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銀
摘要:產后出血作為產科較為嚴重的一類并發癥,是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僅會危及其生命,還會給其家庭造成較大負面影響。產后出血出現與多類因素密不可分,未及時予以有效救治能引發失血性休克等嚴重后果。而開展救治措施同時還應做好有關護理工作,以降低產后出血發生率和產婦病死率,確保其生命安全。本文就近年來產后出血護理進展進行綜述,給臨床提供一定指導作用。
關鍵詞:分娩期;產后出血;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7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產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指胎兒娩出后 24小時內,陰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宮產者≥1000ml[1]。主要癥狀包含面色蒼白、頭昏、血壓降低以及脈搏細數等,能對產婦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受損、凝血功能受阻以及胎盤因素等均和產后出血密不可分,出現后未及時獲得控制不僅能導致出血性休克,甚至會威脅產婦生命。為減少產后出血出現、降低產婦的病死率,予以正確治療措施必不可少,而有效、安全護理和預防措施同樣是關鍵。本文就分娩期的產后出血護理進展作一綜述,具體內容如下:
1 產后出血原因
1.1子宮收縮乏力
宮縮乏力與產后出血聯系緊密,較多因素能誘發宮縮乏力,具體包含:(1)全身性的因素:涉及到精神過于緊張、分娩期采取大量麻醉或者鎮靜藥、產程時間過長、多胎者的流產次數過多、高齡或者低齡產婦、伴全身性的急慢性病、貧血等。(2)局部因素:子宮過于膨脹,例如巨大兒以及巨大胎盤等,楊麗嬌[2]等發現,膀胱過分充盈及宮腔感染與產后出血之間也有一定聯系,卵巢伴隨腫瘤、直腸過度充盈也會對子宮收縮產生影響。
1.2胎盤因素
殘留的胎膜或者胎盤和胎盤粘連、嵌頓或者植入,剝離后殘留,羊水量過多以及多胎等均能使產婦發生產后出血。
1.3軟產道受損
軟產道受損與產后出血之間也有密切聯系,胎兒過大、宮縮過于強烈、產程過快、過早開展會陰側切及會陰切開過小,未做好會陰部的保護工作等,均能使生殖器和宮頸部受到損傷,嚴重者子宮下段或者盆壁能發生出血[3]。
1.4凝血功能受阻
凝血功能受阻者發生產后出血的機率更高,妊高癥、羊水栓塞、胎死宮內過久以及血液病均會對產婦的凝血功能產生影響。羅小丹[4]提出,伴隨急性或者慢性肝病、膽汁淤積者,其膽汁內產生的鹽分過少,不利于臟器中凝血因子產生,分娩后易發生出血。
2 產后出血護理
2.1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可緩解產婦不良情緒,對分娩以及手術進行有著良好促進作用。此外,給產婦講解負面情緒對母嬰雙方的不利影響,確保其維持樂觀心情。長時間處在過高壓力或者焦慮狀態會使儲存的葡萄糖量大大減少,不能滿足子宮收縮所需能量,進而使得產后出血出現機率增加[5]。劉蘭芳[6]提出,自我效能水平與分娩之間緊密相關,于產時的護理工作中加以自我效能干預,能提升護理質量,防止精神過度緊張或者宮縮乏力引起的產后出血。
2.2 急救護理
佘媛媛[7]提出,就產后出血的一類產婦而言,需要立即開展救治,先經雙鼻部導管通氣維持氣道暢通,并控制導管流量于4-6L/min范圍內,該期間護士應注意觀察產婦的臉色、呼吸和唇色等情況,有助于判斷其吸氧效果,同時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快速進行備血和驗血等工作,開展輸血時需要依據產婦的血容量進行相應血液輸注,加強脈搏、神志、血壓和皮膚顏色等方面監測。做好產婦的保暖工作,加強有關并發癥預防及處理工作。李培艷[8]將產后出血劃分成預警、處理以及危重階段總共3個階段,對于出血量超出400mL者提示進入到預警階段,需將搶救“綠色通道”及時打開,搶救小組需要以最快速度查找到出血具體原因同時予以處理,以防出現嚴重的不良后果。
2.3 預防護理
2.3.1 定期產檢 做好孕期保健
積極宣傳計劃生育以及避孕措施,盡可能減少人流次數;對于凝血功能受阻者,需要接受治療之后再考慮懷孕,于必要情況下能在早孕期開展終止妊娠操作;產檢時,做好產婦是否存在高危因素的識別工作,徐云[9]表明,風險識別于風險管理中有著重要作用,積極識別導致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明確是高危者需加強有關管理工作,同時定期開展產前檢查。
2.3.2 產時加強監測
第一以及第二產程需對宮縮、胎心以及產程幾方面加強觀察,定期予以陰道檢查或者肛門檢查,以掌握產婦宮口的擴張狀況與胎方位等,預估骨盆大小,及時觀察到胎頭下降梗阻和宮口擴張停滯等后予以妥善處理,防止出現嚴重不良后果。至第三產程,需做好生命體征、全身情況和面色等方面觀察。詳細記錄下胎盤娩出時間,并對胎盤的完整程度和軟產道受損等進行詳細評估[10]。
2.3.3 分娩及剖宮產期間妥善處理
第一產程需要減少鎮靜、麻醉和抑制宮縮等藥物應用,至第二產程需要指導產婦如何使用腹壓,對高危產婦需做好有關準備工作,適時開展會陰側切。張志博[11]提出,胎兒的肩部成功娩出后,需予以催產素以及卡孕栓靜滴,可明顯減少出血總量。至第三產程,是產后出血預防一個十分關鍵的階段。剝離胎盤之前,需盡可能避免過早對臍帶開展牽拉或者按揉子宮,應靜靜等待其自然分離。孫靜[12]提出,剖宮產有著較高的危險性,能否合理選取術式與最佳手術時機、術者能否規范操作等均和產后出血密切相關。
2.3.4 產后加強監測
產后2h是最關鍵的時期,該時期做好出血控制工作意義重大。產婦分娩之后需留于產房內開展長達2h觀察,隔15-30min開展宮底按壓1次,做好宮底高度測量,并注意對陰道的出血量進行記錄,尤其需要注意陰道是否存在緩慢的持續流血情況[13]。明確休克有關癥狀識別方法,做好產婦生命體征的監測工作,對膀胱充盈度加強觀察,膀胱充盈會影響到子宮收縮,因此,需要指導產婦將膀胱盡早排空,于必要情況下予以導尿處理。
2.3.5 子宮高度檢查
開展腹部觸摸時若感覺到子宮輪廓不夠清晰、質地松,無法觸摸到宮底部,血液流出后及時凝固,需立即開展子宮按摩同時予以急救。宮底位于臍部上方,伴隨宮腔增大,需要開展子宮按摩,將宮腔中的血塊以及血液擠凈,發揮止血作用。張丹[14]等提出,按摩子宮同時予以心理干預能減少產后出血,通過手掌對子宮前壁開展按摩,5根手指依次對子宮不同側壁開展按摩,能保障受力均衡,加快宮縮,從而減少產后出血發生。
2.3.6 用藥預防
縮宮劑于臨床上使用較多,涉及到多種類型,如米索前列醇、前列腺素制劑、麥角新堿和縮宮素等,用藥方式也多種多樣,包含口服、靜注、肌注與直腸給藥等,不同用藥方式療效也有一定差異。娩出胎兒前肩后開展縮宮素靜注或者肌注能減少產后出血出現。韓旭昆[15]發現,對宮縮乏力引起的產后出血者,除常規治療之外加用欣母沛效果更佳。
3 小結
產后出血有著起病較急、進展速度快和危險性較高等特點,屬于產婦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出現和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受損以及凝血功能受阻等有著密不可分關系。早期診斷、精心護理與科學預防能使產后出血發生減少,降低產婦的病死率。臨床可從心理護理、急救護理和預防護理幾方面開展干預,始終堅持將患者作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嚴格依據操作規程落實好各項護理工作,以確保產婦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李小慶,鄧小鳳.再次剖宮產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及相關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2020,49(9):1478-1481.
[2]楊麗嬌,陳燕玉,蔡嬌香.高危妊娠產婦產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研究[J].當代醫學,2020,26(3):148-149.
[3]姜澤允,曹建平,劉素芳,等.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與治療[J].河北醫藥,2017,39(6):910-912,915.
[4]羅小丹.202例產后出血發生的原因及處理方法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6,29(1):148-150.
[5]孫艷平.心理因素引起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與預防[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6):63-64.
[6]劉蘭芳.自我效能干預對高齡產婦應對方式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吉林醫學,2020,41(4):1011-1012.
[7]佘媛媛.產后出血急救模擬演練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0):1388-1390.
[8]李培艷.急救護理在產后大出血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10):162-163.
[9]徐云.探討護理風險管理用于產后出血急救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3):147,169.
[10]邱剛花. 探究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護理效果[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8, 29(23):2.
[11]張志博.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產后出血的預防作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193-196.
[12]孫靜.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方式及產后出血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6):96.
[13]張麗,管燕芬,翁鳳娜.臨床護理干預對子宮收縮乏力產婦分娩及產后出血的影響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29):133-134.
[14]張丹,裴昌錄.產后2小時定時按摩子宮和心理干預預防產后出血療效觀察[J].黑龍江醫藥,2016,29(1):182-183,184.
[15]韓旭昆.高危剖宮產孕婦產后出血欣母沛防治分析[J].系統醫學,2019,4(13):126-128.
3055500589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