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華
(北海市水產技術學校,廣西北海 536000)
金鯧(Trachinotusovatus)為名貴的海水養殖品種之一。由于金鯧魚的營養價值較高,市場前景看好。目前,金鯧主要在中國南方地區養殖,在養殖方法上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正由傳統的池塘養殖方式轉變為網箱養殖。網箱養殖單產高,但是也面臨一些問題,主要是病害問題,會導致金鯧的品質下降,嚴重的會導致金鯧魚的死亡。
目前中國金鯧網箱養殖所使用的網箱材料基本上都是由聚乙烯及有機高分子材料構成。所以網箱養殖的安全性以及透水性都得到了一定的保證。除此之外,養殖戶可以根據金鯧魚的魚苗的大小來進一步調整適合金鯧生存的網箱。在金鯧的幼苗時期可以將網箱的尺寸設置小些,隨著金鯧魚的不斷長大,可以慢慢地調整網箱的尺寸。按照金鯧的習性以及個體大小來說,規格4m×4m×4m的網箱最適合金鯧魚生存。
1.2.1 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土地。傳統的養殖方式比較浪費空間和土地,但是如果采用網箱養殖的方式的話,就可以合理地規劃空間,能夠投放較多的金鯧魚苗,這樣可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1.2.2 縮短養殖周期。金鯧放入魚塘中進行飼養,金鯧的生長周期不能保證。但是通過網箱養殖的方式,合理地進行規劃,科學合理的投喂,金鯧的成長周期更短,對于金鯧的管理也更加方便。
1.2.3 易捕撈。池塘養殖金鯧,由于面積大,所以捕撈時會浪費大量的時間以及人力。但是通過網箱養殖的金鯧在捕撈的時候就十分方便,網箱空間小、魚比較集中,所以可以隨時捕撈銷售。
傳統的養殖方式因為魚塘的面積比較大,所以如果金鯧在養殖過程中發生一些病害時,可以在魚塘中進行大面積的投放相應的藥物。可是網箱養殖就不能這樣,因為網箱的面積。另外,發生天然災害時,特別是水災的時候,網箱轉移困難。
每年的7月是一年之中的高溫期,而這樣的高溫非常適合金鯧繁殖,并且是金鯧生長最快速的時期。但是這樣的高溫,容易導致細菌的大量滋生,特別是鏈球菌[1],而這些都會引起金鯧的腸炎。金鯧腸炎病[5]通常多流行于 4月~10 月份,無特定時間限制。病魚體表呈暗黑色,腸道內無殘留食物,且局部充血、腫脹。腸黏膜潰爛,伴有黃色刺激性氣味黏液。拎起魚頭,可見黃色黏液從肛門及破潰處流出。
防治策略:①每1kg飼料添加20mg的大蒜素,以及500mg的食鹽,早晚各投喂1次,持續3d以上;②每1kg飼料添加30g腸鰓靈,早晚各投喂1次,持續3d以上。
金鯧瘡病魚出現在金鯧魚的背部、尾鰭基部和下腹部,患病部位潰爛而產生的膿液,對金鯧魚的外觀造成一定的影響[4],影響金鯧的銷售價格。患癤瘡病魚活動力減弱[6],進食異常,體型偏小。嚴重情況下,會出現頭部充血,眼球腫脹凸起,甚至脫落。
防治策略:①每1kg飼料摻雜8g三黃粉-青粉、6mL病毒凈、4g三病康和5g多維素,1d投喂1次,連續使用7d,根據治療效果,調整用藥量。②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三聚磷酸及營養物質。③在出現疥瘡后,在餌料中摻雜多種維生素混合氟苯尼考,連續投喂7d。
要選擇適合金鯧魚生長的網箱。根據金鯧魚不同期間個體大小不同更換相應的網箱。金鯧養殖要加強飼養管理,科學合理地投喂飼料。另外要及時注意金鯧養殖中遇到的病害,根據金鯧不同的生理反應,找出所對應的病癥。根據不同的病癥,對癥下藥,及時地采取應對相應病害的防控措施。要時刻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根據這個原則來進行對于金鯧的病害防治,盡最大的力度減少這些病害對于金鯧的傷害。這樣才能進一步的提高金鯧的產量,實現較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