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惠,樊少磊,李艷霞,李 靜,倫 冰,楊曉宇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450052)
雨課堂是2016年由清華大學和學堂在線共同推出的一款基于微信和PPT的智慧教學工具,實現了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對接[1]。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相結合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該模式以學生為主體,突出教師引導作用[2]。孕婦學校是對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的場所,能幫助孕產婦提高自我保健和管理能力,促進自然分娩。然而,孕婦學校目前存在教育服務利用和專項人員不足、缺乏相關知識統一培訓等問題,形式和內容有待進一步規范和優化[3-5]。因此,探討適合中國特色的孕婦學校教學模式,是提高孕期保健質量和婦幼健康水平的途徑之一。近年來,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已應用于外科護理、生物、化學等教學中,提高了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綜合能力[6],為孕婦學校教學提供了新契機。查閱國內外文獻發現,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孕婦學校教學中應用較少。因此,本研究將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孕婦學校教學中,以期提高孕期保健質量,提升教學效果。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孕婦學校建立母子健康手冊并定期產檢的180名孕產婦。納入標準:初產婦,單胎,妊娠12周;會使用智能手機;簽署知情同意書;在本市居住,能夠參加孕婦學校的健康教育。排除標準:有高危妊娠因素者;存在精神障礙和語言溝通障礙者;有家族遺傳史、重大疾病史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孕產婦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90名。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遵循知情同意、保密、有益、無傷害原則。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的孕婦學校團體授課模式,每周一、三下午 15:00—17:00,周六上午 09:30—11:00 為公開課授課時間,由本院專家授課。每周二、周四下午15:00—17:00為促進自然分娩精品課授課時間。其他時間循環播放快樂分娩、母乳喂養等宣教視頻。
1.2.2 實驗組 實驗組孕產婦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1)準備工作:授課教師在支持Windows 7操作系統的電腦下載并安裝雨課堂軟件。(2)創建雨課堂班級:孕產婦通過手機微信掃碼或課堂暗號加入班級。(3)課前預習:授課教師將所要講授的內容以PPT形式通過雨課堂發送給孕產婦,并添加語音講解。(4)課堂教學:孕產婦直接進入雨課堂微信公眾號課程頁面或小程序頁面,點擊正在上課提示條進入課堂。授課教師通過PPT對知識點著重講解或適當擴展,對孕產婦通過自學就能獲取的知識可略過或簡要講解;也可讓孕產婦通過彈幕參與課堂討論,活躍課堂氣氛,還可通過手機端發布隨堂測試,讓孕產婦答題,通過測試成績了解教學效果。(5)課后復習:授課教師課后通過雨課堂發送慕課視頻及下次教學的PPT,孕產婦提前預習。孕產婦可隨時隨地學習雨課堂中的課件,也可將疑難問題反饋給授課教師。為提高孕產婦的聽課率,授課教師可在手機端或電腦端提醒孕產婦下次上課時間。
1.3.1 一般資料調查表 包括年齡、體重、身高、孕周、學歷、婚姻狀況、職業、經濟收入、醫療費用支付方式9個項目。
1.3.2 教學效果評價問卷 采用賀漣漪[7]設計的問卷,共10個條目,所有條目均用“是”或“否”回答。
1.3.3 孕期保健質量問卷 該問卷共6個維度,46個條目,包括信息分享、先期輔導、充足時間、可接近性、可獲得性、支持與尊重維度。中文版由潘旋[8]翻譯,Cronbach's α系數為0.96。該量表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第5項采用反向計分。得分越高,說明孕期保健質量越高。
1.3.4 滿意度評價問卷 采用封閉式提問“您對此次孕婦學校教學的滿意度?”,評分選項為 0、10、20、30、40、50、60、70、80、90、100,得分越高,說明滿意度越高。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檢驗水準α=0.05,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定性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表示,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教學后孕期保健質量和滿意度得分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教學效果評價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教學結束時,最終有174名孕產婦參與教學研究。實驗組失訪3名(2名引產,1名因個人原因退出),對照組失訪3名(3名引產)。兩組孕產婦一般資料比較,P>0.05,基線資料均衡,具有可比性。
教學后,實驗組孕產婦的孕期保健質量問卷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教學后兩組孕產婦孕期保健質量問卷得分比較(±s,分)

表1 教學后兩組孕產婦孕期保健質量問卷得分比較(±s,分)
實驗組t值P值項目 對照組3.56±0.44 3.07±0.40 3.64±0.43 3.38±0.48 3.41±0.25 3.14±0.56 3.79±0.37信息分享先期輔導充足時間可接近性可獲得性支持與尊重總分3.81±0.34 3.43±0.54 3.87±0.30 3.64±0.35 3.74±0.47 3.53±0.55 4.05±0.33 2.496 2.927 2.415 2.388 3.346 2.683 2.715 0.015 0.005 0.019 0.020 0.001 0.009 0.009
教學后,實驗組孕產婦滿意度評價問卷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教學后兩組孕產婦滿意度評價問卷得分比較(±s,分)

表2 教學后兩組孕產婦滿意度評價問卷得分比較(±s,分)
n t值P值實驗組對照組組別 得分98.73±1.98 95.73±3.52 87 87 4.0650.001
教學后,實驗組孕產婦的教學效果評價各維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教學后兩組孕產婦教學效果評價問卷評分比較
婦女兒童的健康作為人類健康的基礎,預示著人類的未來。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優生優育越來越被重視,如何使孕產婦掌握基本的孕期保健知識,順利渡過孕期和產褥期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互聯網的普及,網絡學習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為教學改革及發展注入新的活力[9]。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關于深入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強調創新互聯網婦幼健康服務模式,為婦女兒童提供生育全程醫療保健服務[10]。雨課堂從課前、課上、課后3個環節設計教學活動,實現線上、線下的有機銜接。同時根據課堂需要,將慕課視頻、微課視頻推送至孕產婦手機端,并在線實時答題、彈幕互動,有助于醫生與孕產婦互動。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孕產婦的孕期保健質量問卷得分和滿意度評價問卷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原因是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面對面課堂教學與網絡化的在線自主學習相結合,孕產婦根據生理及心理需求,可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自覺自愿參與孕期保健,增強其保健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這與Gunzburg R等[11]的研究結果一致。雨課堂將信息技術融入PPT和微信,便捷易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有助于醫患互動,符合教育信息化要求,容易被“90后”孕產婦所接受,這與Chang Y W等[3]的研究結果相似。
近年來,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是未來教育發展趨勢。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4]。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網絡大環境下新的教學模式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5]。而如何將互聯網應用到教育領域,創新孕婦學校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值得圍產保健工作人員探討。將雨課堂和混合式教學模式交叉融合,不僅可彌補課堂學習資源、時間有限等缺陷,還可推動新型教學方式的應用與研究,提高教學質量[6,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孕產婦的教學效果評價問卷評分高于對照組,原因是雨課堂建立了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溝通的橋梁,融入視頻、語音、圖文、習題等教學資源,實現了教學全過程的互動,具有手機課件推送、彈幕互動、課堂習題推送、課下慕課視頻推送、數據全面采集與分析等功能,便捷易用。同時基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為授課教師提供了平臺,而且為孕產婦創造了更好的學習環境,增強了其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這與Varglese S S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孕產婦的孕期保健質量和滿意度,提升教學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作為一種新教學模式,首先,授課教師課前需詳細分析學習者及授課內容,以便對授課內容進行劃分。其次,這種教學模式對授課教師的審美能力及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可能會使個別孕產婦忽視醫務人員在孕期保健工作中的健康教育,過分依賴雨課堂。這些都是今后研究中需突破的重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