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安徽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省合肥市 230009)
“00”后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和學界熱議的話題焦點,青少年的茁壯成長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未來,更直接關系到祖國和民族的未來。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發展,資本主義文化在當今社會悄然滋生、泛濫,給“00”后青少年價值觀的塑造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因此,深入分析資本主義文化對“00”后青少年價值觀的不良影響及應對措施,對我國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提高“00”后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00”后,也稱零零后或千禧一代。從廣義上來說,通常是指出生于公元2000 年以后的全體中國公民。從狹義上來說,是指出生于2000 年1 月1 日至2009 年12 月31 日的中國公民[1]。“00”后群體出生時正值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時期,因此他們大多所身處的家庭結構是以獨生子女為主,二胎家庭為輔。從2000 年至今,由于“00”后所身處的年齡段大致都在20 歲及以下,且他們的父母也多為出生于改革開放蓬勃發展的新中國并接受過教育的70 后和少數80 后,再加上信息化時代的影響和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所以他們大多數目前都為在校學生,2018 年,最早一批的“00”后開始成為大學新生的主角。2017 年5 月3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進行實地考察時,曾對前來參加會議的青年朋友們發表重要講話時稱:青年時期是培養和訓練科學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都要把學習同思考、觀察同思考、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保持對新事物的敏銳,學會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善于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展方向,善于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要充分發揮青年的創造精神,勇于開拓實踐,勇于探索真理。養成了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的習慣,終身受用[2]。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3],這也就注定“00”后群體將會在新生代形象的加持下成為社會關注和熱議的焦點。
1.理想信念淡薄
“00”后身處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各類信息層出不窮,但由于青少年對資本主義文化的認知和識別能力較弱,所以“00”后青少年的價值觀極易陷入歷史虛無主義的陷阱之中[4]。而價值觀作為“00”后青少年人格體系塑造的一個核心因素[5],價值觀的偏差會導致他們對生命的價值、人生所存在的意義、人生理想的追求都出現一定的偏差。關于這點,我們可以從“00”后一代所崇拜的對象和他們關于學習的動機看出。從崇拜的對象來看,“80”后、“90”后一代普遍會把民族英雄、道德模范、文化巨匠作為自己的偶像,而“00”后的崇拜對象已經從民族英雄轉變為網絡紅人、青年偶像之類,他們會認為青年偶像跟自己的年齡更接近,因此他們的事跡和思想更能夠引起“00”后一代的共鳴,但“00”后對他們的崇拜大多是對物質、名利等表面上的遵從,這會使得“00”后在經歷挫折之后,極易迷失自己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和人生理想信念的堅持。而從學習動機來看,據《00 后畫像報告》最新發布的調查結果來看,67.8% 的“00”后青少年一代學習的主要動機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更體面的生活。由此我們可以看出“00”后一代對理想信念的堅持和追求意識淡薄,精神世界相對匱乏。
2.集體主義意識缺失
國家的本質具有階級性,馬克思指出西方資本主義的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資本主義文化在階級社會中也是分等級和層次的。統治階級的享樂是建立在勞動人民永無止境的辛勞之中,勞動人民在漫長且繁重的勞動中,根本無太多的享樂而言,這就在無形中加劇了階級分化。“如今,在文化上已證明資本主義正當的是享樂主義,即以快樂作為個人的生活方式。而這種行為方式就是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6]。”而這種資本主義文化對我國正處于價值觀塑造時期的“00”后青少年而言無疑是百害而無一利的,“00”后青少年深受階級思想的影響,就會無視馬克思主義提出的人人平等的社會規則,從而導致他們喪失集體榮譽感和集體責任意識,缺乏社會責任感。
3.政治參與意識嚴重下降
針對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00”后一代怎么看的問題,有關機構曾做過相關調查。調查報告顯示,只有近31% 的“00”后一代愿意為實現強國目標而發奮努力,而將近25% 的“00”后一代僅僅是知道此事,更令人驚訝的是高達19%的“00”后一代對此事竟毫不知情。隨著“00”后一代的崛起,“00”群體可以說是未來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堅強支撐,他們是民族和國家未來的希望,是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主力軍和關鍵群體[7]。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中國武漢,隨即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整個中華大地都被這場病毒所侵襲。危機時刻,中共中央緊急下達疫情防控指令,嚴格控制病毒的傳播和疫情的擴散。可以說,疫情的好轉是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全國人民共同團結奮斗下的勝利果實。但西方媒體卻在疫情面前惡意運用假數據、假報道中傷、甚至詆毀中國政府,以達到其動搖中國人民信仰、腐蝕中國人民思想的不當目的。而我們的“00”后一代隨著此類外來思想、文化的傳入,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他們可能會更向往西方所謂的民主和人權,從而導致社會責任感和國家集體意識淡漠,政治參與感下降,個人主義的觀念甚囂塵上。
4.安于現狀現象增多
“00”后生活在物質世界豐富多彩的現代社會,日常消費水平和對金錢的支配權也較“80”后、“90”后明顯提高,再加上“00”后大多身處于“4+2+1”的家庭模式中,可謂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所以“00”后一代對物質生活的享受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已經得到極大的滿足。隨著資本主義享樂主義的發展和影響,當今的“00”后一代愈加滿足于現狀,安于當前生活狀態,他們大多更愿意享受當下生活,而不愿為未來發展做過多艱苦的奮斗。
1.西方意識形態對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沖擊
隨著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如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意識形態的發展傳播,“00”后一代在思想觀念、個人價值和個體需求方面的追求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尤其是他們對價值和個人利益的追求,都嚴重違背了馬克思主義所倡導的價值觀,即價值是一定客體對主體需求的滿足關系,這是一種社會性的關系,通過為他人做貢獻,從而使自己的價值得以實現[8]。而西方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正好與之相反,馬特爾曾在《論美國的文化》一書中指出資本主義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美國文化體制中那些“不可思議”現象背后的文化運行機制,而這些西方典型的文化意識形態會對馬克思主義價值觀造成強烈沖擊,“00”后青少年也會在受到外來文化影響的時候,導致他們在價值觀的塑造過程中迷失方向。
2.文化生產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
毫無疑問,一個國家文化生產力發展的快速、平衡、充分會帶來一國文化市場的繁榮,但是現今我國文化生產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文化市場活躍程度低迷,直接導致了我國的文化發展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這樣一來“00”后一代就容易通過接受外來文化,以此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和獨特的文化品位。但事實上這種思想極易受到外來不良文化的影響,“00”后一代更會因為簡單的追求與眾不同和更為豐富的文化,從而影響自我正確價值觀的塑造。
3.學校對價值觀教育重視不夠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逐步發展中取得了喜人的進步,“00”后一代正是成長于這樣的教育環境之中。眾所周知,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價值觀塑造的兩大重要也是主要場所,它們的重要性也是直接關系到“00”后一代未來的發展,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的教育環境和教育體系仍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和嚴重的缺陷。教育機制落后、教育環境單一、過分關注教育成績、忽視正確價值觀教育等等,這些學校教育機制對青少年價值觀教育的嚴重缺失,都是導致“00”后一代易受資本主義文化影響的重要因素。
4.家庭教育功利化
“00”后一代成長于我國大變革大發展的時期,他們的父母也多為出生于改革開放蓬勃發展的新中國,所以“00”后一代的父母也大多經歷著嚴重的生存和人際壓力,過重的壓力和繁重的事業,使他們往往會更重視從加重孩子課業學習上的壓力,來培養“00”后一代的個人能力,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忽視了對“00”一代價值觀的教育和塑造,這些極易影響“00”后群體正確價值觀的塑造。
5.青少年自身認知能力弱
“00”后群體較“90”后、“80”后群體,是自小在民主的家校環境和豐富的物質生活下學習和成長起來的,再加上移動互聯網信息熏陶,所以“00”后一代從小就更有主見,他們會以自己對某個領域的深刻見解和成果來定義自我。但是在這種過分自主的意識下,就不可避免地會使心智和思想尚未成熟的“00”后一代因為自我認知能力不足,而無法正確分辨不良資本主義文化,從而導致他們對價值觀塑造出現偏差。
進入新時代,我國已經在總體上實現了小康,在不久的未來,我國也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也就意味著人們不僅在物質生活方面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也有了更豐富、更多彩的追求。由于現今我國文化生產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文化市場活躍程度也較為低迷,且社會正處于大變革大發展的轉型時期,社會運行機制還有待完善和發展,因此我國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生產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9]。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目標,而要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教育體制、教育人才不可或缺,學校教育尤其是意識形態教育即思想教育更是“00”后一代青少年價值觀塑造的重要途徑,而針對學校對學生價值觀教育等思想教育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們可以從加強課堂教學、美化校園環境等多方面入手。解決學校價值觀教育,首先要深入貫徹國家有關政策和方針,落實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更要重視學生意識形態的塑造,要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學習到理論知識,更能夠學習到做人的道德品質,培養出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需要的真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代“四有青年”。同時學校也應該加大正確價值觀的宣傳力度,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環境,使學生能夠時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00”后一代的父母由于承受著過重的生存壓力和繁重的事業壓力,所以他們往往會更重視從加重孩子課業學習上的壓力,來激勵“00”后一代的個人能力的培養,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忽視了對“00”后一代價值觀的教育,這些都極易影響“00”后群體正確價值觀的塑造。據有關研究表明,一個家庭的教育、父母親的溫情陪伴、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都會對一個孩子的金錢價值觀、家庭本位價值觀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在“00”后一代價值觀的正確引導上,必須改進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避免一味重視個人學業成就,從而忽視價值觀等品德教育。
“00”后一代是思想活躍、接受能力極強的一代,身處信息化時代的他們大多都擁有較強的自我學習能力,因此他們的價值觀體系也一直處于不斷整合和完善之中[10],所以在引導“00”后一代樹立正確價值觀,從個人層面入手時,可以充分發展和利用“00”后群體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時,價值觀的引導既是一個理論層面的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層面的問題。因此,我們除了在課堂內外引導“00”后一代塑造正確價值觀的同時,還要注意“00”后一代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注重他們的習慣和行為的養成,在身體力行中做到知行合一。
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使得資本主義文化悄然蔓延于當前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并對當前的中國社會產生重大影響,而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對“00”后群體價值觀的影響。當代國際社會日益惡化的各種世界危機、全球性問題,其根源其實都在于資本主義所固有的文化模式和生產方式,尤其是在當前文化生產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中國,以及伴隨著全球化趨勢勢不可擋發展著的外來資本主義文化,就勢必會造成“00”后青少年價值觀教育危機的越演越烈。而“00”后一代作為生活在信息化時代下的先行者,“00”后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三觀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學術界熱議和研討的話題焦點。因此,不論是從個人層面還是從國家層面來說,不斷反思和加強“00”后青少年價值觀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本文就是在著重描述資本主義文化對“00”后青少年這個特殊群體不良影響的基礎上,進而提出相關的影響因素分析及我們對“00”后青少年價值觀各方面的正確引導,以期培養“00”后青少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進一步豐富和深化青少年價值觀教育的理論學說。