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對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作為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夯實學生的理論知識素養及道德素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是創新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生物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應當與其他學科一樣,注重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制定有效的學習方法,通過創新課堂形式,激發學生積極性,引領學生揭示自然界生命成長奧秘的重要規律。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程教學;創新;路徑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生物教師是課程教學的主導者,只有從學科特點出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形成探究生物學科的思維能力,才能師生共建良好翻轉課堂。此過程中,離不開的主要舉措是要創新課堂的教學形式,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
一、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自能力質限制
從目前的情況看,新課改革推行時間雖已不短,但仍有不少教師難以轉變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堅持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填鴨式灌輸為主,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方式,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學生的主動意識不強
初中生物所占教學的比重不高,面臨升學壓力的學生,在教師的講授過程中,積極程度不高,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夠,影響課堂實施的效果。此外,因為教學方式滯后,課堂氛圍沉悶,死記硬背的方式制約著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課堂教學的方法與課改目標不符
新課改的教學目標與學生升學壓力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使得學科教師不得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在這種被動地學習下,學生很難形成主動思考的習慣,無法激發更多的學科探究精神,學習興趣并不高漲。
二、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創新路徑
(一)建立師生平等的高效課堂
教師與學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師作為教學的重要力量,要關注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健康成長,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成長,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建立公平、民主、和諧的師生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與交流的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與科學的探索能力。
例如:在“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請學生觀看肺部的圖片與模型,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器官位置,結合學生生活中的經驗,引導學生思索生活中損傷肺部的行為。建立平等、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思考,增強知識體系的構建能力,同時也拉近師生關系的距離,促進高效課堂的形成。
(二)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引入課堂教學,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堂形式,將抽象的課堂內容具體化、直觀化,引導學生挖掘學科背后蘊藏的知識。此外,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工具,如微視頻、圖片展示等形式,改變以往傳統、沉悶的教學方式,加速學生理解晦澀的書本內容,掌握新的知識,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例如,在“兩棲動物與爬行動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微課的形式,幫學生對概念有基本的認知,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小組討論,生活中的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有哪些,看看哪個小組想的又全又多。通過小組之間的比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所加強,對兩種動物的區別與聯系理解也更加深刻,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創設課堂情境,調動學生的探索精神
學習動力與學生的學習成果息息相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想充分調動學生動力,就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教授知識引導學生的情感反應,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共鳴,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例如,在“被子植物的一生”的教學過程中,初中生物教師詢問學生們:“大家知道什么是被子植物嗎?”因為是新課講授,大部分的學生都不知道,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加深學生的理解,隨后,教師引出“種子的萌芽”的話題,采用微課的形式,為大家展示被子植物生長的過程,幫助學生感興趣地進入課堂學習。觀看結束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問“你身邊的被子植物有哪些呢?”學生在積極思索的同時,對被子植物的探究欲望愈加高漲,培養了學生探索的精神,促進了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四)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實驗
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作為書本內容的延伸,實驗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引導學生對理論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實驗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充足的準備、完善的設計及過程的引導,通過對比、觀察等形式,促進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外,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多溝通,多探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精神。
例如,在“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部分,分級認識植物個體的結構層次,幫助學生建立植物的整體概念。另外,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保持與學生溝通,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關注細胞的結構,認識細胞分裂與分化的過程。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的教學課堂中,教師要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與方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不斷思索,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為以后的學科建設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寶.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創新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3):133-134.
[2]高小艷.如何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J].考試周刊,2019(A1):135-136.
[3]王偉.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學周刊,2020(01):19.
[4]吳永津.有關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J].新課程(中),2018(12):213.
[5]李志剛.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8(2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