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山東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 李明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首要任務在教育領域的戰略定位,為推進新時代我國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落實新發展理念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是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強省必先強教。“十四五”時期是山東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征程的關鍵時期,是我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性歷史節點。山東省教育系統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以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抓手,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著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和實踐智慧形成、發展、完善的根本保證。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黨的二十大報告向世界鄭重宣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辦好教育的根本問題在于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培養造就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黨和人民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大戰略任務。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省教育系統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和重大責任,心懷“國之大者”,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為時代新人踐行使命擔當注入精神動力。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發展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落實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要完善黨領導教育工作的體制機制,切實鞏固和加強黨在教育事業中的領導核心地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著力加強教育系統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牢牢掌握教育領域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要建立健全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運行機制,強化學校黨組織政治功能和領導作用,牢牢把好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進入新時代,伴隨我國社會發展主要矛盾的轉變,我國教育的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本質屬性,是我國教育領域一切改革路徑與發展舉措的根本遵循,也是中國式教育現代的首要特征和制度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深入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堅持人民中心的教育治理理念,著力提升人民群眾在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的獲得感、幸福感,接續推進共同富裕成果在教育改革與發展進程中取得新成效。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高度,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專門部署,深刻闡釋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凸顯了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價值追求,為推動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治理現代化價值追求,就是要著力解決教育發展過程中人民的急難愁盼,聚焦人民群眾對多樣化優質教育的殷切期盼和現實需求,讓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發展理念,深化教育資源配置改革,統籌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關注特殊群體的教育需求,全面提升教育公平質量。要堅持以問題為中心作為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增強教育治理的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在全面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精準推進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進一步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構建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振興協同互促機制。積極推進全國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建設,實施義務教育強鎮筑基行動計劃,聚焦教育實踐中面臨的現實問題和深層次問題,把滿足人生不同階段的學習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問題。要扎實推進落實“幼兒園建設與提升”“提升社區教育辦學能力”“調整優化中小學布局”“職業教育資源擴增”等山東省“十四五”教育改革發展重點項目清單,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全力推進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現代化的根本在于人的現代化,在于人才培養質量的現代化,根本在于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一切教育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本在于高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大力推進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加快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到2025 年,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得到有效落實,形成政府學校社會各司其責、協同治理的教育發展新格局。到2035 年,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全面建成教育強省和人力資源強省,為山東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發揮關鍵支撐作用。要加快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構建完善全環境立德樹人新格局,明確立德樹人責任主體,創新實施德育協同育人機制,形成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全員參與、協同推進的系統化育人長效機制,為時代新人的造就創造良好的制度氛圍。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持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把意識形態教育的教材體系、教學體系有效轉化為學生的知識體系、價值體系。“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要堅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納入師范生培養、教師培訓、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崗位能力培訓的必修課程,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任務和時代選擇。教育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題中之義,是教育現代化目標實現的戰略選擇和條件保障。教育治理現代化的根本在于教育結構和教育要素的最優化配置。其中,體制機制優化是教育治理的核心對象和重要抓手。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提升教育現代化治理成效,根本在于通過優化教育要素和教育結構組合,提升現代化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成效,努力解決好制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瓶頸。進入新時代,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作為國家戰略目標被提出來,既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推進教育治理體制機制現代化,要堅持全要素治理的宏觀思維、系統思維、協同思維,重視、加強和改進教育治理的頂層設計,增強教育改革的科學性、系統性、協調性。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要堅持系統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強化教育治理體制機制,優化頂層設計,統籌實施各類工程項目和行動計劃,持續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要強化教育治理的問題導向和服務效能。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教育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協調發展,統籌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要持續完善各級各類教育辦學體制。強化落實政府辦學主體責任,協同推進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四位一體”教育治理新格局。要優化教育經費投入和管理機制。加快推進省域教育資源公平優化配置,全面提高教育經費管理和使用績效。要加快建設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持續縮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校際差距,加快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智慧的結晶,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在教育領域的重要體現和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接續推進的戰略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深刻闡釋了教育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中的基礎性、全局性和先導性作用。堅持以教育優先發展作為基礎保障,精準推進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基礎途徑,也是深入推進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對大力實施“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作出了專題部署,明確提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以“十大創新”引領全方位創新,加快建設科教強省、人才強省。
要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重要先手棋,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促發展,抓教育就是謀未來的教育治理理念,推動教育體系與產業體系、社會體系、科技體系等有效對接,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上優先安排教育,財政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教育,公共資源配置上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要進一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準確把握各項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教育領域制度機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實現教育內循環和外循環相統一,促進互容、互鑒、互通。要積極推進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振興協同發展,深入推進我省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建設。堅持鄉村教育優先發展,聚焦鄉村教育治理現代化的痛點、難點,探索適合國情省情、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和具體措施,不斷提高城鄉學校辦學質量均衡水平,為全國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造示范案例、發揮引領作用。
立足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我們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教育系統的重大政治任務和崇高使命。全省教育系統要緊緊錨定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提出的“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的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教育高質量體系建設。深化落實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營造更好的尊師重教環境和教育優先發展政策體系,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打造“齊魯樣板”,貢獻“山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