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潔瑩 高智慧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生素質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改進教學方法,來讓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英語單元整合教學,意在通過將一些單元中的相同知識點集中展現在課堂中,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將更多同類型的知識點進行類比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新課改;七年級英語;單元整合
引言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學生可以借助更多的途徑來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逐步改進教學方式。在以往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通常根據教材內容來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應該整合每一單元中的知識,發掘這些知識之間的聯系以及內部線索,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初中英語的學習。
一、目前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單元講解連接不緊密
英語教師在對學生們進行課本內容講解時,從沒有考慮到將每一單元的內容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講解。這就導致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所學習的內容不能夠緊密聯合,教師上一節課講的單元內容,學生往往不會在課下進行復習,從而在經過長時間之后學生將會把所學過的知識點進行遺忘。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將單元之間的內容緊密聯合,激發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記憶能力,讓學生對每單元的內容都能夠密切掌握。
(二)單元整合方法單一
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無法將單元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或者整合,導致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無法接受到統一結合的單元學習內容。教師在進行單元內容整合時一般采用將所學習過的單詞在第二節課上復習的方式進行,這樣的整合方式是比較單一的,從而使得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力無法讓學生對整個單元的學習取得好效果。所以,教師在單元教學時,要注重將單元整合的方法進行調整,采取多元化的整合方式,讓學生接受到更多新奇的教學內容。
(三)單元整合教學效果不好
教師在對單元內容進行講解時,未能夠將每一部分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教師在sectionA部分的講解,讓學生們對教學內容記憶深刻,但是在sectionB必部分的講解時,未能夠將sectionA部分的內容有效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得學生對sectionB部分的內容學習時產生了枯燥的心理,在本單元后續部分的學習時學生無法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單元內容整合時需要將每一部分的內容中的關鍵點相聯系達到單元學習統一,實現對教學效果的有力調整。
二、課程改革背景下實施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的意義
(一)形成整合化的知識內容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影響下,英語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運用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的教學方法,有效的順應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教師在對初中英語教學時,要注重對教科書中每個單元中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從而有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掌握,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使學生在完成一個單元和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對相應的知識與技能進行良好的掌握,并且還能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基于課程標準,用大觀念的方法去設計單元教學的內容,可以使零散的知識被聚集起來,還可以讓英語知識的學習具有完整性。
(二)擴展學生英語學習空間
教師根據教學重難點對教材中設計的知識點進行合理的刪減,針對所涉及到的知識點的難易程度調整教學順序,通過教師對英語單元知識點的整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優化英語課程結構,縮短教師所占用的上課時間,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英語學習空間,提升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與學習效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但可以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發展,教師也可以加深學生對英語的整體認識,能更好的體現出制定課程目標時所需要的專業精準性的同時,增加學生英語知識學習的廣度。從而在保證教材完整性的前提下,使學生的學習呈現漸進性,綜合性,整體性和可持續性的綜合發展。
三、課程改革背景下實施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的相關策略
(一)深入研讀教材,分析單元板塊之間的聯系
教師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了解與分析,掌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認清知識點的分布情況,通過分析各個單元之間的聯系以及同一個單元內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為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對學生展開教學。并且教師還需要對課程展開深入研讀,提升自身教育教學水平,以便于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能夠提升自身能力應對挑戰與沖擊。
例如,七年級上冊第9單元的課文題目是“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內容涉及到:“學校生活”及“學科學習”兩個主題語境, 圍繞“談論自己所喜歡的學科”這一話題,展開形式多樣的聽、說、讀、寫學習活動。通過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學會如何與人分享自己最喜歡的科目;學習用because和表示品質的形容詞表示理由;學習what,why,who,when引導的特殊疑問句。該單元內有9篇不同模態的語篇,如圖
教師通過課前對教學內容及學生學前的了解與分析,然后深入研讀教材,就能分析單元板塊之間的聯系,如下表:
(二)發掘課程資源,科學設置單元整合目標及小單元目標
根據新的英語課程的要求,需要教師根據課程的整體目標進行整合,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程的設計,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且教師還需要結合當前的課程設置展開七年級英語單元整合的實踐,這對于實施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意義。七年級上冊第9單元“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為例,我們就可以進行以下的單元整合目標及小單元目標:
(三)學習任務評價設計,完善單元教學的效果
英語是一門綜合項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單元的整體教學強調的是對英語整體知識的認知和接受能力,在這個基礎上,是要根據學生的英語知識基礎來教導的。教師要適當的整合教學方法,設計學習任務,給學生帶來優質課堂的同時,實現教育教學實效的目的。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領學生主動的接受知識,完善單元教學的效果,追求課堂效益的最大化。
以七年級上冊第9單元“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為例,根據上述單元總體目標以及各個小單元的教學目標看到,筆者是從”活動與任務設計”“資源利用” “作業設計” “評價設計”這四個方面計劃具體的課時安排。其中活動任務設計分為輸入、輸出、設計意圖三部分;資源利用抓喲說明本單元會用的教學資源;作業設計不包含常規的課后習題。評價設計是只在下課前,未了了解學生在本小單元學習后的效果所作的終結性評價,有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作答,此評價設計不包含講課過程中隨時出現的過程性評價。具體設計如下:
如此一來可以促使學生在更好地掌握單元知識的同時,也懂得應用在生活中,教師也能更好關注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四)反思教學活動,為單元教學積累經驗
在初中的學習中,教師對教學活動進行有效評價與反思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對于教學活動的總結可以從多方面進行,無論是學生的學習成果,還是課堂所展現的氣氛等都可以作為教師進行總結的依據。有效的總結和合理的反思可以對課程的學習起到促進和督導的作用。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一般只會對學生的作業內容進行評價,由此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的總結方式,無法真正意義上發現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中,還應該與學生培養平等的關系,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教師在一個單元或者一個階段的英語教學工作完成后,需要根據學生的表現和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來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提升教學質量,找出自己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在實際英語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
教師通過這種對自己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的總結,可以更好地根據已有的教學經驗,完善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幫助學生及時的解決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去。
結束語
單元整合式教學是當下英語教學的新趨勢,是教師教學理念的改變。教師利用單元整合這種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需要來實施。利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得學生自主化、多元化發展,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郭婷,張朝霞.初中英語單元整合教學模式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39(01):78-80.
[2]吳華珠.如何有效開展英語單元整合教學[J].新課程(中),2017(01):65.
[3]楊建寧.淺談初中英語教材的單元整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3(3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