重要性的認識,使學生將學習與生活進行緊密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