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衛東
摘要:自信心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一個具有自信心的人很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并獲得幸福的生活。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行,有關部門開始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在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過程中相關院校遇到了一些問題,該篇文章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與研究,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體育教學;自信心培養
引言
根據國家教育改革的相關措施,各高職高專院校體育鍛煉應當建立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承認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并且高度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在體育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訓,更應當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經過相關教育工作者的實際工作表明,體育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相關的高職高專院校應當充分利用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并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1.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失去自信的原因
從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組成來看,這類院校的學生在高考中沒有達到很好的要成績,失去了就讀本科院校的機會,所以才來高職高專院校學習。在開學之初,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就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長期生活的家人以及自己的否定之中,這種自卑心理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嚴重的影響學生在學校期間的學習與生活。
學生的自尊心理不僅體現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上,同樣也體現在體育課程的學習上。嚴重的自卑心理讓學生對學習與生活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以一種混日子的方式來對待學業,認為只要拿到畢業證即可。在嚴重自卑心理的影響下,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找不到合理的體育鍛煉方法,同時很多該類院校的學生本身身體素質也不高,不會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鍛煉方式,以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如果在體育鍛煉或活動中遇到困難,學生會不斷的進行自我暗示自我否定,在學生的自我暗示與否定下,會加劇學生的逆反心理與厭學情緒,從而給相關體育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阻礙。
很多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沒有意識到體育教學對于自身各方面素質的重要作用,而僅僅把體育成績作為評價體育鍛煉效果的唯一指標,將體育課程當成一種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對待。在體育課程進行的過程中不斷自我設限與自我設防,缺乏相應的動力與目標,不但沒有在體育課程中達到鍛煉目的,還讓體育課程成為自身的一種沉重負擔。
2.體育運動以及教學對學生自信心培養方面的優勢
2.1體育運動對人自信心產生著積極影響
經過相關工作者的研究表明,積極進行體育活動能對人的自我效能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人們在體育活動中能夠提高自我認識,并且進行適當的自我肯定,從而超水平發揮完,成一些平常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及時以及合理的體育運動,能夠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感受到自身的力量,并且將提高的自我效能遷移到其他方面,從而對整個大學時期的學習與生活都產生著積極的影響。從實踐上來看,人類各群體在體育鍛煉后都能獲得對自我的充分肯定,并以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今后的生活。
2.2體育運動教學的特性
由于體育運動教學本身的特點,體育教學是一種基石可見結果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積累相關的成功經驗,并且培養自信心。體育運動的其他相關性質也決定了體育運動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從而使得學生在面對壓力困境時能夠游刃有余,不產生自卑的情緒。
此外,在現階段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的體育教學中,很多體育活動都是采取團隊的形式來進行,并且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頻繁的互動與接觸。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接觸可以讓學生感到親近,從而提高對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化被動為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各項體育活動中,并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3體育運動能夠讓學生短時間內積累成功感受
相關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自信心的強弱與其成功率的高低緊密相連,如果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獲得的成功次數越多,那么其對未來的期望值也就越高,相應的,這個人的自信心也會得到顯著的加強。體育運動的特點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即可看到相關的成績或者結果,如果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看到自己運動之后的成績或結果,就會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成功,從而更加熱愛體育活動,并且以最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學習與生活中。同時,體育運動也可以培養學生們的進取精神,讓學生們在活動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與水平,并且樹立體育運動自信,以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體育課程。體育運動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并在該題項目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在體育教師的鼓勵引導下,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取得相應的成績,讓學生在該過程中體會成功的感受,并積累相關的體育運動經驗,從而提升了自信心。體育運動這種快節奏的特點,有助于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內在力量,消除自卑心理,讓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培養與他人緊密協作的能力,從而充分認識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以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所有的問題。
2.4體育運動項目的競技性能夠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體育運動的核心特點之一就是其具有一定的競技性,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和參與者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并且積極進行相關的競賽活動,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不但要突出自己還要學會與他人協作共同完成相關任務的能力。體育運動具有競技性的特點使得學生在體育競賽過程中保持一種亢奮狀態,最大程度的發揮自身的各種能力,從而取得優秀的成績。體育運動的競賽性決定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有成功者以及失敗者,正是由于這種特點塑造了學生們強大的內心世界。只要學生們積極參與,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能從相應的體育運動中體會到競技的快樂,從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學生有了強大的心理素質,便可以從容的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在遭遇挫折和苦難時也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與情緒。隨著學生心態的穩定,各方面能力和素質也在不斷的提高,在體育運動競技性的引導下,學生的自信心會逐漸的增強,也會養成一種不以成敗論英雄的心態,從而在步入社會之后能夠走得更遠。
3.運用體育教育優勢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3.1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重要作用
在現階段的高職高專院校的體育課程中,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不是很高,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的嚴重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也是現階段高職高專院校的體育教師工作者缺乏相應的能力素質,導致不能很好的完成體育教學工作。為了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充分鍛煉各方面的意志品質以及提高自信心,廣大高職高專院校的體育教育工作者應當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質,認真研究與體育相關的知識,并且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案,從而在課堂教學中達到最好的效果。
體育教師的引領效果在體育教學中是不可忽視的,體育教師應當在體育課當中起到一個帶頭作用,鼓勵同學們對體育的熱愛,并且積極投身到各項體育活動中去,這樣才能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健全的心理素質,以便應對今后的學習與生活。
新的教育理念不僅對各科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要求,排隊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以高職高專院校的體育教育工作者為例,其在掌握體育知識的同時,也應當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從而更深刻的了解現階段學生的心理,并且根據學生心理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關的體育教學方案,從而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能夠在達到體育鍛煉目的的同時,也提高心理素質。學校方面也可以邀請校外的人士,定期對體育教師進行心理方面的培訓與輔導,從而讓體育教師更好的掌握心理學的知識以及相關理論。體育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這些理論,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快樂成長,讓學生們在面對學習與生活的壓力時能夠有積極的心態。在體育課程中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也可以讓學生充滿愛心以及責任心,在步入社會以后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3.2采取合理教學措施并關注學生成長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里,體育學科并非一門主科,因此,高職高專院校并不是十分重視體育教學,這種現象從一定程度上導致現階段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很難學習到對自身成長有積極意義的東西。相關的體育教學工作者應當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案,并且在教學活動中制定合理的措施,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活動,才能讓體育教學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的制定相關課程的難度,讓絕大多數的學生都能夠完成學習任務,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應當格外關注,并且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來降低相應的難度。在教師的關懷下,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體育學習中的快樂,從而提高自信心。
例如,在學習足球運動時,一些足球基礎較好、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直接模仿老師的完整動作,教師也可以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對其相關的動作加以更進一步的指導。對于能力較弱的同學,教師可以對他們降低難度,要求他們完成基本的動作即可,如果學生的協同能力較差,教師還可以引導他們進行分解動作的訓練。在高職高專院校的體育教學中,相關的體育教育工作者應當首先將學生分類,根據每類學生的不同特點設計教學方案,在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應當將愛心與責任心放在第1位,對每個學生都應以友好的態度并進行積極的引導,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從而讓學生樹立起對學習與生活的自信。
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優點與長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掘每一個學生的優點與長處,鼓勵學生自己與自己比較,而不是與他人比較。在學生與自我的比較過程中,可以發現相關的問題以及改進這些問題的方案,在體育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可以不斷突破自身并且不斷的進步。
3.3利用體育競賽培養學生真實的自信心
相關的心理學工作者研究表明,真正的自信心不僅僅只表現在自己認為將成為一個勝利者之時,更應當表現在遭受挫折與失敗之時。當一個人在遭受挫折與失敗時如果還能夠非常自信,那么可以判定這個人具有真正的自信心。在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的體育課程中,應當著力培養學生真正的自信心,從而讓學生在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能夠勇于擔當并且積極解決問題,對學生的人生產生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為了讓學生樹立真正的自信心,在高職高專院校的體育教學中可以考慮開展相應的競賽。競賽的特點就是在競賽中一定會有成功者與失敗者,如果當學生作為失敗者時,也能夠坦然接受失敗并且從中積極總結教訓,那么該學生內心充滿了自信。
在體育競賽舉辦的過程中,相關的體育教育工作者要合理的利用比賽的勝負、突發情況等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心理輔導與教育,觀察學生在這些情況發生時的心理表現,從而制定出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案。在競賽過程中不應當僅僅重視學生的競賽成績,更應該通過競賽培養學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品質,要培養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從而讓學生以平常心面對勝利與失敗,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樹立學生自信心。此外,在體育競賽舉行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還應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在體育活動中,學生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并且進行更好的合作,也有利于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進行改進提高,在改進提高的過程中也可以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塑造。只有學生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有可能從真正意義上樹立起自信心。
結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以往的單純重視成績到現階段的重視各方面的素質。為了實現國家對人才的要求,我國高職高專院校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自信心進行培養,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充分鍛煉自身的體育技能同時也塑造完整的人格。相關的體育教師工作者應當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并且創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綜合運用心理學手段,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和自信參與到體育課程中,為今后的人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秀梅.中職體育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3(3):105-106.
[2]孟祥斌.籃球教學對高職高專學生體質的積極干預方法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5).156.
[3]汪華鋒.高職高專體育教學與學生能力培養教育分析[J].時代農機,2017,44(11):152-153.
[4]吳雪珍.高職高專體育教學環節學生能力的培養模式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8):169.
[5]潘力.體育教學對高職高專學生個性培養的作用研究[J].文存閱刊.2019,(18).61.
[6]徐業超,高常祿.如何培養高職高專學生體育興趣[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3).109-110.
177250118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