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呼吸內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梳理并提出防范對策。方法:選取本院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取的102例在呼吸內科進行住院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用SPSS22.0軟件對這102例患者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1例。對照組患者歸給予常規護理模式,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安全隱患分析以及防范對策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經過治療之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和生活質量。結果: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結論:在呼吸內科護理過程中給予患者安全隱患分析和防范對策護理,可以有效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呼吸內科;護理;安全隱患;防范對策
呼吸內科疾病發病快、病情復雜,在發病期間和住院治療期間容易受到病情、生理以及外部環境的影響,出現記憶力衰退、行動遲緩等不良癥狀,進而導致護理過程中安全隱患的增加,從而影響患者的康復治療和醫護人員的正常護理工作,最終增加護患糾紛的發生概率,影響醫院的信譽形象[1]。為了降低呼吸內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本文對研究組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安全隱患分析和防范對策護理,旨在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本院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取的102例在呼吸內科進行住院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將102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其中對照組和研究組中均有患者51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范圍為30-62歲,平均(49.23±8.49)歲,其中支氣管哮喘患者17例、慢阻肺患者12例,肺炎患者9例,肺心病患者5例和肺膿腫患者8例。研究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范圍為31-65歲,平均(48.61±7.44)歲,其中支氣管哮喘患者19例、慢阻肺患者13例,肺炎患者8例,肺心病患者7例和肺膿腫患者4例。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不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1.2.1隱患分析
采用臨床分析以及訪談調查等方法分析呼吸內科疾病患者護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對安全隱患按照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類:
(1)跌倒。發生跌倒的呼吸內科疾病患者大多為體能機制下降導致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兩方:一方面,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呈現出了衰退現象,導致體質的虛弱、視力的下降、反應遲鈍等。另一方面,部分呼吸內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使用到血管擴張劑、泌尿系以及降血糖之類的藥物,這類藥物的使用或是患者注意力不夠集中,進而容易發生跌倒現象[2]。
(2)墜床。呼吸內科疾病患者發生意外墜床事件的頻率也很高。墜床的發生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患者生理上的機體功能出現衰退,患者行動遲緩且注意力下降。另一方面,疾病給患者帶來的心理上的影響,如肺性腦病患者容易產生異常興奮和煩躁的情緒,導致墜床行為的發生。
(3)誤吸和窒息。呼吸內科患者容易存在咯血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現象,容易發生呼吸道阻塞的危險。另一方面,合并腦梗死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吞咽比較艱難,飲食中不注意也會發生誤吸和窒息事件。
(4)管道脫落。由于呼吸內科疾病患者需要通過多種管道進行治療,因此留置導尿管、氣管插管和胃管等管道是非常重要的治療內容,但是由于管道沒有固定牢固、管著活動幅度過大以及患者自身的情緒因素會導致拔管意外事件的發生。
(5)氧療隱患。氧療是呼吸內科患者經常采用的治療方法,但是吸入氧氣時間過長或者氧氣濃度太高,都會導致患者發生氧中毒現象。
1.2.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
研究組:給予防范性護理措施:首先,為護理人員提供護理培訓和法律相關知識的普及,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其次,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安全隱患進行系統的評估,并嚴格按照醫院的護理制度,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知會患者家屬,動員患者家屬配合護理人員共同去除患者的安全隱患。再次,制定呼吸內科患者意外事件應急預案。針對患者容易發生的意外事件制定科學的應急處理預案,組織護理人員對呼吸內科患者住院治療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實景模擬演練,促使護理人員在患者發生意外事件的時候能夠有條不紊地采取處理措施,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3]。最后,加強呼吸內科護理安全管理。呼吸內科應該按照《呼吸內科專科護理質量標準》以及《呼吸科專科操作》等相關規定,成立呼吸內科質量控制部門,對呼吸內科了護理工作進行監督,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護理過程中不良事件發生率和患者的生活質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次研究中兩組間的對比數據,技術資料用n和%表示,用X2進行檢驗。以統計值P<0.05說明組間數據對比有顯著差異。
2結果
2.1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詳見表1。
2.2患者生活質量情況
詳見表2。
3討論
患者在長期住院的過程中,背負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很多患者由于承受不住長期治療所耗費的醫療費用而選擇放棄治療。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是緩解患者壓力、保障患者身體健康安全的最直接的方法,也是維護護患關系穩定的有效措施。因此,針對呼吸內科患者,護理人員首先需要對患者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其次,制定科學的意外事件應急預案,接著對患者實施防范性對策護理方案。
由上述結果可知,接收安全隱患防范性護理措施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概率有所降低,而生活質量有所提高,因此對呼吸內科患者實施安全隱患防范性護理措施值得進一步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智敏 . 落實呼吸內科安全規章制度對減少護理缺陷的作用 [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8):181-183.
[2]柳玲玲,翟琳 . 呼吸內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防范對策 [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8):112-113.
[3]董華敏,郭傳敏,孫明華 .呼吸內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防范對策探討 [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1):131,134.
作者簡介:柳瑩瑩:1989年03月:女:江蘇徐州:漢:本科:護師: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研究方向:護理學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