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葉葭
新時代背景下對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探究
蔡葉葭
(昆山高新區南星瀆幼兒園,江蘇蘇州215300)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個體進行終身學習的重要方法,在新時代的背景影響下,全面素質教育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幼兒教育也開始更加注重對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的引導,在培養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同時,希望可以提升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以為其將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就此,本文主要從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對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現狀和具體實踐策略展開相應分析與探究。
新時代背景;幼兒;早期閱讀能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把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明確納入了幼兒園的教育體系當中,不僅強調了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還要求新時期的幼兒教育應該切實把握3~6歲這一幼兒語言和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充分認識閱讀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作用,以在建構良性閱讀環境的同時,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使其在積極地參與和主動地閱讀中獲得早期閱讀能力的發展,為后續可以更好地參與學習奠定有利的基礎?;诖?,筆者從自身的幼兒教育經驗出發,就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進行深入論述,希望可以在保證幼兒閱讀活動質量的同時,助力幼兒收獲終身的“財富”。
3~6歲也是幼兒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可以使幼兒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獲得語言傾聽能力的鍛煉,可以在閱讀和觀看故事畫面的過程中進行大膽地想象與聯想,能夠進一步優化幼兒的語言思維和組織能力。同時也可以引導幼兒從閱讀文本中學習積累一些語言詞匯和表達句式,從而在有效的信息“輸入”和教師與家長的閱讀指導過程中推進幼兒語言表達欲望的提升,使其想要也敢于將自己對文本的感知表達出來,有效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自信心,真正促成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正所謂“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可以拓寬人們的知識視野,同時也可以提升人們的人文素養。雖然幼兒園的小朋友沒有多少文字儲備,甚至有的幼兒一個字都不認識,但是立足于幼兒思維設計的兒童圖書卻可以通過形象豐富的圖畫內容讓幼兒從中“提取”很多信息,使其可以在參與早期閱讀活動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想象,以及對圖畫內容的猜測了解整個故事的發展和重點情節,從而在教師的長期閱讀引導和幼兒的長期閱讀堅持中,有效推進幼兒理解、概括等邏輯思維的發展,推進幼兒智力的成長。
早期幼兒閱讀活動的開展除了需要教師的閱讀講解和閱讀陪同之外,還離不開家長的閱讀參與,從而可以使幼兒在欣賞圖書內容、了解有趣故事的過程中產生與教師、與家長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這不僅能夠增進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了解,優化幼兒與家長之間的親子關系,還能使幼兒在被陪伴、被關注、被重視的閱讀體驗中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這既有助于幼兒可以更好地融入和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還能助力幼兒的個性化成長,使其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態度參與到今后的學習與生活當中。
隨著全面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人心,不光是幼兒家長社會各界對幼兒教育的關注度都越來越高,幼兒園方面也在相關幼兒教育改革要求的指引下更加重視對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但是受傳統幼兒教育理念和相關幼兒教師素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早期閱讀活動時,往往只注重自己的閱讀引導想法,想帶幼兒讀什么就讀什么,卻對幼兒心理需求和成長需求的考慮不到位,難以充分調動幼兒的閱讀積極性。而且在區域活動時間,教師也只是根據自己的意愿為幼兒提供閱讀資源,讓幼兒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卻忽視了對幼兒的閱讀引領,這樣不科學的閱讀指導方法很容易讓幼兒在盲目的閱讀中逐漸消磨掉自己的閱讀熱情,更難以培養幼兒良好的早期閱讀能力。
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養成更需要幼兒教師的長期堅持與積極引導。但是在新時代素質教育背景的引領下,一部分幼兒園和教師還是比較看重對幼兒科學文化知識的啟蒙,認為這種立竿見影的教育可以讓家長們看到幼兒園的教育成效。尤其是到了大班,很多教師不再重視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而是轉向對拼音或者相關數學知識的教學,將關注點放在了幼小銜接上,以至于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不被重視和中斷,嚴重影響幼兒的閱讀延續性,使其剛剛建立起來的閱讀習慣就此“擱置”,嚴重限制了幼兒園閱讀活動的高質量開展,更影響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養成。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影響著眾多學生家長的教育認知,也是幼兒家長腦海中時常會浮現的一句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長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同時也使家長們過于關注孩子的科學文化知識素養,而忽視了對孩子其他方面的培養。以至于在幼兒園階段家長們也只是將教育的關注點放在語文、數學、英語,甚至是藝術等方面的培養上,對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明白更不重視。這就使得幼兒園和幼兒教師在組織開展早期閱讀活動時,會有部分家長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他們認為看這些圖畫書是影響孩子知識學習的,是對孩子后期的學習沒有幫助的,從而造成家庭閱讀活動的開展不順利,造成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提升障礙。
環境被稱為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不說話的“老師”,其能夠帶給正處于形象思維發展階段的幼兒潛移默化的引領與影響。因此在組織開展早期閱讀活動時,教師一定要注意根據幼兒的年齡等成長特點、成長需求,為其建構適宜的閱讀環境,使小朋友們可以在隨時隨地參與閱讀、接受閱讀的熏陶,也可以在良好的閱讀環境中安心、積極、主動地完成閱讀,促成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也為其早期閱讀能力的養成做好準備。
以筆者任教的幼兒園為例,在幼兒園的公共走廊的墻壁上,專門繪制了《海底100層的房子》,以在美化幼兒園公共環境的同時,讓小朋友們跟隨繪本故事找到自己的教室、找到其他功能教室。同時各個班級還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整體特點,建構班級主題閱讀空間。比如,小班幼兒年齡比較小,對幼兒園的一切事物都相對比較陌生、缺乏安全感。在建構閱讀空間時,小班教師便在主題區域投放了一頂可以容納5~6名幼兒的帳篷作為“閱讀小屋”,并且在閱讀小屋里不僅為幼兒準備了豐富多樣的適齡繪本、圖書、卡片等閱讀資源,還投放了顏色柔和且柔軟的地墊、毛絨玩具、抱枕等,在構建溫馨閱讀環境的同時,使小朋友們可以以任何自己喜歡和舒適的姿勢參與閱讀。不僅如此,閱讀環境的構建還少不了家庭教育的支撐,教師便要在組織開展早期閱讀活動的同時,引導幼兒家長對家庭閱讀環境進行優化,除了為幼兒整理出一個整潔、明亮的閱讀空間之外,最好家長在陪伴孩子進行閱讀時可以放下手頭的工作,專心陪孩子閱讀,并保證家庭環境的安靜與和諧,從而使幼兒可以更加專心和安心地投入于閱讀當中,并在保證閱讀質量的同時,逐步“喚醒”幼兒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幼兒園小朋友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比較感性,對自己喜歡的事物充滿參與興趣,而對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則看都懶得看。對此,幼兒園閱讀活動的開展則需要教師在充分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在把握幼兒興趣愛好的基礎上進行閱讀內容選擇和閱讀環節設計,以在吸引幼兒注意力的同時,有效“喚醒”幼兒的閱讀參與熱情,助力其主動閱讀行為的成長。
例如,幼兒園小班的幼兒的文字能力有限,他們對色彩鮮艷和有趣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在投放閱讀材料時,教師便可以挑選一些顏色鮮艷、故事情節簡單且文字內容比較少的圖書:《瘋狂星期二》《小黃和小藍》《鼠小弟的小背心》……而到了大班,幼兒的年齡和思維認知能力都有了明顯的發展,他們更喜歡參與未知事物的探索,在圖書的選擇上便可以挑選《十萬個為什么》《小問號》等科學探究類書籍,使其可以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獲得心理需求的滿足,也獲得閱讀熱情的激發。不只是園內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要尊重幼兒的意愿,教師也要指導家長調整自己對幼兒閱讀的干預策略,指導家長在陪伴幼兒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尊重孩子的喜好,他們喜歡什么,就給他們讀哪個故事,他們想要先根據自己的想象對故事的圖畫內容進行講解,那就遵從他們的意愿,并做好耐心的傾聽者。而且在帶孩子買書的過程中,家長也不要總是從自己的意愿出發,要求孩子們媽媽買了什么就要看什么,而是和孩子一起挑選……以保證幼兒對閱讀內容的喜歡和好奇,使其可以主動閱讀且自主閱讀,切實推進早期閱讀活動開展成效的提升與發展。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身受其累。”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早期閱讀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做好對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使其能夠在主動參與閱讀的同時,可以遵守閱讀規則、掌握閱讀方法,以借助對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強化幼兒的自控能力、端正幼兒的學習態度,在發展其非智力品質的同時,保證幼兒的閱讀效果、發展幼兒的閱讀能力。
例如,作為教師在組織幼兒參與早期閱讀活動的過程中,首先要指導幼兒愛護書籍,不在書上亂涂亂畫,不隨意撕扯圖書的內頁和封面。而且告訴幼兒在挑選閱讀圖書時,要先觀察書架上的書,并輕輕取出自己喜歡的書,閱讀完成之后再放回相應的位置,而不是把所有的書都拿下來隨意翻看之后堆在一邊。而且從小班開始,教師就要指導幼兒掌握看書的規律性,從封面開始,一頁一頁從左往右、從上到下按順序翻看,而不是想看哪一頁就看哪一頁,在培養幼兒閱讀規矩性的同時,糾正其不良閱讀行為。不僅如此,為了更進一步促成幼兒早期閱讀習慣的養成,幼兒教師還可以組織班級幼兒開展“每日故事小達人”活動,即以學號為順序,每天有2名幼兒在午餐之后的休息時間為小朋友們講解繪本。在此過程中,幼兒可以選擇復述,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記憶,將繪本故事的大致情節講述出來,還可以在父母的幫助之下,用自己的專屬方式將故事畫出來,以讓故事的講述更加完整……并且在幼兒講完故事之后,教師還要對幼兒的整體表現進行評價,以故事流暢度、完整度、幼兒的語言清晰度等為依據,評選每日的“五星故事小達人”,并獎勵貼畫1枚,攢夠4枚貼畫則可以從教師那兒領到一個小禮物……以在活動的引領和行為的激勵下,不斷強化幼兒的閱讀自覺性,助力其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
實踐活動是檢驗教師教育結果、檢驗幼兒學習成效的最佳途徑,也是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必備指導手段。幼兒教師不僅要注重引導幼兒參與閱讀,還要對文本閱讀模式進行創新與再建構,讓死板的文字“活”起來,讓枯燥的內容生動起來,也讓小朋友們可以真正融入閱讀當中,從而可以在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中加深幼兒的閱讀印象、豐富幼兒的閱讀情感,更進一步推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組織小朋友們閱讀完《一片紅楓葉》這個故事之后,教師可以根據故事內容及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和小朋友們一起制作相關的人物頭飾(青蛙、蜥蜴……),并帶領小朋友們分角色展開對故事內容的表演,使其能夠在切實的參與和教師的旁白引領中:“青蛙為什么不拿走紅楓葉?”“蜥蜴是怎么指導青蛙喜歡紅楓葉的?它是怎么做的……”更進一步加深對故事內容的了解,知道好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同時也使幼兒在表演互動中,體驗另一種繪本閱讀方式,體驗有朋友陪伴的快樂,充分展現情境互動式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價值。同時在閱讀實踐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小朋友們將家里自己最喜歡的繪本帶到幼兒園來與小朋友們一起分享,這不僅能夠有效豐富幼兒園的閱讀資源,實現閱讀資源的循環利用,還能引導小朋友們不自覺地為伙伴們介紹自己的繪本,講述自己繪本中的精彩故事情節,以在復述的過程中有效鍛煉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同時促成自發式、自覺式閱讀實踐活動的構建,在滿足幼兒展示欲望和成就感的同時,切實提升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早期閱讀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視野,可以支持幼兒更好地參與學習活動,同時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提升,還可以引導幼兒在看、聽、說的有機結合中深入感知文本內涵,有利于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豐富幼兒的情感認知,推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幼兒教師,便要在清晰認知早期閱讀教育價值的同時,不斷總結和探究科學、有效的早期幼兒閱讀指導策略,以讓閱讀可以真正融入幼兒教育,融入幼兒生活,使小朋友們可以在生活中閱讀,在閱讀中成長!
[1] 彭德端.初探幼兒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9(009):52-55.
[2] 高凱.幼兒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輔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5(002):9-9.
[3] 張文芳.促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發展的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6(02):69-71.
[4] 李立安.淺析幼兒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人文之友,2019(021):284-284.
[5] 尹英.在幼兒園創設適宜環境提高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J].讀與寫,2019(07):244-244.
[6] 柳文燕.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的有效對策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8):214-214.
G616
A
1002-7661(2022)14-00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