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文
交通運輸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它也是一項龐大的社會公益性事業,交通運輸生產不僅源源不斷創造出經濟價值,同時也創造出重要的社會價值。鐵路建設工程對全社會所做出的貢獻和服務是全面、廣泛而多層次的。當前,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鐵路在整體交通運輸系統中位居于首,起到關鍵性的主導作用。尤其是地方鐵路的建設,對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開發本土資源、優化交通結構、彌補國鐵不足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正面影響。
如上所述可知,鐵路建設項目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的意義重大,是經濟得以擴大發展的重要前提,并且隨著社會經濟改革開放及各行業生產力的提高,地區鐵路建設的影響力和重要性越發突出。鐵路建設項目通常具有資金投入大、建設周期長、資金回收慢的特點,因此針對鐵路建設項目開展經濟評價有非?,F實的指導意義。
1.促進鐵路投資效益提高,實現鐵路規劃良性發展。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才是鐵路建設形成市場競爭主角、達到良性循環發展的根本基礎??茖W合理的經濟評價,能夠為鐵路建設項目的精準投資提供理論依據,保證可預期的投資收回,繼而促進社會整體市場均可構成良好的經濟效益。
2.促進鐵路向市場化經濟并軌,強化項目的投資決策性。為有效轉變以往由國家規劃決策建設鐵路項目開展投資的經濟制約影響,地方鐵路需要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站在投資方、經營管理者、旅客、貨運對象等多元化利益主體的立場上,客觀評判鐵路建設項目的優劣勢,以此強化地方鐵路根據市場規律開展投資決策的主導能力,而鐵路建設項目開展經濟評價工作正合此意。
3.促進地方鐵路資產經營責任制的落實。地方鐵路實施資產責任制的目的旨在更好地促進鐵路資產實現增值保值。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未對鐵路建設項目開展科學的經濟評價,造成項目重復、低效運營的情況較多,難以保障鐵路資產的產出效益;然而市場經濟下則完全不同,建設鐵路項目需扭轉理念、確定責任,謹慎開展經濟評價,在設計初期就必須保障鐵路建設的高效益運營。
1.地方鐵路在造價投資上要低于國鐵。首先,在技術層面上,地方鐵路的建設技術不及國鐵,這會大幅度減少鐵路建設的投資成本。地方鐵路以滿足地方使用為主,鐵路建設等級則是參照區段運輸量、可投放資金量并結合相鄰已建成鐵路情況來綜合權衡進行確定。一般情況下,地方鐵路的一級標準還低于國鐵二級標準,而此處所指鐵路技術主要為線路的限定坡度、牽引種類、最小曲線半徑等,所以當這些鐵路建設技術標準要求偏低時則可相應節省工程總量,達到減少投入資金的目的。其次,地方鐵路在投資概算編制中的某些費用事項及取費標準也存在較大差異,這是因為它們在概算執行上所參考的文件不同,地方鐵路主要以《地方鐵路基本建設工程設計概算編制方法》為指導,該辦法結合了地方鐵路的特點,因此可在編制中合理降低間接性費用、計劃利潤費率、工程材料費等,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工程造價,也使得地方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2.地方鐵路籌資渠道更為多元化。與國鐵相比較而言,地方鐵路的籌資渠道要多元和廣泛一些。由于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地方鐵路的投融資方式更靈活,比如政府投資、國內外貸款、國內債券、市場融資、吸納私人資本、融資租賃以及土地合作等多種方式。
3.地方鐵路可享受本地區政府的優惠性政策?;诘胤借F路建設對于拉動經濟內需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因此本地區政府自然會提供相應的經濟與政策支持。比如予以減免稅收、實施土地征用政策或是準許開展多種經營等。
4.地方鐵路建設項目的基礎數據體現出區域性。地方鐵路項目的承建方多為本地區施工單位,大批量使用民工群體,因此在國民經濟評價指標上的影子工資換算系數則可相應降低;土建工程所使用的基本也都是地方人工和材料,在單價及費率上則采用的省市規定,這與國鐵均存在不同;此外,地方鐵路一般都會建立管理機構,投資中酌情列支開辦費用,鐵路作為延遞資產在運營期存在不低于5年以內的攤銷。通常,地方鐵路在運價制定上以保本、還貸以及微利潤原則來綜合設定,同時要權衡考慮與公路、水路運價的競價標準。在還貸期間,地方鐵路運價可通過基本運價外加還貸附加運價合并制定,且在租賃國鐵機車的前提下其建設期可不計投資費用,運營期租賃費則開始列入運營支出。
5.地方鐵路的運營成本要高于國鐵。根據鐵路客貨運相關成本因素分析,鐵路線路的限定坡度越大、空車率越高,其營運成本就會越高.由于地方鐵路建設等級偏低,所設計限坡較大;其次,地方鐵路的另一特點就是線路以資源開發為主,大宗貨物由資源地流出,而基于這些地區多為經濟較落后區域,進出貨量形成嚴重不平衡,鐵路運輸的空車率則自然增高,繼而構成較高的運營成本。
第一,鑒于投資主體多元,各投資主體在指標上的關注極有可能存在分歧。為此必須優化改良原來的經濟指標體系,這樣才可盡量滿足各投資主體的關注重點,繼而為他們實施投資或是銀行貸款決策提供重要依據。第二,考慮現有的經濟評價參數制定年數已久,而由于經濟的發展因素,這顯然難以客觀反映出如今的實際狀態,所以還有待進一步修改;第三,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地方鐵路在投資主體及融資方式上更為多元性,所以原來以政府、獨立投資主體為主的經濟評價工作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不管從微觀財務評價角度還是從宏觀經濟評價角度來看,地方鐵路建設項目都應有經濟指標,而為系統、全面、透徹的對項目開展分析,則還需要考慮多個經濟指標,站在全方位、多主體的層面對鐵路建設項目開展經濟評價,通過這些相互獨立且關聯的評價指標的組成建立起指標體系??茖W合理的優選評價指標及指標體系,是鐵路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是否有效的關鍵前提,所以作為評價人員,應準確掌握各項經濟指標的定義、特點、計算方式及相互關聯性,這樣才可實現經濟評價指標在選擇上的科學性,構建合理的指標體系。
1.經濟評價指標的設定原則。地方鐵路建設項目在設定經濟評價指標時,應充分遵從以下四個原則:第一要與經濟學原理相一致,即所設定指標應符合社會經濟的產出效益;第二具備可鑒別性,即所設定指標可檢驗并區別各項目的經濟效益及投入的不同;第三具備排他性項目的可比性,即所設定指標能夠滿足共同的對比基礎和前提;第四可分析項目的實用性,即在對項目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所設定指標可體現出簡易方便且行之有效。
2.微觀經濟效益評價指標。在財務評價指標中包含有盈利性指標及清償性指標,盈利性指標主要用以考量投資所獲得的盈利能力,需要計算財務內部收益率、投資回報期等評價指標,結合建設項目的實際特點及需求,還可計算相應的財務凈現值、投資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等相關指標。清償性指標則主要考慮的是地方鐵路運輸單位的借貸款償還期限能力,而其他一些如資產負債率、資產流動比率等指標,在研究階段則較難計算精準,建議將其作為輔助性指標或是暫不考慮列入。
(1)經濟內部收益率。經濟內部收益率指的是可對市場經濟產生凈貢獻的相對性指標,所表示的是該項目占用投資資金所能獲取的動態化收益情況,也是該項目在計算期內各年度經濟效益凈流量的現值累計歸零時的折現率,當經濟內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社會折現率時,則表明該項目對市場經濟的凈貢獻能力達標或者超標,此時則可認定為可行性項目。
(2)經濟凈現值。經濟凈現值指的是可對市場經濟產生凈貢獻的絕對性指標,是通過社會折現率將項目計算期內的各年度效益凈流量折算到建設初始年度的現值之和,當經濟凈現值大于等于零時,則表明項目投入代價是符合社會折現率需求的盈利性項目,而經濟凈現值越高也同時表明項目所能帶來的預期效益值越大。
3.經濟評價指標的選擇。經濟評價指標一方面用于衡量單個方案投資效益的高低好壞,從而確定方案的可行性與否;另一方面則用于對比多個方案的投資效益優劣性,以此篩選出最優方案。地方鐵路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指標的選擇應根據本土特征、技術方案、評價目標、指標用途及決策者所重視的因素來分析和確定?;陧椖客顿Y所獲取的經濟效益為綜合性概念,則應從投資者的不同角度來權衡才更為系統全面。所以在開展技術方案經濟評價時,則需盡可能考慮好分析指標的合適性,規避憑一兩個指標就簡單判定投資經濟性與否的行為。
此外,經濟指標的選擇應隨著經濟評價機構的偏好性而做出改變,比如世界銀行更傾向于將內部收益率作為重要性分析指標,而美國的國際開發署規定只允許采用凈現值,我國則主要以內部收益率作為項目投資分析的重要指標,其次才是凈現值與投資回收期。因此在地方鐵路建設項目經濟評價中,應以內部收益率與凈現值作為基本分析指標,再來結合實際情況以及決策者所關心的因素來確定其他指標,這樣才能更為全面合理地對項目予以分析評價。
地方鐵路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有利于決策者科學合理地評價項目可行性,經濟指標的正確選擇對于項目在市場經濟下順利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較國鐵不同,地方鐵路建設項目在管理、投融資、稅收以及運價上均存在特殊性,所以探究一套更符合地方鐵路建設項目的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對于增強項目的科學指導具有積極的現實理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