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策劃:本刊編輯部
欄目主持:林 秀 高貴武(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金秋十月,黨的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勝利召開。黨的二十大不僅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更是黨領導全國人民邁向民族復興的重要一步。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本刊從本期開始在《本期關注》欄目陸續推出黨的二十大專題策劃,邀約國內新聞傳播學界、業界的專家學者就新時代我國主流媒體的重大主題報道展開研究,以期從理論和實踐創新角度總結、梳理主流媒體面對新媒體挑戰在重大主題報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突破,所面臨的困惑、問題,為我國主流媒體未來在重大主題報道上取得更好傳播效果和社會影響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和學術引領。
本期推出的是系列關注中的第一期,重點考察十年來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下簡稱總臺)為代表的視聽主流媒體在重大主題報道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績和實踐創新。
本期推出的六篇稿件均來自國內一流新聞傳播學院和主流媒體的專家學者和專業研究人員。這些學者、研究人員不僅長期密切關注我國主流媒體發展實踐,特別是總臺近些年在重大主題報道方面的重要力作,而且有著廣博的學術視野和精專的學術旨趣,在每位研究者的論文中都不乏獨特的知識積累和學術見解。
陸紹陽、何雪聰的論文重點考察了近年來總臺在主題主線報道上的創新策略,總結了主題主線報道在范式轉變、創新策略方面的特點,并就如何提升主題主線報道的路徑給出了獨到的見解。
于鋒的論文結合總臺央廣網的媒體實踐,梳理總結了央廣網脫貧攻堅系列報道《遠山的回響》的做法、經驗,既有鮮活的實踐露珠,又有厚重的理論思考。
賈雪帆的論文以總臺今年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系列報道為例,從整合與多元兩個方面探討了重大主題報道在理念和實踐方面的創新。
趙行知的論文則以總臺中國之聲的報道為例,重點剖析了十年來主流媒體重大主題報道的模式變遷和理念演化,并將之與當下主流媒體面對新媒體環境進行的融合與創新做了進一步的結合。
李晶的論文結合媒介融合的新媒體環境背景,從更加理性和抽象的角度剖析了重大主題宣傳的特點、邏輯和價值,回答了重大主題報道在理論層面所面臨的迫切問題。
吳雨桐的論文則將研究視角更加聚集在了總臺的脫貧攻堅報道之上,對此類報道中個體敘事與國家認同建構的關系從學理上做了深入分析,也從“另類”的角度對重大主題報道的報道策略做了理論解讀。
幾位研究者的關注和研究或宏觀、或微觀,或整體、或局部,分別從各自關注的領域和視角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總臺為代表的我國主流媒體所做的重大主題報道進行了分析、思考。這些分析思考匯聚起來,以期引起學界、業界對新媒體環境下如何開展重大主題報道以及主流媒體如何在重要歷史時刻在輿論場上發揮“壓艙石”和“定盤星”重要作用深度思考。
最后對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陸紹陽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高貴武教授及其團隊對本專題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