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志玲
摘 要:初中最為孩子最關鍵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學生的情感、情緒、思維等都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一時期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素質教育,不光教的是知識,更是完整的人格和正直三觀。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還是學生作為主導,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輟學的問題 、學生心理的問題 、課堂教育的問題、 課堂管理的問題 、家長問題,每個環節對于孩子的教育都密不可分,因此我們將這些存在的問題做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便為初中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關鍵詞:初中;課堂管理;問題分析;對策
前言:初中時一個特殊的時期,這一階段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未完全發育,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沒有完全形成,因此這個時間段的教育就很重要。老師,為人師表,不僅能夠傳道受業解惑,更是我們形成價值觀良好的標桿和榜樣,所謂良師益友,擁有一位好的老師,會為我們的中學時代做一個好的啟蒙,不僅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更是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擺正自己的人生觀,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而這一時間段,與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學校和老師,所以我們必須注重初中課堂的管理,讓每個處于這個時期的少年都能擁有良好的教育。
一、初中課堂管理存在問題
(一)教師的課堂管理技巧欠缺
初中是一個特殊時期,初中意味著青春期,意味著叛逆和逆反。初中課堂的教育方式對于一個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需要教師進行系統化和差異化的教學管理。初中很多任課老師的責任心不強,認為自己只需要把課程講完給學生就可以,不需要對課堂進行管理。有的教師管理方式簡單粗暴,基本素質有待商榷,導致學生無法接受這種管理方式,更加加劇了學生的逆反心理,師生之間關系緊張,直接導致學生對老師反感,從而對老師所教的學科厭煩,直接影響成績,嚴重的可能導致學生產生不良情緒,有的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例如有的老師在批評學生的時候,不注意言辭,對學生的人格、自尊進行辱罵和踐踏,會導致學生的不良情緒。
(二)忽略中學生的身心特點
初中的學生處于青春期這個特殊時期,情感波動很大,這個時間的教育要講究方式方法,因材施教而不是應試教育,教育的最終是為了孩子服務,而不是僅僅是為了考試成績,所以,初中的課堂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每個方面都很重要。這一時間段的教學必須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順應孩子的自身情況,因材施教。比如說如果一個學生,在這段時間遭受校園暴力或者跟學校、老師、同學的相處不融洽,就容易導致學生產生輟學的問題;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現愛慕、依戀等情感、情緒,對于自己的身體有了心的認識,若是這段時間教師的教育僅停留在表面沒有關注孩子內心,沒有及時引導,很容易出現早戀的情況;如果老師還只是停留在知識的傳授,對于孩子的成長毫無關注,會讓課堂教育失去意義;老師的素質各不相同,對于教育的認知偏差,管理水平的參差不齊,都會產生嚴重的課堂管理問題;除了學校之外,在家里初中生與家長的溝通問題,家長是否能夠理解這時期的學生,更多的給予孩子理解和體諒,并且關注孩子情感得變化,都與初中的教育息息相關。
二、初中課堂管理的應對策略
(一)老師進行專門的課堂管理知識的學習與交流
教師作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角色,不僅教授學生知識,更多的是育人,所以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學習不光是學生的事情,老師也要進行專門的課堂管理知識的學習,以便能夠更加科學化,系統化的管理課堂,管理學生,以便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通過培訓,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班級管理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普通話,像有的地方鄉村教師,除了語文老師外,有的都有個方言講課,這樣會影響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專業度,我們還會對老師的板書進行統一的設計,以便所有老師的板書都能被學生看懂和理解,提高教學精準度。教職工的培訓還包括教師自身能力的培養,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師培訓中,教育方法優秀的老師要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以便達到快速成長的目的。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良好課堂教育的基礎,因此,老師要和學生保持良好的關系,學校也可組織一些活動,師生一起參加,這樣可以增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讓課堂管理變得更加親民化,而且良好的師生關系,以便于老師可以更好的掌握學生情感、情緒以及興趣愛好等,以便能夠做到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學校會組織師生運動會,以班級為單位,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共同完成比賽,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能夠通過輕松的氛圍更快的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對于有特殊才能的同學給與培養,不僅可以提高班級的凝聚力還可以讓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三)關注學生身心特點
初中生,大多處于叛逆期,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逆反心理,所以此時的教育要充分結合這一點,老師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方式、方法和分寸,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解決師生矛盾。但是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很難做到這一點,會忽視學生自身的發展規律,仍舊走簡單粗暴的野蠻教育路線,不尊重學生的情感發展需求,導致學生對其產生厭煩心理。建議初中教師可以進行一些青少年心理的培訓,熟練掌握青春期的心理特點,在教育教學中,才能更加科學的教育學生,讓學生從心底里認可和尊重老師,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從而提供給中學生更好的教育。
結語
初中生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初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初中學生的課堂管理和教學管理關乎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關乎著未來的發展。但是縱觀我國中學的教育,不難發現現有的教育管理水平落后,教育工作者的管理觀念有待提高,學校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結合以上,我們必須結合學生這一時期的身心特點,尊重學生,因材施教,做好素質教育的每一步,不僅教授知識更加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從教育管理者的意識和管理方式開始改變,循序漸進,改變初中課堂的管理方式,從而提高初中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徐欣,晏善成,桂冠.基于不同課堂管理策略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學生培養調研分析[J].漢字文化,2019,0(22):18-19.
[2]張勝三,董俊蘭.淺析農村初中留守兒童問題與對策[J].當代教研論叢,2020(7):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