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拓卉
摘 要:“小班化”教學是指在如今先進的教學教育理念的指導之下,在人數比較少的班級里,可以針對不同特色的學生,從而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個性化發展。主體是因材施教,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和現狀進行合理的教育教學設計,構建起多元化、生活化、體驗化的課程體系,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發展。通過開展小班化教育模式下地理課堂教學分層設計研究,找到適合不同層次學生地理學習共同發展的一種教學方式和模式。
關鍵詞:小班化;地理教學;課堂教學;分層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5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08-0093-03
【Abstract】"Small class" teaching means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oday's advanced teaching and education concepts, in a class with a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students, it can target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reby promo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wareness and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The main body is to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Teachers carry out reasonabl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design according to students' abilities, levels and status quo, and build a diversified, life-oriented and experiential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can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hierarchical design of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mode of small-class education, a teaching method and model suitable for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learning for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are found.
【Keywords】Small class; Geography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Hierarchical design
1.小班化教育模式下地理課堂教學分層設計——以“城市化”為例
課堂教學就是教師在課堂上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這種因材施教才更有價值。小班化教育則能夠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和特點進行課堂教學分層設計,讓課堂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城市化”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節的教學內容,在前兩節分析了城市的空間結構與服務功能的特征之后,本節主要是從時空角度探討了城市的發展歷程和趨勢,為此集中探究了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不同國家城市化的差異和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化對環境的影響這三個問題,從而為我國的城市化的健康有序發展獻計獻策。
(1)學習目標的分層設計
學習目標的分層設計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目標,能夠明確自己的學習需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按照需求的學習目標來付出相應的努力,并努力最終讓自己的目標得以實現,在小班化教學中,正好有能力有時間讓不同層次學生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
例1:“城市化”學習目標。
(A類)1.通過小組合作探討,首先理解城市化的主要概念,了解城市化發展是有不同的階段的。
(A類)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自己理解閱讀圖表,分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存在的差異。
(A類)3.通過對城市化進程圖表的對照分析,概括城市化過程的特點、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B類)4.對家鄉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問題進行信息收集、整理,從而對解決途徑進行探究,最后拿出方案,并且給出研究過程。
(C類)5.通過實地調查,對家鄉有個更好的了解,能夠為了家鄉的發展出謀劃策,為讓家鄉更美好提出自己實質性的建議。
教師可將學生的學習目標分為三個層次:
A層次的學生是最為基礎的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課堂學習、小組合作、問題探究掌握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過程的特點;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過程原因和形成差異的理由;以及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最為基礎的知識點,讓他們構建出基礎知識框架,學會簡單運用,能夠得到適合他們發展的指導。
B層次學生則是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實現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通過收集信息,對周圍的人事進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方案,是對知識的深化,能夠靈活運用與實踐之中,不是簡單的知識體系的掌握。
C層次學生對其的要求不僅是停留在知識的掌握與運用了,而是提升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中,讓學生從知識本身提升到意識認識,這是對學生最高層次的要求。
(2)課堂問題的分層設計
在小班化中,由于學生人數較少,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給不同層次學生設計不同的課堂問題。教師在課堂中會不斷拋給學生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探究中掌握和深化知識,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過程中,設計課堂問題時就要注意問題設計要有難易之分,難度要層層推進,在引導學生問題解決的方法上要進行分層分級,讓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要適宜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通過問題的層層推進和解決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體會到自信和滿足,都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例2: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1.起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類)進程:(讀圖2.19)城市化水平隨時間的逐漸推移可形成為一條“S”曲線。讀圖思考城市化進程過程到底可以被分為哪三個階段?其中圖中兩條界線多對應的人口比重是多少呢?讀圖根據各階段曲線傾斜程度的變化說明三階段城市化發展的速度如何?
南京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南京目前人口達到800多萬人,你認為南京處于城市化的_____________階段,隨著城市的發展已經出現了? ? ? ? ? ? ? ? ? ? ? ?問題。
探究1:(B類)讀案例4總結說明什么是郊區城市化?什么是逆城市化?
探究2:(B類)根據圖2.19和案例4說明出現逆城市化的原因?
3. (A類)讀圖2.18,結合圖2.19說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水平的差異。
中國目前處于城市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階段。
思考:(B類)同一地區城市化發展速度與經濟發展速度必然相一致么?為什么?
思考題:(C類)如今南京江寧經濟飛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講一講江寧近幾年城市化的發展變化,以及形成這種變化的原因?如果是你的家鄉,你認為會出現怎樣的問題,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
這是關于“城市化”這一節中世界城市化進程框題的課堂問題的設計,同樣將問題設計成三個層次,A層次學生是要掌握城市化進程三個階段的特點和問題,能夠學會最基礎的讀圖;B層次學生對問題進行實踐運用和深入探討,以南京為例進行分析,并且對個別知識點挖深,比如逆城市化的概念和原因分析,以及后續會出現的問題,引申出書本中沒有強化的知識點——再城市化,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和思維;C層次學生將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進行合理的運用,對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問題及其解決途徑的進行探究,為家鄉的發展出謀劃策。通過這種分層的課堂問題設計,學生根據自己所需和自己個人能力進行有選擇的學習,使得學習更加輕松,效果也更加明顯。A層次學生能夠獲得自信和滿足,B層次學生能夠將知識進行深化,C層次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實踐,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定位,使得學生全面發展,課堂上這種分層次的問題設計,使得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加端正,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3)課堂作業的分層設計
課堂作業是對本節課學習的有效鞏固,既能給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又能幫助解決學生課堂知識掌握中的不足,又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在小班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將課堂習題分為不同的層次,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自己個人目標和能力完成相應的題目,學生問題的提出會得到其他同學的完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掌握、表達能力、思維分析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發現自己知識掌握中的不足,還讓解決問題的學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例3:讀圖并回答問題。
(A類)(1)1950至2000年,這個地區城市發展變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所說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最重要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類)(2)與F城相比,E城的城市規模逐漸變大,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輸對城市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進作用。
(B類)(3)圖2的①、②兩線中,能夠正確反映G城市的人口的變化特點是線。這說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G城市的人口變化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 等社會經濟問題。
(B類)(4)城市的發展對城市的自然環境的不良影響還有哪些?
①對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對氣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對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對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類)面對日趨嚴重的各種環境問題,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從書本、生活經驗中提取)
同樣的一道題目,步步推進,將問題不斷深化,從這道課堂練習題可知,A類題目是想讓學生鞏固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城市化的過程,通過讀圖就能夠直接得到相應的答案;B類題目則是讓學生讀題分析,從簡單的題目表面挖掘出內在的問題;C類題目是對現有知識的拓展。通過課堂練習的分層設計培養A類學生基礎的讀圖能力和知識鏈接,而B類和C類則是既培養了學生的識圖能力,對學生掌握現實生活中的地理技能起幫助作用,而且也為后面的高考提供了條件,教師可以在課堂題目訓練中讓學生進行解題表述,給不同層次學生表現機會,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能力,讓每名學生得到合理的,適合需求的發展。
2.小班化教育模式下地理課堂教學分層設計的意義
(1)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培養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使得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保持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和學生學習目標、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探究討論問題,讓學生都有能力提高成績,并給予每個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學習潛能得到了激發,提高了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學習的目標也更加明確,學習起來更加具備自信心,每個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2)便于因材施教,分類指導
在教學大綱的統一指導下,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特點,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進行規范指導,首先設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這樣能夠具有針對性,并且對學生的要求會更具備側重性,然后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分層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和能力進行選擇,也使得老師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不同問題,有重點地個個解決,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也能提高課堂效率,使得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突破,保證了課堂教學質量。
(3)有利于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
通過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依舊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和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因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得到更大的提高,對于優等生而言,根據他們的特點,提高難度,加深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使得他們能夠學得飽;而對于困難生不是僅僅知識的灌輸,更重要的是學習興趣的培養,讓他們能夠喜歡地理學習,也愿意在里面投入自己的精力,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4)融洽了師生關系
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學習氣氛,教師可以發揮各自的特長,提高教學效果,師生交流的機會多了,師生感情更加融洽,教師之間加強協作,集體的作用發揮得更好,同學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學習氣氛更加濃厚。
參考文獻
[1]李青.高中地理文理分層設計實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
[2]王大春.小班化教學成因和對策[D].蘇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