漪江
2020-2022,兩年時間,130多個主題,150期論壇,800多位校長建言獻策,千萬讀者關注點評,《教育家》雜志線上圓桌論壇宛如一道絢爛的彩虹,為疫情之下的教育突破,為新時代校長教師的成長創新,增添了亮麗色彩。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疫情之下的學校教育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引領學校教育走出疫情的困擾?如何為校長們搭建“線上”交流溝通的平臺?2020年3月,《教育家》雜志線上圓桌論壇應運而生。
兩年來,從疫情之始的“教育大考”到疫情之下的“云端教育”,從勞動教育必修課修什么到如何“五育”并舉培育時代新人,從學校德育的突破到校長治校能力的提升,從“雙減”政策的落地到課后服務的深入,論壇主題緊扣教育發展的時代脈搏,深受廣大校長關注。
“職業教育進入新時期,如何提高職教學生競爭力?”2022年2月,伴隨著一期以職教發展為主題的線上論壇的舉行,《教育家》雜志線上圓桌論壇走過150期。兩年來,每一期線上論壇的舉辦都吸引了數萬觀眾在線觀看,而回看每一期論壇的觀眾人數都在十萬人之上。如滾雪球般,《教育家》雜志線上圓桌論壇的影響不斷擴大。
“請各位嘉賓確保網絡暢通,我們會把直播平臺鏈接分享給您,并有技術顧問協助您調試直播設備。”“請嘉賓們在我們提供的議題中,選擇自己有深度思考的內容分享教育睿見。”小編們認真籌備每一期論壇,從論壇議題的設計到論壇嘉賓的邀請,從直播技術的保障到論壇內容的傳播,一絲不茍。
“在《教育家》雜志舉辦的線上圓桌論壇上,我校劉考申校長受邀作為主持人,與來自河南、廣東、重慶、江蘇、四川等地的中小學校長一起,就正確面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探討,本次論壇直播全國共有1.5萬余名教育同仁在線觀看。”武漢市光谷第十六小學等諸多學校圍繞《教育家》雜志舉辦的線上圓桌論壇,通過學校官微等途徑進行了再傳播。
“我校黨總支書記、校長溫在權作為唯一的普通高中校長,受邀參加了《教育家》雜志舉辦的全國名校長線上圓桌論壇,與7位知名中小學校長一起聚焦非遺教育如何守正創新,深入探討非遺教育發展新路。本次論壇直播共有2萬余名教育同仁、學生、家長在線觀看。”受邀參與《教育家》線上圓桌論壇討論,令溫州市第十四高級中學的師生們備受鼓舞。
“我們接到了來自《教育家》的邀請——2021年春季學期以來,我旗部分中小學校長陸續收到《教育家》的邀請,參加了《教育家》舉辦的第61期、63期、64期、65期線上圓桌論壇。論壇主題涉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校發展、課程建設等方面……”線上的交流與之后的線下溝通,令伊金霍洛旗的校長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今天有幸聆聽了六位校長關于為學生發展奠基的發言,受益匪淺。其內容非常貼近我們的工作實際。他們的講座既有高度的理論概括,又有實踐的指導。”“聆聽了幾位校長的在線發言,如沐春風。一些理念和做法,讓我們眼前一亮。如何提高學校的競爭力,尋找切合學校實際的發展之路,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去做的。”
“今天收看的此次論壇中,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的話題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個人也覺得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校長不能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要睜眼看世界、看時代、看方向,既要腳踏實地又要仰望星空。因為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質量提升,是一場沒有終點的賽跑。此次論壇使我對高質量教育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高質量的教育首先應有一個好的教育價值追求,它應該不是簡單的應試,而是素質教育;它不是簡單的智育,而是‘五育’并舉。對學生來說,高質量的教育應讓他們有寬廣的選擇平臺;對于學校來說,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發展可能。”
以上的這些感悟,來自哈爾濱的中小學校長們。在哈爾濱,組織中小學校長參加《教育家》雜志線上圓桌論壇的收看學習,已經成為常態。在該市的校長發展共同體團隊,校長們學習《教育家》雜志線上圓桌論壇專家的發言論述,汲取教育智慧,暢談感想體會,并結合學校教育與辦學實際,努力尋求自身學校的創新發展之路。
在眾多城市、眾多學校,觀看《教育家》雜志線上圓桌論壇直播與回放,學習各地校長與專家們的精彩教育論述,成為校長與教師成長的必修課。《教育家》雜志搭建的“線上”校長圓桌論壇交流平臺,成為校長職業化成長的溫暖家園。引領校長專業化成長,創新學校教育發展,我們愿同廣大教育界同仁一道,在追逐教育夢想的路上不斷求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