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朝紅




摘要:目的 分析小兒股骨干骨折采取切開復位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與微創彈性髓內釘內固定治療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選取我院2020年6月-12月股骨干骨折60例患兒,參照組(n=30,)接受切開復位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術;研究組(n=30)接受微創彈性髓內釘內固定術,比較手術相關指標、骨折愈合時間及療效。結果 研究組手術時間短、手術出血量及并發癥較少,骨折愈合快且療效好,P<0.05。結論 該病患兒接受微創彈性髓內釘內固定治療手術時間較短、出血量少,同時可促進骨折的愈合,得到理想的療效。
關鍵詞: 股骨干骨折;切開復位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術;彈性髓內釘內固定術;微創手術
【中圖分類號】R6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股骨干骨折為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好發對象為兒童,且男性的發病風險高于女性。臨床對于該疾病采常用保守治療的方式,但該種治療方式有牢固性較差、易錯位、恢復慢及并發癥多等缺點[1]。近年來,醫療技術的進步,臨床對于該疾病逐漸向手術治療轉變,以往手術治療的方式大多采用切開復位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術,但安置內固定血將骨膜及軟組織進行剝離,對正常血液循環造成影響,且延遲骨折的愈合,感染的風險較高,還存在鋼板易斷裂及鋼板難取出等問題[2-3]。近些年,彈性髓內釘在臨床該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得到重視,對血運的影響較小,可促進骨折的愈合,且手術的切口小,不會影響美觀[4]。本文分析該病患者接受切開復位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與彈性髓內丁內固定治療的療效,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選取我院2020年6月-12月股骨干骨折60例患者,參照組(n=30)選擇切開復位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術,研究組(n=30)選擇彈性髓內釘內固定術,參照組男女比18:12,年齡5-10歲,平均(7.12±1.23)歲;研究組男女比19:11,年齡5-11歲,平均(7.15±1.25)歲,兩組一般資料一致,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接受切開復位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術,協助患兒行仰臥位,選擇全身復合麻醉方式,對患兒骨折部位實施消毒后,鋪無菌治療巾,以骨折短端處作手術切口,將肌層及皮下組織進行分離,將骨折部位暴露,將骨膜進行分離,后進行復位,選擇適宜的加壓板置于骨干的外端進行固定,將螺釘實施鎖定,予以傷口的清潔,后依次縫合。
研究組選擇微創彈性髓內釘內固定治療,協助患者行仰臥位,選擇全身復合麻醉方式,將患兒的骨折部位實施消毒后,鋪無菌治療巾,確保患肢呈可活動狀態,以利于醫生實施手術治療,選擇適宜的彈性髓內釘,將其彎成為C形,鈍頭呈45°,后實施牽引復位,借助C型臂X光機查看復位較好。在骨骺線近側作縱向的手術切口,鈍性分離至骨面,采用尖椎實施開孔,先垂直于骨面實施穿孔,逐漸進入髓腔。將T型手柄安裝于髓內釘上,釘頭弧度與釘孔骨面呈垂直狀態,進入骨髓腔后手柄與彈性髓內釘共同旋轉一周,后進釘,借助C型臂X光機直視下觀察,釘頭靠近骨折線時終止進釘。根據透視多見的情況予以糾正。首先取1每彈性髓內釘穿過骨折線,使固定得到復位。再取一枚在對側插入到達骨折線遠端,通過手法矯正側位,根據需調整髓內釘釘頭朝向,使第2枚髓內釘達到近側骨髓腔,并檢查釘頭的方向,后推進髓內釘到達骨骺板近側進行固定。檢查復位的情況及髓內釘的位置,將余出的釘尾進行剪除,后沖洗傷口,逐層縫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手術相關指標。
(2)術后進行隨訪半年,對患兒骨折愈合情況進行記錄,骨折愈合標準:局部無壓痛、無異常活動,X線片顯示骨折線模糊,在接觸外固定的情況下,可負重1kg,下肢可連續步行3min;骨性愈合標準:X線片呈現骨小梁經過骨折線。
(3)比較療效,根據膝關節功能評分標準評估療效,優:膝關節能完全伸直,無痛,患肢與健側相比縮短<1cm;良:膝關節能完全伸直,偶爾有疼痛,患肢與健側相比縮短<2cm,差:膝關節不可完全伸直,并伴有輕微的疼痛,患肢與健側相比較短[5]。
(4)比較術后并發癥。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手術相關指標
研究組手術相關指標均較好,P<0.05,見表1。
2.2 比較骨折愈合時間
研究組骨折愈合較快,P<0.05,見表2。
2.3 比較療效
研究組總療效較好,P<0.05,見表3。
2.4 比較術后并發癥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較少,P<0.05,見表4。
3 討論
股骨干骨折屬于臨床較常見的疾病,大多為外界沖擊力所造成的,臨床對于該疾病保守治療的方式包括石膏外固定及下肢牽引等,雖可使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但固定期較長,骨折愈合時間較長,無法得到理想的療效[6-7]。
切開復位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術術中需作長手術創口,完全顯露骨折部位,給患兒造成的痛苦較大,且術后感染的發生風險較高,取鋼板的過程中仍會給患兒造成創傷,且存在鋼板取出困難的情況[8-9]。近些年,微創彈性髓內釘內固定術在該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受到重視,其療效得到認可。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得知,該種手術治療可縮短手術時間、出血量及術后并發癥較少,且能促進骨折的愈合。在實施此種手術治療過程中無需在骨折部位作手術切口,避免外骨膜損傷,且對內骨膜造成的破壞較輕,可促進骨折的愈合,手術過程中不對外骨膜實施剝離,對骨折部位血液循壞的影響較小,手術切口小,不會影響美觀,患兒家屬易接受,該種手術在骨折遠端及骨骺線近側實施進針,不會對骨骺造成損傷,該種治療方式可準許骨折端有穩定的波動,有利于骨痂的形成[10-11]。
綜上所述,該病患者接受微創彈性髓內釘治療得到較好的療效,在減輕患者痛苦的同時可促進骨折的愈合。
參考文獻:
[1]趙志強,閆鵬飛,牛珊珊,等.微創彈性髓內釘內固定與切開復位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小兒股骨干骨折療效比較[J]. 新鄉醫學院學報,2019,36(3):254-257.
[2]馬洪,沈釗雄,郭躍明.髓內釘固定治療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21,23(3):262-266.
[3]王勇,劉萬林,白銳,等.不同髓內針直徑與髓腔峽部直徑之比的彈性髓內針治療兒童股骨干骨折的比較[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20,41(4):346-350.
[4]張信照,林斌斌,藍少澤,等.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青少年股骨干骨折內固定術后骨折不愈合的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21,36(4):356-359.
[5]孫超,劉萬林,韋宜山,等.應用彈性髓內針與髖部鎖定加壓鋼板治療兒童股骨轉子下骨折手術潛在風險因素的對比研究[J].臨床小兒外科雜志,2020,19(7):565-572.
[6]楊浩森,黃歆,夏賓.橋接組合式內固定系統與傳統鎖定加壓鋼板治療對股骨干骨折患者圍術期指標、骨折愈合時間及并發癥的影響[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9,16(2):120-123.
[7]高建華,鄧江濤,李秋明,等.交鎖髓內釘與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對股骨干骨折患者膝關節功能及創傷相關指標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20,20(16):3100-3104.
[8]唐承杰,劉晶晶. 加壓鋼板內固定和橋接組合式內固定系統治療對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臨床療效骨折愈合和并發癥的影響[J].河北醫學,2020,26(10):1655-1659.
[9]阿布都瓦哈皮·買買提阿布都拉,艾合買提江·玉素甫,馬創,等.交鎖髓內釘、鎖定鋼板與外固定架固定治療成人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療效觀察[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9,34(2):159-160.
[10]姜鐵斌,譚家昌,王輝,等.彈性髓內釘聯合尾帽技術內固定治療兒童不穩定股骨干骨折[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8,33(12):1285-1286.
[11]夏西尚,方宣城,邱新建,等. 股骨大粗隆入釘點與梨狀窩入釘點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股骨干骨折的療效對比研究[J].創傷外科雜志,2020,22(2):129-132.
305050190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