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主持人:屈哨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材中的傳承研究與數據庫建設”是我作為首席專家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這個項目是在我近十年來主持完成的國家語委重大科研項目“中華經典誦讀教育與語文素質、語文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研究”(2011)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材建設與傳承實踐驗證研究”(2017)的基礎上申請的,項目通過競爭性投標獲得。上述這些課題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追求:堅定文化自信,在語文教育中傳承發展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據我們的理解,教育部設立這個項目一個重要的背景是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意見》對工程提出“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同推進并取得重要成果”的總體目標。為了弄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材中的傳承情況,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學術支持,我們應該就近現代以來的語文教材進行梳理,對其在各個學段的表現進行觀察,對其如何在使用中得以落實進行分析,這就需要我們從傳承研究的角度和數據庫建設的角度進行一個較為全面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在傳承的基礎上得到發展。為此,我們圍繞該課題的研究任務設立了五個子項目,分別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視角下語文教材研究的百年省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材中的傳承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中階段語文教材中的傳承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階段《大學語文》等教材中的傳承研究”和“語文教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數據庫建設與應用”。
因為近年來工作和研究的關系,我了解在廣州大學和粵港澳大灣區其他相關教育機構以及基礎教育領域有一批優秀的學者與教師,他們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素有實踐探索與研究思考,我很愿意與這些同志結成一支隊伍來共同完成這樣一個重大攻關課題。這個課題之所以重大,在于是站在國家層面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中、小學各個學段的傳承進行全面系統的探討,最終成果還要接受教育部的評價認定。選擇《教育導刊》作為本課題階段性成果的發表展示的地方,主要是因為《教育導刊》近年來關注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方面的問題導向明確,比較注意對一些“真問題”的探索,這個值得充分肯定。我們也希望通過《教育導刊》這樣的平臺使得本課題的研究成果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產生更好的學術影響力和學術引領力,從而助力于國家和區域教育事業的發展。
本期及下一期一共四篇文章,分別來自廣州大學和深圳大學。其中溫小軍的《語文課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效率訴求省思》對于文化傳承的效率訴求沖突與矛盾進行的分析提出了有價值的解決思路;祝安順的《中學語文課堂中構建中華經典研讀范式芻議》,通過分析提出教師通過范式構建和教學實踐可以完善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素養提升的觀點很有針對性;林暉的《文化認同與傳承視角下的澳門新教材〈中國語文〉》對粵港澳教育人士合編的《中國語文》教材進行了分析評價,肯定其突顯文化認同和中華文化傳承、關注澳門本地特點、兼容多元文化的教材特點;禤健聰的《高校資源協同融入的中學人文經典教育創新實踐》通過近年來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在人文經典教育協同育人的實踐個案分析,提出實現人文經典研究與中學教育有機銜接、大學人文學者與中學語文教師的密切配合、創新中學人文經典教育模式的主張,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我們目前主張大中小學思想政治課程一體化設計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教育方面的一種投射。接下來,這種一體化的互動應該還會有更多更精彩的表現。
根據目前本課題研究的進度,接下來我們還陸續會有系列研究成果,其中也會包含來自基礎教育語文研究者和一線優秀教師的研究成果,我們也希望《教育導刊》能夠成為展示廣州教育具有沖擊一流學術研究水平的窗口和平臺。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廣州的教育實踐與廣州的教育研究應該能夠占有一席之地,發出具有廣州特質的美妙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