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耀艷
學前教育階段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淺談
來耀艷
(甘肅省景泰縣第一幼兒園,甘肅景泰730400)
早期閱讀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學前教育階段開展組織開展閱讀活動應引起幼兒教師的重視。對于幼兒而言閱讀能夠豐富其情感,在閱讀中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發揮幼兒的想象力,促進幼兒健康發展。幼兒教育階段要抓住這一黃金時期,組織開展閱讀活動,提高幼兒認知能力,培養幼兒綜合能力。文章結合學前教育實際情況,在文中先分析了幼兒教育階段組織開展閱讀活動的重要意義,然后提出具體的實施途徑和方法,以期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促進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
學前教育;早期閱讀能力;培養途徑
幼兒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迅速,因此閱讀對幼兒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幼兒時期開展閱讀活動,通過基礎、初級的訓練,在愉快、豐富的互動中使幼兒對閱讀產生興趣。早期幼兒閱讀活動的開展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利用豐富的資源開展活動,在活動中鍛煉幼兒的綜合能力,從而實現幼兒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幼兒這個年齡段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幼兒參與的社會性活動較少。但幼兒所處的社會環境,對幼兒的社會性有一定要求。只有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幼兒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在幼兒教育早期閱讀教育開展中設計的兒歌、語言、故事等內容都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密切相關,從而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提高幼兒的社會性,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在早期閱讀讀物中有很多社會性的內容,都以故事的形式為幼兒展示,從而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提升。
幼兒教育階段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時節,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教師要注重語言能力對于幼兒發展的重要性,組織開展閱讀活動能夠有效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幼兒教育階段的孩子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時常主動地模仿大人的行為、說話。早期閱讀活動能夠幫助幼兒掌握更多的詞匯,認識語法結構,有效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這也為以后升入小學階段學習的閱讀、寫作等內容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幼兒教育階段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對于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常忽視,這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一定影響。幼兒的閱讀能力與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密切相關,前者可促進后者健康發展,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能夠滿足幼兒好奇心,幼兒階段的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但是教師或家長有時會采取強硬的方式束縛孩子,這會打擊到幼兒的好奇心,從而影響幼兒的內心發展,不利于幼兒思維體系的形成。第二,早期閱讀活動能夠鍛煉幼兒的想象力,使幼兒身心愉悅地參與活動。在閱讀活動中幼兒被繪本書中的插圖和文字吸引,從而陷入思考中,將自己想象為故事中的人物,自己真實參與到故事中,這樣全身心地融入閱讀中,放松身心,從而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在幼兒教育中,從表面看閱讀能力與智力發展聯系并不大,但實際上兩者存在密切的關系。幼兒智力的發展需要時間的積累,幼兒的智力無法在短期內提升。為了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教師要加強思維訓練,思維訓練能夠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幫助幼兒理解抽象的事物。這樣的閱讀活動也使幼兒的概括力得到了鍛煉,在幼兒閱讀中需要理解閱讀內容,在教師的引導下概括故事內容,從而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引發幼兒的閱讀中展開想象并思考,從而發揮出早期閱讀的意義,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早期閱讀教育的開展應在幼兒教育階段實施,這一時期開展能夠使幼兒得到全面的鍛煉,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幼兒閱讀活動的開展,教師要全面掌握幼兒的身心特點,營造適合幼兒的閱讀環境,使幼兒先對閱讀產生興趣,然后閱讀活動才能更順利地開展。
首先,創建閱讀區域。通過創設多功能的閱讀區,調動幼兒參與興趣,同時教師要結合幼兒興趣點對閱讀區域進行細致劃分,如寶寶閱讀區、親子閱讀區、多功能圖書操作區、圖書修補區等等。閱讀區域是面向幼兒園全體幼兒的,對幼兒全天開放。為了確保幼兒的閱讀質量,小班幼兒需要在教師或父母的陪同下閱讀,中班大班幼兒可以在教師的組織下閱讀。閱讀區域材料的選擇,教師要結合各個年齡段幼兒的特點,選擇讀物,對閱讀書籍進行及時更新,從而確保幼兒在閱讀區域能夠愛上閱讀,培養幼兒閱讀能力。將閱讀內容與幼兒興趣相結合,教師可以精心設計閱讀區,在閱讀區中為幼兒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優質書籍,幼兒也可以從家中帶來自己喜歡的書籍,分享給大家。將圖書擺放在閱讀區域中,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教師要細致觀察幼兒閱讀中的實際情況,在幼兒需要幫助時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此外,教師要認識到閱讀能力的形成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需要在實踐中加以引導和訓練。
其次,集體閱讀。集體閱讀是創造良好閱讀環境的重要方式,能夠有效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嘗試組織開展集體閱讀活動,引導幼兒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在集體閱讀中,每個幼兒手中都要有一本讀物,教師通過巡視的方式及時掌握幼兒的閱讀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幼兒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
再次,故事比賽閱讀。定期開展繪本故事演講比賽,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幼兒逐漸地喜歡上閱讀,將自己看到的故事講出來,這樣可以帶動很多幼兒喜歡閱讀。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繪本故事演講比賽,最后要在班級中評選出前三名,并且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能夠激發出幼兒對閱讀的興趣,使幼兒更愿意主動參與到閱讀活動。
在幼兒教育階段,教師要認識到幼兒與中小學生有很大的區別,在早期閱讀中幼兒缺少閱讀主動性、自覺性,因此,這需要幼兒教師從幼兒的特點入手,組織豐富的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豐富閱讀活動內容,使幼兒想要主動參與到閱讀中,在閱讀中積累豐富的知識。學前教育時期開展閱讀,教師要注重教授幼兒閱讀方法,為幼兒創建愉快的閱讀環境,組織趣味豐富的閱讀活動,使幼兒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活動中積累知識和閱讀經驗,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趣味圖書制作活動,引導幼兒參與到圖書制作活動中,比如制作家庭生活故事、童話故事續編、科學知識介紹等圖書。在圖書制作過程中,由于幼兒年齡小,經驗不足,教師要進行有針對性地引導,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設定主題,根據主題讓幼兒選擇適合的畫面制作,如剪貼、繪畫等,通過口述的方式,由家長或教師幫助配合簡單的文字,最后做好封面。圖書制作完成后,小伙伴間可以進行分享交流,談一談制作中發生的趣事和制作心得。在圖書制作活動中,幼兒的動手能力、語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同時也掌握了構成圖書的要素有哪些,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體驗。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在掌握幼兒閱讀基礎的前提下組織開展閱讀活動。例如將繪本故事圖片內容打亂,然后由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記憶對故事圖片進行排序。幼兒排序的過程體現出其對繪本故事的閱讀情況,同時鍛煉了幼兒的分析能力和記憶能力。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內容還有很多,活動內容的設計要完全契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這樣的閱讀活動幼兒才能夠得到有效鍛煉,提高幼兒閱讀能力。
幼兒階段的孩子對書本并沒有太多認識,雖然很多家庭在教育上會運用書籍,但大部分是由家長閱讀,幼兒聆聽,而實際上幼兒對閱讀內容了解得并不多。因此,在組織開展閱讀活動時教師要為幼兒創造接觸圖書的機會,先幫助幼兒對閱讀內容有初步的認識,逐步培養興趣和良好的習慣,最后幼兒才能夠形成能力。教師可以采取編兒歌的方式,幫助幼兒了解每本書,如,“小圖書真有趣,有封面、有封底,里面的故事怎么看,一頁一頁往后翻,從左到右別漏掉。”教師可以配合簡單的動作,幫助幼兒了解看書的順序,培養偶爾養成好的習慣,這是早期閱讀的重要環節,幫助幼兒清晰認識書目,這樣后面活動才能順利地開展。
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幼兒接觸的書目以故事類為主,其中繪本較多,這類的故事書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能夠有效吸引幼兒的閱讀興趣,激發幼兒想要閱讀的欲望。教師可以先為幼兒選擇一些簡單的讀物,故事情節有趣生動,便于幼兒理解,使幼兒邊看圖畫邊閱讀,幫助幼兒掃清文字閱讀障礙,確保閱讀活動有效開展。這樣的閱讀活動實施效果很好,并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逐步地積累中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發展。提高繪本閱讀活動的趣味性,引導幼兒在趣味活動中開展閱讀。例如在開展“星星警察”閱讀活動時,教師可以采用音樂創設黑夜靜悄悄的氛圍,這時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門了,這時教師可以提問:“小老鼠要去干什么呢?”看似簡單的問題但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求知欲,使幼兒產生想要了解整個故事的好奇心。這樣的閱讀活動開展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身心水平,對鍛煉幼兒的閱讀能力有很大幫助,輕松的閱讀環境使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更高,從而在閱讀中逐漸了解閱讀的過程,在長期積累中形成閱讀能力。
早期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認識到這一時期讓幼兒產生愉快閱讀體驗的重要性,這樣幼兒在后面的閱讀中才會主動參與,并逐漸地形成閱讀能力。在實踐教學中,讓幼兒體驗閱讀樂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出有效引導。教師可以為幼兒精選一些輕松有趣的讀物,特別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童話故事,使幼兒在閱讀中產生愉快的體驗。教師在引導幼兒閱讀時,要引導幼兒在掌握閱讀內容的同時,領悟故事背后的簡單道理,使幼兒能夠在閱讀中有更多的收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在閱讀活動開展中教師要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先創設相應的閱讀場景,使幼兒積極融入其中。
例如在組織“小黃雞和小黑雞”閱讀活動時,教師可先創設樹林、草地的場景,而幼兒就是活潑可愛的小黑雞、小黃雞,大家一起捉蟲子玩游戲。這個閱讀活動在游戲情境中開展,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產生了良好的閱讀體驗,從而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在閱讀的同時產生快樂的體驗。在閱讀活動中教師需要精心挑選讀物,因為并不是所有的讀物都適合幼兒閱讀,適合幼兒的讀物才能夠發揮培養幼兒閱讀興趣,鍛煉幼兒閱讀思維的作用,這樣的讀物才能使幼兒產生愉快的體驗。如果只是選擇幼兒讀物,引導幼兒枯燥地閱讀,長期發展下去,幼兒的閱讀積極性會逐漸降低。為避免產生這種現象,教師要注重創設豐富的閱讀活動,為幼兒精選讀物,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閱讀興趣入手,實現興趣與閱讀活動的整合,使幼兒可以主動參與到閱讀活動中,確保閱讀符合幼兒知識水平和身心特點的讀物。這樣的閱讀活動才是有效的,才能夠高質量地開展,確保早期幼兒閱讀教學質量。
在幼兒教育中,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在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時,教師要善于運用輔助工具,使閱讀活動推進得更順利、高效。在創設閱讀氛圍和閱讀畫面時,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技術,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幫助幼兒更快地融入到閱讀活動中,有效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和好奇心。在閱讀活動準備階段,教師要結合閱讀內容收集豐富的資料,比如閱讀中播放的短片內容,也可以創設趣味性的小游戲,發揮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功能開展閱讀活動。多媒體技術引入下的閱讀活動會更生動有趣,有效提高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在豐富的閱讀活動中不斷培養幼兒的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例如在“小螞蟻”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技術,幫助幼兒掌握繪本閱讀內容,這個繪本閱讀內容講述了一只小螞蟻看到了一塊面包,將面包搬回家的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主閱讀內容,在讀到“在小動物的共同幫助下,面包咕嚕嚕向前,突然小螞蟻停下來了”,這時教師引入多媒體為幼兒展示圖片內容:“原來是前面有一條小河擋住的路”,幼兒會跟著產生疑問,“這時該怎么辦呢?”并會產生想要知道故事后面發展的想法。這個過程有效調動了幼兒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將幼兒帶入到閱讀情境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主閱讀,在閱讀中尋找答案。整個閱讀活動輕松趣味,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幫助幼兒在腦海中思考,并建立想象畫面,教授幼兒閱讀方法,鍛煉幼兒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幼兒教育作為幼兒第一次參與的集體教育,更是啟蒙教育的重要形式,這一時期的教育工作質量對幼兒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早期閱讀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組織幼兒閱讀能夠使幼兒的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鍛煉。為了充分發揮早期閱讀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意義,教師要從幼兒的身心特點出發,創新閱讀形式,優化閱讀內容,營造閱讀環境,培養幼兒閱讀興趣,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為幼兒未來的全面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1] 戴陽陽.淺析幼兒早期閱讀教學策略[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1(3):111.
[2] 劉麗麗.開啟幼兒的閱讀之門——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J].家教世界·V家長,2021(6):64.
[3] 韓小敏.幼兒早期閱讀的開展探討[J].華夏教師,2020(29):10-11.
[4] 趙國秀.繪本閱讀在幼兒早期閱讀中的應用[J].家長(上旬刊),2021(3):167-168.
[5] 王紅梅.幼兒早期閱讀的立體化建構[J].教師博覽(科研版),2021(5):89-90.
[6] 熱娜古麗·阿不拉.淺談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培養[J].數碼設計(下),2021,10(6):266.
G619
A
1002-7661(2022)14-0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