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茜 趙凌波 龐文




摘? ? 要:人口老齡化在我國乃至國際社會都是一個熱門議題,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老年人對養老服務需求呈現出差異化及多元化趨勢。在此背景下,積極老齡化下老年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非常重要,文章以“老年社會工作”課程的社會實踐活動做為切入點,在課程實踐中探索能夠解決中國老齡化問題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老年社會工作”;本土化;社會實踐;老齡化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2)03-0090-03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數據預測,“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挑戰愈發嚴峻。2020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應“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積極應對老齡問題勢在必行。社會工作通過協助并恢復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發達國家已有經驗表明,老年社會工作對解決老年問題有一定幫助。但老年社會工作起源于西方,雖然從不同角度探討了人口老齡化過程及其與社會環境的關系[2],但面對中國傳承千年的孝道文化及“未富先老”等老齡化背景下的多重、復雜老齡化問題,如何通過老年社會工作精準解決問題,如何在中國發揮老年社會工作最大效能,勢必需要探索中國老年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路徑。
緊跟行業、時代發展,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于2013年開設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提出學生不僅應勝任家政與母嬰服務工作,也應能勝任社區服務機構工作和各級政府、非政府組織主辦老年服務機構工作,據此設置專業方向之一為:養老服務與管理方向,其工作任務主要圍繞養老機構運行管理和老年社會工作服務等。學生應具備基準性勝任力:(1)具備開展日常照護能力,(2)具備開展健康指導、疾病照護能力,(3)具備開展老年社會工作能力。鑒別性勝任力:(1)結合本專業開展社會調研及健康指導和社會工作能力,(2)老年服務技術開發能力,(3)老年服務機構日常管理能力,(4)養老服務人員培訓、協調管理能力。為達到上述要求開設有“老年社會工作”“老年活動組織策劃”等課程。文章以“老年社會工作”課程為例,在探索中國老年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路徑過程中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培養老年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一、“老年社會工作”課程設計思路
老年人應擁有貢獻社會,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活動機會。夕陽也晨,老人不老,“積極老齡化”是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戰略方針和原則,也是“老年社會工作”課程基本理念,更是在積極踐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的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老年社會工作”圍繞老年社會工作崗位具體需求展開教學,以職業任職能力培養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素質能力為目標,將崗位所需知識、技能、能力、素質進行分析、提煉、歸納、總結, 有針對性地對課程進行增刪、調整,分解為典型任務落實到教學中。具體做法為:第一,針對不同教學項目,結合現實老齡化問題,運用啟發式、討論式等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營造素質教育氛圍,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并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教學資源,構建體驗式教學方法。第二,通過實地調研活動夯實學生職業崗位基準知識,積極探索混合式課程融入專業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第三,積極拓展社會實踐活動,與寧波和義社工、銀巢養老等多個社會工作組織達成合作意向,長期共同開展社會工作實踐活動,并參與多個社區老年活動組織策劃,能夠持續探討、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多元化、多層次的老年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路徑,具有順利開展本課程實踐教學工作能力。
二、具有本土化色彩的社會工作實踐活動方案探討
“老年社會工作”課程實踐活動通過對社區內不同老年群體提供精準服務,策劃多重積極養老活動內容,讓老年人在老年期變被動為主動,積極踐行“積極老齡化”,為老年社會工作本土化路徑建構提供一線實踐經驗。每學期開展5~7次活動,每期主要選擇某一類特殊老年群體持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文章以其中子項目——老年流動群體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切入口,設計具有本土化色彩的社會工作實踐活動方案,促進此群體順利開展社會生活。第一階段,理論學習分析階段。主要通過理論課堂討論中國老年流動群體的現狀、特征,歸納總結其中存在問題。第二階段,活動調研階段。主要通過實踐課程對社區開展問卷調查,以檢驗并矯正理論分析結果。第三階段,策劃系列社會實踐活動。針對已知特殊老年群體的現狀,在課堂上分組討論并策劃系列實踐活動,幫助其解決現實問題。第四階段,回歸課堂對社會實踐活動進行查缺補漏,深入探討具有中國特色的老年群體問題解決路徑,暨老年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路徑探究的最好體現。(如圖1所示)
其中,社區實踐開展環節作為重中之重,是老年問題本土化解決路徑的核心環節。針對老年流動人口,課程實踐過程中,主要通過開展認識、成長、和諧三階成長項目來完成,循序漸進地促進老年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入,也是對老年社會工作本土化的探索工作。每階段均策劃3~4個項目,在社區實施過程中因地制宜地開展活動。
(一)社會實踐階段一:認識你我他
社會實踐第一階段:認識你我他(3~4月)(如表1所示)
活動1:“學好話,交好友”
中國幅員遼闊,十里不同俗,各地文化差異頗大,因此希望通過語言(方言)學習讓社區內老年流動群體之間有深入溝通,所以第一次活動內容為學習方言。由學生作為小組組長,圍繞“逛超市、坐地鐵、游公園、看醫生”等生活主題開展情景模擬,一方面將課堂所學內容運用到生活當中,另一方面也讓他們了解各地文化??勺錾疃然顒樱磁幕丶遥核l的鄉音很親切。
活動1:認識美麗的家鄉——美食分享
“民以食為天”,舉辦以美食分享為主題的鄰里美食宴,品嘗美食的同時,老人與工作人員、同齡老人積極溝通,快樂品嘗,很快便能找到擁有共同話題、文化圈的朋友,有利于其重塑社會支持網絡。也可以設計“品美食、歡樂家庭零距離”家庭關懷活動,老人及其子女共同參加,共度歡樂時光,在活動中互相了解和關懷。但需注意此類活動開展的前提是社區內有烹飪條件,且可以保障活動參與人員安全問題。
活動2: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憶往昔
老年流動人口作為老年人群,會更傾向于溝通交流,幫助老人參與“回憶”類活動,讓老年人分享自己年輕時的有趣故事、技術經驗等,能夠讓老年人在老有所為的基礎上體會到自身價值。
活動2:送你一朵小花花——手工制作活動
通過手工制作活動,積極調動老年人群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手工制作活動建議從較為簡單的剪紙制作開始,并根據當次活動參與人群的年齡及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讓這群老人走出小家,走向大家,融入社區這個大家庭,認識新朋友,讓老人融入新環境,形成良性循環。
(二)社會實踐第二階段:成長(4~5月)(如表2所示)
活動3:爺爺奶奶教我成長——長幼共融話成長
踐行“老有所為”,將有才藝和一技之長的老人組織起來,在社區內展示和教授幼兒學習,讓老年人從被服務者成為價值創造者。相關活動內容包括:象棋盤里識人生、剪紙藝術話民俗等,老年人在參與過程中收獲滿滿,同時幼兒也習得了許多技能。社區長幼共融同時成長,不僅是有意義的活動,更是“積極老齡化”的直接體現。
活動3:互聯網下的潮爸潮媽——智慧成長
“互聯網+”時代下,部分老年人學習機會減少,學習能力下降,在新冠疫情暴發期間出現老年人不會掃碼和展示綠碼的情形,因此,社會更應關注老年人的智慧養
老,以適應智慧時代。因此在社區內,針對有需求的老年人,可以開展一對一教學,學習智能手機多功能使用,共促老年人順應社會。滿足社區老年人在益智、文化、娛樂等各方面的多樣化養老需求,在加油賦能中以提升綜合素質。
活動4:健康到家——測量生活
充分發揮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類院校優勢,邀請護理、健康管理相關專業高年級學生與本專業學生一起,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血壓、血糖測量等服務,并教授老年人關于血壓、血糖的基礎知識,讓老年人關注健康。
活動4:重視健康:做自己的健康指導專家
采取小組工作的方式,將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進行分組,并邀請相關專業教師和學生與本專業學生一起為老年群體答疑解惑,使其在了解疾病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健康觀,能夠做自己的健康指導專家。此雖為常規社會實踐活動內容,但是對老年群體來講依舊非常重要。
(三)社會實踐第三階段:和諧(5~6月)(如表3所示)
活動5:一起去游玩
情感升華階段通過活動—— 一起去游玩來提升。經過前期活動,老年人友情升溫,此時由老年人自主設計、規劃游玩路線和內容,走出小區,到公園、景區等地游玩,在深度融合中了解、融入,最終適應異地生活,這既是老年人群融合的良好手段,也是老年人群積極老齡化的體現之一。最后,“一起去游玩”注意事項:第一,注意參與老人的身體狀況;第二,做好外出安全預案。
活動5:共話端午,甜咸“粽”是情
情感升華階段也可以借助節假日等特殊時間舉辦特殊意義活動來完成。以“端午節”為例,在前期活動基礎上,社區老年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以“端午”傳統節日來夯實群體感情,具有可行性。具有不同民風、民俗背景的老人齊聚一堂,通過家鄉美食的制作、家鄉節日故事、家鄉趣事等活動使其關系更為緊密,歸屬感更加強烈。
活動6:成長匯報
在最后一次活動中,以奇妙之旅的成長匯報為主題,讓老年人、社區工作者、大學生三方以講述、表演等形式分享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通過以往實踐活動匯報來看, 老年人對活動開展非常滿意,甚至期待活動持續開展。
文章探討了有效實施“價值”和“需求”銜接路徑,對老年群體進行精準分層、分類,并提出不同解決方案來滿足老年群體的需求,實現其個人價值,并得到社會認同,對“老年社會工作”課程改革過程中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希望中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經驗走在世界前列,讓中國經驗在未來向全世界推廣,實現讓中國老年人成為世界上最幸福、最有貢獻的人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 顧東輝.社會工作、利他聯動與國家整體應對[J].社會建設,2020,7(4):8.
[2]? 陳社英,陳佳.全球人口老齡化視野下的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J].社會與公益,2018(6):76.
■ 編輯∕李夢迪
399050058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