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歡歡
摘要:繪本音樂劇是以繪本為藍本的創造性表演游戲,有別于傳統音樂劇提供現成劇本、音樂,給孩子指定角色,孩子被動地參與劇本的學習和表演。繪本音樂劇以幼兒為本,教師結合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圍繞繪本核心要素、幼兒藝術素養發展設計主題活動,并將繪本音樂劇融入日常的區域游戲、教學活動、過渡環節、戶外體育游戲及各種展示活動中。
關鍵詞:幼兒;繪本音樂劇;主題活動;初探
前言
傳統的音樂劇多是給孩子們提供現成劇本、音樂,給孩子指定角色,孩子被動地參與劇本的學習和表演,沒有從根本上激發孩子參與的主動性。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突出以幼兒為本,開展了繪本音樂劇主題活動研究之路,旨在通過主題活動的形式,為孩子的表演創設一個平臺,支持孩子們的無拘無束、無限想象、創意表達,讓孩子們在快樂地游戲中整出一場有趣的繪本音樂劇。
一、走進繪本音樂劇,說明實施要點
(一)繪本選擇顯自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喜歡的繪本往往能激發他們的表演欲望。基于孩子的創作與想象力發展的需要,開學初班級家長采用“圖書眾籌”的形式為孩子們精心挑選并購買了許多優質的繪本。孩子們自由閱讀,選出最心儀的繪本作為劇本。
(二)主題活動巧設計
1.圍繞繪本核心要素設計主題活動
確定好繪本后,教師根據幼兒表現力發展的需要,采用預設和生成相結合的
方法,圍繞繪本音樂劇的核心要素,即角色、劇本、音樂、道具、表演等方面設計活動,師幼共同建構一系列主題活動,以綜合化、游戲化的藝術形式發展幼兒的綜合藝術素養。
以大班繪本音樂劇《七只淘氣的小雞》為例,圍繞該劇本教師開展了相應的主題活動:
七只淘氣的小雞
2.根據幼兒藝術素養發展階段設計主題活動
幼兒的藝術素養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在藝術欣賞和藝術學習中逐漸培養和鍛煉起來,是一個從感知欣賞到理解體驗,再到表現創造的過程。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要認識、理解和尊重幼兒的藝術素養發展階段特點,先通過一系列感知、體驗的活動幫助幼兒開闊視野、形成與積累豐富的表象,為后續的表現創造活動做鋪墊。
以小班幼兒繪本音樂劇《迷路的小黃鴨》為例,根據幼兒藝術素養發展階段開展系列教學活動:
(三)年齡不同區分開
不同年齡段幼兒在生活經驗、語言表達、動作發展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設計繪本音樂劇主題活動時也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走進繪本音樂劇,探尋最佳途徑
1.繪本音樂劇在區域活動里
區域活動是幼兒自主操作、游戲的一種學習活動。將繪本音樂劇的內容“搬”到區域里,有效地促進幼兒藝術表現力的提高。如將《鴨子騎車記》中音樂“庫企企”投放到音樂區,幼兒通過自己的情緒情感用歌曲把繪本內容表達出來,逐步提高幼兒的表現力;投放繪本在閱讀區,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通過圖片中“驚訝”“蔑視”“害怕”的表情,了解人物性格、模仿人物對話等,不僅有利于幼兒感知角色的性格、體驗角色的扮演,而且有利于幼兒遷移經驗;將幼兒音樂劇中的角色、站位等內容融合進表演區中,支持幼兒模仿劇中的角色,鼓勵幼兒在表演區時創編律動表演并給予指導,幫助幼兒記錄;在道具制作方面,充分發揮美工區的教育作用,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制作服裝和道具,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制作出他們心中的舞臺道具。
2.繪本音樂劇在教學活動中
教學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全體幼兒進行有效學習的活動。繪本音樂劇主題活動以綜合化理念為引領,以幼兒經驗、興趣為基點,以藝術活動為主線,有機地將幼兒繪本音樂劇中的核心要素與五大領域內容有機整合,以綜合化、游戲化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如圍繞劇本方面,開展語言領域的劇情理解、劇情改編、創編臺詞活動;服裝、道具方面我們通過晨間談話、離園前的討論與美工活動中,讓幼兒自己表達道具制作的方向,積極收集材料,繪制設計圖,自主動手制作,如道具、海報制作等;在角色方面開展社會領域的活動,如理解角色的人物特征、心理情感等活動;音樂方面進行歌唱、歌唱表演、音樂游戲等活動;表演方面,可以進行綜合的藝術表現活動。
3.繪本音樂劇展示活動
為了給幼兒創造更多的自主創作和表現空間,提高幼兒的藝術表現力,我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展示活動。如走班形式的表演,即各年齡段老師可以帶著孩子到不同年齡段班級進行走班表演;在藝術節活動中,幼兒更是親手制作背景、道具、演出服、海報等,為自己的表演卯足了勁。在自主游戲的同時促進幼兒藝術能力的提高。
結束語:
繪本不是劇本,兒童不是演員,繪本音樂劇不是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為了兒童的成長而開展,為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而開展。愿繪本音樂劇真正成為孩子精神成長的樂園!
參考文獻:
[1]劉焱.李霞.朱麗梅.《中、大班幼兒表演游戲的一般規律和年齡特點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3
323750058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