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姣妮
摘 ?要:識字與寫字教學所遵循的原則為“認寫分開,多認少寫”,雖然從表面上看,雖然在此原則下教材要求學生掌握的漢字變少了,然而在實際的識字教學中更加突出強調了其明確的目標指向: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培養其自主識字能力,在識字教學中滲透豐富的漢字文化和思想內涵,讓學生在強烈的自主識字愿望中打下堅實的識字基本功。文章將具體探討小學低段語文整合性識字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合性;識字
前言
識字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多少年來無數教育者不斷探索的重點。無論是識字教學的科學化、理論化、系統化還是識字教學中的趣味性、專業性乃至現代化信息技術背景下識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教育者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
一、注重字理,把握深度
漢字是獨特的具有構字理據的音、形、義三位一體的表意文字。人教版教材十分重視漢語言文字本身的特點對識字的影響,人教版教材一開始便是從天地人的漢字開始進入語文的學習。字理識字所依據的是漢字自身的構字原理和組成規律,利用漢字字音、字形、字義三位一體的關系采取分析字形的方法,利用多種手段以達到識記漢字的目的,這種識字方法能夠使學生建立牢固的形、音、義之間的關系。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辨析字形減少錯別字,對兒童的思維發展也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識字程序主要采取讀準字形,建立音形關系、解析字理、識字字形、書寫鞏固的程序。而在教學手段來說字理識字以理趣為主,除了圖示法、演示法、點撥法、聯想法以外還可以采取字謎法、置換部件法、字族文識字等。特別是歌訣法、置換部件法、字謎法、字族文識字法在字理識字的教學中尤為重要。在字理識字中我們也應當針對漢字本身的不同特點以及兒童心理發展特點選擇合適的識字方法。
教材編排重視漢字規律的呈現,也有著清晰的由淺入深、由易而難的序列。但是有著整體化的設計,不斷地加以滲透。一年級上冊主要是遵循兒童形象具體思維認知規律的象形字識字,如《日月水火》;象形字識字之后是合體字中與圖畫關聯也較為密切的會意字識字,如《日月明》;在象形字和會意字之后一年級下冊的課文中出現合體字中的形聲字識字,包含與形符密切關聯的《操場上》、《動物兒歌》、《樹之歌》以及與聲符密切關聯的《小青蛙》。這些選文都著重在增大識字量的同時,引導學生發現漢字象形、會意以及形聲枸字法的構字規律,在探索發現中感受漢字的理趣。反之。也能利用這樣的方法去猜測漢字。
二、把握字形構造,培養思維能力
在教學當中我們就應當引導學生關注這樣的部首,分析部首與字義的關系,在類聚的同部首漢字中發現規律,并且在實際閱讀中加以驗證。這樣不斷積累漢字的表義部首,從而加深對形聲字形旁表義特點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此類漢字望文生義、觸類旁通的自主識字能力。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重視漢字形聲字字音類聚的特點,利用字音類聚的字族文識字方法識字。字族文識字的教學也應當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在具體的語境當中重視識字積累、辨析字族字音、識記漢字字形,從而提高識字效率,簡化識字過程。教材當中也有字族文識字的選文,如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小青蛙》一文,便是以“青”字作為聲旁母體字,加上不同的偏形旁從而派生出請、晴、情、清、睛等形聲字。再編以朗朗上口的節奏而形成字族文。我們應當以這樣的文本為依托,充分發揮字族文識字類聯生字的優勢。有聲旁母體,連接一大批的偏旁,構成“字族文”。利用一篇篇字族文識字擴大的識字量,也利用簡單字族文的創編來深化對形聲字字音類聚、字形類連、字義類推的感知。
三、在語境中認識漢字,做到隨文識字
隨文識字將識字、閱讀與語言訓練緊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字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避免孤立識字,同時也在識字中發展學生思維。閱讀與識字相整合是整合性識字的一個重要體現,整合字、詞、句、篇,整合語文中的聽、說、讀、寫,整合語文的學與用。在整合學習中既牢固地掌握漢字的形音義,又加強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十分重視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去猜測漢字和詞語的意思。教材在一年級下冊三單元以及二年級上冊四單元都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作為一個語文要素單元性地加以學習。這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與識字教學相連接的。除了課文的編排之外,教材的助學系統及課后的練習以和語文園地中《字詞句運用》欄目也創設各種語境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猜讀生字生詞。隨文識字并不只是指在文章中識字,更是重視在文章中猜測字義的能力,重視學生能否真正在語境中建立漢字音、形、義的關聯,從而實現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養成。
隨文識字中的識字應當是為理解而服務的,隨文識字中的閱讀材料也是辨析漢字的具體語境依托。真正做到識字與閱讀相互促進。不是為識字而識字,為閱讀而閱讀。
結語
綜上所述,讓識字走向生活,不只是課堂上的語言引導。只有真實的學生參與的活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實踐在活動中識字的理念。教師應當結合教材,拓展學生自主識字的空間,開展具有實用意義的識字活動。在生活的各個情境、各項活動中學生的老師是家長,家長能引導他們在生活中識字,給予他們及時的幫助和及時地反饋評價。
參考文獻:
[1]馬麗蘋.淺析小學語文個性化學習中信息技術的整合實踐運用[J].考試周刊,2020(1):39-40.
[2]楊旺強.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整合[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