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固城中心小學 周 杏
2017年全國小學統一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與舊的人教版教材相比,在寫作資源上增加了小練筆、快樂讀書吧等多個版塊,為教師開展寫作教學提供了更多資源。筆者分析部編教材發現其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寫作序列化。部編教材中寫作占有較大的比重,且不只是依附閱讀單元,而是呈現序列化的特點,即學齡段寫作教學序列化、寫作能力序列化、寫作訓練序列化。寫作訓練點與教材中其他部分的聯系更加緊密,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下,學生會積極參與寫作訓練。
第二,寫作單元編排系統化。新版教材中雖然每個單元都是獨立的,但各版塊的聯系性很強,單元編排呈現系統化特點,每個版塊又都可以作為寫作教學資源。
第三,寫作題材生活化。部編教材中的寫作非常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感受,學生一看到文題,就能想到生活中的相似事件,從而讓寫作變為“我手寫我心”。寫作題材更加靈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貼近生活,學生很容易理解。
基于此,本文重點闡述了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寫作資源,如何利用寫作資源開展寫作教學,以期幫助教師利用教材資源打造更具創新性的寫作課堂,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
部編教材的編者十分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寫作單元的編排就是最好的證明。部編教材中每個單元都設置了寫作主題,學生要結合寫作單元進行寫作訓練。小學寫作教學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方法,獲得寫作靈感。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寫作單元的要求,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指導學生寫作。可根據寫作主題及課后的小練筆,組織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然后利用寫作單元,再集中進行寫作指導。同時,結合教材中的文章,安排練習活動,組織學生寫不同類型的作文。
例如,三年級上冊的“觀察單元”,選了《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兩篇文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課后的“交流平臺”“初試身手”兩個版塊圍繞觀察安排了說寫訓練。“初試身手”版塊讓學生將平時觀察到的事物記錄下來,再通過閱讀《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的楊梅》等文章,學習描寫。單元后的寫作訓練寫作范圍較廣,可將其作為檢驗學生閱讀學習效果的方法,讓學生對具體的事物、場景展開描寫,促使學生快速提升作文水平。
教材中每篇文章都是經過專家學者精挑細選的,是學生借鑒的絕佳范文。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分析課文,挖掘其中的寫作資源,并將其巧妙地運用到寫作教學中。可從下面幾點做起。
第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小學生好奇心強,趣味性強的文章,能激起他們的寫作興趣,燃起他們的寫作欲望。部編教材選文都具有經典性和趣味性,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描寫方式與觀察角度,給學生寫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寫作興趣。教師教學時可借助課文,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與文本內容共情,再組織寫作訓練。
第二,以教材文章為基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部編教材中收錄的文章,多是膾炙人口、文質兼美的。其在內容上包含多種美的特質,題材也豐富多彩。閱讀課文就像欣賞藝術品,課文呈現的是一個璀璨奪目的世界,具有獨特的價值。使用教材中的課文資源輔助寫作教學,不但能陶冶學生的情操,還提升學生的心智水平,為學生寫作創造良好條件。
第三,以課文資源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新版教材中的詩歌、童話、寓言等經典篇章能擴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第四,以課文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教材中的每篇課文結構與寫作思路都值得學習,學生在閱讀中不但能了解作者的思想和觀點,還能獲得獨到的見解。所以,適當挖掘課文內容,可以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寫作方法,提升寫作能力。
第五,通過挖掘課文資源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實際上就是語言表達能力,寫作就是使用恰當的語言表達真實情感。教師在講解課文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實現由讀到寫的進化。
教師要依托教材資源組織小練筆,讓學生緊扣課文內容,寫幾句話或小片段,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縱觀部編教材,可從以下幾方面組織練筆活動:
第一,借助課文材料練筆。此類練筆,需要學生在整體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進行想象,然后用文字記錄下來,能鍛煉發散思維能力。仿寫文章的經典段落是常見的練筆形式,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掌握課文,降低寫作訓練的難度。例如,三年級上冊的《秋天的雨》課后小練筆,要求按照例子發揮想象力,再結合生活認知寫幾句話。這樣的小練筆,不但降低了寫作難度,還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第二,模仿課文練筆。此方法不是直接模仿寫段落,而是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的再創作。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課后小練筆是“你認為家鄉哪個季節最美?為什么?請仿照課文寫一寫。”要求學生將課文中對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描寫,運用到自己家鄉四季的描寫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會運用課文中的描寫方法,能在深化對文章內容理解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第三,結合單元寫作要求練筆。這種寫作不再是模仿,而是為了落實單元寫作要求而設置的專項練習。如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寫作訓練重點是“圍繞一個意思寫”,其中一篇課文的課后練筆是“用下面句子開頭,嘗試說一段話”。此練筆任務強化了單元寫作訓練,目的是讓學生牢固掌握寫作方法。
第四,實用性文體小練筆。結合課文開展的小練筆,還有的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實用性文體的寫作。這項練筆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三年級下冊的“學寫通知”“學寫尋物啟事”等,寫作時,學生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資源,更好地掌握不同文體的寫作方法。
所謂的寫作活動就是為了達到寫作要求,教師指導寫作的過程。小學寫作教學,多是為了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讓學生獲得基本的寫作知識與寫作方法等。部編教材中的“語文園地”,就是對單元課文基礎知識的強化,教師可以利用語文園地這一平臺開展寫作活動。
如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文章有《牛郎織女》《獵人海力布》等,語文園地中的內容是“講民間故事”。教師就可以將課內閱讀與口語交際相結合,開展寫民間故事的活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版塊給出了幾句話,提問其中的“繼續、連續與陸續”是否可以互換,以讓學生明白這幾個詞的含義與區別,然后再讓學生用這三個詞各造一個句子。這就是從課文出發,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實例。
除了單元寫作、小練筆、語文園地練筆外,部編教材中還有專項寫作能力練習,如標點符號的用法、語言積累、修改等。這些專項訓練分布在各個單元,如二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的寫作要求中有這樣一句話:“標點符號占一格”;第六單元的話題為“心中的問號”,專項訓練點為“想象”;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主題是“引號的用法”。
教師要正確處理閱讀與寫作教學資源的關系。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語文知識,積累寫作素材,掌握寫作方法。現在的閱讀與寫作結合,多停留在以讀促寫的層面,即帶領學生進行教材文本閱讀和延伸閱讀,讓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然后遷移運用,逐步提升寫作能力。但此過程時間長,教師和家長監管不到位,效果就可能不理想。另外,小學生年級小,自覺遷移的能力不強,即使讀了很多書,寫作能力也難以提升。因此,教師在挖掘寫作教學資源時,要嘗試多種方式,找出適合的方法,可從下面幾方面進行嘗試:
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大多數教師是按照閱讀、寫作、練習的順序安排教學。實際上,教師可結合各階段的寫作要求,挖掘教材范本的寫作價值,并在講授課文時給學生滲透寫作意識,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教學。詳細的方法為: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的結構線索、修辭方法與語言描寫等多個角度進行寫作鑒賞和分析,品評課文的優點。接著布置對應主題的小練筆,讓學生寫作,確保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連貫性。此種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更多閱讀方法,還讓學生在學以致用中提升了寫作能力。
教師可采用讀寫結合的方法挖掘課文資源,包括仿寫、續寫、改寫、讀后感等,此類訓練方式能極大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仿寫為例,學完文章,可帶領學生分析寫作手法,然后組織仿寫,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靈活掌握語言表達與運用技巧。但要注意,采用讀寫結合的訓練形式,學生會將更多精力放在語言表達技巧的學習上,時間長了難免厭倦。所以教師在讀寫結合教學中要注意情感的滲透,引導學生融入其中,表達要有感情,如學完課文,可以讓學生嘗試給文中的角色寫一封信,寫出想說的話,或者以某個角色的身份進行自我介紹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挖掘出教材中的寫作資源后,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感受和理解文章。在這一過程中,要教會學生寫作技巧,指導學生積累語言知識,利用碎片化時間記錄內心真實想法,讓學生養成隨時記錄的良好習慣,豐富寫作素材,以便于在寫作時能隨手拈來。另外,還要從寫作方法上指導學生,分析課文的立意、選材具體好在哪里,領悟作者的寫作目的,吸收文章的精華。
寫作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對身邊事物的感知不深刻,不能積累豐富的寫作資源。想讓學生表達獨特的感受,教師要挖掘教材中寫作資源,引導學生用心感受。很多學生在寫作時無話可說、無事可寫,主要是因為想不到哪些內容可以運用到寫作中。教師可以采用寫觀察日記和指導寫法兩個方法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以解決學生無事可寫的問題。
第一,觀察法。生活中有很多寫作資源,但具體哪些可以成為寫作資源,哪些不可以,需要在觀察生活和體驗生活中找尋答案。以四年級下冊的文題“路”為例,寫作方向可以是真實的路,也可以是成長之路。雖然學生每天都走路,但缺少觀察,所以頭腦中空空如也,沒有寫作素材。教師可引導學生從生活想象入手,進行交流,如道路的變遷、成長中的蛻變等,拓展學生觀察的角度,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寫作。
第二,指導寫法。生活經驗豐富未必寫作能力就高,這與語言的工具性特點有關,語言的表達是要有一定章法的,描寫方法、結構方法、修辭手法等不是在生活觀察中能獲得的,需要借助寫作資源反復訓練才能獲得。也就是說,除了讓學生獲得豐富生活體驗外,還要在寫作方法上給予指導。在此,教師要開展形式多樣的體驗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感受,給學生更多的體驗。
綜上,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要結合新版教材中寫作資源的特點開展寫作訓練,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化改革,提升寫作教學質量,為更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