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李嫣然,王雅倩,吳日娜,陳天然,張雪麗
急性胰腺炎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以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反應為主要特征[1]。相關研究數據顯示,17%~29%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一次或多次急性復發,3%~14%可發展為慢性胰腺炎[2]。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患者依從性較低并缺乏必要的健康意識[3-4]。急性胰腺炎與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健康教育是其治療前、中、后期重要的干預措施之一,患者的依從情況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與預后情況[5]。目前對于急性胰腺炎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臨床特點已有一些研究,國內外已開展了針對依從性進行健康教育的干預試驗,但鮮有對其與復發情況的相關性研究,缺乏數據支持。本研究旨在調研急性胰腺炎患者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其與復發情況的相關性,提供數據支撐,起到導向作用,增強醫護人員對健康教育的重視,進而增強患者的依從性,形成一個主動護理與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良性工作模式。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擇石家莊市4 家三級甲等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作為調查場所,選取2019—2021 年該4 家醫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完整;(2)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9 年,沈陽)》[6]中關于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①急性、突發、持續、劇烈的上腹部疼痛,可向背部放射;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水平至少高于參考值上限值的 3 倍;③增強 CT/MRI 呈急性胰腺炎典型影像學改變(胰腺水腫或胰周滲出積液),上述3 項標準中符合2
本研究價值:
目前對于急性胰腺炎的復發情況已有相當多的研究,對于急性胰腺炎的依從性亦有相關研究,但對于依從性與復發情況二者之間的相關性研究較少,本研究對于急性胰腺炎的復發情況與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二者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調查,最終從患者依從性的角度闡明其可作為影響復發情況的因素之一,并且可以從該角度入手,加強分層健康教育,提高醫護人員對不同情況的患者采取不同健康教育的意識,以達到減少復發、促進康復的目的。項即可診斷為急性胰腺炎。排除標準: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膿腫、胰腺假性囊腫等相關并發癥;惡性腫瘤;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妊娠;病例資料不完整。本研究通過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批準號:20190854),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嚴格遵循問卷編制流程的基礎上,查詢相關文獻和指南[6-11],針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飲食習慣、疾病知曉度、健康信念設置問卷并對30 例患者進行預試驗。該問卷調查完成時限為患者出院前3 d 內,問卷為自行設計,邀請來自上述4 家三級甲等醫院的7 名專家審定,并針對問卷個別條目進行刪減、修改、合并、添加之后,發放問卷,由患者自行填寫,研究人員必要時從旁輔助,及時回收。
依據患者留下的聯系方式,工作人員于問卷填寫后3、6、12 個月分別進行電話隨訪,了解并確認是否出現胰腺炎復發以及誘因等詳細信息,并在第12 個月電話隨訪調查其依從性。其中,對到原醫院再次就診的復發患者及時進行面對面結構式訪談,了解復發情況。
1.2.2 研究工具
1.2.2.1 急性胰腺炎的調查問卷 問卷內容包括:(1)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居住狀態、婚姻狀況、個人月收入情況、醫療保險、慢性病種類(高血壓、糖尿病等)、有無既往病史、吸煙史(過去吸煙累計達到100 支)、飲酒史(每周至少1 次,持續6 個月及以上)、病因(膽源性、高血脂型、酒精性、飲食因素)。(2)疾病知曉度:包括對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知識和預防保健知識、入院的病因、急性胰腺炎的并發癥、禁食水、定期復診的重要性、發病時的明顯癥狀、需要做哪些檢查、需要禁忌哪些飲食、發病時何種體位可緩解疼痛、哪種方式可以緩解疼痛、禁食水期間口渴如何處理的了解情況,共11 個條目,包含15 個題目,每題5 分,總分0~75 分,分數越高代表疾病知曉度越好。使用Cronbach's α 系數對問卷的內部一致性進行了檢驗,計算結果為0.910。結構效度分析顯示,因子與總分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814。(3)健康信念:應用《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中國成年人健康信念量表》[12]評估患者健康信念,該量表由24 個條目組成,分為可控性和合理性兩個維度,其中可控性維度11 個條目,合理性維度13 個條目。量表采用4 級計分法,1 分表示“完全不贊成”,4 分表示“完全贊成”;各分量表得分相加計算平均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健康信念越合理。使用Cronbach's α 系數對問卷的內部一致性進行了檢驗,計算結果為0.826。結構效度分析顯示,因子與總分之間的相關性為0.80~1.00 且呈正相關。
1.2.2.2 依從性隨訪 于第12 個月通過電話進行隨訪,以判斷患者的依從性。要求被訪談患者無意識不清的情況,且自愿配合,并事先對訪問員加以培訓。結合急性胰腺炎的危險因素[2,13-16]以及常規出院醫囑,制定了依從性隨訪問題。內容包括有無按醫囑用藥、有無合理飲食、有無戒煙酒、有無定期復診、能否按要求控制體質量、是否生活規律、是否克服不良習慣,共7 個條目。問卷采用Likert 7 級計分法(0=從不,1=偶爾,3=經常,4=頻繁,5=非常頻繁,6=每天),總分為0~42 分。評價指標[17]:得分>36 分為完全依從(>85%);25~36 分(60%~85%)為部分依從;<25 分(<60%)為不依從。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的分析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依從性和復發情況的影響因素。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調查問卷填寫過程中,共發放問卷100 份,回收問卷100 份,其中3 份信息缺失(缺失任何一項即剔除),有效問卷97 份,有效回收率為97%。97 例患者中,男60 例(61.9%),女37 例(38.1%);20~39 歲47 例(48.5%),40~59 歲30 例(30.9%),60~85 歲20 例(20.6%);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6 例(26.8%),中學36 例(37.1%),大專及以上35 例(36.1%);首次入院67 例(69.1%),復發30 例(30.9%);病因:膽源性胰腺炎46 例(47.4%),高血脂型胰腺炎28 例(28.9%),酒精性胰腺炎17 例(17.5%),飲食因素6 例(6.2%);完全依從62 例(63.9%),部分依從27 例(27.8%),不依從8 例(8.3%)。
2.1 不同基本資料患者依從性比較 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者依從性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居住狀態、婚姻狀況、個人月收入情況、醫療保險、病因的患者依從性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基本資料患者依從性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ompliance among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by demographic factors
2.2 急性胰腺炎患者依從性影響因素的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 以患者依從性為因變量(賦值:完全依從=1,部分依從=2,不依從=3),依據單因素分析結果及查閱資料[18-20],納入性別(賦值:男=1,女=2)、年齡(賦值:20~39 歲=1,40~59 歲=2,60~85 歲=3)、文化程度(賦值:小學及以下=1,初中=2,高中/中專=3,大專及以上=4)、疾病知曉度(賦值:連續變量)、健康信念(賦值:連續變量)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疾病知曉度是急性胰腺炎患者依從性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2 急性胰腺炎患者依從性影響因素的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Table 2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2.3 是否復發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依從性比較 97 例患者在隨訪12 個月內,復發41 例(42.3%),未復發56 例(57.7%)。復發患者中,完全依從20 例(48.8%),部分依從16 例(39.0%),不依從5 例(12.2%);未復發患者中,完全依從42例(75.0%),部分依從11例(19.6%),不依從3例(5.4%)。復發與未復發者依從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082,P=0.029)。
2.4 復發與未復發急性胰腺炎患者基本資料比較 復發與未復發者性別、飲酒史及糖尿病、膽石癥、高脂血癥所占比例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復發與未復發者吸煙史、高血壓所占比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復發與未復發急性胰腺炎患者基本資料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demographic factors betwee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
2.5 急性胰腺炎患者復發情況影響因素的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 以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否復發(賦值:復發=1,未復發=2)為因變量,依據單因素分析結果及查閱資料[21-22],以性別(賦值:男=1,女=2)、飲酒史(賦值:有=1,無=2)、吸煙史(賦值:有=1,無=2)、高血壓(賦值:有=1,無=2)、糖尿病(賦值:有=1,無=2)、膽石癥(賦值:有=1,無=2)、高脂血癥(賦值:有=1,無=2)、依從性(賦值:完全依從=1,部分依從=2,不依從=3)為自變量進行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男性、飲酒、膽石癥、高脂血癥、部分依從、不依從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復發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4。

表4 急性胰腺炎患者復發情況影響因素的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Table 4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3.1 影響急性胰腺炎患者依從性的相關因素
3.1.1 疾病知曉度 患者對于急性胰腺炎相關知識的了解有所欠缺是急性胰腺炎患者依從性的重要影響因素。相關研究顯示,大部分復發性胰腺炎患者的疾病知曉度較低,知曉度分數越低者遵醫行為較差從而導致其越易復發[23-24]。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愈加優質化,不規律飲食、生活節奏失衡等現象加劇,致使急性胰腺炎發病率日益增加[25],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不良習慣數量與其復發率呈正相關。進行健康教育時,需要讓患者更多地了解急性胰腺炎方面的知識,比如是什么原因導致發病、有什么方法能夠控制病情。對于能夠誘發急性胰腺炎的疾病與習慣,如膽管疾病、高血壓、飲酒、肥胖、不規律的作息等,提示患者要進行有效控制,并謹遵醫囑。隨訪過程中,患者普遍表示希望加強院外的延續護理,定期提醒和宣教。因此,醫務工作者應重視健康宣教,定期電話隨訪。同時,相關衛生部門可加大宣傳力度普及胰腺炎的相關知識。
3.1.2 性別 本研究結果顯示,男性胰腺炎患者對健康教育的依從性較女性患者低。男性患者常應酬較多,工作壓力較大,生活不規律易導致其出現暴飲暴食等情況,且男性相較女性有明顯的煙酒嗜好,從而增加了胰腺炎發病率與復發次數[26]。臨床工作當中,應根據性別差異酌情增加對男性患者的健康宣教次數并強調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3.1.3 年齡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越大,急性胰腺炎患者依從性越差。年輕人對疾病認識不夠全面、尚未有憂患意識、工作壓力大、無暇顧及身體等原因均可能為其依從性較低的因素。中年人可從不同渠道獲取疾病相關知識,隨著閱歷的豐富,不斷加深對疾病的認識,且工作較為穩定,故依從性較好。老年人接受新觀念的能力相對年輕人較弱,宜采用單一重復的宣傳教育,但要想達到與年輕人一樣的效果還存在一定的難度[27]。并且老年人的患病率、死亡率高,更易發展為重癥急性胰腺炎[28]。所以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健康宣教的對象不僅為患者本人,還應讓患者的照顧者和家屬共同參與其中,更好地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1.4 文化程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文化程度是影響急性胰腺炎患者依從性的因素。隨著學歷的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有所增加,并且能夠很好地接受健康教育。而大專及以上的患者由于對疾病形成刻板印象常會按照自己的經驗治療,且該年齡段患者常工作繁忙,也是導致其依從性低的原因。因為文化水平的差異,健康教育的理念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理解也存在差異,這會影響患者的依從性。因此,面對不同的人群應采用不同的策略,例如對待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以言傳身教及對其家屬的宣教為主,而對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以普及科學知識為主。
3.2 依從性與復發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未復發患者的依從性較復發患者的依從性好。多項研究調查了依從性的影響因素與復發的相關性,結果顯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識知曉率及依從性,幫助患者構建良好健康行為,從而促進生活質量改善[19-20]。在急性胰腺炎的康復過程中,與男性相比,女性的死亡率、休克、膿毒癥、急性腎損傷、進入重癥監護病房和胰腺引流顯著降低,對男性進行針對性地干預是減少復發的重要手段[29]。超過1/3 的老年患者在初始非手術治療后2 年內出現復發。與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預后差,年齡是急性胰腺炎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對老年人進行個性化治療,盡早采取干預措施,可防止復發[30-31]。在臨床工作中,可以從影響依從性的上述因素入手,個性化管理,住院期間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出院后定期隨訪,對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疾病知曉度的患者采取不同指導方式,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進而減少急性胰腺炎復發。
3.3 復發情況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男性、飲酒、膽結石、高脂血癥均是急性胰腺炎復發的危險因素。重度飲酒者胰腺炎的總體終生風險為2%~5%,更多的情況是發展為慢性胰腺炎(CP)。目前有關酒精對胰腺炎的影響機制研究主要集中在酒精對機體免疫及腺泡細胞毒性作用的研究[32]。此外,男性患病風險高于女性[33],且長期飲酒者主要為男性。因此,戒酒不僅可以明顯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風險,還能顯著減少急性胰腺炎復發、轉變為CP。膽源性急性胰腺炎(BAP)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其發病機制現已有相關研究[34-35]。暴飲、暴食是導致膽結石引起胰腺炎的最大誘因,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可以預防膽源性胰腺炎的發生。血清三酰甘油(TG)顯著升高是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誘發因素,因此血脂代謝異常增高相關問題如高脂飲食、肥胖、脂肪肝、家族性高脂血癥及糖尿病等均可能成為潛在的危險因素[36-37]。不同危險因素的患者復發情況差異較大,膽石癥、高脂血癥、飲酒是急性胰腺炎復發的前三高危因素,膽石癥為復發最主要的因素,與我國已有的相關研究結果相符[21-22]。上述各影響因素間相互關聯,協同促使疾病進展,為預防急性胰腺炎的復發,除提高患者依從性外,還應從影響因素方面入手,如戒酒、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如高脂血癥、盡早治愈誘發因素如膽石癥等。
綜上所述,影響依從性的相關因素主要為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疾病知曉度等。依從性與是否復發有關,未復發患者的依從性較復發患者的依從性好。性別、飲酒、膽結石、高脂血癥、依從性均是急性胰腺炎復發的影響因素。
急性胰腺炎的發生是能夠預防的,其復發率也能通過專業指導來控制。要想達到更好的控制效果,需要考慮各種影響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分類分層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危害與控制方法。要進一步改善依從性,還需要患者自身努力和遵從,以及家屬的監督和督促。同時還應針對急性胰腺炎復發的危險因素采取相應措施,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臨床需要不斷探索與完善健康教育機制,并使其走向社會,使急性胰腺炎的患病率與復發率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貢獻:嚴李嫣然、王雅倩提出研究選題方向,負責設計研究方案及確定研究方法;嚴李嫣然、王雅倩、張雪麗負責文獻檢索及整理,設計問卷;吳日娜、陳天然負責問卷調查及問卷調查結果數據的整理;嚴李嫣然負責數據分析與統計學處理;王雅倩對統計結果進行解釋,繪制圖表;嚴李嫣然、王雅倩、吳日娜、陳天然負責撰寫論文初稿并對初稿進行修訂;張雪麗負責論文最終稿的修訂、論文的質量控制及審校,對論文整體負責,監督管理;所有作者確認了論文的最終稿。
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